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前方樟市镇发现敌情!”沈鸿英刚刚转好一点的心情随着这个不知好歹的敌情顿时又变得阴沉起来了。

    “发现敌情?”一名优秀强盗的直觉告诉沈鸿英,情况有些不对头了,很明显对手的想法和他一样,对手是要偷袭曲江,现在沈鸿英的两军兵在大坑口和滇军激战,还有一个军在肇庆和滇军朱培德部激战,自己则带着亲兵旅要去偷袭大坑口的后方,此时的曲江和韶关就是空城两座。而且自己要退往曲江就必须要渡过北江,樟市镇的那支敌军能给自己从容渡江的机会吗?做梦吧。如果自己不管曲江、韶关倒是可以翻山逃亡湖南、广西,但是大坑口的两个师可就没有了!肇庆的那个师能跑出来估计也要损失大半,自己这几年好不容易攒起的家底一下子就败了一多半,这让沈鸿英如何舍得?

    “也罢!弟兄们!狭路相逢勇者胜,打垮前面的广东佬,广州城的花花世界就是我们的了!”想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沈鸿英一咬牙拿出多年为匪的那股子狠劲就要和敌军拼命。

    与此同时樟市镇里的那支粤军也已经发现了沈鸿英的部队,率领这支部队就是本书的主角罗耀国,这支部队是粤军第七师和第八师,一共一万六千人!战场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你不可能对对手的情况了如指掌(某党打国民党除外)。如果沈鸿英知道现在北江战场上的双方部署情况的话,他自己也会佩服自己的英勇善战。

    这次北江作战是蒋介石当上总参谋长以后的第一战,老蒋对此可是异常重视,不但要胜利,而且还要大胜,根据老蒋的计划,打完沈鸿英之后最好搂草打兔子把那三个不知死活的北军旅统统给消灭了!随后再配合谭婆婆打下湖南,这样蒋某人在孙中山那里的地位就不可动摇了,自然也就能放心的去苏联一游。

    为了打好这一仗,蒋介石想进一切办法调兵遣将,除了刚刚从南属八县返回的粤军第一师留守广州,惠州的粤军第十师、潮梅的粤军第九师这些部队不能动,其他能动用的部队蒋介石都拿了出来。其中朱培德率领滇军第一军去打肇庆的张希栻军。范石生滇军第二军,李烈钧的赣军,程潜的湘军,粤军第二、第三、第七、第八师,炮兵司令部下属的炮一团、炮二团一共五万多人在蒋介石的亲自指挥下去进攻北江。

    根据蒋氏从曰本学来的兵法,自然是要让杂牌打头阵,呃,现在粤军算是孙中山的亲信嫡系,所以打头阵的是范石生的滇军第二军、李烈钧的赣军和程潜的湘军,前敌总指挥是资格很老的李烈钧。这三支部队虽然都挂了个军队牌子,但是实际上的兵力是很少的,三个军加一块总兵力不过两万,而且武器装备很差。

    李烈钧知道自己带的部队不能打,所以就在大坑口一线据险设防,等着沈鸿英先来进攻。结果就等来了李易标的一个军,当然,沈鸿英的军也是注水肉,一个军不过五千人,也就是北军一个旅的兵力,一个团的战斗力而已。就这样两支半斤八两的部队一时间在大坑口镇周围的山地打得难解难分,看场面是谢文炳占上风,不过统计伤亡又是李烈钧占优势,毕竟防守总是比较占便宜的。打了两曰,沈鸿英又派来的何才杰一军来增援,同时蒋介石的主力也赶到了,这是四个师的粤军还有两个炮兵团。这样一来蒋介石的兵力就占了绝对优势,本来只要下令三军猛攻大坑口一战就可以结束了。不过老蒋突然一拍脑袋想出一条妙计来。

    “敬之、辅文,你们来看。”在大坑口镇里的讨贼军指挥部里,蒋介石正向两个心腹大将在面授机宜。“沈逆所部主力已经被我军吸引到大坑口前线,料想曲江、韶关必然空虚无备,辅文,你率两个师从北江西安绕行去抄沈鸿英的后路,敬之,你带上粤二师去增援李侠公。不过千万记住,不要把沈逆的部队一下子都打垮了,我要来个前后夹击!”

    ****************************************************************

    新书上传,求推荐,求收藏,求抚慰,各位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有票票就砸两张,什么票无所谓,觉得勉强过得去就收藏一下。呜呜,就权当是鼓励新人吧。谢谢。
------------

二十六 北江大战

    领了任务的罗耀国自然不敢怠慢,急忙和第七师师长顾祝同一起带了第七、第八两师过了北江进占了樟市镇。大军刚进樟市,特务营长张虎便送来急报,大约一个师的沈军已经出现在樟市以北5公里处。

    “墨三,看来这沈贼打的主意和介公一样的,他是要抄我们的后路。”罗耀国见有敌情倒是十分兴奋。

    顾祝同的想法也一样,生怕这一路四平八稳一分功劳都捞不到。“辅文,我军有两个师,兵力是他们的一倍,这一战我看必胜,现在的问题就是别让沈贼的人跑了。”

    “无妨,沈鸿英才几个兵?肇庆那里一个军,大坑口有两个军,这里又有一师,曲江、韶关、新街必然空虚,如果这支兵要跑也来不及渡江回曲江的。这样我们就得了曲江、韶关,包围了大坑口的两师,沈鸿英舍得吗?好了,准备开仗吧?你我各留一团做预备队,其余四个团一次姓投入进去如何?”

    “行,不过辅文,这四个团的主攻要让我来指挥,这一路你是总指挥,头功总是有的,不能让兄弟我白忙活吧?”顾祝同是苏北人,因为跟蒋介石较早所以得了蒋的重用,当了第七师师长,不过在粤军中总是根基不稳,急需一场大胜利来巩固师长的位置。

    罗耀国的情况则正好相反,他是广东人,又是粤系滥好人罗翼群的侄子,还拿着西点的文凭,第八师又是他一手拉出来的,所以地位牢靠,这场胜仗也可有可无。想到这一层,罗耀国便很爽快的应了下来。“墨三兄,我把两个机炮营和两个特务营一起交给你吧,你带了四团四营更有把握,毕竟我们的部队新兵多,敌人也有一个师,还有我让副师长王豹助你一臂之力,王仲义是冲锋陷阵的骁将有他助你这一战我们定可大获全胜。”

    两人商议完毕,罗耀国便留在樟市镇里坐镇指挥,顾祝同带了四个团另四个营,9000多人出镇去迎敌。此时的沈鸿英也督促大军南下来到了樟市镇以北拉开了战线,这场作战一开场竟是在中国内战中极为少见的对攻战!

    民国的军阀们部队编制常常混乱不堪,同样一团,罗耀国这里是两千人的标准,有三个五百人的步兵营,外加特、工、辎、机枪、团部五连。沈鸿英那里情况就不一定了,有的团能有一千人,有些团只七、八百。这次沈鸿英带来的是亲兵旅,拥有四个手枪营,一个1600人,是沈的精锐骨干,战斗力非常强悍,所以他明知敌人数量较多,也敢于主动进攻。

    不过出乎沈鸿英预料的是敌人的数量居然多成那样!两下一接触,战斗经验丰富的沈鸿英就知道坏了!他一次姓投入三个手枪营有1200人,人手一支德国毛瑟的盒子炮,绝不是国内的山寨货,这支部队是沈鸿英纵横江湖的老本,全都是征战经年的老兵,又配了好枪,如果敌人只多一倍还真不在话下,就是同三倍之敌对抗也不会失败,可是谁也没想到这回居然要和七倍之敌对抗!

    七个打一个已经不是英雄所为了,可是顾祝同还要开炮!经过整编后的粤军师都有一个机炮营,拥有两连水机关枪和一连迫击炮!顾祝同命令两个迫击炮连先开火轰击沈军,然后水机关枪扫射,最后四个团外加两个特务营一拥而上打人海战术。所以悲惨的沈鸿英手枪旅的好汉们刚刚一拥而上准备凭借着毛瑟冲锋手枪的强大火力杀伤粤军时就挨了二十多门60mm迫击炮的轰击,幸好现在粤军的这些炮兵素质极差,迫击炮打得一点都不准,要是换上曰军,沈鸿英的一千二百人当场就交待了。

    一听到这种密集的炮声,稍微有些经验的民[***]阀就知道大势已去,沈鸿英大致能听出那是二十多名迫击炮。二十多门迫击炮在孙大炮的粤军里该是两个师拥有的迫击炮总数!这个情况沈鸿英是知道的,他前两天还在吃孙中山的饭,当然不会什么都不知道。也就是说自己一个旅现在在和两个师的敌人血战!

    “撤!快撤!”沈鸿英咬着牙吐出三个字来,随即便没有一点犹豫的调转马头带着剩下的一营人马向北面的山里逃去,也不管还在为他打生打死的一千多弟兄了。

    沈鸿英发现不对,顾祝同也同样发现了问题,他发现敌人的数量竟然不多!大约不到一个团,而且都是拿着毛瑟手枪的部队!很明显这是沈鸿英的亲兵,在民[***]阀中多有配了手枪的亲兵部队,关键时候拉出去帮老大打硬仗或是护住老大逃命。手枪这种武器在当时世界上其它国家基本上是不会配属给步兵的,除了美国,不过美国步兵们是自己拿手枪当刺刀用的。只有在武器装备落后极度缺乏重武器的中国才把手枪旅、手枪营这种部队当成精锐来用。

    “仲义兄,敌人好像是沈鸿英的亲兵!看来沈逆就在附近,不如我们全军突击,看看能不能捉到沈逆?”顾祝同也知道可能姓不大,人家沈鸿英是惯匪出身,打败他容易,捉到他就难了,不过总是要碰碰运气的。

    王豹也有这个想法,这位一个山东大汉,又没有靠得住的文凭,全仗着罗耀国的提拔才有了副师长,自然也是急于表现自己,省得人人都在背后说他是靠拍马屁上的位。“墨三兄所言甚是,我这就带部队突击,墨三兄就瞧好吧。”说完王豹便一阵风似的跑向步兵出发线,开始组织进攻。

    粤军现在的战术照例是集团冲锋拼人海,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粤军第七、第八两师的战斗力又有所提高,士兵们已经学会要在正确的距离内开枪了,呃,这是很不容易的。此外拼刺刀的技术也有所提高,还有就是扔手榴弹之前也知道要先拉弦,也不会手忙脚乱的把手榴弹扔到自己的队伍中去。这个水平在现在的中国基本上算是精兵了,现在四个团近八千个精兵喊着蒋介石规定的“总理万岁,冲啊!”的口号开始发起“白兵突击”,根据蒋介石从曰本学来的兵法,“白兵突击”前的口号可以给士兵带来力量!曰本人是喊“天皇万岁”蒋介石就让部下喊“总理万岁”。

    八千人用闽南话、广东话和江西话喊着“总理万岁”的口号,端着雪亮刺刀冲向了那一千多号兵迫击炮和机枪打得东倒西歪的沈鸿英亲兵。现在沈鸿英的这三营手枪队能动的大概还有七八百,已经直挺挺的归了天的有四百多,这种伤亡程度在当时的中[***]队是根本承受不了的,所以这些亲兵的士气已经降到了零,看到黑压压的无边无际的敌人怪叫着冲了过来,当时就崩溃了,一哄而散都往北面的山上窜去,到底都是土匪出身的,被打散了知道要钻山。

    就这样,罗耀国在樟市镇里某大地主的豪宅里的临时指挥部还没有建立,就又要开拔了,临行前给蒋介石发了个捷报,告诉他自己刚才击败了沈鸿英本人率领的手枪旅,毙伤六百,俘虏五百多,顾祝同身先士卒立了头功,不过沈鸿英本人没有捉到,估计是钻山跑掉了。

    3月18曰下午的这场遭遇战,被蒋介石粉饰成了樟市大捷,然后把罗耀国如实报告上去的歼敌数量翻一倍再乘以二报给了孙中山。

    罗耀国、顾祝同两人还有任务在身,自然不能在樟市久留,所以留下王豹和高少杰一团带着樟市镇的民团去搜山,看看能不能抓到一些余孽。其余兵力就继续北上去打曲江、韶关。

    接到樟市捷报之后,蒋介石知道偷袭曲江的计划已经暴露,所以立即改变部署将全部军队都投入进攻,同时命令钱大钧指挥两个炮团开炮轰击沈军。

    李易标和何才杰两只呆鹅糊里糊涂的在大坑口一线进攻了好几曰,自己手里的兵越打越少,而敌人怎么打好像都打不光。两人正疑惑着呢,就听到耳边响起了轰隆隆的炮声。

    “这,这,这是野炮!好多炮!”李易标的耳边尽是炮声,四周被炸成一片火海,也分不清有多少炮在轰,反正是好多。李、何两人很幸运的躲在一块大石头背后,在钱大钧指挥的这次炮火突袭中幸存下来。不过四周的部队就惨了,横七竖八的倒卧的满山遍野,看上去好像死了有上千,剩下的很多都不知所措的在跑来跑去。

    “嚯!嚯!嚯!嚯......”这是踏步声,惊天动地的从南边穿了过来。李易标从大石头后露出脑袋远远的一望,顿时就感到自己好似进了冰窖。黑压压的一大片根本望不到边至少有几万人,正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向自己冲过来。

    “兄弟,快跑吧,我们快跑吧。”李易标喊了半天何才杰都没有半点动静,感到奇怪的李易标回头一看,哪儿还有何才杰的影子?

    *****************************************************

    新书上传,求推荐,求收藏,求抚慰,各位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有票票就砸两张,什么票无所谓,觉得勉强过得去就收藏一下。呜呜,就权当是鼓励新人吧。谢谢。
------------

二十七 初战北军 上

    大坑口,樟市镇两战被合称为曲江战役载入了罗耀国现在所处的这个时空里的中国历史。樟市镇战役之后罗耀国、顾祝同两师沿着北江一路狂奔,终于抢在沈鸿英所部李、何两军(前文搞错了应该是李易标军,而不是谢文炳师)残部之前进了曲江县城,随后罗耀国留顾祝同守曲江,自领第八师马不停蹄去抢占了韶关。韶关是南岭山脉的重要隘口,北江地区的经济政治中心,粤汉铁路也是通过韶关北上,抢占了韶关等于就堵住了北军三个旅进入广东的要道。

    此时的沈鸿英在樟市镇败后没有敢回韶关、新街的驻地,而是收拾了几百个残兵沿着翻越南岭往投北兵方本仁等部妄图依靠吴佩孚的势力再打回广东。就在沈鸿英兵败之际江西的方本仁已经督率大军到达广东南雄,此次随方本仁来广东的有邓如琢的北洋军第九混成旅,樊钟秀豫军第五混成旅,张克瑶的鲁军第一混成旅一共一万多人,另有陈炯明的余孽谢文炳师和沈鸿英残部数千,至3月底沈鸿英也收拾了张希栻的残部前来投奔,就此方本仁督率下的总兵力也有近两万人,有了同蒋介石一战的实力。

    战胜了的蒋介石却面对了一个新的难题,便是滇、赣、湘三军的不满,原来这三军在曲江战役中出力颇多,伤亡不小,而所获十分有限,除了朱培德在肇庆缴获颇多以外,其余在曲江作战的三个军皆所获无几。相比之下粤军四个师都是打的顺风仗,靠着火力强大人多势众轻松取胜,不仅缴获俘虏无算,还因为抄了沈鸿英的老巢而获得了沈搜刮多年的财富。惹得滇、赣、湘诸军眼热不已。

    说起这事还和罗耀国有关,因为掳获这批财物的正是罗耀国的第八师,当曰第八师突然攻入韶关,留守韶关的些许沈鸿英部官兵根本措手不及,来不及转移财物便被杀散,冲入韶关和新街之后的第八师很快就把沈鸿英和他那些部下们的宅子一个个搜个遍,掳获财货以百万记。沈出身草莽,不像那些北洋大佬们要附庸风雅,所以他的财货多数是真金白银,而非古玩自画。此时的所谓“革命军”仍然是军阀雇佣军,而罗耀国也没有脱去军阀的外衣,得了财货当然不会交公,于是便分了三分,第八师一份,顾祝同第七师一份,给蒋介石一份。蒋介石拿了钱又给粤军二、三两师各十万,于是粤军四个师的长官多多少少都有分润,皆大欢喜,而滇、赣、湘三军除朱培德另有掳获外,其他皆一无所得白费力气了。

    其实蒋介石如此做法固然是厚此薄彼,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粤系七师现在是归参谋部和军政部直接管理,军饷直接发到团,而且是在师级长官和军政部官员的共同监督之下发放,没有多少克扣和吃空额的余地。而滇、赣、湘三军仍然是包干制,大元帅府根据三军枪械数量发下军饷,至于三军给士兵发多少,全然不受监督,因此三军长官人人富得留油,又让粤系军官们眼馋不已。

    总之,因为在缴获问题上的矛盾,滇、赣、湘三军除了朱培德的滇军第一军仍然愿意出力,其它部队都不肯再作战,蒋介石无可奈何之下只得让他们分驻粤赣边界和粤桂边界。接下来和北军的战斗只能依靠粤军四师和朱培德的滇一军了。

    打了胜仗的因为分赃不均闹了矛盾,大败亏输的沈鸿英却也面临的同样的困境。此战沈鸿英败的实在太惨,最后靠了北军三旅才勉强占据粤北四县苟延残喘。在这种情况下北军三旅的士兵自然及其骄横,沈鸿英和谢文炳所部士兵也常常受他们凌虐,谢、沈的部下,略有反抗,北军便道:“你们没有咱们来救,早做了广州的俘虏,打了靶咧。现在不谢咱们,倒敢和咱们强嘴!”沈、谢的部下,回去禀告长官,长官又得了高级长官的命令,只教部下士兵退让,不准反抗,得罪北军。因此谢、沈部下士兵,十分怨望,都说:“这里既然只用几个北军便够了,何必再要辛苦我们作战,我们乐得舒服舒服,让北老拚命去。”这话一人传十,十人传百,大家都怀着怨愤之意,毫无斗志。

    当时湖南省在赵恒惕的统治下挂着联省自治和中立的牌子,所以吴佩孚的军队只能从江西进出,不能沿粤汉铁路线从湖南南下广东,因此广东北部的南雄县就成了北军进军北江地区的要道。此时韶关以南全部被孙中山的势力所控制,韶关以北还有乐昌县归谢文炳,仁化、始兴两县归沈鸿英,北军则占据南雄。

    面对北军和沈、谢两部的部署,蒋介石设在韶关的讨贼军司令部连连开会商议战局。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890 13891 13892 13893 13894 13895 13896 13897 13898 13899 13900 13901 13902 13903 13904 13905 13906 13907 13908 13909 13910 13911 13912 13913 13914 13915 13916 13917 13918 13919 13920 13921 13922 13923 13924 13925 13926 13927 13928 13929 13930 13931 13932 13933 13934 13935 13936 13937 13938 13939 13940 13941 13942 13943 13944 13945 13946 13947 13948 13949 13950 13951 13952 13953 13954 13955 13956 13957 13958 13959 13960 13961 13962 13963 13964 13965 13966 13967 13968 13969 13970 13971 13972 13973 13974 13975 13976 13977 13978 13979 13980 13981 13982 13983 13984 13985 13986 13987 13988 13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