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明加坦白的说道。

    “好!我给你们三天的时间!”

    张准点头说道。

    从议事厅出来,张准来到中央军营的前面,举起千里镜,仔细的查看虎贲军骑兵和鞑子骑兵的零星战斗。这时候,陆伊典急匆匆的到来,说是皇太极派来了使者,要求和张准会面。


------------

第657章 送上门的汉奸,必须杀!

    第657章 送上门的汉奸,必须杀!

    “皇太极的使者?”

    .

    皇太极居然主动的派了使者前来?可真是开眼界了啊!

    根据后世的历史研究,在鞑子的几个出名的奴酋里面,努尔哈赤是只懂得军事,不懂得政治。皇太极是政治很强,军事稍微弱一点。多尔衮则是政治、军事两手都很硬,就是运气不太好,年纪轻轻的就病死了。

    照此看来,皇太极显然是希望发挥自己在政治上的长处,将在战场上得不到东西,试图从谈判桌上得到了。对于向来彪悍,自恃武力的鞑子来说,要通过谈判达到目的,那可是很大的让步了。在明国的历史上,好像还没有人能逼得皇太极主动服软。

    “让墨煜带他到中央大营来。”

    张准吩咐说道。

    陆伊典便派人传令去了。

    “大人,皇太极派人来,是想做什么?”

    在无聊等待的时候,叶龙欣好奇的问道。

    “还能做什么?做买卖呗!”

    杨裘风代替张准回答。

    “买卖?啥买卖?他以为我们会和他做买卖?”

    叶龙欣奇怪的问道。

    “他来了就知道了。”

    杨裘风自信的说道。

    从董家堡到中央军营,其实不需要多久,一会儿的功夫,皇太极的使者就到来了。皇太极的使者,一行总共是五个人,一个鞑子贵族,三个随从,还有一个汉奸翻译。那个鞑子贵族和身边的三个随从,身材都很魁梧,唯独身边的汉奸翻译,长得瘦高瘦高的,跟个竹竿一样。自从进来议事厅以后,他就下意识的萎缩起来,好像不太敢见人似的。

    张准随意一扫,就觉得那个汉奸翻译很眼熟,只是急切间想不起来这家伙到底是谁。等到墨煜开始介绍双方身份的时候,他才蓦然间记起来。

    妈的!

    孙之獬!

    莱州府知府孙之獬!

    这不是原来的莱州府知府孙之獬吗?

    张准和孙之獬,其实只是在画像里面见过,两人并没有亲自会面。但是,作为莱州府的知府,张准多次在情报上看过此人的素描画像,还是有些印象的。因此,张准见了面,只是觉得眼熟,却一下子没有想起来。

    在虎贲军进攻莱州府的时候,孙之獬就早早的跑到了登州城,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虎贲军想要抓他,一直没有抓到。在打破登州城以后,张准一度想起这个人,曾经还让人试图查找孙之獬的下落。结果没想到,他居然投降了鞑子!

    范文程、孙之獬、阮大铖……果然是好多的汉奸!还全部都是大汉奸!在这些大汉奸里面,又以这个孙之獬最为可恶,影响最为深远。只要研究明末清初的历史,没有不痛恨这个家伙的。

    清军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顺治二年,清兵进军江南后,就是这个孙之獬,受到其他汉大臣的排挤,恼羞成怒之下,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剃发令”。

    于是,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正是在多尔衮的高压下,另外一个大汉奸钱谦益带头剃发,让柳如是极为失望。

    汉族人民为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和清军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清朝统治者对此进行了**。例如1645年发生的嘉定三屠事件,即与“剃发易服”有关。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几十年,最终结果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清朝满族统治者推行“剃发易服”的原因,乃是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后来的历史表明,满族统治者的这一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汉人逐渐淡忘本民族服饰,习惯了满族的发式和服装。

    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国,号召民众剪去辫子时,仍然有许多人不愿意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辫子后被官府杀头,可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易服”政策对汉族影响极深。孙之獬的建议,对于清朝来说,可谓是劳苦功高!

    “剃发易服”是清初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针对当时各地汉人的抗争此起彼伏的情况,当时的陈名夏曾说过:“免剃头复衣冠,天下即可太平”。然而不久他就因为说了这句话而被满门抄斩。而引发这一切的,正是这个大汉奸孙之獬!

    “杀了他!”

    张准的脑海里,不假思索的冒出这样的念头。

    要说国人痛恨鞑子,那是肯定的,鞑子满手血腥,凶残狠毒,不知道杀死了多少的汉人。但是,在鞑子之前,还有一类人更值得痛恨,这类人,就是汉奸!要是没有这些汉奸,鞑子怎么可能入主中原,怎么可能让中国从此陷入黑暗三百年?

    孙之獬就是大大的汉奸!

    张准见到他的第一面,就想杀了他!

    当然,要杀孙之獬,有点难度,这家伙现在是皇太极的使者,杀了他,就等于是直接打皇太极的脸。所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这是基本的原则,要是张准杀了孙之獬,别人以后就不敢再派使者和虎贲军商量什么事情了。无缘无故的送人来给你砍头吗?但是,再有难度也得杀不是?想到这家伙的汉奸行为,张准就气不打一处来。

    “来人!”

    “将他推出去毙了!”

    张准指着孙之獬,冷冷的说道。

    两旁的虎贲军,立刻上前抓人,将孙之獬好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抓起来。孙之獬下意识的想要挣扎,结果哪里挣扎得动?

    这时候的孙之獬,连求饶的声音都叫不出来。因为,他很清楚,张准对他的痛恨,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在莱州府的时候,他可是策划镇压张准的主谋,李成栋和赵寅英,那都是打下手的。要是落在张准的手里,他绝对是死无葬身之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0138 150139 150140 150141 150142 150143 150144 150145 150146 150147 150148 150149 150150 150151 150152 150153 150154 150155 150156 150157 150158 150159 150160 150161 150162 150163 150164 150165 150166 150167 150168 150169 150170 150171 150172 150173 150174 150175 150176 150177 150178 150179 150180 150181 150182 150183 150184 150185 150186 150187 150188 150189 150190 150191 150192 150193 150194 150195 150196 150197 150198 150199 150200 150201 150202 150203 150204 150205 150206 150207 150208 150209 150210 150211 150212 150213 150214 150215 150216 150217 150218 150219 150220 150221 150222 150223 150224 150225 150226 150227 150228 150229 150230 150231 150232 150233 150234 150235 150236 15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