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平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个字都无法说出来了。外面的声音越是洪亮,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就越是颤抖的厉害。至于张准刚才说了些什么,他基本上都没有听清。

    张准皱眉说道:“刘先生?”

    刘一平反应过来,下意识的说道:“大人,小人只是一个带话的,一个带话的……”

    张准点点头,慢条斯理的说道:“我知道。”

    拍拍手。

    李家喜进来。

    张准说道:“送这位先生离开,他只是个带话的。”

    李家喜面无表情的说道:“走吧!”

    刘一平如获大赦,急忙跟着李家喜离开。

    刚出门口,就看到愤怒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的堵住,哪里有什么去路?这些人群要么是挥舞着拳头,要么是挥舞着柴刀,要么是挥舞着木棒,要么是挥舞着鱼叉……任何一样,都可以将他变成齑粉。

    李家喜挥挥手,高声说道:“队长说了,他就是个带话的。”

    愤怒的人群,这才慢慢的让开一条小路。

    刘一平又惊又怕,急急忙忙的离开了。

    和王世新的谈判,就这样结束了。

    至于王世新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张准不关心,也不想知道。没那个必要了。还有三天,五月初八,就是他的死期。就算现在鳌山卫立刻调集兵马,前来救援浮山城,也已经来不及了。官兵的进攻效率,是人都知道,何况是糜烂掉的卫所兵?

    ………………

    张准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用力的拍拍手。

    邹明加进来:“队长,有什么吩咐?”

    张准笑着说道:“请你老子过来吧!我现在有大把的时间了!”

    邹明加转身去了。

    很快,李奉来、尹根盛、邹火鸣三人来了。

    他们到来的主要目的,是和张准商量武器打造的事情。准确来说,是商量炼铁的事情。张准除了要给护卫队配备三棱刺之外,还要配备大量的精良的长矛,甚至还试图给护卫队配备盔甲,甚至还想打造火枪,甚至连火炮都想仿制。他是要将护卫队从头到脚,武装到牙齿。

    这各色各样的装备,打造工艺暂且不说,单单是需要耗费的铁料就实在是太多。从外面购买,价格很贵,一斤生铁都卖到三钱银子了,简直是抢钱,且数量根本无法满足护卫队的需要。众人商量了一下,都觉得只有自己炼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攻克浮山城不会有太多的悬念,关键在于如何抵抗更多官军的反扑。想要让护卫队变得更加的强大,必定需要更多的铁料。到那个时候,官兵封锁即墨县城一线,铁料之类的,肯定无法输送进来了。因此,张准下定决心,要自己炼铁。

    张准在毛家屯这几天,通过和毛三爷等人的交谈,发现崂山有煤炭,有铁矿石,还有大量的石灰石,无论是用来炼铁,还是炼钢,又或者是造水泥,造玻璃,都是可以的。水泥和玻璃以后再说,现在要上马的,就是炼铁。

    “你们到崂山去看过了吗?”张准问道。

    “看过了,铁矿石和煤炭都有,原材料没有问题。”尹根盛回答。

    “如果没有意外,半个月以后,我们就能炼出第一批生铁,大概有五百斤左右。要是炉子继续扩大,又或者是增加炉子的数量,生铁的产量,会进一步扩大。”邹火鸣肯定的说道。

    张准非常欣喜的看着三人,沉吟着说道:“这件事情,以后就拜托三位叔叔伯伯了。你们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我们一起商量解决。我这里有些想法,不知道对你们有没有用,就算是抛砖引玉吧。”

    李奉来等人都说道:“玉麟,你说吧,我们都听着呢!”

    张准也没有客气,自顾自的说起来。

    对于炼钢炼铁,张准是不太懂的,什么高炉、平炉、转炉、焦炭、鼓风机,都是听说过名字,真正的构造和原理到底是什么样的,他是一概不知。不过,他毕竟是来自四百年后的人物,见识是三人无法比拟的。他虽然不懂得炼钢炼铁,可是却知道什么钢铁最好,什么武器需要什么样的钢铁。

    例如刀,是很重要的武器。中[***]队的主要武器,一直都是刀。唐刀、苗刀、弯刀、腰刀、绣春刀、雁翎刀、大砍刀、陌刀、三尖两刃刀……光是刀的名字,就有几十种甚至是上百种。其中,大部分的刀,都是经历过实战磨练出来的精华。说哪种刀最适合战场,其实没有定论,一切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锦衣卫要好看,选择了绣春刀;二十九路军要跟鬼子拼刺刀,选择了大砍刀;唐军要对付敌人的骑兵,选择了陌刀;戚继光觉得小曰本的倭刀不容易对付,于是搬出了苗刀;骑兵的用刀和步兵的用刀,是完全不同的……林林总总,千变万化,并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

    唯一恒定不变的,并不是武器的种类,而是武器的质量。

    或许有人说,武器的质量当然是越高越好啦!

    这样的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

    后世对于古代刀剑有研究的人,可能会知道三种刀:一种是大马士革刀,一种是马来刀,一种是曰本刀。根据某些人的测试结果,这三种刀号称世界质量最好,最锋利。三种刀里面,并没有中国刀的影子,连著名的唐刀都没有入选,反而是小曰本刀入选了。

    其实,这不能怪中国刀无能,而是中国刀的发展方向不一样。无论是大马士革刀,马来刀,又或者是曰本刀,产量都是很小的。他们追求的乃是质量,为此经常不惜成本。而中国刀,在质量和数量上,更倾注于后者,对于成本也很敏感。因为,咱中[***]队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曰本的战国时期给人错觉是轰轰烈烈,将星闪耀,什么织田信长,什么丰臣秀吉,好像是很了不起的人物,其实,放在咱中国,最多也就是个知府。织田信长鼎盛时期,军队不过五万人左右。丰臣秀吉统一曰本时,兵力也不过二三十万,还不到大明两三个军镇的人数多。曰本举一国之力,进攻朝鲜,结果被明军几万人打得落花流水,一堆的所谓名将,差点儿连本国都回不去。

    可见,想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不惜成本的发展大马士革刀、马来刀、曰本刀这样的产量低、高成本的武器,是没有市场的。咱中国需要的是量大、质优、廉价的武器。所以,才会有包钢法、夹钢法的出现。其实,这些所谓“钢”,核心还是铁。

    但是,完全不要质量,那也不行。明军的很多武器装备,构造原理都是很先进的,例如什么三眼铳、五眼铳、七星铳,甚至是十眼铳等。关键在于这些武器只有数量,没有质量。一百支火铳里面,真正能打响的,可能只有三十四只。这样的火铳,还不如狼牙棒来的好使呢!

    可见,要在数量和质量上,取得一个平衡,很不容易。张准今天将李奉来他们几个请来,就是想讨论一下护卫队以后武器的发展方向。张准总的意思,武器没有必要追求大马士革刀那样锋利,也没有必要追求马来刀那样精美,更没有必要做得像曰本刀那样精致。但是,必须保证一定的质量。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求收藏,求推荐~~~】

    ;
------------

第80章 总结,经验,教训,庆功

    (0080)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求收藏,求推荐~~~】

    张准解释说,这个“一定的质量”,包含了很多层次的意思。他专门举了几个例子作为解释。第一个例子,一百支火枪应该一百支都能够打响。第二个例子,标明可以使用三年的腰刀,就要能够用满三年。如果一百支火枪里面,有一支无法打响,那就是质量不过关。如果腰刀不到三年就损坏了,同样是不过关。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5794 55795 55796 55797 55798 55799 55800 55801 55802 55803 55804 55805 55806 55807 55808 55809 55810 55811 55812 55813 55814 55815 55816 55817 55818 55819 55820 55821 55822 55823 55824 55825 55826 55827 55828 55829 55830 55831 55832 55833 55834 55835 55836 55837 55838 55839 55840 55841 55842 55843 55844 55845 55846 55847 55848 55849 55850 55851 55852 55853 55854 55855 55856 55857 55858 55859 55860 55861 55862 55863 55864 55865 55866 55867 55868 55869 55870 55871 55872 55873 55874 55875 55876 55877 55878 55879 55880 55881 55882 55883 55884 55885 55886 55887 55888 55889 55890 55891 55892 55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