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历史的规矩没有生变化的话,这位女子明正天皇应该在位十三年,到公元1643年(崇祯十六年),明正天皇异母弟素鹅宫亲王长到十一岁的时候,明正天皇决定让位给他,是为第代后光明天皇。明正成为太上天皇,并由幕府那边得到每年五千石的贡米。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女天皇的寿命,非常长,直到公元年才去世,终年七十六岁。在当时的人来说,这个寿命,已经是相当的长了。明正天皇终身未婚,当然也没有子女。如果让她自己选择的话,她大概宁可生在普通百姓家,过普通百姓的日子。

    “这个日本女天皇,年龄好像的确和薛凝影差不多……”

    张准自言自语的说道。

    日本有个这么弱势的天皇,的确是外来势力干涉的好时机。别看这个女天皇是德川家安排的,支持女天皇的人,和德川家可没有太大的关系。天皇背后的势力,从来都是德川家的对头。天皇和德川幕府的对峙,注定了日本人不可能一直团结对外的。虎贲军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肯定可以让历史的展,出现一定的变数。

    事实上,在日本国内部,反对德川幕府统治的战斗,从来都没有平息过。其中最出名的战斗,莫过于岛原起义。长崎岛原半岛以南的天草岛,本来是在西南诸侯保护下的一个传教中心,有很多农民信教。幕府把原有大名转封,另派松仓重政统治。岛原土地贫瘠,又从公元1634年起连遭灾荒,而松仓氏残酷剥削有加无已,并残暴迫害信教农民,激起了当地人的强烈反抗。

    公元1637年,岛原农民以教徒和浪人为中心,推举十六岁的天草四郎时贞为主将,动起义。起义者夺取领主粮仓,准备进攻长崎。幕府调动十余万大军镇压。农民军两万五千人坚守起义根据地岛原城达五个月之久,给官军沉重打击。以后,幕府竟勾结荷兰商船炮轰农民。次年二月,起义军因粮尽援绝失败,领袖时贞和农民男女一万多人英勇牺牲。但是零散的反抗斗争仍继续了很久。

    在岛原起义以后,德川幕府加紧执行禁教政策,屠杀教徒,同时决心实行闭关封锁。早在起义以前,将军德川家光就开始驱逐葡、西等国商人,除中、荷两国外,禁止外国船只在长崎、平户两地以外停泊。公元1633年,德川幕府又决定驱逐欧洲人,同时禁止本国人出国,已在国外的不准回国,违者处死刑。

    公元1639年,幕府下最后的“锁国令”,禁止与外国贸易,各国商人教士等都被驱逐,只许中、荷两国在长崎通商。日本维持锁国政策二百多年,到1853年在美国的压力下才重新开放。注意,这个所谓的中国,其实就是郑芝龙海盗集团,其他人都不算在内。

    不过,要扶持日本天皇对抗德川幕府,难还是比较大的。当时,日本的军队,数量还是不少的,纠集出二十万的正规军,不是什么难事。在丰臣秀吉的时候,日本军队进入朝鲜的,就过了十五万。这些军队,目前大部分都掌握在德川家的手里。

    十七世纪的时候,日本国的人口,大约有好几百万,本身的人口要比鞑子多得多,因此,兵员的数量,也要比鞑子多得多。要是采取削减人口的办法,肯定是不行的。

    日本军队在装备方面,也一向都比较先进。幕府军队的武器,一向都是西洋卖过来的,基本上和世界接轨。所谓的大铳铁炮之类的,都是葡萄牙商人卖过来的,在日本战国的时候就大量使用了。当时的明军,还在使用原始的火绳枪呢在真实的历史上,米尼枪最先也是在日本开始使用的。

    虎贲军加日本天皇,对抗德川幕府加郑芝龙再加西洋列强,战争肯定要旷日持久,短时间内不可能分出胜负。日本市场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郑芝龙不会轻易的放弃。因此,他肯定会大力援助德川幕府,以求继续垄断日本市场。同样的,德川幕府也会拼命的寻求外来的帮助,甚至是寻求西洋列强的帮助,以对抗天皇,巩固德川家的统治。

    战争,任何奇迹都有可能生,任何意外也都有可能生。虎贲军在山东的地盘上,可以百战百胜,所向无敌,但是,在相隔了几千里之外的日本,还是要心谨慎的。插手日本的内政,海军的展,非常的关键。当年美国人就是用重炮巨舰敲开日本人的国门的。而目前虎贲军的海军,暂时还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

    要长时间的干涉日本的事务,一定要将济州岛这个后勤基地建设好。济州岛距离长崎,只有不足一千里的距离,虎贲军海军驻扎在这里,可以对日本人构成巨大的威胁。要将济州岛海军基地建设起来,没有两年的时间,是无法完成的。虎贲军海军也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积累到足够数量的战舰。

    其实,干涉日本政务,关键还在于郑芝龙海盗军事集团,其次则是荷兰人。日本人的海军,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虎贲军海军只要打败了郑芝龙,就能利用海军的优势,向日本人施加巨大的压力。不过,郑芝龙,还有西洋列强,肯定不愿意看到虎贲军控制日本,因此,他们的干涉是必然的。郑芝龙也就罢了,荷兰人却是真的不好惹。

    当时的荷兰人,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有过一万五千艘的大型商船,有过一千艘的大型军舰,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全副武装的马车夫。在英国人崛起之前,荷兰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在东亚,在南洋,实力最强的,都是荷兰人的海军和武装船队。

    要是历史的轨迹,没有生变化的话,荷兰人的辉煌,至少还要延续二十年的时间,要等到公元1652年英荷战争爆,经过断断续续的接近二十年的战争,荷兰人的地位,才会逐渐的下降。不过,荷兰人的地位下降了,英国人的地位却是上升了。英国人对东亚的染指,同样是野心勃勃的,鸦片就是他们搞出来的。因此,虎贲军在大海上,依然是有强大的对手。

    再说,日本这个国家,有点变态,它要是强大了,对大6一点好处都没有。虎贲军扶植天皇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日本人的好处,绝不是为了让日本天皇真正的掌权。因此,在扶持日本天皇对抗德川幕府的同时,虎贲军还要注意日后对日本的控制。

    驻军,是必然的。就好像是日后的美国,在日本驻扎军队,将日本压得死死的,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在虎贲军以前,中国人从来没有在日本驻军。这一次,要改改历史才行。

    忽然想到建虏。张准忽然突奇想,要是将建虏放到日本去,让建虏和日本人死磕,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想到这里,张准忍不住微微一笑。

    沈凌菲好奇的问道:“坏蛋,你在笑什么?”

    张准摇摇头,高深莫测的再次微微一笑。

    他被自己的恶趣味吸引了。要是真的将建虏,还有大量的蒙古人,还有那些山沟沟里面的土著,都全部扔到日本那边去,让他们互相争夺,场面一定会非常的好看。当年的蒙古人,因为所谓的什么神风,无法到达日本,虎贲军现在就帮他们一把,将他们放到日本去。

    当然,真正掌握日本权力的,应该是汉人。汉人只要在日本的某个地方,建立一个大都护府,按照唐朝时候的相关规定,实行管理就是了。只要有强大的海军在手,不用担心日本人不屈服。

    沈凌菲不知道张准的内心想法,还以为他在琢磨男女之情,情不自禁的有点鄙视的说道:“一个日本女天皇,就让你这样乐不思蜀的,我还听说南洋那边莫卧儿王朝的女王,乃是金碧眼的美人儿,连下面的毛毛都是金黄色的……”

    张准并没有听到沈凌菲的前半段,随口问道:“什么是金黄色的?”

    沈凌菲脸色怪异,又是脸红又是脸白的,支支吾吾的说道:“没什么?”

    张准点点头,随口说道:“哦”

    沈凌菲实在是受不了他的跳跃性思维,忍不住又轻轻的掐了他的家伙一下,娇嗔说道:“叫你听一半,不听一半,该听的没听到,不该听的偏偏听到……”

    声音忽然戛然而止。

    为啥?

    张准已经呼呼的睡着了。

    【继续求月票……】


------------

第703章 李琏的小小插曲

    “玉麟哥哥,菲菲她们去日*本,应该不会有事?”

    杨映菡站在张准的身边,有点担心的说道。

    沈凌菲的船队,刚刚离开码头,消失在东南方的茫茫海面上。

    以前,沈凌菲和张准的关系,仅限于双方的合作,尽管两者的十分的亲密,终究是有距离的。但是现在,沈凌菲已经是张准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她的肚子里,可能还孕育有张准的生命,杨映菡自然要更加的关心了。何况,她本来和沈凌菲的关系就是很好的。

    “没事,不要担心。”

    张准温和的安慰着说道。

    他说这番话,是有充分苒自信的。在大海上,沈凌菲的船队,有大白舰队的剑牙舰保护,应该是不会出现意外的。就算遇到了郑芝龙海盗舰队的主力,都可以在大白舰队的掩护下,全身而退的。至于到了日*本长崎以后,相信也不会有什么大事。

    自从和沈凌菲的关系,变成负距离以后,张准已经调拨了五百支的虎贲铳,装备沈凌菲的船队,还派人专门负责训练船队的护卫人员。五百支的虎贲统,是很不错的武装力量了。要是双方生冲突的话,保护沈凌菲安然撤退,那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我顶撞了皇后娘娘,她会不会……”

    杨映菡忽然又有集担心的说道。

    “没事,顶撞得好,比我预想中的好!”

    张准乐呵呵的说道。

    杨映菡的表现还真走出乎张准的意料之外。谁也想不到杨映菡在柔弱的外表下面,还有如此刚烈的一面。在无形中,硬生生的就将张嫣的气场给压下去了。张嫣本来是有点兴师问罪的味道的结果被杨映菡这么一顶,倒是乖顺了不少。

    这件事的开局,要比张准设想的要好。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675 3676 3677 3678 3679 3680 3681 3682 3683 3684 3685 3686 3687 3688 3689 3690 3691 3692 3693 3694 3695 3696 3697 3698 3699 3700 3701 3702 3703 3704 3705 3706 3707 3708 3709 3710 3711 3712 3713 3714 3715 3716 3717 3718 3719 3720 3721 3722 3723 3724 3725 3726 3727 3728 3729 3730 3731 3732 3733 3734 3735 3736 3737 3738 3739 3740 3741 3742 3743 3744 3745 3746 3747 3748 3749 3750 3751 3752 3753 3754 3755 3756 3757 3758 3759 3760 3761 3762 3763 3764 3765 3766 3767 3768 3769 3770 3771 3772 3773 3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