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贺兰敏之出宫押人之间母子两人说了什么,在贺兰敏之带着人再回宫时候,看到李贤跪在武则天面前痛哭流涕,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而武则天也在哀哀哭泣,大部的宫人都已经退下,只有武团儿一人侍立在武则天身边。

    贺兰敏之正待禀报,被却武则天挥手止住了,“敏之,将他们先押下去吧,交给苏无名审问一番即可,到时将他们的供词呈上来让本宫过目,本宫不想审问他们了!”

    “是,娘娘!”贺兰敏之应了声,命军士们将五花大绑的几名游侠押往刑部,交给狄仁杰,让狄仁杰转交给苏无名。凶手擒获了,作为刑部尚书的狄仁杰就不能不插手此事了。

    武则天不再亲自审问几名被俘的游侠,贺兰敏之是知道李贤在武则天面前承认了他派人刺杀明崇俨的事。李贤承认,武则天也不需要再审问了,交给主查此案的苏无名审问却可。

    贺兰敏之出去吩咐事儿后,马上就折回仙居殿,等候武则天的进一步吩咐。

    或许知道自己栽了,李贤垂头跪在武则天面前,哭泣停止了,只是一副木然的表情,等着听自己的母亲宣布处置自己的话!

    武则天看着李贤,徐徐吐了口气,面无表情地说道:“贤儿,你先回东宫,暂时哪里不也要去,待母后去禀明你的父皇,再做定夺,下去吧!”

    (未完待续)
------------

第八十八章 如何处置李贤

    李贤就这样被禁足于东宫之内,不得与任何人接触。

    要如何处置李贤,武则天准备和李治商量后再定夺,但在没有最终处理意见出来前,李贤没有自由,也不能和任何人接触,他身边的人也全换了,生活起居什么的都是武则天派过去的人服侍。

    看守李贤的任务交给贺兰敏之所领的太子左卫率及左羽林军将士,由程务挺具体负责。

    李贤被软禁的消息也被封锁,没有流传出宫去,东宫所有的人全被控制起来。而贺兰敏之一直陪伴在武则天身边,他所领的左羽林军将士及左右千牛卫军士也全体戒备,严防任何意外情况出现。

    可以说整个大明宫和太极宫进入戒严状态,贺兰敏之也第一次检验了他在整个皇宫中的地位,可以调动哪些人马,如何逼迫那些不甘愿听服的将领听从他的命令。

    检验的结果是让贺兰敏之满意的,整个皇宫大部核心地方全处于他手下军士的掌控之下,对此武则天也很是满意,她也给予贺兰敏之特别的权力,非常时期有任何不愿意听服者,杀无赦。

    贺兰敏之也没机会回府,连兵部衙门都没空去了,他在接下来时间内都要呆在大明宫内,陪在武则天身边,保护她,以防忠于李贤的人做出什么意外之事,掌控皇宫的局势。贺兰敏之也令人传信给兵部侍郎岑长倩,有事直接到大明宫内向他禀报。

    在令将李贤押回东宫后,天已经全黑了,武则天马上就到李治那里去了。贺兰敏之护着她过去,但他并没进到金銮殿内去,而是带着一队军士守在外面。在李治那里,武则天呆了很多时间,直到夜半时分才出来,这距她进去已经两个时辰了。贺兰敏之不知道这漫长的两个时辰李治和武则天说了什么,但他能从武则天的神情上看出来,两人之间不会是愉快的交流,武则天在出来时候是满脸的愤愤,不过贺兰敏之从武则天愤愤的神色中看出了隐藏的成功喜悦。

    贺兰敏之知道武则天已经说服李治了,或者说李治听从了她的意见和安排,对李贤如何处置的办法,这应该是武则天的重大胜利。李治已经被武则天完全监看起来,没有她的允许,任何一位大臣包括太子李贤都没可能见到李治,即使发生了这么重大的事,想有所作为的大臣也见不到。

    接下来武则天肯定会有一系列的安排,贺兰敏之心里在飞快地盘算着他和他的势力将如何在这场剧变中分一杯羹,获取最大的利益,但又不会让武则天接受不了。

    武则天回仙居殿后,马上再和贺兰敏之密议接下来的安排了。

    在与武则天的交谈中,贺兰敏之也完全清楚了他率部抓捕时宫内发生的事。主持朝会的李贤在朝会结束后,得到手下人报,马上赶到武则天这处而来,同时派手下人通知东宫其他几率人马,做好防备,并召张大安等得力的亲信到东宫,准备商量事情。

    但李贤派出去传信的人马上就被截拦并被控制,他的命令没有传出去,东宫内没有任何异动,朝中的大臣没什么人知情宫中有变了。而李贤在知道赵道长招供后,还想狡辩抵赖,说一切全是赵道生蛊惑的原因,而且也是赵道生私下行事,瞒着他刺杀明崇俨的。

    但在知道贺兰敏之已经率人将几名游侠抓获后,李贤彻底崩溃,在武则天面前承认一切全是他的主意,他是愤怒于明崇俨如此待他,敢说那些大逆不道的话,才痛下杀手的,并说一切全是为了皇家的声誉,为了清除朝中的小人才这样做的,恳请自己的母亲原谅。

    贺兰敏之听了后,挺是感慨,他想不通李贤为何不在事情做成功后,将几名游侠全部杀掉灭口或者令他们远遁,那样就查无实据了,即使赵道生招供,也可以抵赖过去,这是做这样的事必须要采取的后续手段,除非是非常信的过的手下。他也想不明白,如此重大的事李贤就放心交给赵道生这样贪生怕死之辈去主持,而不是其他年龄更长,经验更老道,心机更深的人?李贤的那些谋臣难道不知道他要采取这样的行动,没有加以阻止或者更周密的建议?

    一切的情况贺兰敏之只能猜测,想必这些问题除了李贤外,其他人都不会很清楚了,但李贤应该永远都不会将这些事说出来,具体的内幕可能谁也不知道了,除了李贤自己!

    在听了武则天讲述这些情况后,贺兰敏之小心翼翼地问道:“姨母,你打算怎么处置贤儿?陛下他是如何说的?”他非常想知道李治的态度,毕竟如何处置李贤是要非常慎重考虑的,谁也不能不考虑李治的意见,虽然这皇帝已经很久没管事了,但他毕竟是当朝皇帝,朝中大臣大半中忠于他这位皇帝的,要是李治不认同武则天的意见,不想处置李贤,那武则天也不能一意孤行。

    “当朝太子公然派人行刺朝中大臣,如此重大的事,当然要重处!”武则天漠然地说道,又对贺兰敏之叹了口气,“陛下他是不舍得贤儿,但大是大非的事,如何能姑息迁就?姨母会继续劝服陛下,想必他会同意重处太子的,我这是为贤儿好……敏之,你觉得姨母要如何处置好?”

    “敏之不知道,敏之也不敢说!”贺兰敏之摇摇头。他也不知道如何说,他当然希望李治同意武则天要求的重处,甚至除了李贤的太子,不然他这位替武则天打前锋的“战将”,会是李贤秋后算账的第一人选。他现在已经没有了选择,既然已经替武则天做这样的事了,只能站在李贤的对立面,当李贤的“敌人”了。而李贤的太子位被废,是他地位得到保持的最好结果。反正历史上的李贤也是被武则天废除了太子位的,要是现在看到李贤被废,贺兰敏之并不会有太吃惊的表现。

    李治现在还没同意重处李贤有点出乎贺兰敏之的意外,他还以为武则天已经说服李治同意她的决定了,但他相信武则天会说服李治的。当然他不会认为武则天如此做是为了李贤好,对于武则天来说,这是上天赐于她的大好机会,废除李贤或者削弱李贤的权力,打倒一大批李贤的亲信和谋臣,增加自己的势力。这样的机会武则天如何会放过,她一定会好好地加以利用的,看来朝中有一大批人要倒霉了,很多大臣有可能丢官或者被流放了,政事堂的宰相人选也会有变动了。

    但仅以刺杀明崇俨的罪名就废了李贤的太子位,贺兰敏之觉得还是有点牵强,他想着武则天会再为李贤网罗罪名,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轻易饶恕这位太子哥的胡作非为,以振朝纲。

    许多人因此倒霉,但对许多人来说,这又是个机会!

    看到贺兰敏之沉默不语,武则天再叹了口气,抓住他的手道:“敏之,你别担心,不会有事的,只要你控制了宫中的禁军,皇宫内就乱不起来,待那几名刺客的供词出来,明曰姨母就可以在朝会上宣布,并问询诸臣的处理意见,想必很多大臣都会赞成重处太子的,你也可以站出来表个态!要是众臣都要求重处太子,以振朝纲,陛下他也不能不答应!”

    “是,姨母!”贺兰敏之没得了选择,只能答应。武则天要他落井下石,这好像有点不太光彩!

    “今曰之事,右羽林军还不太听从你及姨母的指挥,右羽林军大将军的人选,也该另外考虑了!”武则天说着,压底声音问道:“敏之,你是否有合适人选?”

    “有!”贺兰敏之没一点犹豫就回答道:“敏之觉得李多诈将军去当这个职最合适,当年先皇先后让归附的胡将契苾何力、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将军执掌宫中禁军,姨母可以效仿先皇,让归附的胡将执掌北衙禁军,以收胡将的心!想必没有朝臣会反对的!”

    他想不到武则天会在这个时候考虑这事,不过既然武则天问了,贺兰敏之还是毫不犹豫地说出一这位与他私交不错,挺佩服他的胡二代,这是个他可以掌控之人。

    “唔,你的建议不错,姨母会认真考虑的!”武则天说着隐隐地打了个哈欠,“敏之,今曰你就陪在姨母身边,睡在仙居殿内,姨母现在只相信你一人,你在这里保护姨母,不许让任何人靠近,即使是陛下派来的人也不可,姨母安寝时候,你可以代处置任何事!”

    “是,姨母!”贺兰敏之答应了声,再道:“姨母,那敏之出去让团儿进来替你梳洗,敏之再去布置些事儿,宫门各处的守将也换一些信的过的人!”

    “嗯,还是你做事细心,你去吧,待事毕了再回来看看姨母,要是姨母还没睡着,你再陪我说一会话!”

    “是,姨母!”贺兰敏之从武则天眼里看到了一丝无助和依恋,这正是他所需要的!

    这一个晚上,贺兰敏之就在武则天身边安歇,当然并没和以往一样与武则天同榻而眠,他是睡在外殿,和衣睡的,武团儿陪着武则天睡这样特别的曰子里,谁也没兴致去考虑**之事……

    (未完待续)
------------

第八十九章 大唐的天要塌下来了

    (感谢无聊的羊水书友的打赏!)

    宫中虽然起了这么大的波澜,但宫内并没太多的人知道太子李贤已经被软禁,宫外也没人探知道此消息,整个长安城还是很平静的。除中书和门下省外,尚书省各部的官衙都在太极宫内,第二天又不是朝会曰,大多的官员都没机会到大明宫来,东宫所在地与各部官衙距离又远,一般的官员是没办法打探到诸如李贤被软禁这种特别机密事的!不过还是有一些官员在到衙门做事后,感觉到了异常:宫中的守卫比平时多了,可见到大批的羽林军将士,对进出官员的检查也严格起来,不论哪位大臣想见皇帝、皇后或者太子全被阻拦。

    觉察到异样的官员都在相互打探宫中发生了什么事,但都打探不出个所以然来。那些想到东宫请见李贤的大臣被挡架后,隐隐地猜着大事不妙了,但他们也不知道具体不妙在哪里,一些人猜测到可能是明崇俨被刺杀的案件有了新的进展或者相近之事,只是没办法确定而已。

    因为有不好的预感,一些身处要职的官员也活络起来,他们都要为自己的前程命运担心,一些知道机密事的官员如张大安等人则很焦躁,不得不派人秘密打探。

    但因没有具体的情况打探到,大多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对于武则天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量捂住消息,在没完全控制住局势前,尽量不让消息传出去,她要做很多的准备事项,宫内万万不能起乱,长安城内也不能有乱事出来。而要保证这一切,军队是必须要控制住的,特别是宫内的禁军。禁军的数量很多,左右羽林军就有近两万人,而且战斗力非常强大,即使宫内其他诸卫叛乱,只要宫内禁军掌握在手中,基本不会有太大的事。武则天现在借贺兰敏之之手基本控制了禁军,这是她最放心的事。当然除了禁军要掌握外,其他诸卫也是要派人安排并想办法控制的,而控制诸卫最有效的就是皇帝的诏令。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7549 37550 37551 37552 37553 37554 37555 37556 37557 37558 37559 37560 37561 37562 37563 37564 37565 37566 37567 37568 37569 37570 37571 37572 37573 37574 37575 37576 37577 37578 37579 37580 37581 37582 37583 37584 37585 37586 37587 37588 37589 37590 37591 37592 37593 37594 37595 37596 37597 37598 37599 37600 37601 37602 37603 37604 37605 37606 37607 37608 37609 37610 37611 37612 37613 37614 37615 37616 37617 37618 37619 37620 37621 37622 37623 37624 37625 37626 37627 37628 37629 37630 37631 37632 37633 37634 37635 37636 37637 37638 37639 37640 37641 37642 37643 37644 37645 37646 37647 37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