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张准的手下,名人已经不少,他们投靠过来,已经没有什么心理上的障碍了。说到底,他俩都是芝麻绿豆官而已,还不如张慎言之前的海州知州有权力呢。反正虎贲军大都督府名义上也是属于朝廷的,谁也不能公开说张准是造反。换句话来说,他们投靠张准,也不能公开说是投靠反贼。

    两人投靠过来以后,张准倒也不吝啬职位,直接让两人在政务部公干。两人得到重用,还是有几分干劲的。两人的共同特点,都是年少家贫,做官以后,还算清廉,因此,自身并没有什么田产,对《均田令》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相反的,两人都比较拥护《均田令》,因为,按照均田令的规定,他们的家人和族人,都可以获得田地,从而改变贫困的生活。

    “大人,吴三桂又来了。”

    张准正要回去客厅,刘芒忽然神色古怪的前来报告。

    【今天是父亲节,作为一个父亲,面对这样的月票,有点惭愧啊求月票作为心灵安慰……求订阅,求打赏,求催更……求给女儿的奶粉钱……】


------------

第775章 高起潜的鸿门宴? 【求月票!】

    第775章高起潜的鸿门宴?【求月票!】

    (0775)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

    “吴三桂?”

    “他……又来了?”

    张准神色同样有些古怪。

    这个吴三桂,又鬼鬼祟祟的跑来做什么?难道因为自己的穿越,改变了吴三桂的命运,他居然成了专职跑腿的?高公公这样用人,难道吴三桂就不感觉郁闷?

    “请。”

    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

    “下官拜见都督大人”

    很快,吴三桂就出现在张准的面前。

    这次,他是穿着正一品的武官服的,身材魁梧,昂首挺胸,倒也显得精神抖擞,一表人才。要是不知道底细的人,怎么看,都不会觉得他像是汉奸。好,这个时候的吴三桂,的确还不是汉奸,不要乱扣帽子。

    张准似笑非笑的说道:“吴总兵,又是什么风,将你吹来了?”

    吴三桂恭敬的说道:“下官是奉高公公之命,就一些重要事情,专门来向都督大人请示的。”

    张准点点头,不动声色的说道:“坐下来说话。”

    吴三桂一下自己的官服,规规矩矩的坐下来,规规矩矩的再次拱手为礼,然后才肃然说道:“都督大人,下官奉高公公之命……”

    他这次来,的确是正事。

    最重要的正事,当然就是张准和高起潜交接移防的大体步骤了。

    大军移防,是非常讲究的,双方一定要协调好。否则,是要出乱子的。一不小心,在两军交接的时候,如果被敌人袭击,后果会很严重。尤其是这种大面积的调防,更是必须小心谨慎。

    张准和高起潜作为两军的最高负责人,在一些大的程序上必须达成协议,然后下面的人才好根据大的协议细化具体的步骤。高起潜要和张准打交道,商量大体上的程序,最好的联络人,自然是吴三桂了,这就是吴三桂再次出现的主要原因。

    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高公公是什么意思?”

    吴三桂慎重的说道:“还请都督大人派兵先行进驻锦州附近的松山堡,然后进驻锦州,我军则先撤退至塔山堡,然后撤入关内。”

    张准轻描淡写的说道:“没有问题。”

    辽东二十万大军撤退,绝对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月底开拔,其实,开拔的肯定是先头部队。要全部开拔完毕,没有半年的时间,不可能。换言之,这交接的工作,至少要持续半年的时间。

    整个辽东前线,战略位置最重要的,其实还是锦州。锦州是直接和鞑子接壤的,虎贲军接防前线,首先要接管的,当然是锦州了。虎贲军占领松山堡,和锦州只有很短的距离,随时都可以进入锦州。只要虎贲军顺利的接管了锦州,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皇太极新败,相信其他的鞑子没有心思在这个时候前来捣乱。至于北面的蒙古人,他们自己内部,也有一大摊的事情,是不可能南下锦州的。事实上,如果得知虎贲军进驻锦州,蒙古人应该感觉到紧张才是,哪里有胆量前来打虎贲军的主意?

    吴三桂说,辽东军团,总共有十五万人,加上各自的亲属家眷,差不多有三四十万人,要全部从辽东撤走,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高起潜要提前和张准打声招呼,绝对不是他拖拉着不想尽快的撤退,而是人员太多,物资太多,他实在是没办法,还请张准体谅。

    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我能体谅,还请高公公放心。”

    吴三桂松了一口气,继续说,辽东军团撤退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有部分的辽东官兵,不愿意离开辽东。他们的家人,他们的田产,都在辽东,要是朝廷撤走了,张准却来了,他们的田产,被张准分掉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当初,袁崇焕建立辽东骑兵的一**宝,就是分给骑兵田产。因为辽东人少地多,一个普通的骑兵,基本上能分到二三十亩地。这样一来,只要勤快一点,整个家庭就不愁吃穿了。为了保护自己的田地,辽东骑兵积极和鞑子奋战,这也是他们战斗力的主要来源。

    吴三桂不知道张准会如何处理这些士兵的田地。他很担心,一旦张准要在辽东实行均田令,这些辽东骑兵,会起来和张准对抗。要是他们没有力量对抗,就会起来造反,据城内乱,就好像是当初的孔有德一样。最不济,他们也会扣押上司,就好像是当初扣押辽东巡抚毕自肃一样。

    高起潜当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景。这位老太监,是非常怕死的,他可不想自己身边有人起来闹事,然后给自己带来麻烦。不过,这一点,需要张准的配合。

    张准轻描淡写的说道:“据城内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辽东的所有钱粮物资,都是依靠外面输入的,没有钱粮物资输入,他们依靠什么内乱?鞑子已经一日不如一日了,他们还想投靠鞑子吗?他们要是投靠了鞑子,就是所有明国人的敌人,人人得而诛之。”

    微微顿了顿,张准缓缓的说道:“你可以告诉他们,就说是我说的,只要是他们合法得来的财产,是被战功奖励的,虎贲军一律保存。但是,上限不能超过五十亩。要是超过五十亩,虎贲军可以给予其他的物产代替。”

    根据各方面综合的情报来看,辽东军团普通士兵的田产,一般都是二三十亩左右,基层的军官,肯定不会超过五十亩。超过五十亩的,都是中高层的军官了。对于这部分人,张准才不会担心。只要最基层的士兵保持稳定,其他一切都不需要担心。

    其实,张准能够隐约感觉到,高起潜和吴三桂,真正的担心,是担心虎贲军借机将辽东骑兵的部分官兵,都挖到虎贲军这边去。毕竟,从此以后,辽东的土地,就属于虎贲军了。朝廷可以将这片土地交给张准来打理,张准却是绝对不可能倒转过来,在日后重新将土地归还给朝廷的。

    换言之,就是崇祯皇帝的这份诏令,等于是完全割让了整个辽东给张准,让张准在这里建立一个真正的独立王国。张准无论在辽东如何的折腾,都和朝廷没有任何的关系了。在山东,朝廷偶尔还能打打主意,在心理上想一想,但是辽东,却是想也不用想了。

    吴三桂吞吞吐吐的说道:“我军还有部分的物资需要处理……”

    张准看到吴三桂的脸色蛮紧张的,就知道戏肉来了,便肃然问道:“什么物资?公家的还是私人的?”

    吴三桂慢吞吞的说道:“私人的……”

    张准情不自禁的皱皱眉头。

    又是高起潜的私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7060 97061 97062 97063 97064 97065 97066 97067 97068 97069 97070 97071 97072 97073 97074 97075 97076 97077 97078 97079 97080 97081 97082 97083 97084 97085 97086 97087 97088 97089 97090 97091 97092 97093 97094 97095 97096 97097 97098 97099 97100 97101 97102 97103 97104 97105 97106 97107 97108 97109 97110 97111 97112 97113 97114 97115 97116 97117 97118 97119 97120 97121 97122 97123 97124 97125 97126 97127 97128 97129 97130 97131 97132 97133 97134 97135 97136 97137 97138 97139 97140 97141 97142 97143 97144 97145 97146 97147 97148 97149 97150 97151 97152 97153 97154 97155 97156 97157 97158 9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