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三更送到】
“有请。”
张准点点头。
王时德出去,将吴三桂领进来。
吴三桂赫然是便装打扮。年轻俊秀的他,看起来就好像是出来游山玩水的公子,身边只有四个矫健的护卫。要不是熟悉他的人,根本不知道他就是吴三桂。他进来以后,规规矩矩的向张准行礼,朗声说道:“都督大人,下官又来了。”
张准点点头,友善的说道:“吴总兵,请坐。”
吴三桂没有坐下,有意无意的瞥了旁边的王时德一眼,站着向张准说道:“都督大人,下官这次前来,是有要事相求的。”
张准点点头,不动声色的说道:“这里没有外人,请说。”
吴三桂压低声音,语调有点生硬的说道:“下官奉命,想要从都督大人这里,再讨要五百个鞑子的首级。”
张准和王时德互相对望一眼,心想,果然是为了此事而来。
奉命前来,意义深刻啊吴三桂已经贵为正一品的总兵,能够让他奉命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辽东监军高起潜,一个蓟辽总督吴阿衡。显然,吴三桂不是奉吴阿衡的命令,尽管两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关系却不是很好。吴阿衡接任蓟辽总督还不足两个月,和吴三桂还没有见过面呢。相反的,吴三桂和高起潜的关系,就密切多了。
高起潜果然是高人,不愧姓高啊在战败的消息传出去以后,他马上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反败为胜”,大败也可以变成大胜。只要有鞑子的首级,高起潜的失败,就可以自圆其说。无论别人怎么指责,鞑子的首级,实实在在的摆放在那里,谁也没有话说。
上次吴三桂和虎贲军的秘密交易完成以后,高起潜就认了吴三桂为干儿子,吴三桂在辽东军团的地位,再次上升。可以说,在辽东的那么多总兵官里面,吴三桂是最年轻的,也是最得宠的。只要高起潜不倒,吴三桂的地位,就没有人可以动摇。
这句话也可以倒过来说,吴三桂也要拼命的维护高起潜的地位,否则,高起潜倒台了,他肯定会被接任的监军打入冷宫的。前任监军的干儿子,后任监军怎么可能给予重用?这就是干儿子的好处和坏处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以说,吴三桂眼下的命运,和高起潜的命运,已经牢牢的捆绑在一起了。
高起潜这次战败,影响的确巨大,即使崇祯因为某些主观客观的原因,没有立刻撤掉他的监军职务,高起潜自己也感觉到了危险。他要是不想方设法补救的话,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就会被崇祯突然撤去。别看他现在是高高在上的监军太监,但是只要崇祯一道手谕,甚至是一句话,就能决定他的命运。
明朝的太监,一切权力都是来自皇帝,一旦皇帝不喜欢这个人了,他就彻底的完蛋了。有时候夜深人静,高起潜都不知道多么羡慕唐朝的太监。那才是太监真正辉煌的时代啊,连皇帝的生死废立,都完全掌握在太监的手上。不过就是因为这些太监的先驱们搞得太狠了,后来的皇帝,对太监的权力,都是很警惕的。
张准思索片刻,意味深长的说道:“五百个鞑子的首级……”
吴三桂急忙说道:“都督大人,下官愿意用两千匹战马来交换。”
张准轻轻的皱皱眉头,缓缓的说道:“吴总兵,我现在手上,并没有那么多鞑子的首级。”
吴三桂急忙说道:“虎贲军即将进攻铁山……”
呆在天津卫的吴三桂,对四周的风吹草动,还是非常警觉的。他当然知道张准在董家堡杀死的鞑子首级,都被皇太极给赎回去了。张准的手上,的确没有太多鞑子的首级。五百个鞑子的首级,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想要一下子弄到,的确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是,这件事情,必须是虎贲军才能做到。五百个鞑子的首级,对于虎贲军不是什么难事,对于辽东军团就比较困难了。要是高起潜和吴三桂能够在短期内搞定五百个鞑子的首级,也就不需要来找张准了。这不,突然得知虎贲军攻打皮岛,还有向铁山进攻的迹象,吴三桂就急急忙忙就跑来了。
张准有点诧异的问道:“吴总兵好灵通的消息。”
吴三桂心想,你这是损我还是在夸我呢?你占领了皮岛,下一步肯定是铁山啊。只要是带兵的人,谁不能看出这一点来?你要不是为了铁山,割裂鞑子和朝鲜的关系,你进攻皮岛来做什么?闲得没事干吗?虎贲军不会做这么无聊的事情?
当然,这种事情,吴三桂是不会说破的。他将张准的说辞,当做了坐地起价的意思,爽快的说道:“要是大人能够在五天之内,给下官五百个鞑子的首级,下官愿意给都督大人三千匹的战马。”
张准有点担心的说道:“吴总兵,三千匹的战马,这可不是小数目。你们真的以为可以瞒过东厂和锦衣卫的耳目吗?万一皇上……”
吴三桂沉声说道:“都督大人请放心,就算外面有些许的疯言疯语,也不会影响到监军大人的地位的。所谓的疯言疯语,不过是别人眼红监军大人的功劳罢了。”
张准听到吴三桂说道如此的笃定,内心里面暗自皱皱眉头,这个高起潜,的确是能量不小嘛,这么大的事情,居然可以隐瞒过去。看来,崇祯对下面的掌控,基处于空白的状态。东厂和锦衣卫,应该也是彻底的腐烂掉了。
对于虎贲军来说,朝廷越,越是黑暗,虎贲军就越是有利。高起潜想要折腾,那就帮助他们折腾。崇祯想要面子,那就给他面子。当他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的里子,已经完全没有了,他的脸色一定会非常的精彩。想了想,张准深沉的说道:“既然如此,我就相信吴总兵的话了。”
吴三桂点点头,肯定的说道:“大人与其从田弘遇那里高价购买战马,还不如用鞑子的首级直接和下官交换。田弘遇和太仆寺的事情,被锦衣卫知道了,闹得沸沸扬扬的,连言官都知道了,上了无数的奏疏,也就是田贵妃哭哭哭闹闹的,才最终掩盖了过去。军队的事情,言官们不敢乱说,外面就少了很多的风雨。”
张准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吴三桂。
吴三桂挺直腰,再次肯定的点头。
张准担心的是言官们将事情曝光出去,闹得天下皆知,沸沸扬扬的。吴三桂则是明白无误的告诉他,言官的事情,他们会处理的,绝对不用张准操心。
难怪带兵的人,往往腰包比一般的大官都要发达,原来是这么回事。明朝言官的厉害程,张准是略知一二的,这是一群真正的死士,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说的。被训斥,被鞭打,被责罚,都是他们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在明朝做官,你想要不被言官弹劾,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一年不被弹劾个五次以上,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然而,言官也有言官的弊端,那就是他们很容易被人利用,成为党争和攻击政敌的急先锋。因为开国皇帝朱元璋有规定,不得打杀言官,因此,他们可以在奏章上为所欲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精明的大臣,立刻就想到了掌握言官的好处。因此,所有的大学士,都会积极的掌握言官队伍,将他们培养成自己的急先锋。
从天启年间开始,党争就十分的激烈,言官们为了打倒对手,可谓是不择手段,弄得朝廷是一片的乌烟瘴气。到崇祯年间,东林党和阉党,已经完全控制了言官。言官们忙着互相对掐,基本上不会做什么正事。现在,言官们更是混乱,高起潜自然不会将其放在眼里了。
张准想了想,缓缓的说道:“这样,五天后,我派人将鞑子的首级,送到大沽口附近,你派人在那里接收。至于战马,我会派遣船只到老地方接收的。是老地方,没错?”
吴三桂点头说道:“没错,是老地方。”
他俩所说的老地方,就是秦皇岛。明朝的秦皇岛,并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座小小的千户所。在千户所林立的明国东部地区,这样的千户所实在是毫不起眼。它唯一特别的地方,就是这里靠近山海关,可以建立大型的马厩。
事实上,辽东明军的部分战马,就储存在秦皇岛马厩里面。这里,完全是高起潜的私人地盘,无论在这里做什么,外界都是很难知道的。甚至,连蓟辽总督,都很难得知这里的实际情况。上次,张准派出的人,就是在这里接收吴三桂送出的战马的。
五百个鞑子的首级,三千匹战马,这样的生意,当然做得过。其实,张准的手上,并不是没有鞑子的首级,只是要适当的提高价格而已。这些鞑子的首级,就是张准在滹沱河的南边,杀死的那些鞑子。
自从皇太极愿意出战马将人口赎回去,又有吴三桂暗中用战马来换取鞑子的首级,张准他们,对鞑子的首级,就看重多了。每次打死鞑子以后,都会将鞑子的首级割下来,然后用石灰保管起来。或许暂时没有用处,以后总是有用的。张准手头上的鞑子首级,大概还有一千来个。
“大恩不言谢”
“下官告辞了”
吴三桂得到张准肯定的答复,欣然说道。
他也是办事干练的人物,张准只要答应了,其他的事情,自然会有下面的人负责处理,不需要他俩继续操心。他从天津卫到来一趟皮岛,的确不容易,鞑子还在北直隶肆虐,他当然要急匆匆的回去。
送走吴三桂以后,张准用力的伸了伸懒腰,对未来更加充满了希望。只要吴三桂的这三千匹战马送过来,虎贲军就有差不多一万匹的战马了。一万匹的战马,至少可以训练五千名的骑兵。有五千名的骑兵,差不多敢跟鞑子交战了。只要将骑兵集中起来,就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大人,乔允升来了。”
忽然间,陆伊典又进来报告。
“乔允升?”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089
7090
7091
7092
7093
7094
7095
7096
7097
7098
7099
7100
7101
7102
7103
7104
7105
7106
7107
7108
7109
7110
7111
7112
7113
7114
7115
7116
7117
7118
7119
7120
7121
7122
7123
7124
7125
7126
7127
7128
7129
7130
7131
7132
7133
7134
7135
7136
7137
7138
7139
7140
7141
7142
7143
7144
7145
7146
7147
7148
7149
7150
7151
7152
7153
7154
7155
7156
7157
7158
7159
7160
7161
7162
7163
7164
7165
7166
7167
7168
7169
7170
7171
7172
7173
7174
7175
7176
7177
7178
7179
7180
7181
7182
7183
7184
7185
7186
7187
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