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准一来,鞑子就主动的放弃大凌河堡这得是多大的面子啊鞑子对张准的忌惮,居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天啊,看来鞑子真是被打怕了,轻易不敢和虎贲军接战
黄得功等人,更是满腹的惊疑。为了收复大凌河堡,辽东军曾经起过几次试探性的进攻,结果,都被鞑子全部击退。除了损失了好几千人之外,什么都没有得到。没想到,张准只是往辽东的土地上一站,鞑子就望风披靡了。什么是牛气?这就是牛气
张准微微一笑,轻描淡写的说道:“我军收复大凌河堡,的确是喜事一桩好,我饿了,大家回去吃饭。”
【千字大章求月票求推荐票求催更票求评价票只要是票,我全部都要哦,跳票不要】
------------
第782章 从辽东军里面招收两万人! 【求月票!】
鞑子主动的放弃大凌河堡的消息,的确让宴会变得气氛活跃了不少。以前,在辽东,都是鞑子死死的压着明军,明军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常年生活在鞑子的阴影下,心情自然顺畅不起来。幸好,现在,张准来了,虎贲军来了,鞑子立刻遁走了,笼罩在所有明军头顶上的乌云,也都全部的消散了,大家的心情,自然也跟着开朗起来了,欢声笑语要多了不少。
虽然这个胜利是因为张准的到来而取得的,是因为虎贲军出现在辽东而导致鞑子不得不撤走的,但是,只要粉饰一下,这个巨大的功劳,就能够落在辽东军自己的头上。反正,虎贲军向来都不在乎这些细枝末节。虎贲军连鞑子的级都可以转让,这等事哪里会放在心上。
高起潜和吴阿衡两个,也感觉稍微有点安慰。他们两个,在辽东一直没有什么战绩,屡屡被人诟病,只是由于崇祯皇帝信任,才勉强坐稳位置。现在,鞑子主动的放弃大凌河堡,他们刚好可以算作是自己的功绩。有了这份功绩,他们屁股下的位置,就是稳稳当当的了。
在得知鞑子主动的放弃大凌河堡以后,两人立刻命令辽东军进驻。虽然辽东军进驻一段时间以后,就要撤回内地。但是,无论如何,辽东军毕竟是“收复”了大凌河堡,一笔大大的功劳是跑不掉的。这个战报送到京师以后,相信崇祯皇帝也要高兴一段时间。
鉴于张准的牛气,有些人开始慎重的考虑,自己要不要留在辽东。留在辽东的好处,当然是很多的。辽东人少地多,虎贲军只要收复辽东,他们每个人,肯定可以获得五十亩田地的上限。甚至还有其他的奖励。张准显然没有关死投奔虎贲军的大门,只要他们能够接受虎贲军的纪律,相信虎贲军是会接纳他们的。
平心而论,在场的那么多官员,大部分的人,是诚心希望收复辽东的。就算是高起潜和吴阿衡两人,也是希望收复辽东的。只是,朝廷没有这个能力,他们自身也没有这个能力,所以,这个希望,只能是偶尔想想,却不敢落实。现在,能够搭虎贲军的顺风车,成为收复辽东的功臣,的确让不少人心动。
事实上,对于广大的中下层官兵来说,是朝廷领导他们,还是张准领导他们,区别不大。部分士兵是想尽快的收复辽东,然后卸甲归田,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安静的日子。部分的士兵,则是希望收复辽东以后,可以获得好处,家致富。只有少部分的士兵,是没有志向的,只知道麻木的生活,行尸走肉一般的存在。
如果虎贲军收复辽东,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这些功臣,必然可以获得丰厚的奖励。田地就不用说了,其他方面的奖励也会很多。除了丰厚的奖励之外,还有至高无上的荣誉。收复辽东的荣誉,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获得的。
张准不需要辽东军的高层,这些废物,纯粹是浪费粮食,但是,辽东军的相当部分军人,还是有战斗力的。他们都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军人,他们对辽东的情况很熟悉,正好充当虎贲军进入辽东的急先锋。辽东军十几万人,只要有两万人加入虎贲军,就能满足张准两年内攻克沈阳的需要。
要是虎贲军能够接收部分的辽东军队,攻克沈阳的目标,肯定会更快的实现。要是有部分出色的军官加入,那就更好了。好像黄得功、曹文诏、曹变蛟等人,都是能打仗的,他们欠缺的,就是一个强劲的上司而已。张准自信,要是自己来领导他们这些总兵官,一定可以将他们都培养成合格的高层军官。
张准要在吃饭之前,表一番激动人心的言论,就是要将相关的信息传递出去。他相信,不需要多久,自己的决心,还有行动计划,都会很快就会传到大部分辽东士兵的耳中。如果那些士兵有勇气,有决心,还有一点点的脑子,就会明白,留在辽东,和虎贲军一起作战,才是他们最好的出路。
呵呵,至于鞑子知道虎贲军的计划,那没有关系。虎贲军的计划,本来就没有什么出彩的,就是最稳妥最简单的进攻方案。然而,就是因为稳妥,就是因为简单,对鞑子来说,才是最要命的。因为,这完全是双方实力的较量,谋略之类的,基本没有逆天的机会。实力受到严重削弱的大金国,根本没有能力阻挡虎贲军的全面进攻。
席间,张准来到黄得功的面前,目光熠熠的看着对方,然后举起酒杯,沉声的说道:“黄总兵,请!”
黄得功急忙举起酒杯,诚恳的说道:“谢谢都督大人。”
张准举杯一饮而尽,眼神更加的明亮,有意无意的说道:“黄总兵,想不想第一个进入广宁?”
黄得功顿时两眼亮,握着酒杯的手,忍不住轻微有点抖。幸好,他酒杯内的白酒,都已经被一饮而尽,否则,在这个时候,肯定会被摇晃出来。按理说,从普通士兵累功到总兵官的他,也算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物了,不应该出现这样震惊的现象。哪怕是炸雷在耳边响起,黄得功都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但是,他就是出现了。
第一个进入广宁!
这是多么引人瞩目的荣耀!
广宁,乃是辽西地位最重要的要塞,是鞑子在辽西的大本营。当初,广宁就是辽东镇的治所所在地,后来才迁往沈阳的。鞑子攻克广宁以后,努尔哈赤还急巴巴的带着自己的老婆赶来,显然是对广宁十分的重视。第一个进入广宁的人,无疑是最光荣的。
可惜,沉默片刻以后,黄得功遗憾的说道:“对不起,都督大人,我是朝廷的官员,我应该遵守朝廷的诏令。”
张准点点头,漫不经意的说道:“没关系。”
黄得功默默的举起酒杯,表示致意。
张准举起酒杯,同样表示致意。
黄得功转身走了。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转身来到曹文诏、曹变蛟两叔侄的面前,温和的说道:“两位曹总兵,请。”
两人急忙举起酒杯。
张准慢悠悠的说道:“叔侄俩同为总兵官,同在辽东抗击鞑子,在大明,也算得上是一段佳话了。”
曹文诏不动声色的说道:“这都是皇恩浩荡。感谢朝廷诸位臣工的抬爱,感谢皇上对我们叔侄的信任。”
张准淡淡的笑了笑,轻描淡写的说道:“两位总兵官以前都曾在流贼,不知道两位对那些流贼,有些什么看法?”
曹文诏皱眉说道:“都督大人,下官倒是想问一句,你和陕西反贼,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话问的是非常的不客气,很直接,很尖锐,颇有点挑衅的味道。旁边的人,都情不自禁的竖起耳朵,等候张准的回答。张准名义上是朝廷的虎贲军大都督,实际上是反贼,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
张准放下酒杯,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来,休闲的翘起二郎腿,随意的说道:“曹总兵,请坐。”
曹文诏肃立说道:“下官愿意站着等候都督大人的回答。”
张准慢悠悠的说道:“我问曹总兵一句,和你对抗的陕西流贼,到底是什么人?你不要忙着回答,你仔细的想一想,他们到底都是些什么人。”
曹文诏不假思索的说道:“极少数是九边军镇的逃亡军户,其他,都是各地的流民,以陕西、河南两地的最多。”
张准慢悠悠的说道:“这些人的战斗力如何?”
曹文诏有点不屑的说道:“一群乌合之众,有什么战斗力?”
张准点点头,缓缓的说道:“每次接战,你的部队和流贼的损失,到底如何?战损比例大概是多少?我想听真话。”
曹文诏看看四周的人,沉吟片刻,慢慢的说道:“上报的时候,有点夸张。事实上,我麾下的部队,一条人命可以换至少六七条流贼的性命。有时候流贼有上万人,我军只有两千,甚至不足两千,都完全可以将他们全部冲散。”
张准轻轻的敲着桌边,慢慢的说道:“你的意思是说,你的部队一个人就能杀死流贼六七个人?”
曹文诏点点头,说道:“差不多!”
张准点点头,慢慢的说道:“那好,曹总兵,你有没有计算过,从你开始陕西流贼到调往辽东,你总共杀了多少的流贼?”
曹文诏认真的计算一下,不太肯定的说道:“准确的数字,应该是五万到七万左右,或许更多一点。你知道,这些数据,一向都是不怎么准确的。”
张准点点头,又慢慢的问道:“你是战功最突出的总兵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5284
105285
105286
105287
105288
105289
105290
105291
105292
105293
105294
105295
105296
105297
105298
105299
105300
105301
105302
105303
105304
105305
105306
105307
105308
105309
105310
105311
105312
105313
105314
105315
105316
105317
105318
105319
105320
105321
105322
105323
105324
105325
105326
105327
105328
105329
105330
105331
105332
105333
105334
105335
105336
105337
105338
105339
105340
105341
105342
105343
105344
105345
105346
105347
105348
105349
105350
105351
105352
105353
105354
105355
105356
105357
105358
105359
105360
105361
105362
105363
105364
105365
105366
105367
105368
105369
105370
105371
105372
105373
105374
105375
105376
105377
105378
105379
105380
105381
105382
105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