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玉,在不在*……”

    忽然间,有人大声叫道。

    “大人,好像是……孙维娜?

    刘宝玉下斯只的说道。

    “是她。”,张准点点头。

    这个声音的确是孙维娜。

    不知道她到来大都督府要办什么事,结果没看到刘宝玉,就叫起来了。她身份特殊,在虎贲军大都督府里面,也是可以自*由来往的。不过她一般都很少到这里来,今天不知道是什么风,将她吹到这里来了。

    “请她到我这里来!”,张准笑着说道。

    他很久没有见到孙维娜了,也想问问她的近况如何。因为战事的原因,张准和孙维娜经常错开,很少有机会会在同一个地方出现。

    刘宝玉站起来,将孙维娜带到张准这边来。

    今天的孙维娜,穿着一件蓝色的裘皮大衣,显得风姿绰约,婀娜多姿,充满了成熟女人的魅力。她还真是不怕热,都四月份的天气了,还穿着裘皮大衣。她的脚上穿着的也是鹿皮靴子。在张准认识的所有女人里面,最喜欢皮草的,大概就是这位孙维娜小姐了。

    孙维娜进来以后,还没有说话呢,就看到桌面上的图纸,顿时眼神一亮,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好东西?好像是用来织布的?”

    张准笑着说道:“没错,就是用来织布的*……”

    孙维娜将图纸拿起来,仔细的端详一番,似乎察觉到了这份图纸的价值,顿时心动了,热切的说道:“这是谁的图纸?卖给我!我正好需要!”,张准好奇的说道:“怎么?你也想在纺织业插一脚?”

    孙维娜点头说道:“当然!”,张准诧异的说道:“为什么?”,孙维娜目光熠熠的说道:“棉布的价格现在涨起来了,利润不错,我准备在这个行业做大做强,和江南的那些商家斗一斗。江南每个月都要从我们这里赚走不少的银子,我想要将这些银子自己赚走*……”

    张准点点头,含笑说道:“行!图纸免费送给你!你带走!记住,这可是很先进的技术,不要轻易泄露给别人知道!”,他正想要找人在纺织行业插一脚呢,孙维娜主动的承担这个任务,实在是太好了。以孙维娜的实力,的确可以在纺织业里面狠狠的插一脚,加上珍妮纺纱机的帮助,在山东的地面上,顶住外来商家的侵略,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银子,还是落在自己的口袋里,感觉比较好一点。要是可以倒过来,山东的棉布,大量的攻略江南,赚取江南的银子,那就更好了。好像那个什么工业草命,就是从纺织业开始的。未来,或许有什么奇迹也说不定啊!

    孙维娜忽然有点怪怪的说道:“玉麟,那临清的林公子……”,张准茫然的问道:“什么林公子”

    孙维娜脸色一红,有点羞怒的说道:“就是上次那个林公子啊?你不会忘记了*……”

    张准明显一愣,然后才反应过来。

    糟糕!

    孙维娜居然还记得董淑嫣这个冒牌货!

    话说,董淑嫣都被自己那啥了,难道还要她去冒充林公子?

    孙维娜看到张准的脸色,还以为张准想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马上关切的问道:“林公子不会走出事了?”,张准迟疑着说道:“他…………嗯,走出事了*……”

    孙维娜顿时紧张起来,脸色一变,急忙说道:“他出什么事了?你怎么不告诉我?”,张准愕然说道:“我以为……你们分开了!”,孙维娜脸色一红,言不由衷的说道:“没有啊!我一直都惦记着他!只是事情忙,一直没有机会和他见面罢了*……”

    张准只好说道:“那……”*……”

    孙维娜关切的说道:“他到底出什么事了?”,张准无奈的说道:“他去了南洋,暂时不会那么快回来了。”,孙维娜这才放下心来。

    原来是去了南洋。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南洋又不是什么很遥远的地方,速快的话,来回也就是半年的时间。要是速慢一点,来回一年也足够了。

    张准头痛的补上一句:“他什么时候回来,我还真是不知道啊!”,孙维娜无所谓的说道:“没关系,我等他回来!”,说罢,就拿着珍妮纺纱机的图纸,轻飘飘的走了。

    张准一个人在后面大皱眉头。

    这个麻烦事,要怎么样才能完美的解决呢?


------------

第746章 剿贼,剿贼,剿的到底是哪个贼?

    第746章剿贼,剿贼,剿的到底是哪个贼?

    (0746)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

    张准在大都督府忙碌的时候,有一个人,同样在忙碌不停。这个人,就是备受崇祯重视的杨嗣昌。接替卢象升担任五省总理的他,最近将自己的行辕,搬到了保定府里面,引起了不少有心人的关注。

    按照古老风俗,四月初五是清明节,是一个上坟的节日。保定家家户户,天色不明就焚烧冥镪、纸钱和纸剪的寒衣。城内城外,这儿那儿,不时发出来悲哀哭声。鞑子第三次入寇,着实是杀了不少人,保定府周围,有不少人遇难。加上前两次入寇死了亲人的,就更加的多了。特别是那些躲入城中的难民,清明节日,也不能回家拜祭祖先,悲从中来,更是放声大哭。一时间,城内哭声震天。

    但是总督行辕附近,前后左右的街巷非常肃静。自从杨嗣昌到了保定,这一带就布满岗哨,不许闲人逗留,也不许有叫卖声音。今天因为要召开军事会议,更加戒备森严,实行静街,断绝行人往来。那些靠近行辕的居民,要出城扫墓的只好走后门悄悄出去。想在家中哭奠的,也不敢放声大哭。

    辕门外,官兵如林,明盔亮甲,刀枪剑戟在平明的薄雾中闪着寒光。一对五六丈高的大旗杆上悬挂着两面杏黄大旗,左边的绣着“盐梅上将”,右边的绣着“三军督司”,这都是在一天一夜的时间中由裁缝们赶制成的。

    另外,辕门外还竖立着两行旗,每行五面,相对成偶,杆高一丈三尺,旗方七尺,一律是火焰形杏黄旗边,而旗心是按照五方颜色。每一面旗中心绣一只飞虎,按照所谓五行相生的道理规定颜色。例如代表东方的旗帜是青色,而中间的飞虎则绣为红色,代表南方的则是红旗黄飞虎,如此类推。这十面旗帜名叫飞虎旗,是总督行辕的门旗。

    这一条街道已经断绝百姓通行,连文武官员的马匹,也都得离辕门左右十丈以外的地方停下,然后步行过来。这样做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增加总督大人的威严而已。明朝的高级文官,都特别喜欢这样的做派,否则,很难震住那些骄兵悍将。

    “咚”

    “咚”

    “咚”

    三声炮响,辕门大开。

    从辕门到大堂,是深深的两进大院,中间一道二门。二门外站着个卫士。从二门里到大堂阶下,宽阔的石铺雨路两旁也站着两行侍卫。两进院子里插着许多面颜色不同、形式各别的军旗,按照五行方位和二十宿的神话绣着彩色图案。

    二门外石阶下,紧靠着左边的一尊石狮子旁树了一面巨大的、用墨绿贡缎制成的中军坐纛,镶着白绫火焰形的边。旗杆上杏黄缨子有五尺长,上有缨头,满缀珠络为饰。缨头上露出银枪。大纛的中心用红色绣出太极图,卦围绕,外边是斗、牛、房、心等等星宿。

    大堂名叫白虎堂,台阶下竖两面七尺长的豹尾旗,旗杆头是一把利刃。这是军机重地的标志。门外竖了这种旗子,大小官员非有主将号令不许擅自人内,违者拿办。要是遇到那些严肃的主帅,当场拿下,当场斩首,当场呈上首级,是完全有可能的。袁崇焕就这样斩过一个游击将军。斩了就斩了,别人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3226 93227 93228 93229 93230 93231 93232 93233 93234 93235 93236 93237 93238 93239 93240 93241 93242 93243 93244 93245 93246 93247 93248 93249 93250 93251 93252 93253 93254 93255 93256 93257 93258 93259 93260 93261 93262 93263 93264 93265 93266 93267 93268 93269 93270 93271 93272 93273 93274 93275 93276 93277 93278 93279 93280 93281 93282 93283 93284 93285 93286 93287 93288 93289 93290 93291 93292 93293 93294 93295 93296 93297 93298 93299 93300 93301 93302 93303 93304 93305 93306 93307 93308 93309 93310 93311 93312 93313 93314 93315 93316 93317 93318 93319 93320 93321 93322 93323 93324 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