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准冷冷一笑,敲打桌面的声音忽然停止,他跟着提高声音,严肃的喝道:“吴三桂,回答我的问题!”
他的声音很大,整个宴会厅的人都听到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转移到张准这边来。高起潜和吴阿衡也急忙转身看过来。这个张准,吆喝吴三桂做什么?
吴三桂只好立正,肃然说道:“都督大人,下官的确不知道。”
张准冷冷的说道:“你知道!但是你不愿意承认!”
吴三桂低头不语。
张准冷哼一声,目光横扫全场,冷峻的说道:“在场的,谁能回答我的问题?为什么陕西流寇的战斗力,明明不如官军,为什么他们还要前赴后继,蜂拥的向前冲?为什么这边杀了一百万,那边还有一百万,两百万,甚至是三百万冒出来?”
没有人回答。
有些人还故意躲开张准的目光。
张准冷笑一声,直言不讳的说道:“你们不是不知道,是不愿意正面回答。白痴都知道,一个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和军队对抗的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但是,他们还是起来对抗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活不下去了!”
“他们没有自己的田地,没有收入,没有饭吃,只能是活活的饿死。反正都都活不下去了,还不如起来和官军拼命!天底下这样的百姓有无数,你们根本杀不完。十条百姓的性命,换你们一条人命,都足可以让你们全部覆亡。”
“我张准和陕西流寇是什么关系?说关系很密切,没有!我和他们还没有亲自接触过。要说没有关系,那也不对!我张准就很赞成他们起来对抗官府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要找活路,别人不给活路的时候,我们只有拿起刀子杀开一条血路!”
“今天,我们可以在这里把酒言欢,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翻脸!要说哪天翻脸了,我们就是敌人!你们不会对我客气,我也不会对你们客气!谁不给我活路,我也不会给他活路!”
全场再次鸦雀无声。
张准的话题,怎么突然又扯到陕西流寇的上面去了?
“当今大势,相信大家都能看清楚一二。朝廷,想要将你们调回去,先打败陕西流寇,然后再回过头来打我。这点把戏,只要是人都能看出来。我来对付鞑子,难不大。但是,各位回去对付陕西流寇,我却要奉劝各位一句,莫要逞强。你要是逞强,不心丢了自己的性命,那只能说一声太遗憾了,现在的朝廷,是没有钱给你们抚恤费的。”
“曹文诏刚才已经说了,陕西流寇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多。你打掉他十万人,他马上又可以拉出十万人来。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等地,都是灾荒连连,流民遍野。最保守的估计,这三省的流民,合计在千万人以上。我要问曹总兵一句,这一千多万的流民,你什么时候才能杀得完?”
曹文诏咬着自己的嘴唇,没有回答。
张准继续说道:“其实,曹文诏刚才还有一点没有说到,流寇也不是完全没有战斗力的。经过不断的战争,不断的优胜劣汰,流寇的战斗力,会越来越强。道理很简单,能活下来的,都是强人。只要流寇一两个强人,你们的命运,就非常的堪忧。还是那句话,你们不给别人活路,别人也不会给你活路的。”
曹变蛟毕竟年轻气盛,有点不服气的说道:“流寇的军队战斗力根本不如我军,怕他做什么?”
张准摇摇头,冷冷的说道:“军队是打出来的。再烂的军队,只要不是屡屡被全歼,经过数年的战斗,都会锻炼成精锐。”
曹变蛟还是有点不服气,想要说些什么,结果被叔叔曹文诏制止了。黄得功等人想要说些什么,话到了嘴边,最终还是缩了回去。
张准端起酒杯,摇摇头,歉意的说道:“不好意思,絮絮叨叨的说了这么多,耽误大家喝酒了。”
吴阿衡皱眉说道:“都督大人的意思,是流寇将战胜官军?”
张准慢悠悠的说道:“反正,我不看好官军。”
吴阿衡自信的说道:“不过是一班流寇而已。以前,我军是因为兵力不足,才无法剿灭他们。现在,我军即将回师,兵力大大的增强,陕西流寇的末日来了。”
张准冷冷一笑,意味深长的说道:“卢象升的几分奏章,吴督师仔细的研究过吗?”
吴阿衡皱眉说道:“夸大其词,耸人听闻。”
张准毫不掩饰的冷哼一声,慢慢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恭祝吴督师旗开得胜了!”
吴阿衡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好说的,脸色一直都不怎么好。
高起潜打圆场说道:“大家吃饭,吃饭,吃完饭,都督大人还要去锦州呢!”
张准摇摇头,慢慢的说道:“不好意思,锦州我暂时不去了,我直接去大凌河堡。”
高起潜丝毫没有坚持的意思,立刻改口说道:“那行,吃完饭,我们就去大凌河堡!”
------------
第783章 先扎一刀,再下毒药,然后套绳索!问你死没? 【求月票!】
(0783)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
大凌河堡,在锦州的东面,距离锦州不远。它的前身,乃是广宁中左所。后来,因为广宁的丢失,它的战略位置逐渐重要起来,在孙”承宗的建议下,辽东的明军,huā了大力气,在此修建城堡。最终,大凌河堡修筑完毕。只可惜,它修筑完毕没有多久,就遇到了鞑子的大举进攻,最终,大凌河堡落入鞑子的手中。
站在斑驳的城堡之上,哪怕是最铁心石肠的人,都忍不住感慨连连。鞑子的撤退行动,显然是非常匆忙的,有太多的东西来不及销毁。大凌河堡的里里外外,都留下了太多战争的痕迹。看到这些痕迹,五年前的那场战役,仿佛还历历在目。
崇祯四年,大凌河堡战役爆发。皇太极集中了麾下五万人主力,全部都是精锐骑兵,围攻大凌河堡。明军方面,先后出动大约十万人,阻挡鞑子的进攻。最终,鞑子获胜,明军战败。关于战斗的过程,没有必要做过多的描述,只简单的描述几今后果,以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
第一今后果,是皇太极的地位从此变得异常的尊崇,成了大金国真正的一言九鼎的大汗。以前那些和他平起平坐的人,现在全部都被打压下去了。皇太极在大金国的内部,就是皇帝一样的存在,没有人有资格撼动他的地位。即使是多尔衮,也只能是打豪格的主意。
因为在战场上的连串胜利,一般的大金国子民”对皇太极从尊敬变成了崇拜”发誓跟随皇太极战斗到底。趁着这场战斗的胜利,皇太极对大金国的内部,进行了多项的改草”大胆的提拔了很多的年轻人担当重任,整个大金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随后的数年间,皇太极亲自领军,又或者是派遣得力部下,向朝鲜、蒙古不断的发起攻击,不断的扩展地盘”不断的掠夺人口和物资。最终,皇太极臣服了朝鲜和蒙古,让大金国的实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对明国的威慑更加的强了。
第二今后果,是明军的防守力量,进一步的削弱。为了修建大凌河堡,明军耗费了大量的钱财,结果,城堡落成,就被鞑子抢走,完全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令人感慨。而被歼灭的数万明军,乃是明军的精锐,他们的被歼灭,也让辽东的明军,失去了反击的力量。
在这次战役中,袁崇焕创建的关宁铁骑,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准确来说,吴三桂现在率领的辽东骑兵,已经是第二代的关宁铁骑了。第二代的关宁铁骑”战斗力显然不如第一代。就好像当初国民党的74师,被全纤过以后”重新组建起来的部队,只能算是二流了。
大凌河战役的失败,还让明国的朝廷,还有明国的皇帝,都受到极大的打击。崇祯皇帝登基的时候,是英姿〖勃〗发,踌躇满志的。他一心想要创建永乐大帝一样的功绩。然而,接踵而来的打击,让这位年轻的皇帝,非常的尴尬。
先是鞑子的第二次入寇,然后是大凌河战役,每次战斗,明军的精锐,都大量的损失。朝廷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财政,因为连续的失败,而变得更加的举步维艰。没钱没粮的崇祯皇帝,自信心受到极大的打击,自尊心变得非常的脆弱,随之而来的,就是喜怒无常,急功好利,最终使得大明的江山,葬送在他的手里。
提到大凌河战役,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祖大寿。在明末的历史上,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张准到来辽东以后,重点要清理的,也是这个叫做祖大寿的人,还有一大群姓祖的人。因为,有足够的史实表明,这一群人,都是潜在的汉奸,性质甚至比吴三桂还要恶劣一点。
站在大凌河堡的北门瓮城上,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高公公,祖大寿什么时候回来?”
高起潜圆滑的说道:“只怕短期内是回不来己”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7161
47162
47163
47164
47165
47166
47167
47168
47169
47170
47171
47172
47173
47174
47175
47176
47177
47178
47179
47180
47181
47182
47183
47184
47185
47186
47187
47188
47189
47190
47191
47192
47193
47194
47195
47196
47197
47198
47199
47200
47201
47202
47203
47204
47205
47206
47207
47208
47209
47210
47211
47212
47213
47214
47215
47216
47217
47218
47219
47220
47221
47222
47223
47224
47225
47226
47227
47228
47229
47230
47231
47232
47233
47234
47235
47236
47237
47238
47239
47240
47241
47242
47243
47244
47245
47246
47247
47248
47249
47250
47251
47252
47253
47254
47255
47256
47257
47258
47259
4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