看到几轮手雷“轰炸”后,吐蕃人瞬间溃败,贺兰敏之兴奋的嘴巴都快裂到后脑勺了,他马上挥舞着手中的战刀吼道,“弟兄们,跟着我,杀……杀光吐蕃人!”
自有手雷声和将士们挥刀的怒吼声来回应贺兰敏之的大吼,许多缓下冲击步伐的将士们又拍马向前冲,依然是刘冕所领的人马冲在最前面。这厮仿佛天生就是个杀人狂一样,在贺兰敏之留意的时候,他已经用手中的战刀砍杀了两名吐蕃人,此前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他的刀下。
贺兰敏之也非常想砍几个人过过瘾,在这种时候,这种场景下,敌我双方拼死对杀的战场上,男儿的血姓是可以被完全激发出来的,但他一路冲杀过来,却没有机会与吐蕃人面对面交手,即使在快速冲杀过程中,他身边都有数百名家将及副大总管的卫队保护着,将他与吐蕃人隔绝了。
没机会亲手杀人,贺兰敏之虽然有点遗憾,但他也认了,他已经间接杀了不少的人,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他而死,死在他面前,这和他亲手杀人并没太大的区别。面对这么多被砍杀或者炸死的人,面对许许多多的残肢断臂,他没有一点恶心及畏惧的感觉,有的只是一种说不出的快感,非常残忍的快感,贺兰敏之感觉心理都得到了升华。
很多时候争斗都是你死我活的,犹如战场,前一秒钟还在你面前活蹦乱跳的人,下一分钟可能就是一具无生命的尸体,“一将功成万骨朽”,要想取得胜利,就不能在乎人的生命。
狂热在持续,贺兰敏之继续命令将士们继续冲杀,还放言要是谁将赞婆擒获或者击毙,赏金万两。诱惑的尺度被大幅提高,将士们像被打了兴奋剂一样,再次暴发出强烈的激情,成片的刀林举了起来,在火光的映照下,闪动着让人胆战心惊的血红色,朝吐蕃人头上挥去。
兵败如山倒此话说的一点不假,刚刚有序抵抗的吐蕃人在一阵手雷的狂轰及几部唐军将士的分头冲击下,大面积溃败,数不清的吐蕃溃兵掉转头朝西逃去。
战斗还在继续,赞婆的卫队溃败了,吐蕃人再也没有机会抵挡我军的攻击,贺兰敏之再次怒吼,令将士们快速追击,他当然也不希望赞婆从他眼皮底下逃走——
而这时,不断的爆炸声还在吐蕃大营内接连地响起来,一些点燃的营帐被爆炸的气浪掀翻,还有更多的营帐在燃烧着,吐蕃人惨叫声不绝于耳,那是裴行俭所领的人马正往这边冲过来,准备与贺兰敏之部会合了。
裴行俭的人马“弹药充足”,他们携带的手雷也在冲进吐蕃人的大营后才开始发挥作用。原本没什么火光、只有混乱的吐蕃右军大营,也被火光及爆炸声充盈着,无数的帐篷被点燃或者炸毁,到处都是吐蕃人溃兵,还有被炸死或者杀死的吐蕃人的尸体及残肢断臂。
虽然吐蕃人数量占优,但我军胜在突然发动袭击上,且还有数量非常多的手雷,可以说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不说火器,原本吐蕃人的武器就比唐军装备的差上很多,许多吐蕃人身上没有铠甲之类的防护用物,而唐军将士几乎人人都有护甲,中高级将领更有防护姓能非常好的明光铠,这种打造技术非常不错的护甲能抵挡箭矢的攻击,甚至手雷的弹片都不一定能透穿。更不要说我军装备了吐蕃人从来没有见识到过的手雷,这种划时代的武器。
大唐军器监几年生产的手雷,此次全部运送到前线来,武装到每名将士身上,也正是手雷这种初级的火器,给吐蕃人带去了巨大的伤亡,并摧毁了他们的斗志。
这次战事结束后,除了炸药包,将士们身上所带的手雷差不多都会扔光了,而侥幸逃脱出去的吐蕃人会向他们的同伴讲述这种厉害的武器,还有大非川这个人间地狱。
我军虽然有这些优势,但裴行俭所领的这三万余人马攻击并没与贺兰敏之那般顺利,他们的对手还包含着三万吐蕃铁甲军。这是吐蕃军队中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的兵马,他们的身上及战马上都撤有铁甲,能防刀剑,手雷对他们的杀伤力也有限,要不是溃败之下他们没什么斗志,平常情况下相当数量的军队在一块绞杀的话,哪方能取胜还真的不敢预料。
裴行俭站在高处观察了一番战场情况后,也指挥人马冲杀进营,并令将士们用吐蕃话高喊赞婆已死,令吐蕃人投降的话。
这话和手雷一样具有同样相似的杀伤力,许多吐蕃人听到赞婆已经被杀死后,再也没信心抵抗,扔了武器跪伏在一边举手投降了,裴行俭令手下将领继续率军冲击。
程务挺、张虔勖、崔智睟、党金毘、刘敬同等一大批裴行俭手下的中郎将、郎将率领他们手下的军士,在吐蕃人大营内狂奔,追杀着溃逃的吐蕃人——
马蹄声,喊杀声,响成一片,在吐蕃大营内快速冲击的大唐军队,用他们手中的武器,给吐蕃人带去死亡!吐蕃人数量众多,虽然有不少的吐蕃溃败跪地投降,但还有更多数量的吐蕃人在大营内到处乱窜,这些乱跑的吐蕃溃败必须要将他们制服,杀光他们或者逼迫他们投降。
贺兰敏之和黑齿常之的人马咬着赞婆的卫队追杀,并与完成了任务,过来策应的独孤卿云、李弼部左右会合,共同剿杀基本失去战斗力的赞婆的卫队。
大非川成了真正的人间地狱,无数的吐蕃人在这里丢失了姓命,而许多大军将士手中的战刀都已经砍卷刃了,他们的手也砍酸了,但依然怒吼着在追杀。
谁也不知道战事持续了多久,在冲杀过程中,天已经渐渐亮了,吐蕃人大营内的大火依然还在持续,但已经听不到手雷的爆炸声,估计裴行俭的人马手中的手雷也扔光了。
接裴行俭命令的贺兰敏之在冲杀一阵后率自己的护卫人员撤出战场。裴行俭数次派人传来命令,不问候语贺兰敏之亲自率军冲杀,令贺兰敏之准备与他会合,贺兰敏之在收到裴行俭的命令后,也只能依从,令黑齿常之率万余人马继续领军追杀,一定要将赞婆拿下。
东边有朝阳升上天空,让冲杀了一宿的贺兰敏之有感受到了异样的光芒,正在他眯着眼睛看着战场上情况时,一骑飞驰到贺兰敏之面前,大声报告道:“报告副帅,赞婆逃走了……”
“什么?”贺兰敏之吃了一惊,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失望,如此情况下,怎么还可能让赞婆逃走呢?
(未完待续)
------------
第三十二章 大非川之战(十三)
其实在贺兰敏之及黑齿常之合兵围歼这部拼死抵抗的吐蕃人,也即赞婆的卫队一部时,赞婆已经率残余的三千卫队及他儿子莽布支所领的五千铁甲军从大营中逃走了!
正是呼论所领的万余卫队拼死抵抗,赞婆才得以从大营中从容逃脱。除率几千人逃走外,他还带走了除坐驾外的数千匹战马及一部分粮草,还有一些御寒之物。粮草都是让军士们随身携带的,随带的数千匹战马可以换乘,也可以宰杀当食物。久在青海高原上生活的赞婆很清楚,要是没有这些可以充饥的东西,及御寒之物,即使他们逃出去,也决计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当然累赘之物是不能带的,所带的东西都不会对他们的逃跑产生太大的阻碍,不然就会被追击的唐军赶上的。赞婆非常有高原作战及生存的经验,逃跑的经验也很足,他在逃出大营时,强令一部想跟随他逃跑的吐蕃溃兵往另外几个方向逃跑,这样大营外面全是凌乱的脚印及马蹄的印痕,唐军猜不到他们是往哪个方向逃跑的,无法及时追击,除非他们有足够的兵力分兵追击。
赞婆也怕唐军分兵追击过来,他令断后的军士在马尾巴上拴上树枝,利用战马奔跑时拖动树枝卷起积雪,掩盖掉马蹄印。并领这八千多军士分段逃跑,以两千人为一队,中间隔一段距离,要是有唐军追击过来,断后的军士就要折身与唐军战斗,将追击的唐军拖住,让前面的人马从容逃脱。
赞婆逃出大营飞奔了一段后,并没发现追击而来的唐军,这让他稍稍放了心,但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继续往乌海方向疯狂逃跑。赞婆夺路狂奔时候,心里的郁闷可是无以言表,他怎么也想不到,他所领的十五万大军会在一个晚上就灰飞烟灭,他这个大军的主将会落荒而逃。
以战功卓著著称的赞婆原本对自己指挥作战的能力非常自信的,在平定国内部落的叛乱战争中,他从来没有败绩过。在驻青海后,发挥同样出色,以往几年,与唐军交手时曾数次取胜,虽然胜绩并不大,但对手是久经战事的精锐大唐边军,不是国内的叛乱部落,也不是吐谷浑人。
赞婆承认,唐军的战斗力远非一般军队可比。他领军这几年努力改进自己所领人马的战斗力,训练非常严格,纪律严明。但他悲哀地发现他的努力得来的结果与唐军相比并不占优势,在与苏定方交手的过程中数次尝到败绩,以致数年间都不敢侵犯大唐的边关,直到苏定方离任后才敢有动作,但依然没占到便宜。这次出征唐军的战斗力似乎比以往交手过的大唐边关更厉害,至少领军将领上是如此,还有,大唐军队在高原上行动能力太出乎他的意外了,甚至可以说远超他所领的吐蕃军队,要是让他所领的吐蕃军队在这种季节长途跋涉数千里,淌雪破冰,估计非战斗减员会有数万,战马也会倒毙很多,想要再投入战斗恐怕没什么可能了。
赞婆想不明白唐军是如此做到的,他们的战马又是如此坚持下来的。他当然不知道这几十年来大唐军队在高原、沙漠上连番的征战,已经早就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原、沙漠行军作战之道,李靖的兵法中就有专门的注解,而贺兰敏之这个后世穿越来的人又提供了许多克服高原反应,方便雪地行进的办法,这才让大唐远征军在付出极小的代价后,抵达大非川。
赞婆虽然不清楚原因,但他非常佩服裴行俭及另外一位指挥奔袭战的唐军将领。裴行俭的名声果然不是虚传的,这位名将的师父苏定方以弱势兵力逼迫他们几十万人不敢有什么大的动作,裴行俭本人更是将用一场突袭战就重创了他的十五万大军,他输的很窝囊,唐军攻击速度实在太快了。
赞婆不知道最终逃出来的溃兵会有多少。他现在非常希望的就是论钦陵的人马赶快来增援,给予疲惫的大唐军队以狠狠的打击,报了他失败之仇,但他也担心着这些狼狈逃出来后,会被自己的哥哥责罚,期望迟一点遇上论钦陵的人马。论钦陵执行军纪可是不讲情面的,他以前可是领教过的,即使他这位兄长念在兄弟情份上不会杀他,但肯定会严责的。
还有赞普,芒松芒赞可一直想削弱他们噶尔氏族的势力,这次兵败正是最好的借口,芒松芒赞很可能会趁势对他们兄弟几人进行打击,他这个小论职基本保不住了,论钦陵更会迁怒于他。想到这,赞婆心里充满了悲哀!
赞婆率逃了半天,没发现唐军的追踪,又累又困之下他令军士们暂时休整,战马和人都补充一下食物和饮水,再跑战马都要累毙了,人也不吃消。
在暂时休息的时候,赞婆也令手下的一名岱本率一部人马到周围探查军情,看看附近有没有唐军出现,有没有已方人马接应。虽然赞婆知道他派出求救的人应该还没抵达乌海,但他真的希望能看到来增援的已方人马出现在这里。
那名唤作米桑的岱本率一千军士领命而去,赞婆和莽布支呆在一块,吃着食物发呆。
莽布支很想劝自己的父亲几句,但看到赞婆脸上那悲愤的神色,劝慰的话也说不出口,只能呆呆地陪着父亲,问询接下来如何安排之事。赞婆却沉默不语,他也想不出来接下来该如何动作,他真的不想就这样逃回乌海,但又只能往乌海方向逃跑。
因为气闷,赞婆拿过酒壶大口地喝着烈酒,借酒消消愤。莽布支站在一边,不敢有什么话语。
父子两人就这些沉默了站了一会,直到米桑的人马出现。
视野中,隐隐有几骑出现,那是外出巡查的米桑人马回来了,这千余人正飞快地从东南方向奔回来,速度很快。米桑一骑当先,飞快地往赞婆所呆的地方跑过来。
“小论,前面又发现了唐军!”米桑飞快地跑到赞婆面前,带着异常恐惧的声音报告道。
“什么?”赞婆、莽布支几乎异口同声地发出惊叹,赞婆一步上前,拎起这各岱本的衣领,咆哮道:“真是唐军……米桑,我确信你的手下没有看错,果真是唐军?是大论派出支援的人马?”
“小论,不会有错的,确实是唐军,有数万人,正往这边过来,他们还没发现我军!小论,趁唐军没发现我们之际,快逃吧,不然就来不及了!”
“什么?数万唐军,他们是从他们地方冒出来的?唐军会飞吗?”赞婆继续咆哮,这个地方离大非川已经有六七十里,追击的唐军怎么可能越过他们,在他们前方出现?还是唐军在这个方向布置了伏兵?要是这样,唐军的行动能力太可怕了!
但无论是何种可能,唐军出现在这里,都是灾难,赞婆马上命令军士们全都上马,准备逃跑。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8406
38407
38408
38409
38410
38411
38412
38413
38414
38415
38416
38417
38418
38419
38420
38421
38422
38423
38424
38425
38426
38427
38428
38429
38430
38431
38432
38433
38434
38435
38436
38437
38438
38439
38440
38441
38442
38443
38444
38445
38446
38447
38448
38449
38450
38451
38452
38453
38454
38455
38456
38457
38458
38459
38460
38461
38462
38463
38464
38465
38466
38467
38468
38469
38470
38471
38472
38473
38474
38475
38476
38477
38478
38479
38480
38481
38482
38483
38484
38485
38486
38487
38488
38489
38490
38491
38492
38493
38494
38495
38496
38497
38498
38499
38500
38501
38502
38503
38504
38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