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是辽东汉满人民采取的又一主要斗争方式,被掠为俘沦为阿哈的汉人,痛恨金兵的屠杀掳掠,纷纷大批逃走。他们有的逃入朝鲜,待机返明。天命六年五月,“逃入朝鲜者,亦不下二万”。七月,镇江民又有三万余人渡江,逃入朝鲜。努尔哈赤为此于七月致书威胁朝鲜国王说,“据闻我所获得之辽东之民,多有逃往尔国者”《满文老档?太祖》卷二十四。,务须送还,否则将结仇怨,于朝不利。

    逃往沿海岛屿及渡海入山东的,也很多。天命六年五月,仅山东登州、莱州,就接渡辽左金、复、海、盖四卫官民男妇三万四千余名。毛文龙据皮岛,辽“民多逃岛中”,众达十余万。其他长鹿、石门等岛,也有大量逃民。

    进入关内的兵民更多,天命七年22),已多达两百十余万人。此后,逃者仍然络绎不绝。比如,以天命年为例,这一年里,沙安峪等四村民众三千人,向明境逃去,清河、岫岩和河,都生了大批逃亡的事件,复州城民一万千余丁,欲尽数逃入明境。

    辽东军民还采取了投放毒药等方式进行斗争。不少汉民投放毒药于井水,以药饲养牲畜,放毒于食品中,以图毒死汗、贝勒和旗官兵。后金刚打下辽阳不久,五月二十六日,便“觉明人于汗都之各井,投放毒药”。二十日,努尔哈赤到海州巡察,坐下吃饭,又现名汉人向井中投毒。

    努尔哈赤不得不多次下达汗谕,告诫旗官兵谨慎心,明确指出,有人投毒于水,在盐中放药,以药养猪出售,谕令官兵不要在买猪当日宰杀,须过几天药毒散尽以后,才能宰食。用水用盐,都要格外心,仔细检视,对于买来的葱、瓜、茄子,以及鸡、鸭、鹅等,也要谨慎察看,防止中毒。

    他还下达严谕,命令店铺主人,必须将店主姓名刻于石木上,立在店前,违令不办者,治以重罪。又禁革沿街流动售卖的摊贩,因为这些人常用毒药谋害旗官兵。堂堂一国之主,竟要下达这样的谕旨,历史上是很少有的,可见汉民以投毒来进行斗争的行为,是十分频繁的,已经对后金统治者造成相当严重的威胁。

    汉民还使用了其他方式,反抗后金统治,有的私藏兵器,违令不交,为起义作准备;有的藐视汗谕,收留“逃人”,清点人丁时又隐瞒不报,对抗搜捕逃人的严令;有的打死为非作歹的旗官将,惩治欺压人民的暴徒;有的还张贴书文,斥责努尔哈赤是“说尧舜之话,而心是桀纣之心”。

    《满文老档》载录了两条辽东人民反抗斗争的总结性材料,一条是着重讲逃亡的问题。天命九年24)正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下令大杀“无谷之人”时,曾怒气冲冲地说:“应以无谷之人为仇敌”,因为,“盗牛马而杀者,火焚积谷及村中房宅者,皆系不耕田、无谷,不定居于家,欲由此地逃往彼处(明国)之光棍也。”《满文老档》编写者解释说:“得辽东后,汉人不定居,常逃走,从事奸细,而不勤力耕田,故怒而言也。”

    这是得辽东以后第四个年头时的局面,不管汗、贝勒如何巧言劝诱和严格控制残酷屠杀,包衣阿哈和一般汉民,就是不定居,就是要逃走,逃,逃,逃,不断地逃,大批地逃,根本无法控制。

    第二年即天命十年25),十月初三日,努尔哈赤下达长谕,列举辽民武装反抗事例说:我等得辽东之后,不杀尔等,不变动住宅耕田,不侵犯家中谷物而养之。如斯育养,不从。古河之人,杀我所遣之使而叛。马前寨之人,杀我所遣之使而叛。

    镇江之人,捕我任用之佟游击,送与明国而叛。长山岛之人,捕我所遣之使,送往广宁。双山之人,约期带来彼方(指明朝)之兵,杀我之人。岫岩之人叛行,为魏秀才告。复州之人叛,约期带来明国之船。平顶山之人,杀我四十人而叛。

    不念我养育之恩,仍向明国,故杀有罪地方之人。若念无罪地方之人,仍居其地,恐乱将不绝,因而移之,带来于北方。带来之后,住宅田谷,悉皆给与而养之。虽如此育养,仍放入奸细,受其劄付,叛逃而行者不绝。

    今年,川城之人,耀州之人,以被令带其户来,遣人往明国,约期率兵前来。彰义站之人,以明兵来时将棒打女真,而准备棍棒。又鞍山、海州、金州、山,其周围各堡之人,皆放入奸细,约期引兵前来携之而去。

    这次汗谕,清楚地表明了辽东军民武装斗争的普遍性和连续性,从全军进驻辽东开始,斗争就风起云涌,连续不断,迅扩展,遍及后金整个辖区。

    尽管斗争十分残酷,满汉人民付出了很大代价,成千上万的起义逃亡者,惨遭屠杀,妻儿为奴,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但是鲜血没有白流,满汉人民长期坚持不懈的斗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辽民大批逃亡,武装反抗,形成了“叛、逃甚多,乱”的局面,使得后金国中,城乡不宁,境内混乱,严重地影响了财力、物力和人力,威胁到统治者的根本利益,这也迫使努尔哈赤不得不推行“各守旧业”和“计丁授田”的新政策。

    到皇太极登基以后,实行比较缓和的政策,放松了对汉人的高压,提拔了部分汉人为上层,同时采取多项的政策,给予汉民一定的权利,禁止鞑子随意的杀人。加上大金国的实力越来越强,明军的实力越来越弱,辽东汉民的反抗,才逐渐的从公开转为地下。既然下,就是说还没有停止的。

    “罗冠阳,你说,现在的汉民,还有没有胆量起来反抗鞑子?”

    张准忽然期待的问道。

    “很难,他们都被鞑子杀怕了。没有外人的接应,他们起来反抗,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啊”

    罗冠阳有点遗憾的说道。

    “要是有外人的接应呢?”

    张准目光熠熠的说道。

    “那得看是什么情况。我估计,还是比较难。这次皇太极南略,大获全胜,掠夺回去的人口和物资,一定很多。大金国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而我们明国的实力,却是进一步削弱,两相对比,起来反抗,风险还是太大了。”

    罗冠阳皱皱眉头,谨慎的说道。

    “如果皇太极是大败而归,什么都没有得到,甚至自己还折损了几万人呢?”

    张准意味深长的说道。

    罗冠阳明显的愣了楞,有点茫然的看着张准,也不知道到底是在想什么。好大一会儿,他才慢慢的说道:“那就好办了要是皇太极战败,大金国内部肯定是要乱的。不过,他们乱不乱没关系,只要那些叛军心神不定,一切就好办了。”

    张准期待的说道:“你详细的说说。”

    罗冠阳点头说道:“大人,你刚来辽东,可能是不知道。其实,在辽东,负责监视汉民的,都是那些叛军。他们得到鞑子的默许,可以使用武力镇压汉民。汉民惧怕的,其实就是这些家伙。”

    “大人,你想想,鞑子的数量,才有多少?那么多的汉民,他们哪里能每个都全部监视?最后他们可以依靠的,还不是那些叛军?而那些叛军,为了邀功取宠,必然会尽心尽力的监视汉民,稍微有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但是,如果皇太极真的战败,这些叛军,就要完蛋了。皇太极战败,大金国肯定也要完蛋的,他们跟着大金国,能够有什么好处?难道跟着大金国殉葬吗?呸大人,这些叛军,都是软骨头的东西,一旦他们察觉到大金国前途不妙,他们马上就会倒戈的。”

    张准似笑非笑的说道:“真的?”

    罗冠阳不屑的说道:“这是一群有奶便是娘的家伙”

    张准微微一笑,深沉的说道:“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你愿意做夜不收,到汉民多的地方,去帮助他们起来反抗鞑子吗?”

    罗冠阳诧异的看了张准一眼,缓缓的说道:“要是皇太极真的战败了,我当然愿意但是,如果皇太极没战败,我可不去那根本就是送死”

    张准微微一笑,自信的说道:“放心,我们虎贲军,从来不会让自己人去送死。我们只会让鞑子去送死,只会让叛军去送死。”

    罗冠阳感觉自己的语气,有点怪怪的,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好说的。到底是张准受到刺激,在胡言乱语,还是皇太极真的战败了,却故意散布假消息骗人?

    “大人,前面就是杜家屯”

    孙铁头忽然过来报告。

    杜家屯到了

    【求月票】


------------

第797章 整个辽东,就要燃烧起来了! 【求月票!】

    第797章整个辽东,就要燃烧起来了!【求月票!】

    (o797)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

    在鞑子没有到来之前,杜家屯是一个有着三千人口的集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但是在鞑子到来以后,这里就变成一片的白地了。当地的人口,要么是早早的就跑掉了,要么就是被鞑子杀死,或者驱赶到沈阳的附近做奴隶。远远的看过去,只有蓬松的茅草,还有就是茅草中的破烂房子,在房子里面的,就是投靠鞑子的叛军了。

    老鸭桥是一个很的村庄,原来只有几百的人口。鞑子到来以后,这里同样是变成一片的白地了。除了一片片的蓬松的茅草,连一间的房屋都看不到。因为这里是杜家屯连接西平堡的主要道路,战略位置重要,所以鞑子在这里专门驻扎了叛军把守。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3364 173365 173366 173367 173368 173369 173370 173371 173372 173373 173374 173375 173376 173377 173378 173379 173380 173381 173382 173383 173384 173385 173386 173387 173388 173389 173390 173391 173392 173393 173394 173395 173396 173397 173398 173399 173400 173401 173402 173403 173404 173405 173406 173407 173408 173409 173410 173411 173412 173413 173414 173415 173416 173417 173418 173419 173420 173421 173422 173423 173424 173425 173426 173427 173428 173429 173430 173431 173432 173433 173434 173435 173436 173437 173438 173439 173440 173441 173442 173443 173444 173445 173446 173447 173448 173449 173450 173451 173452 173453 173454 173455 173456 173457 173458 173459 173460 173461 173462 173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