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嫣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孙承宗的事,居然又被翻出来了。
孙承宗的事情,的确让天下士子寒心,尤其是让整个文官集团,都有点寒心。这是张嫣可以明确感受到的。作为文官,最高的荣誉是什么?当然是成为帝师了。能够成为皇帝的老师,意味着自己这一辈子,都没有什么可以忧愁的地方了。作为学生的皇帝,总不能不照顾自己的老师一下?
遗憾的是,孙承宗的死,极大的打击了他们。原来,作为皇帝的老师,也会有这样的不测。作为皇帝的老师,也无法得到皇帝的安全保证。高阳城距离京师,只有几百里的路程,骑兵快马一天的时间就能够杀到。然而,崇祯就是这样,坐视了孙承宗的被杀。这能不让文官寒心吗?孙承宗尚且如此,要是换了别人,恐怕死的更快啊
然而,她不能责怪冯高轲无礼。毕竟,这样的提问,非常的正常。朝廷的官军,连高阳城这么重要的所在,都没有守住,还指望他们守住其他的城镇?士绅也是人,他们同样害怕鞑子。如果朝廷无法驱逐鞑子,他们怎么可能继续拥护朝廷?
要怪,好像只能是怪朝廷的官军作战不力。如果朝廷的官军,能够打败鞑子,能够将鞑子抵御在长城的外面,这样的情况,是绝对不会生的。遗憾的是,残酷的现实证明,朝廷的官军,做不到这一点。北直隶的局势,甚至有更加糜烂的趋势。
另外一个士绅看到张嫣有点尴尬的神情,转头看看周围的人,低声的说道:“嘘别说高阳城了,连昌平都被攻破了,据说连皇上的祖坟都被挖了。朱家的祖坟都保不住,还管得了咱们?”
他的悄悄话,声音的确很,本意的确是不想让张嫣听到的。然而,张嫣是什么人?她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在和魏阉斗争的时候,她已经炼就了非凡的听力,自己身边有什么风吹草动,她都十分的警觉。结果,这句话她确确实实的听到了。然而,听完这句话以后,张嫣宁愿自己没听到。
孙承宗的死,对崇祯来说,其实打击不大,无非是声名受到一定的损失而已,演演戏就过去了。但是,昌平陷落,对崇祯的打击,就十分大了。事实上,昌平的陷落,对张嫣的打击,也非常大。因为,昌平埋葬的,乃是历代列祖列宗的陵寝。昌平被攻破,连张嫣都感觉到不好,鞑子随时可以挖掉朱家的祖坟的。
皇帝连自己祖宗的陵寝都保不住,还能保住什么地方?难怪这些士绅要投靠到虎贲军这边来。无论朝廷怎么吹嘘,都没有真正的行动来得实际。说来说去,士绅也是人,也要对自己的身家性命还有财产负责。虎贲军的实力强大,他们就自然而然的投靠到虎贲军这边来了。
一时间,张嫣有些茫然,难道,朝廷真的就这么无能了吗?难道,天下的士绅,都要集体的投奔虎贲军了吗?士绅是国家的基础,要是连他们都对朝廷绝望了,朝廷可以延续的日子,的确不多了。
【月底了,又到了疯狂抢月票的时候了,连奥特曼公公都出现了……求月票】
------------
第698章 难民安置点
第698章难民安置点
(0698)
【今天的第四更送到】
张嫣的落榻之地,在知府衙门的旁边。这里原来是一个大户人家的住所,占地面积很广,里面亭台楼阁,假山流水,一应俱全,在登州城内是比较有名的。后来成了鞑子的营房。虎贲军收复登州城的时候,这户人家保存的基本还算完整,现在出来,就成了张嫣临时的行宫所在。
张慎言言辞恭谨的说道:“皇后娘娘,登州府饱受鞑子的蹂躏,尚未恢复,条件有限,要是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皇后娘娘恕罪。”
张嫣的心思,根本不在这方面,微微点头说道:“本宫不介意。”
张慎言于是告辞离开。
当晚,张嫣心潮起伏,辗转反侧,怎么都睡不着。一会儿,她在暗暗的恼恨张准对朝廷的轻蔑,根本没有将朝廷的人放在眼里。一会儿,她又有点自怨自艾的,觉得朝廷实在是有点软弱无能,偏偏自己一介弱质女流,又无法对政事做出任何的干涉。
唉,最根本的原因,好像还是在崇祯的身上。这是张嫣第一次对崇祯的能力,产生怀疑。以前的张嫣,对于崇祯的能力,是非常信任的。但是,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以后,张嫣对崇祯的自信,开始出现严重的动摇了。如果崇祯的处置能力强的话,鞑子不会那么猖獗,陕西的乱军也不会那么浩荡,山东的张准,也不会如此的无法无天。
说起来,还真是奇怪,当初天启皇帝还在的时候,阉党的气焰,十分的嚣张,感觉天下一片的黑暗。然而,那个时候,鞑子并没有太厉害的进攻,陕西的乱民,也没有爆发,山东,更是没有出现张准这样的人。为什么,到了崇祯的手上,就出现这么多的情况呢?崇祯每天那么勤奋的处理政事,真可谓是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为什么国运就如此的暗淡呢?
来到登州城的第一个夜晚,张嫣始终没有睡着,脑海里不断的转过各种各样的想法,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想什么,脑海里好像是空荡荡的一片。这种感觉,很不踏实,就好像是被绳子吊在了半空中,不能上,不能下,异常的难受。
第二天早上,张嫣起来,梳洗完毕,就出来正厅。张慎言已经在外面等候了。张嫣今天需要处理的事情,乃是参观和访问登州城的难民临时安置地。这是她自己要求的。她想要看看,虎贲军治下,难民们到底是怎么生活的,到底是比京城的难民好点还是差点。
从锦衣卫报告的情况来看,京师里面的难民,生活的确是很悲惨。每天早上,都有大量的尸体被发现冻死,然后被悄悄的抬走的。甚至,在锦衣卫的报告里面,还出现了毫不掩饰的吃人的字眼。甚至,有传言说,在京师里面,每天晚上,至少要上百名的儿童被吃掉。要是儿童落单,肯定是找不到了。
锦衣卫的这些报告,让张嫣触目惊心,深感不安。她很清楚,当朝廷治下的京城,都出现了这样的恐怖情况,朝廷的管理能力,的确是完全崩溃了。要是没有办法改变这样的悲惨情景,朝廷的统治,显然是无法维持太长的时间了。
由于登州城的重建,需要时间,大量外面迁徙到来的难民,被临时安置在城外,等待重建完毕,再搬迁到登州城里面去。这个难民临时安置地,在登州城的南面原野,占地有几百亩,连绵的帐篷和简陋的木板房非常多。
尽管是登州府临时设立的安置点,看起来还非常的整洁,看不到太过杂乱的迹象。这里每天都有专人打扫卫生的,垃圾都会被及时的运走。在营地的一边,还设置了专门的洗澡房和茅坑,禁止随地洗澡和随地大小便的情况出现。在营地的中间,还有多名的郎中,在此长期的值守。
帐篷和木板房的确简陋,可是总要比没有任何遮风挡雨的工具强。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在北风呼啸的时候,哪怕是薄薄的帐篷,都可以给人极大的心理安慰,给人带来温暖。相对而言,京师里面对难民的安置,就显得简陋了,很多人只能蜷缩在墙角里、树洞里、下水道里、桥底下过夜,结果,很多人被活活的冻死了。
张嫣到来的时候,大部分的难民,都正在吃早餐。因为没有事先的通知,难民们对皇后娘娘的到来,一无所知。有些难民看到了张嫣的身影,也不知道是什么人,自然懒得理会。张嫣在他们的面前,也不是很想显露自己的皇后娘娘的身份,因此,对张慎言的安排,并无异议。
安置点的早餐只有稀饭和馒头。稀饭用大桶装着,有人上来,掌管大勺的师傅,就给他一勺。旁边有一些简单的咸菜,可以自由取用。至于馒头,也有人负责分发。在分发点的附近,还有全副武装的虎贲军士兵在巡逻,防止任何的哄抢行为发生。
张嫣站在附近看了一会儿,发现这些稀饭和馒头都不是免费供应的,需要收钱。稀饭基一文钱两大碗,馒头是一文钱三个。这样的价格,是比较低廉的。在京师,这样的一大碗粥,肯定要卖一文钱。京师的馒头,好像也是一文钱一个。
这说明,虎贲军基在亏本运营。即使站在敌对的角,张嫣也不得不承认,虎贲军在这一点上,做得比朝廷要好。唉,天子脚下的难民,甚至还不如这里的难民,这的确是莫名的悲哀。要是京师里面的难民知道这边的生活,肯定会拼命的跑过来的。
登州城的重建,需要大量的人力,这些外来的难民,都参与到了重建里面去。他们通过付出劳动,赚取工钱,然后生存和发展。一般壮年的劳动力,每天能赚三十个铜钱,有的工匠类的,甚至能赚四十个铜钱。妇女和男子,都是同工同酬的,因此,要是夫妻一起干活的话,每天基本上能赚六十个铜钱。家里要是还有其他的劳动力,还可以赚得更多。
稀饭一文钱两碗,馒头一文钱三个,每天拿出十文钱来,基本上一家子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肯定不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其余的五十文钱,可以做点别的。因此,所有的难民,对这样的安排,还是非常满意的。相对于不少人以前的生活,都要富足了不少。等登州城的重建工作完成,他们都可以搬到城内去,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了。
张嫣仔细的看了一下,发现稀饭还算是比较稠密的,能看到部分的米。相对于锦衣卫报告上来的,说在京师里面施舍的粥棚,只有米汤,根本没有米的情况,大大的不同。一个正常的劳动力,每顿喝两碗稀饭,然后吃六个馒头,肯定可以填饱肚子了。而两碗稀饭,六个馒头,也就是三文钱而已。
此外,在分发点的旁边,还有很多的红薯和玉米,这些是免费供应的。有些喜欢省钱的人,就专门吃玉米或者红薯。张嫣还没有见过玉米和红薯,就好奇的走过去,疑惑的问道:“这些是什么东西,能填饱肚子吗?”
张慎言点头说道:“这是红薯和玉米,外来的物种,根据都督大人介绍,这是很有营养的食物,经常食用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说罢,他拿起一个红薯,剥开皮,然后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张嫣也尝试着拿起来一个红薯,亲自剥开,然后细心的品尝起来。还好,味道还算可以。她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食物,感觉还算新鲜。当然,一点点的不习惯还是有的,只要克服就行了。吃完了一个红薯以后,张嫣还拿起了一个玉米,细细的品尝起来。
周围的难民,看到一个气质高雅,着装华丽的女子出现,身边明显有不少的护卫,显然是个有来头的人物,都情不自禁的围拢过来。看到张嫣正在吃红薯和玉米,他们的感觉,就更加的奇怪了。
张慎言朗声说道:“这位是懿安皇后,是皇上的嫂嫂,是专门从京师过来看望大家的。”
周围的那些难民,对于懿安皇后是谁,自然是不清楚的。不过,皇后是谁,倒是清楚。皇后,那就是皇帝的婆娘。皇帝的嫂嫂,好像以前也是皇后。没想到,他们会在这里见到高高在上的皇后,还见到皇后正在吃红薯和玉米。
“皇后也吃红薯。”
“皇后也吃玉米。”
不少的难民,都在低声的交谈起来。
显然,因为心理原因作崇,他们对红薯和玉米,还是有些抵触的。虽然红薯和玉米是免费的,他们吃得也不是很多。毕竟,稀饭和馒头,也不是十分的贵,他们完全消费得起。但是,现在连皇后都吃了,他们还犹豫什么?
于是,在张嫣离开以后,那些平时不怎么受人欢迎的红薯和玉米,都被大家拿光了。原本摆放一天的,都无法吃完的红薯和玉米,在张嫣出现以后的半柱香时间里,就被全部抢空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6605
166606
166607
166608
166609
166610
166611
166612
166613
166614
166615
166616
166617
166618
166619
166620
166621
166622
166623
166624
166625
166626
166627
166628
166629
166630
166631
166632
166633
166634
166635
166636
166637
166638
166639
166640
166641
166642
166643
166644
166645
166646
166647
166648
166649
166650
166651
166652
166653
166654
166655
166656
166657
166658
166659
166660
166661
166662
166663
166664
166665
166666
166667
166668
166669
166670
166671
166672
166673
166674
166675
166676
166677
166678
166679
166680
166681
166682
166683
166684
166685
166686
166687
166688
166689
166690
166691
166692
166693
166694
166695
166696
166697
166698
166699
166700
166701
166702
166703
166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