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自己替那些流寇逆贼说了一些公道话?”
卢象升情不自禁的在内心里悄悄的问自己。
他的本意,绝不是要宽恕那些逆贼,尤其是逆贼头子他是坚决采取从重从严从快的处理原则的。只要是抓到流寇的头目,他绝对不会手软。这几年来,死在他手里的流寇头目,就算没有一千,也有百。即使不能和洪承畴相比,也不会相差很多。
然而,卢象升深信单独依靠武力的剿杀,是不可能将流寇平定下去的。这是杀人如麻的洪老九同样赞成的。洪老九每次遇到流寇,都杀很多人,被流寇们背后成为杀人狂魔。但是,在暗中洪承畴积极主动的组织流民垦田,自给自足。在这方面,孙传庭就是很好的例子。
孙传庭在陕西的多个地方,寻找无主的田地,将流民们都聚拢过来,发放农具和粮食种子组织流民们耕种田地,结果大大的减少了流民转化为流寇的几率,这使得陕西的贼寇渐渐的平息下来。可见,这样的平贼方式要比单纯的剿杀有效得多。
事实表明,剿贼的关键,还在于积极主动的安置流民。卢象升认为,只要让流民们安顿下来,不去参加流寇的队伍,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就得不到有效的兵晏补充,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覆灭。否则,要是大量的流民没有活计,即使这边的逆贼杀光了,那边依然还会有大量的流民变成贼寇的。
事实上,卢象升发现,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经常被围追堵截的官军,杀得只剩下二三百人,似乎就要被消灭了。但是他们逃出去以后,依然可以纠集起更多的逆贼,又有了和官军对抗的能力。在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等地,遍地都是流民。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贼首们就是利用了这些有利条件,反复壮大的。
卢象升私底下和洪承畴探讨过,一致认为,平贼的关键,还是流民。只要这些地方还有大量的流民,就怎么都不可能将逆贼平定下去。全国估计有上千万的流民,他俩能全部杀掉吗?就算杀掉这一千万,说不定又会产生一千万的。
连续上书,请求朝廷采取得力措施,解决流民的问题,卢象升都是处于拳拳赤子之心,绝对夹带任何个人的私利。他是真的想要为了这个国家好的,真的想让中原恢复安宁。难道,自己的苦心,居然不被崇祯皇帝理解?甚至,他有可能还误解了自己?
这一瞬间,卢象升的确有万念俱灰的感觉。
如果崇祯皇帝是为了孙承宗的事处置他,卢象升不会有丝毫的怨言,他认为在这件事情上,自己的确没有做到最好,即使被处死,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是,如果崇祯皇帝是因为觉得他在腹诽,他在心存怨望,就特别从重的处置他的话,卢象升感觉自己很冤枉,很憋屈。因为,他真的没有腹诽,没有心存怨望。
是的,没有人不渴望自己被了解。
卢象升一直以来,都觉得崇祯皇帝走了解自己的,认可自己的,支持自己的。为此,他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为崇祯卖命。可是,张准的话,却让他看到了最不愿意看到的一面~崇祯,极有可能是在变着法子报复他。
“不会的!”
“不会的!”
“不会的!”
卢象升在内心里拼命的吼斗其实,连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是在绝望的吼叫。
革职,永不叙用,这六个大字,重重的压在卢象升的心头。
张准冷冷的说道:“卢象升,你再看看这些奏章。”
说罢,又随手将一份奏章递给卢象升。
这份奏章,就是当初高起潜写给崇祯皇帝的,后来崇祯皇帝加了批语,要高起潜注意保存兵力,等待鞑子撤退以后,对张准动手的那一份。皇太极的使者将它送给张准,张准就一直保管下来了。这可是日后向崇祯皇帝当面质问的最好的证据。
卢象升看过以后,面色不变,冷冷的说道:“你这逆贼!本来当死!要是依我的法子,早就应该对你动手了!焉能等到现在?”
张准冷冷的说道:“你说我是逆贼,那你是什么?”
他随手又扔出一份奏章,不屑的说道:“你自己看看!”
卢象升接过来一看,只看了一眼,就顿时激动起来,干瘦的脸上,涌现出病态的红色来。他连声叫道:“不!不!不!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不可能的!我要上表申辩!我要上表申辩!”
------------
第725章 以退为进,欲拒还迎是王道
(0725)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张准冷冷的说道:“这是锦衣卫的报告,上面还有崇祯皇帝的亲笔批语,你眼睛瞎了?还申辩?你现在还有资格申辩?”,卢象升激怒的吼叫起来:“污蔑!这完全是污蔑!”,张准微微冷笑,一副不屑的样子。
卢象升睚眦尽裂,全身都泛起一层病态的血红,感觉鲜血随时都会从皮肤下面爆出来一样。他捏着奏章的两个手,都在轻微的颤抖。显然,他的内心,是无比愤怒的。他好像是一头被狠狠束缚起来的狮子,尽管有满腔的怒火,却得不到丝毫的发泄。因为,这里根本没有可以供他发泄的地方。
原来,这份奏章,乃是锦衣卫指挥使骖养性,送给崇祯皇帝的,上面还有崇祯皇帝的亲笔批语,时间乃是崇祯三年。奏章里面,锦衣卫明确指出卢集升的天雄军,同情逆贼,极有可能本身也变为逆贼。锦衣卫因此特别提醒朝廷,要防止卢象升和流寇同流合污,窃取国器。
这份奏章里面,最要命的地方,就是祖宽的证言。祖宽是祖大寿的家仆,因为作战勇悍,杀人不咋眼,最后成了参将。他统帅的三千辽东骑兵,是卢象升麾下最强的战斗力。卢象升自己组建的天雄军,骑兵的数量不多,打硬仗的时候,必须要借助祖宽的骑兵力量。
但是,祖宽及其麾下,有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军纪散漫,难以约束。这些人烧杀抢掠,比流寇还凶悍,尤其是特别喜欢**妇女。祖宽部队所过之处”只要是稍有姿色的年轻女子,都被他们强行**。稍有不从,就是刀斧交加,砍为肉浆,然后按上流贼的罪名,杀人抄家,灭人满门。
卢象升率军收复确山的时候,就出现过非常惨烈的一幕。当时,李自成率领流寇退走,官军进驻,确山的百姓,都上来欢迎官军到来。结果,祖宽和他的部下,纷纷拥入人群里面”将有姿色的女子拖出来,带回军营强行**。部分被玷再的女子,当场自杀身亡,在当地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当天晚上,确山的民众,被煽动起来,反抗官军。祖宽打开杀戒,将确山数万人口,全部屠戮干净。卢象升也不能制止。这件事,尽管被朝廷压了下去,却成了周围数县民众反抗官军的导火索”他们纷纷逃奔流寇,反抗官军。结果,李自成的部队”一下子就增加了三四万人,让卢象升疲于奔命”苦不堪言。
卢象升屡屡制止祖宽的暴行,祖宽表面上答应,实际上背后还是我行我素,烧杀淫掠不止。依仗辽东军事集团的权势,祖宽甚至公开对抗卢象升。几次大的军事行动,祖宽都故意找借口不参与,导致卢象升无法顺利的合围流寇。
但是,祖宽此人乃是来自辽东,不隶属于卢象升的天雄军,卢象升也是无可奈何。卢象升屡屡向朝廷上疏,弹劾祖宽的罪行,要求将其撤换,朝廷也没有丝毫的动作,好像根本不知道这回事似的。这多少让卢象升觉得,自己的努力,有完全白费的意味。
自己好不容易才剿杀了几万的贼寇,结果祖宽随便来一下,就催生了几万的贼寇。按下葫芦浮起飘,他卢象升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将流寇都全部平定下去啊!然而,即使如此,卢象升还是没有想到,祖宽居然会指责自己是逆贼!
祖宽在证词里面,指出卢象升有用贼自重,与贼首暗自私通等等罪名。要是按照这些罪名计算下来,即使将卢象升抄家灭族都是正常的。甚至,卢象升的罪行,一点都不比张准来的轻。别人张准好歹还没有腹诽这样的罪名呢。
最要命的是,祖宽在证言里面提到的几个战例,的确是卢象升一时心软,放过了一些罪责较轻的逆贼。当时的逆贼里面,有些还不到十岁的孩子,还有很多无依无靠的妇女,他卢象升能将他们都杀了吗?当然不能。可是自己又没有能力安顿他们,怎么办?最终,他只好将他们放走了事。结果,这样的行为,就成了纵敌归巢,拥贼自重的铁证。
而崇祯皇帝的批语,更是让卢象升目瞪口呆。崇祯皇帝的批语很简单,只有短短的两句话,十个字。第一句是“密切监视。”,第二句是“,必要时,杀无赦。”看到这两句批语,卢象升感觉脊背骨嗖嗖的发冷。自己在过去的数年,感觉过得很踏实,其实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完全就是生活在悬崖的边上,一不小心,就会摔得粉身碎骨。这种巨大的反差,即使是卢象升,都难以承受。
“祖宽!你这恶贼!”,卢象升气得破口大骂。
被自己的部下指证为逆贼,卢象升的最后一道心理底线,完全崩溃了。他什么都能接受,就是无法接受自己是逆贼的事实。他一生辛苦,摸爬滚打,甚至是亲自上阵,剿杀了无数的逆贼,到最后,自己居然也成了逆贼,这叫他如何能够接受?
张准不屑的将奏章收回来,随手撕碎成很小很小的碎片,然后将碎片向天空用力一抛。呼啸而过的北风,就将所有的碎片,都全部吹走,不留丝毫的痕迹。张准拍拍手,冷冷的说道:“你一个懦夫,能够拿祖宽如何?向皇帝上奏?你有这个机会吗?”,在卢象升反应过来之前,他要将这份奏章,彻底的销毁。因为,这份奏章,完全是西贝货,是张准让人伪造的。前面给卢象升看的所有奏章,都是货真价实的,最后一份奏章,却是假的,心神激荡的卢象升,先入为主,一点都没有看出来。其实”这份奏章才是真正要命的”也是张准最后的杀手铜。
事实上,看过这份奏章以后,卢象升的确心乱如麻”一脸的木然。他感觉自己受欺骗了。欺骗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最尊敬的崇祯皇帝。他之前还以为崇祯皇帝是不理解自己,误解了自己,现在看来,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崇祯皇帝自始至终,都在防备着自己。
或许,是因为天雄军的关系?
卢象升痛苦的质问自己。
崇祯二年,鞑子第一次入寇,围困京师,形势十分的危急,朝廷发出勤王诏书,要求各地的军队迅速前往京师集结,对抗鞑子。时任北直隶大名府知府的卢象升,立刻组建一支三千人的团练队伍,北上京师勤王。结果,等他赶到京师的时候鞑子已经退走了。
尽管没有和鞑子交手,崇祯对卢象升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随后,崇祯亲自接见了卢象升,勉励了几句。毫无疑问,崇祯的勉励让卢象升觉得自己受到了皇帝高的赏识,即使是肝脑涂地,粉身碎骨都无法报答崇祯的信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3809
93810
93811
93812
93813
93814
93815
93816
93817
93818
93819
93820
93821
93822
93823
93824
93825
93826
93827
93828
93829
93830
93831
93832
93833
93834
93835
93836
93837
93838
93839
93840
93841
93842
93843
93844
93845
93846
93847
93848
93849
93850
93851
93852
93853
93854
93855
93856
93857
93858
93859
93860
93861
93862
93863
93864
93865
93866
93867
93868
93869
93870
93871
93872
93873
93874
93875
93876
93877
93878
93879
93880
93881
93882
93883
93884
93885
93886
93887
93888
93889
93890
93891
93892
93893
93894
93895
93896
93897
93898
93899
93900
93901
93902
93903
93904
93905
93906
93907
9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