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战败,阿济格得到的好处最大,一下子咸鱼翻身,又蹦跳起来了。什么该不该说,明显是托辞,明摆着是在给皇太极脸色看。你丫的刚说过,要我跟豪格学习如何打仗,我现在这么谦虚,不就是听你的话吗?我乖乖的听从你的话,向豪格学习……难受的自然是皇太极和豪格了。不过没办法,谁叫豪格不小心也打了败仗呢?

    阿济格缓缓的说道:“我觉得,我们如果继续进攻,不能仅仅盯着董家堡周边地区,我们要在多个地方发起攻击。我们要向南边的山东,西面的真定府,西南面的河南等地,都发动进攻,造成风声鹤唳的假象。这样做,可以让虎贲军兵力紧张,无法及时的增援。要是出现漏洞,我们就可以趁机抓住,一举荡平。”

    济尔哈朗皱眉说道:“向这些地方进军,有用处吗?这些地方都是属于明国朝廷的辖区,和张准完全没有关系,他才不会主动的增援呢!相反的,我们将明国朝廷的实力打没了,虎贲军控制的区域还会继续扩大。虎贲军控制的区域越大,实力增加的速度就越快,对我们的伤害就越大。”

    阿济格深沉的说道:“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如果张准真的躲藏在董家堡里面,死也不肯出来,我们总不能在这里和张准相持到年底吧?我们终究是要回去辽东的。抓不到张准,我们有什么办法?只有尽可能的增加自身的实力。我们需要掠夺更多的人口,更多的物资。虎贲军的实力在不断的增加,我们的实力,也必须不断的增加。”

    费扬武插口说道:“我们携带这么多的人口和物资,很容易遭受虎贲军的袭击啊!大家都知道,一旦我们抢掠到大量人口和物资,部队的机动性就要大打折扣。如果在这个时候遭遇虎贲军,说不定会吃亏的。”

    阿济格傲然说道:“不怕!只要虎贲军离开董家堡,我们立刻抛弃所有的人口和物资,转身和虎贲军作战。这不正好是将张准引诱出来吗?野战,我们大金国的骑兵怕过谁来?”

    济尔哈朗还是皱眉说道:“你的想法太冒险了。四面出击,需要分散兵力。万一别的点,防守都好像董家堡那么坚固,岂不是伤亡更大?”

    阿济格断然说道:“若是如此,我建议立刻撤军!”

    济尔哈朗欲言又止。

    阿济格当仁不让的说道:“如果虎贲军的据点,当真比锦州还强,我们就要放弃攻坚,寻求别的办法对付张准!但是,我相信,以虎贲军目前的实力,不可能在整个山东,河南,真定府等地都部署防卫。我相信,驻守这些地区的,只要还是明军。”

    皇太极很不喜欢阿济格说话的语气。阿济格刚刚咸鱼翻身,说话的口气,就有点盛气凌人了。谁都知道,济尔哈朗就是他皇太极的代表,对着济尔哈朗盛气凌人,就是对着他皇太极盛气凌人。但是,他不得不承认,阿济格的话有几分道理。

    大金军一向的战略,都是避强就弱,避实击虚的。明知道敌人的城池防守非常的坚固,却还一头撞上去,那不叫勇敢,那叫愚蠢。如果董家堡的防御,真的那么坚固,大金军就应该果断的绕道而行。否则,大金军将会一头在董家堡撞得头破血流。

    问题是,放过董家堡,就等于是放过张准,皇太极真的是不甘心。他这次兴冲冲的南下,很大的目的,就是冲着张准来的。现在,张准就在眼前,就在距离他不到二十里的地方。这么好的机会,都抓不到对方,他还有什么脸面?

    阿济格的想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可是,皇太极绝对在实际上根本不可行。从大金军对付明军的经验来看,一旦明军决定固守,哪怕你在外面闹得天翻地覆,城内的明军,都是绝对不会出现的。皇太极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张准也会遵循这样的原则。阿济格想要将张准引诱出来,太难了。

    至于阿济格的抢掠方案,倒是有几分可行性。反正,你张准要是躲藏在乌龟壳里面不肯出来,我就将明国的腹地,搞得天翻地覆,将周围的地方都变成一片的白地,让你没有发展的动力。你的实力在增长,大金国的实力,同样在增长,以后大家还有继续对峙的机会。

    遗憾的是,大金军能够抢掠到的地方,都是属于明国朝廷的,而不是属于张准的。现在的皇太极,已经知道张准是反贼,是要推翻明国朝廷的。大金军将周围的朝廷辖区都抢掠一遍,受到最大损失的,乃是明国朝廷,而不是张准。阿济格的这个计划,和隔靴挠痒有点相似,力度不够啊!

    豪格还是有点不甘心,迟疑着说道:“十二叔,你觉得董家堡真的拿不下来了?你对我军勇士的战斗力,就这么没有信心吗?”

    阿济格沉吟片刻,缓缓的说道:“我对他们有信心,我也相信董家堡最终能够拿下来。天底下没有攻克不了的城池,就看我们大金国舍得付出多大的代价了。”

    说出这样的话来,等于是赞成豪格的意见。

    豪格这才松了一口气,能够得到阿济格的赞同,可真是不容易。

    但是,下一个要命的问题,立刻纠缠着他。要抓住张准,要攻克董家堡,就要付出代价。问题是,大金国究竟能够付出多大的代价?白天已经死了八千人了,大金军还能付出多少人?两万?三万?甚至是五万……五万是绝对不可能的。超过三万,都要元气大伤了。

    大金国的人口,从来都不多,每一条人命,都是非常宝贵的。每次开战之前,主帅都要仔细的衡量,自己到底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战果,又需要付出多少的代价。如果代价过大,是万万不可以开战的。

    为什么大金国如此热衷于越过长城南下?就是因为南略的代价很小,战果却非常大。在辽东前线,即使打败明军,缴获也没有多少。认真计算起来,其实是得不偿失的。南略就不同了。南略的代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抢到的人口和物资,简直令人疯狂。

    果然,提到伤亡的代价,刚才略微有些激奋的人群,又全部冷静下来了。没错,福余卫的地盘,的确非常的诱人。但是,前提是,你有那个实力得到。嗯,说的更冷酷一点,是你得有那个命。从白天的战斗看来,想要拿下董家堡,不付出沉重的代价,是根本不可能的。面对虎贲军的疯狂反击,即使是最骁勇的大金国勇士,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一定能够活下来。

    大金军不愿意付出太大的代价,蒙古人当然也不愿意。尤其是南边的土默特和哈喇慎两大部落。他们的领地,距离福余卫很远,中间隔着一个科尔沁部落,即使拿到福余卫,对福余卫也无法有效的实行统治。因此,皇太极的这个提议,对于阿日斯兰和哈丹巴特尔的刺激并不是很大。

    攻坚,本来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一个搞不好,就要丧失大量的兵员。游牧民族本来就不擅长攻坚,如果只是看到了福余卫的刺激,却没有看到董家堡的青面獠牙,那下场肯定是悲剧的。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是笨蛋,其中的利害关系,自然分得清清楚楚。

    “散去吧!”

    “明天等待攻击的命令!”

    皇太极摆摆手,让所有人全部散去。

    看样子,今晚肯定是无法达成统一的意见了。与其强行达成统一的意见,还不如先摸摸每个人的底细再说。皇太极自己,也需要好好的衡量衡量。为了张准的一条性命,大金国到底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个张准,当真是个宝贵的箭猪啊!

    ……

    阿日斯兰离开营帐以后,快走几步,跟上前面的哈丹巴特尔,低声叫道:“老韩。”

    哈丹巴特尔停住脚步,没有回头,也没有说话。

    阿日斯兰从后面跟上来,有意无意的说道:“老韩,想啥呢?”

    在明国强大的时候,他们这些蒙古贵族,几乎都有一个汉名,以方便和汉人的交流。哈丹巴特尔的汉名就是韩明,阿日斯兰的汉名则是李汉峰。后来明国成了蒙古人的敌人,他们的汉名,也就渐渐的不再使用了。现在阿日斯兰使用汉名来称呼哈丹巴特尔,自然是有着特别的意味。

    哈丹巴特尔随口说道:“没想啥,还能想啥?”

    阿日斯兰压低声音说道:“老韩,明天,你准备派谁上去?”

    哈丹巴特尔转头盯着阿日斯兰,不答反问:“你呢?”

    阿日斯兰轻描淡写的说道:“我准备让阿木尔、阿古达尔上去。”

    哈丹巴特尔缓缓的说道:“你确定?”

    阿日斯兰肯定的点点头,神色凝重的说道:“他俩的求战**很强烈,一早就向我请战了,我当然要满足他们的请求。”

    哈丹巴特尔皱皱眉头,没有说什么。

    阿古尔、阿古达尔都是阿日斯兰手下的两个不太听话的将领。这两个家伙,和大金军的关系比较近,经常背着阿日斯兰和皇太极眉来眼去的。两人和豪格的关系,也非常的密切,在半路上,豪格甚至请他们两个喝酒,却没有请阿日斯兰。其中的意味,自然是不言而喻了。现在,阿日斯兰将这两人送上去前线,这里面的含义,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了。

    哈丹巴特尔沉思片刻,缓缓的说道:“苏合、阿拉坦仓的求战**也很强烈,我准备让他俩上去。”

    阿日斯兰会意的微微一笑,不动声色的说道:“好!我相信彻辰汗一定会喜欢的!”

    苏合、阿拉坦仓两个,同样是哈丹巴特尔手下不太听话的首领。两人同样喜欢和皇太极眉来眼去,同样和豪格的关系很好。豪格同样请两人喝酒,却没有请哈丹巴特尔。现在,哈丹巴特尔心领神会,将他们送到前线去,目的自然也是不言而喻了。

    准确来说,前面提到的那四个人,在离开大草原的时候,都是各自首领的心腹。否则,他们也没有机会加入到南略的大军里面。只是这一路上,皇太极非常懂得笼络人心的,时不时的让豪格出面,笼络他们四个。皇太极显然对阿日斯兰和哈丹巴特尔都不是特别的放心,想要笼络他们四个,然后架空阿日斯兰和哈丹巴特尔。

    结果,这四个人发现有机会,于是就拼命的向皇太极献殷勤。在某些事情上,他们已经和原来的主人,走到了对立面了。现在,皇太极要削弱土默特和哈喇慎两个蒙古部落的实力,要借刀杀人,他俩也正好除去身边的定时炸弹,

    当然,皇太极是聪明人,一看两人派遣的兵力,就知道两人的心思。但是,皇太极就算知道,那又如何?两人的做法,可谓是无懈可击的。你让我派兵,我就乖乖的派兵。难道我派遣谁,都需要你皇太极来指定吗?那也管得太宽了。如果皇太极公开干涉,就要引起蒙古所有部落的反感了。相信皇太极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蒙古人和满洲人,本来就还没有完全磨合,大家都还在试探对方,还在考察对方。要是双方翻脸,蒙古人也不会一点反击能力都没有。特别是现在,大金军屡遭打击,蒙古人要是奋力出手的话,全身而退还是可以的。这次南下,蒙古骑兵的数量,乃是建虏骑兵的两倍以上,三大部落,每个部落的骑兵,都在万人以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1560 51561 51562 51563 51564 51565 51566 51567 51568 51569 51570 51571 51572 51573 51574 51575 51576 51577 51578 51579 51580 51581 51582 51583 51584 51585 51586 51587 51588 51589 51590 51591 51592 51593 51594 51595 51596 51597 51598 51599 51600 51601 51602 51603 51604 51605 51606 51607 51608 51609 51610 51611 51612 51613 51614 51615 51616 51617 51618 51619 51620 51621 51622 51623 51624 51625 51626 51627 51628 51629 51630 51631 51632 51633 51634 51635 51636 51637 51638 51639 51640 51641 51642 51643 51644 51645 51646 51647 51648 51649 51650 51651 51652 51653 51654 51655 51656 51657 51658 5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