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准竖起三个手指,有板有眼的说道:“第一,朝廷撤回所有的监军。第二,让卢象升担任辽东督师,掌管辽东军务。第三,让孙传庭担任宣大山西总督,掌管宣大山西军务。只要满足这三个条件,虎贲铳你要多少,我提供多少。”

    史可法盯着张准,一言不发。

    他不需要说话,他的神情,已经给了张准明确的答复。

    张准的三个条件,他一个都不可能达到。

    撤回监军?

    根本不可能!

    在登基之初,因为忌惮魏忠贤的余党,加上东林党的怂恿,崇祯的确限制了一下宦官的势力。但是后来,崇祯对朝中大臣,又开始渐渐的失望,最终对他们失去了信心,于是又开始大量的使用宦官。现在,宦官的势力,已经极度膨胀了,甚至比魏忠贤时代还要膨胀。

    以前,魏忠贤的时代,宦官还没有担任军职的,监军的权力也没有这么大。军队行军打仗,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督师、总督等人的手上,如袁崇焕的权力就很大。但是,现在,监军却是军中第一人。好像辽东监军高起潜,宣大监军王坤,都是两大军团的实际指挥官,谁还知道辽东督师,宣大总督是哪个?

    当日,得知鞑子第三次入寇的消息,崇祯的第一反应,乃是急令内臣李国辅守紫荆关、许进忠守倒马关、张元亨守龙泉关、崔良用守固关。几天后,又命成国公朱纯臣巡视边关。从崇祯的诏令来推断,他明显是不信任外臣,只信任自己身边的太监。连成国公这样的人物,都是第二批才考虑的。

    现在的大明朝,基本上是太监的天下了。辽东军团,宣大军团,京师三大营,都是宦官在掌管。帝国的主要资源,主要权力,其实都是其中在这三大军团的上面。外臣的势力,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被限制的死死的。六部说起来好听,其实,大部分的权力,都不在他们的手上。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当中,吏部被首辅温体仁把持,外人难以插手。户部守着空荡荡的国库养老鼠。礼部早就被人遗忘了。兵部倒是很忙,只是忙的都不知道是啥。刑部是打杂的,可有可无。工部纯粹是干活的,朝廷没钱,也就没有活干。


------------

第664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第664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倒是宦官活得相当的滋润啊!高起潜是辽东监军,王坤是宣大监军,曹化淳提督京师三大营,.这些人,哪一个的家产,不比太仓银的数量更多?尤其辽东监军高起潜,最保守的估计,其个人私有财产,也在百万两白银以上。大明朝每年的赋税收入,都去哪里了?当然是进入私人的库房了。

    想要崇祯召回所有的监军?哈哈,还不如让史可法直接单枪匹马的杀到沈阳去来的简单。监军现在已经成了崇祯的命根子。这位依靠打倒魏忠贤起家的皇帝,现在对宦官的信任,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哥哥天启皇帝。天启是只信任魏忠贤一个,崇祯却是信任一群。一群人作恶,当然要比一个人作恶更加的厉害多了。

    至于调整辽东和宣大山西的督师、总督,那更是不可能的了。卢象升现在还在昭狱里面呢,能不能活着出来,都是两说。至于孙传庭,也不可能。孙传庭乃是洪承畴的弟子,难道说,洪承畴还不如自己的弟子吗?何况,这里面还有一个强势人物杨嗣昌。

    张准说完以后,沉默片刻,目光熠熠的盯着史可法,意味深长的说道:“怎么样?史郎中?”

    史可法无奈的苦涩的说道:“都督大人,你明知道朝廷不可能答应的,何必为难下官呢?”

    张准冷冷的说道:“以高起潜、王坤、曹化淳三人领军,你觉得有可能打败鞑子吗?既然不能打败鞑子,那我就算给他们再多的武器,最后还不是落在鞑子的手里?看看昌平吧!昌平里面储存的全部军用物资,都被阿济格抢走了!鞑子得到昌平的物资,最少可以再坚持两个月!”

    史可法再次无语。

    他就算再不懂军务,也痛恨三个太监来领军。太监连卵蛋都没有,哪里有什么打仗的胆气?自然是专心做缩头乌龟了。张准的判断是没错的,只要是三大太监继续领军,只能是不断的吃败仗,直到灭亡。只是,他无法接受。他总是有一丝丝的幻想,觉得崇祯总会有一天,突然醒悟过来,撤消那些宦官的职务的。

    张准就是故意让史可法纠结,故意让史可法对现在的朝廷失望,故意让他对崇祯的最后一丝丝希望都全部落空。他微微一笑,慢悠悠的说道:“三个条件?你能不能办到?不要说三个一起办到,只要一个就好。”

    史可法无奈的说道:“下官能力有限,一个都办不到。”

    张准不愠不火的说道:“既然如此,请吧!墨煜,送客。”

    墨煜从旁边出来,做了一个送客的姿势,朗声说道:“史郎中,请回!”

    史可法只好无奈的转身离开。

    走到门口的时候,史可法忽然转身,神情复杂的盯着张准,缓缓的问道:“张准,你真的那么喜欢当皇帝吗?”

    张准坦然说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我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崇祯要是保不住自己的皇位,你难道想让皇太极或者李自成等人来当皇帝?你觉得有比我更好的人选吗?”

    史可法只好无奈的叹息一番,脚步蹒跚的去了。

    张准最后的一句话,正好打中史可法的心结。一直以来,在史可法的内心里面,都有一个最忌讳的话题,永远都不敢提出来。那就是,万一,万一,只是万一,朝廷真的支撑不下去了,应该换谁来当皇帝?皇太极?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又或者是……张准?

    史可法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胡思乱想。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可怕了。难道说,朝廷的局势,真的是太令人失望了?唉,从这段时间的局势来看,当真是不容乐观啊!他到兵部以后,有资格接触到更多的机密。有些东西,不知道还好,知道了以后,简直是寝食难安啊!

    朝廷的军队,居然糜烂到了这样的程度,简直是不可思议。以前,史可法怎么都想不明白,张准的部队也是人,朝廷的军队也是人,为什么只有张准的军队,可以打败鞑子,而朝廷的军队,却被鞑子打得一败涂地,现在,他终于是明白过来了。

    朝廷每年划拨给辽东的军费,超过两百万两白银,按照兵部的编目,这足够三十万军队的耗费了。事实上,兵部每次发饷,都是按照三十万人的兵员数量,划拨给辽东的。但是,通过自己的了解,史可法惊愕的发现,辽东实际只有十四万人马不到。换言之,就是有十六万的空额。而这些空额的钱,都被高起潜等人私分了。

    喝兵血喝到这样的程度,史可法当真是出离愤怒了。但是,他没有任何的解决办法。因为,这些喝兵血的人里面,有兵部尚书张凤翼,有兵部尚书梁廷栋,兵部的其他侍郎、郎中,都全部有份。他如果上表弹劾,就等于是弹劾整个兵部,包括正二品的尚书大人,到不入流的吏员。

    甚至,在他到兵部以后,他也有一份。要是他愿意接受的话,以后每个月,他将得到超过三百两银子的额外收入。每个月三百两银子的额外收入,对于史可法来说,绝对是一笔巨资了。他每个月的薪水,按照规定应该是月俸二十四石(正四品),折算成白银,也不过是二十四两银子而已。

    但是,由于朝廷的财政,十分的艰难,俸禄经常拖欠,又或者是只发放两三成。因此,史可法每个月领到手的银两,都是零零散散的,从来不超过十两。对于一个正四品的官员来说,每月不到十两银子的收入,的确是太少了。好歹是正四品的官员啊!

    难怪其他的郎中,能够那么潇洒,家人生活富裕之外,还可以经常出入青楼,原来还有每个月三百两银子的外快。这可是薪水的十几倍。而且,这只是史可法发现的其中一项外快,他相信,还有更多的外快,没有被他发现。

    果然,史可法细心调查一番,果然很快发现,在宣大军团方面,同样是有喝兵血分成的,每个月大约二百两左右。在其他方方面面,或多或少,总共有二十多项的外快。全部公开或者半公开的外快加起来,他史可法每个月,可以获得超过九百两的银子。一年下来,就是一万两以上。

    一万两啊,一万两!他一个正四品的郎中,什么都不要做,什么都不要插手,每年都能往自己的口袋里面捞取至少一万两的银子,要是他插手一些具体的事项,还有更多的银子收入,更不要说其他人了。想到自己胀鼓鼓的荷包,再想到空荡荡的国库,史可法的内心,真的太不是滋味了。

    朝政吏治**到这样的地步,史可法连上表弹劾的心思都没有了。他弹劾什么?弹劾整个兵部?弹劾辽东所有的官员?史可法是清廉,是正直,却不是傻子。他很清楚,自己的奏章,根本到不了崇祯的面前。要说这些喝兵血的黑幕,首辅大人要是不知道的话,简直是不可能的。说不定,最大头的分成就是他。

    乔允升暗中投靠张准的事情,史可法从张慎言那里得知了一点点。史可法不是到处乱说话的人,对于此事,他的嘴巴还是很紧的。在得知此事以后,他只能是无奈的感慨一声。

    或许,朝廷真的是要完蛋了,连乔允升都不愿意在朝廷呆了。一片黑暗的朝廷,根本没有乔允升的立足之处。乔允升走了,自己呆在这个黑暗的没有希望的朝廷里,能做什么?崇祯皇帝,真的会幡然醒悟吗?

    墨煜送客回来以后,有些悻悻的说道:“这个史可法,真是死脑筋,不可救药。”

    张准点点头。

    史可法的确是有点死脑筋,很难让他改变主意。不过,这年头,就连这样死脑筋的人,都太少了。太多的官员,都是滑头之辈,墙头草,见风使舵的本事十分了得。

    唉,认真说起来,史可法的确是个人才,只要好好培养,又有适当的职位给他发挥,也不用埋没了他。但是他一心要跟崇祯皇帝殉葬,那就没有办法了。

    忽然间,陆伊典进来报告:“大人,朝廷又有使者到来。”

    张准疑惑的说道:“谁?”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8698 118699 118700 118701 118702 118703 118704 118705 118706 118707 118708 118709 118710 118711 118712 118713 118714 118715 118716 118717 118718 118719 118720 118721 118722 118723 118724 118725 118726 118727 118728 118729 118730 118731 118732 118733 118734 118735 118736 118737 118738 118739 118740 118741 118742 118743 118744 118745 118746 118747 118748 118749 118750 118751 118752 118753 118754 118755 118756 118757 118758 118759 118760 118761 118762 118763 118764 118765 118766 118767 118768 118769 118770 118771 118772 118773 118774 118775 118776 118777 118778 118779 118780 118781 118782 118783 118784 118785 118786 118787 118788 118789 118790 118791 118792 118793 118794 118795 118796 118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