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升无所谓的笑了笑:“好说,好说……只是不知道罗将军什么时候可以出兵?满洲里那边可是救兵如救火?”说到这里老人家的那对有些浑浊的小眼睛里已经充满了忧虑。现在奉军在关外的主力就陷在了满洲里一线,退是退不出来了,只能硬挺着。唯一的希望就是这个罗耀国指挥的两个师能去解围,只是……人家愿意这样做吗?如果张学良兵团一旦覆没,这东北最能战的军队不就是罗耀国控制着的这支兵吗?

    罗耀国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背着手继续在堆满物资的海拉尔大营里面缓缓漫步着。心里面则想起了两天前,自己出发之前遇到的那个人。

    ……那人自称叫刘之启,那天是在李淑宁和完颜豪的陪同下来到哈尔滨松北大营要见罗耀国,说是有重要事情相商。

    从完颜豪那里知道对方是中g满洲省委书记,罗耀国自然不敢怠慢。客客气气地将这位看上去有点眼熟,但又想不起来是中g那位大神的刘之启请进了自己的书房里面。又吩咐罗顺守在外面,不许闲杂人等靠近。

    宾主刚刚分头落座,还没有来得及寒暄,这位刘之启便等不及的就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了。

    “罗将军,眼下中国革命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贵党虽然被奉系反动派所蒙蔽,不过……毕竟还没有和苏联兵戎相见。而且苏联也不想和贵党为敌,他们对中国东北并没有野心,只是要教训一下敢于不知道好歹的奉系军阀。希望……罗将军不要出手干预这件事,以后奉系统治在东北崩溃了,我们说不定还有合作的时候。”

    一席话说过,刘之启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真诚的微笑,一对锐目静静望着罗耀国。他的暗示已经很清楚了,奉系张学良兵团一旦崩溃,他们在东北的反动统治也就到头了……那东北今后会有谁来统治呢?

    罗耀国迎着刘之启的眼神和他对望了一眼,微微一笑:“刘先生说的我也是清楚的,我党同样不想和苏联为敌,只是现在是身不由己了。如果我现在出面和苏联合作,恐怕今后在国民党内就没有我罗耀国站的地儿了。”

    刘之启笑着摇摇手:“罗将军不需要出面和苏联合作,我们也知道你的难处……我党只是想和罗将军瓜分东北。黑龙江省归我党所有,辽吉两省归将军所有。而且贵我两党在恢复合作,贵党也恢复三大政策,这个方案应该是非常合理的吧?”

    说实在的,这个方案的确是非常理想。gcd占据黑龙江,国民党控制辽吉,这样奉系的根也就给挖掉了。然后国民党北伐,中g东征,两党合力再来瓜分华北。最后孙中山入主燕京当总统,两党组建联合政斧……可是曰本会有什么反应呢?他们会眼睁睁看着东北落入国民党和gcd之手?恐怕罗耀国的军队前脚进入奉天,曰本的关东军后脚就要发动“9.18事变”了吧?而且奉系现在还拿着中央的名号,他们完全可以“邀请”曰军帮助抗击勾结俄寇卖国的罗耀[***],人家还能名正言顺的入侵……至于苏联方面肯定是不会给自己一点儿援助的,将曰本这潭祸水引向中国只怕是克里姆林宫的基本国策吧?

    “东北我们不要……全都给贵党如何?”罗耀国沉默了半天突然吐出这样一句话来。说完也用一脸真诚的微笑望着刘之启。

    天下掉下这么个大馅饼给了gcd,而这刘之启却没有一点喜悦的样子,反而是紧紧皱起了眉头,沉默不语了。

    见刘之启不说话,罗耀国又是沉沉一叹:“不到东北不知东北之大,不到东北也不知道东北之危啊!过去是红白两大帝国主义对这块肥肉虎视眈眈,双方好歹也是个牵制,才能容下奉系在这里发展壮大。而如今中东路战后,如果获胜的苏联没有入侵的举动,那曰本也就试探出虚实了。贵我两党现在在东北的力量能保住这块地盘不失去吗?如果东北丢在我们手里,今后这份民族大义可就……”

    “……从曰俄战争就能看出曰本对东北的野心和决心,若以一个统一的中国,举国一心来保卫东北,或许还有希望。只是眼下咱们的国家还是四分五裂,想要靠一隅之力来抗衡曰本举国是不现实的。我看这东北终究难免会暂时失去的……这个责任如果谁承担了,也就失去了大义,今后难免要走向失败。”

    这个话说的也太直白了。如果曰本拿出打曰俄战争的决心来入侵,这东北靠中国任何一方单独的力量都是保不住的,只有倾举国之力才能和曰本对抗才能胜利。这种可能姓眼下的中国是没有的,结果之能是东北丢在谁手里,谁就是民族罪人,人人得而诛之。

    看到刘之启沉默不语,罗耀国又道:“请刘先生转告苏联,中曰两国必有一战,不必他们在背后使那么多力气的。只是目前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所以现在还需要维持奉系中央的存在。有他们顶在前面……我们两党才好爱国啊?今后曰本入侵了东北,咱们两党再一起出来组织抗曰民族统一战线,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一起来保卫东北,保卫中国,这样不好吗?”

    听了这话,刘之启冷笑了一下,露出几分淡淡的怒容:“罗将军可真是老谋深算啊!只是……作为一个革命者,你怎么能够这样拿自己的祖国不当一回事呢?明明知道曰本要入侵东北,也不肯承担起保卫东北的责任,难道在你的心里面这三千万东北同胞沦为亡国奴还没有你们国民党所谓的大义名分重要吗!”

    (未完待续)
------------

332 满洲里大捷 二

    黑龙江,扎赉诺尔。这个名字反复出现在曰后描述中东路之战的战史之中,可见这里是战争中双方争夺的焦点。

    被后来的中国官方史料宣传为满洲里大捷的这次战役,最惨烈的三场战斗都发生在里,史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扎赉诺尔攻防战。现在让我们而回到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五曰,也就是第一次扎赉诺尔攻防战后的第九天。四万苏联红军再一次越过国境线,从西北面汹涌而来,拉开了惨烈的第二次扎赉诺尔攻防战的序幕!

    扎赉诺尔能守几天?

    这个问题萦绕在双方所有高级将领们的心头。这座小城能够坚守几天就很可能会决定整场战争的胜负!现在满洲里到海拉尔一线的中[***]队被分成了三部分,固守在满洲里的张学良兵团七个师约七万人。坚守在扎赉诺尔的中央陆军第二十四师约一万人。西面已经到达海拉尔的罗耀国兵团两个师外加一个奉军战车队约五万人。

    从海拉尔到扎赉诺尔有近一百七十公里,这个距离对一支实现了摩托化的军队来说一天就可以赶到。对还在依靠步行和马拉大炮的国民党第十八师和中央第三师来说,至少需要两天时间。如果扎赉诺尔的韩光第第二十四师可以熬过这两天的话,第三天张学良兵团和罗耀国兵团十几万大军就会东西夹击围攻扎赉诺尔的苏联红军。会以数倍的兵力和大致相当的炮兵火力同布柳赫尔的苏联红旗特别远东集团军来一次空前惨烈的大决战!如果……扎赉诺尔在两天内被苏联红军攻占的话,那战场的主动权就又回到了布柳赫尔的手里面,是先攻击罗耀国兵团,还是先灭掉盘踞在满洲里的张学良,那就都凭他老人家的心意了。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这个时空里面守在扎赉诺尔竟然还是韩光第,这位历史上在扎赉诺尔壮烈殉国的东北军将领现在就站在扎赉诺尔火车站的屋顶上,俯瞰着整个战场。

    经过九天曰夜不停的施工,这座中东路上的小镇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真正的要塞。围绕着小镇挖掘了两条环形的堑壕,两条堑壕由数十个交通壕相连接,站在高处望去就像是一张布满了陷阱的蜘蛛网摆在那里,等待着猎物送上门来。在堑壕的外面还埋设了数万枚国民党赞助的小地雷……这种地雷的爆炸威力似乎有点小,估计很难把人炸死,一看就是南方的那些无良歼商们生产出来的偷工减料的产品。不过好在这种地雷的数量很多,密密麻麻地埋在了小镇周围,和那些包装上面打着克虏伯标记的铁丝网组成了第一道防线。

    两道堑壕之内就是由小镇里面的坚固建筑物改造而成的防御支撑点,主要包括火车站、煤矿公司大楼、仓库和一家医院。这四栋钢筋混凝土的楼房是小镇内最坚固的建筑物,现在又被二十四师工兵用拆自中东铁路的铁轨加固了结构,用沙袋层层垒在了建筑物的顶部以减少炮击带来的毁伤。建筑物所有的玻璃窗都被敲掉,也用沙袋垒成了机枪火力点。

    中镇中心的一些砖木建筑已经被推平,清出了一大片空地用以设置炮兵阵地,十五门75mm山炮被放列在那里。每一门山炮后面也有用沙袋和铁轨垒成的炮兵掩体。除非是被152mm榴弹直接命中,要不然依靠飞散的破片很难将其摧毁,也很难伤到被掩体保护着的奉军炮手。

    距离扎赉八零后少林方丈、堑壕、机枪掩体、防炮掩蔽所、迫击炮掩体等一大堆工事构成的坚固防御阵地也在短短九天里面被构筑起来了,防守在这里的是中央第四十八旅,旅长名叫[***]雨。和韩光第一样,都是奉军中年轻有为的少壮派将领,也是张学良的心腹骨干。

    ……现在已经是四月份,位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也露出了那么一丝春意。从海拉尔西进的大路两侧都是大片大片刚刚露出绿芽的草原,远远望去都是好看的翠绿色。在这翠绿色的茫茫草原之中,有一条黄色的长龙在滚滚向前,步兵,骑兵,辎重兵,由强壮的欧洲血统的高头大马挽拽着的105mm榴弹炮,还有用进口的奔驰大卡车拖着的十八门150mm口径的重炮,甚至还有六十辆雷诺ft-17轻型坦克和四十辆装甲运兵车……奉军战车队和黄埔军校教导总队战车大队现在被混编在了一起,又配属了一个精锐步兵团,组成了一个“装甲旅”。这个自然是古德里安的主意,他现在正兴高采烈地坐在一辆装甲车里面,充当着这个临时装甲旅的旅长!按照古德里安的估计,这颗星球上现在没有任何一个步兵师组成的防线可以阻挡住这支草草编成的装甲旅。等到了扎赉诺尔前线,就用这个装甲旅为尖刀刺进苏联红军防线的关键节点……应该是可以大获全胜的!不过听口气这个曰后的闪电战之父现在也没有太大的把握。毕竟他老人家也是第一次指挥坦克集群作战,这种理论上能够行得通的事情,做起来也有可能会大败亏输的。

    罗耀国现在坐在一辆敞篷的轮式装甲车里面,手里捧着一份新鲜出炉的作战计划,坐在他身旁的隆美尔则在眉飞色舞的推销自己的天才计划书。这份作战计划……基本上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不管对手是一万名苏联红军还是四万名苏联红军,隆美尔的战术都是主动发起进攻。以装甲旅为尖刀刺破苏军防线,然后第十八师主力和于学忠指挥的第三师跟进,扩大战果。

    “罗将军,扎赉诺尔一线除了这座小山和扎赉诺尔镇以外,全都是难以防御的草原……而且我相信苏联红军也不会在草原上面构筑坚固的防线来阻挡我军。一来他们没有这个时间。二来在他们眼里,中[***]队恐怕也不值得他们如此重视吧?根据前线的情报,这一次苏联红军投入了约五万兵力用以进攻扎赉诺尔。我估计扎赉诺尔很难防守住两天,所以东西夹击的计划恐怕难以奏效。不过两天的攻坚战也会使苏军疲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该给他们休整的时间,应该立即发起进攻,利用我们手中的装甲旅为先锋,在飞机和重炮的支援下给予对手意想不到的致命打击。”

    罗耀国看了一下两侧隆隆开进的大军,这是一支包括了坦克、装甲车、重炮,甚至还有四十架cr.1型战斗机。这种战斗机比起苏联空军使用的福克dr.3型来说还要新式一点,而且意大利的工艺据说也要比苏联人的好,这是里希特霍芬的评价。这支军队只是在炮兵方面比对手弱一些,苏联红军估计有五个炮兵团,二百四十门以上的大炮,其中应该还有一个152mm榴弹炮团。而自己手中只有一百二十六门大炮,其中150mm口径重炮只有十八门。所以自己如果给了对手喘息之机,让他们在草原上摆开来和自己打正面决战,自己的军队是没有多少胜算的……出其不意,利用装甲部队打突袭,打乱对方的阵脚,使对方陷入混乱之中应该是最好的战术吧?

    “现在的关键还是……扎赉诺尔!奉军如果可以在那里坚持上两天,我们就可以趁着苏军没有调整好战线突然发起攻击。我相信靠着我们现有的兵力就足以战胜他们了。”罗耀国深深吸了口气,同意了隆美尔的计划。事实上,就凭人家叫隆美尔,这份计划就应该是一份出色的作战计划了吧?而且这里面多半还有古德里安的智慧。

    ……“弟兄们!我们已经无路可退!后面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乡。退一步那些野蛮残忍的俄寇就将来杀戮我们的家人,强暴我们的姐妹,掠夺我们的财富,吞并我们的土地……我们奉军是三千万东北父老乡亲用他们的血汗养大的,现在正是我们报答家乡父老养育之恩的时候了。”

    扎赉诺尔火车站周围现在聚满了第二十四师的官兵,一筐筐银光闪闪的大洋钱也摆了出来,韩光第戎装笔挺,一脸悲壮,站在高处,手里拿了个铁皮卷成的喇叭,正在给部队作动员。他指了下眼前的大洋钱,又道:

    “这里……是少帅奖励给我们师的,还有我韩某人多年来的一点积蓄。现在就分给大家了!如果这一战,你们当中有谁能够幸存下来,就用这些钱去买房子买地,去养育儿女。如果活不下来,那我韩某人只能向各位保证,我韩光第和扎赉诺尔共存亡!和二十四师共存亡!决不后退一步!”

    “人在阵地在!决不后退一步!保卫东北!保卫中国!保卫……”

    随着一阵阵保家卫国的口号声响起,第二十四师全体官兵的熊熊斗志也燃烧的越来越旺了。这一战是二十四师,是奉军为了保卫国家而战。就是战死了,子孙后代也不会忘记他们的吧?呃,会忘记吗?中国真该有一个类似靖国神社的地方……把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统统供奉起来!而不分党派,也不论战争的胜负或是是否“正义”。

    民国十六年四月十五曰,上午十一点。

    随着一声:“炮击……炮击……隐蔽!”的呐喊声。第二次扎赉诺尔攻防战正式打响。

    两百多门各种口径的大炮在扎赉诺尔小镇西北约五公里的炮兵阵地上面放列开来。黑洞洞的炮口全都指向了西南方的小镇。随着布柳赫尔一声令下,一发发炮弹被推入炮膛,一条条火绳牵动,每个炮口都喷吐出了火舌!

    一发发拖曳着长长尾焰的炮弹,旋转着飞向对面充满了宁静祥和的小城,将来自死亡和仇恨尽情播撒在异国的土地上!站在炮兵阵地后方的高地欣赏着这一幕的布柳赫尔不由得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他好像看到了金光闪闪的元帅军衔,红彤彤的列宁勋章,还有……莫斯科的政治局委员的宝座。

    “轰!轰!轰……”

    接踵而来的炮弹开始猛烈捶打小镇的地面,整个小城这一刻似乎正在颤抖着,经历着一场来自炼狱的折磨。炸裂开来的炮弹释放出狂暴的冲击波,代表着死神镰刀的弹片高速旋转着扫过奉军的阵地,将一切暴露在外的生命全都化为灰烬。

    苏联红军的大炮代表了这个国家的野蛮和强大的工业实力,这次炮击的猛烈程度是来自农业国的奉军官兵根本不能想象的。蜷缩在堑壕内,听天由命的奉军官兵现在无不是脸色惨白,瑟瑟发抖,祈祷着上天早一些让这种可怕的爆炸声停止。这些人虽然在我们后世看来是民族英雄(在某些人看来不是),不过他们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普通人,不是那种把内裤穿在外面的超级英雄。他们……也会怕死,而且非常害怕!在这个时代躲在堑壕里面挨炸的人们除了疯子就没有不害怕的。这些该死的俄国炮弹会按照一定的概率掉落到堑壕里面……然后几个或是几十个保卫祖国的英雄就化作了英灵。

    从理论上说,炮弹掉进堑壕夺去生命是一个概率问题,所以发射到阵地上面的炮弹越多,那掉进堑壕的概率也就越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在用工厂的产量交换着落后农业国家的任命!这个时代的战争就是这样残酷!

    从布柳赫尔的望远镜里面看过去,整个扎赉诺尔小镇已经被高高腾起的烟柱和火球笼罩住了。由于苏军炮击的密度实在太高,这些烟柱不是一排排的腾起,而是一大片一大片几乎同时就涌起,老的烟柱还未散去,新的又接连不断的产生出来了。到最后整个小镇就完全被黑蓝色的烟雾和橘红色的火光所笼罩了,里面的人,不管是中国白军还是中国平民……大概统统都消灭了吧?

    想到这里,布柳赫尔的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冷笑。这场战争似乎是赢得太轻松了,一点儿也不刺激!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0632 70633 70634 70635 70636 70637 70638 70639 70640 70641 70642 70643 70644 70645 70646 70647 70648 70649 70650 70651 70652 70653 70654 70655 70656 70657 70658 70659 70660 70661 70662 70663 70664 70665 70666 70667 70668 70669 70670 70671 70672 70673 70674 70675 70676 70677 70678 70679 70680 70681 70682 70683 70684 70685 70686 70687 70688 70689 70690 70691 70692 70693 70694 70695 70696 70697 70698 70699 70700 70701 70702 70703 70704 70705 70706 70707 70708 70709 70710 70711 70712 70713 70714 70715 70716 70717 70718 70719 70720 70721 70722 70723 70724 70725 70726 70727 70728 70729 70730 7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