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眉头紧皱,若有所思的说道。
“这没有任何的意义。”
郑寿远摇头说道。
郑芝龙暂时还没有消灭杨家舰队的计划,他还要用杨天生来对付张准,加上对虎贲军海军的实力估计严重不足因此,郑成功北上的时候,并没有携带太多的战舰。对于监视杨家舰队来说五艘三桅炮船就足够了。郑家真正的威慑力,不在这五艘三桅炮船而在于郑家总体的实力。相比杨天生是不会做傻事的。但是,在这个时候,当郑成功想对虎贲军海军动手的时候,这五艘的三桅炮船,就显得有点分量不足了。杨家舰队同样拥有五艘三桅炮船,结果同样被打败了。他们要是继续上前接战,相信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此,今天,他郑成功是必须放张准一马了。
对于张准,郑芝龙其实是很恼火的,只是双方的距离的确太远,郑芝龙又忙于南洋的事情,一直没有太多的心思和精力理会。
郑成功觉得,这是父亲的策略失误。在了解了虎贲军海军的实力以后,郑成功觉得,南洋方面固然重要,张准这边,也很重要。
郑家还是要想办法,将张准消灭掉。否则,以虎贲军海军的发展速,再过几年,只怕郑家就不是虎贲军海军的对手了。虎贲军海军的发展速,的确是太让人耸人听闻了。简直无法想象,张准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是神仙不成?
“张准,我跟你没完!”
郑成功用力的握了握拳叉,暗暗的下定决心。
父亲不小心犯下错误,让张准得以发展壮大,一不小心,还打败了杨天生。现在,他要将父亲的错误,扭转过来。他要重视这个人,要全方位的打压这个人。郑成功相信,以郑家的海上实力,要彻底的打垮虎贲军海军,是完全可以做到。
“叫你去日本做喜意!”
下定决心以后,郑成功又悄悄的诅咒一句。
其实,张准真正触怒了郑家,还是因为沈凌菲的商船队,居然出现在了日本的长崎港口。谁都知道,日本市场是郑家的禁脔,是郑家独占的市场,连杨天生都不允许染指,怎么可能会容许张准染指?
张准要将魔爪伸到郑家的钱柜里面抢钱,郑芝龙怎么能忍得住?年少轻狂的郑成功,就更加的忍耐不住了。可惜,现在他的实力不足,暂时不能找张准的麻烦。不过,这笔账,郑成功已经牢牢的算在了张准的头上。
“撤!”
郑成功冷静的说道。
很快,郑成功舰队的五艘三桅炮船,掉过头来,迅速的南下。他们的离开,就和他们的出现一样,都是非常飘忽的。除了海面上留下不断荡漾开去的涟漪,仿佛他们根本就没有出现过。
“这个郑成功,到底要做什么?”
王时德放下千里镜,有点好奇的问道。
郑成功的舰队转身就跑,让不少人的内心,都充满了狐疑。从表面上来看他好像是来看看究竟的并没有心思和虎贲军海军交战。但是,仔细的想想,就会发现实情肯定没有这么简单的。不过,郑成功到底是怎么想的,大家还真是不清楚。
“郑芝龙知道我们的实力了”
王时德皱眉说道。
“嗯飞”
张准轻轻的点点头。
郑成功的五艘大型战船,逃跑的速很快,根本不给虎贲军海军追击的机会,因此,虎贲军海军并没有追击只是在南方的海面上加强了警戒而已。表面来看,郑成功的出现,就好像是一场小小的插曲,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影响。
只有张准隐约感觉到,郑成功的离开,是更大麻烦的开始。郑成功不是普通人,他要比父亲郑芝龙更加的出色。显然他应该注意到了虎贲军海军的强大,注意到了虎贲军海军的迅速发展。他的果断离开,应该是回去调集更多的兵力,然后回来将自己斩草除根。
是的,张准基本可以断定郑成功一定会这么做的。因为,换了他是郑成功的话,他同样会这样做的。为了郑家的利益,决不能放手让虎贲军自由的发展。虎贲军海军的发展速,的确是太快了。只要有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和郑家全面抗衡。相信这一点是郑成功不愿意看到的。要防止出现这样的局面,就要先下手为强,在虎贲军海军还没有发展壮大之前将其铲除。郑成功既然有这样的想法,虎贲军海军必须做出布局才能和他抗衡。不假思索的,张准就想到了杨天生的价值。
张准来到杨天生的面前,打量对方一眼,缓缓的问道:“郑芝龙为什么派人监视你?”
杨天生有气无力的说道:“颜思齐……已经死了。”
张准微微有些愕然,沉吟片刻以后,才深沉的说道:“颜思齐死了,和你,和郑芝龙,有什么关系?”
杨天生苦笑着说道……颜思齐已经死了十三年了。”
张准微微一惊,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颜思齐居然死了十三年?
这的确是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一直以来,张准都以为,颜思齐还活着,是和郑芝龙、杨天生平起平坐的人物,没想到,这个人,居然死了十三年了。但是,既然这个人死了十三年,外界却不知道,显然是被有心人给隐瞒了。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隐瞒颜思齐的死讯呢?这里面难道有什么黑幕不成?
对于颜思齐,张准的了解,其实真的很少。海盗头子,基本上只知道郑芝龙。而知道郑芝龙的原因,还是因为郑成功的原因。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想要不被人熟悉都不行。
,作者注:有热心的读者指出,郑成功这时候还不叫郑成功,应该是叫郑森。郑成功的南明皇帝赐予的。翻查资料以后,发现的确是我错了。不过,郑成功这个名字要比郑森更加的耳熟能详,我们还是叫他郑成功。再说,张准这么一搞,南明皇帝基本不存在了,郑森被赐名的可能性不大了。,“隐瞒颜思齐的死讯,是有原因的……”
杨天生微微叹息着,慢慢的讲述了一段悠久的往事。
颜思齐是个传奇人物,他的崛起充满传奇,他的死也充满传奇。颜思齐最大的功劳,不是发展海上贸易,而是开发台湾。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农历月二十三日,颜思齐率船队到达东番岛(即台湾岛),在笨港靠岸。思齐见岛上地肥水美,大片荒野未辟,决意在此开疆拓土,干一番事业。乃率聚伐木辟土,构筑寮寨,建立了多处的定居点。
是时,土番以为外敌侵犯,聚族攻击。思齐遗人加以安抚,商定疆界,互不侵扰。在笨港东南岸的平野,思齐规划建筑了井字型营寨,中间为大高台,使之成为组织指挥垦荒的中枢。与此同时,派杨天生率船队赴漳、泉故里招募移民,前后计三千余众。
颜思齐将垦民分成十寨,发给银两和耕牛、农具等,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垦荒需要资金投入,颜思齐挑选了一批有航海经验的漳、泉人士,以原有的十三艘大船,利用海上交通之便,开展和大陆的海上贸易。同时组织海上捕鱼和岛上捕猎,发展山海经济,以解决移民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需要。
因为在开发台湾上的巨大贡献,颜思齐获得了“开台王”的尊称。在当时,杨天生、郑芝龙、陈衷纪等人,都是给颜思齐打工的,他们谁也不敢称老大,因为只有颜思齐是真正的老大。直到颜思齐死了以后,郑芝龙才逐渐的崭露头角。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九月,思齐和部众到诸罗山捕猎,豪饮暴食,不幸染伤寒病。数日后竞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七岁。临终,他召众人告之:“不佞与公等共事二载,本期创建功业,扬中国声名。今壮志未遂,中道天折,公等其继起。”颜思齐故后,众推郑芝龙为盟主,继续拓垦大业。
张准好奇的问道:“你们为什么秘不发丧?”
杨天生叹息着说道:“是颜思齐不让我们发丧的。”
他解释说,颜思齐当时已经察觉到,荷兰人有占据东番岛的野心,只是顾忌他的存在,才不敢过分的侵略。要是他死了,荷兰人肯定会大举入侵的。为此,他临死的时候,要求手下秘不发丧,还找人冒充自己。其目的,都是为了让荷兰人不敢放肆。
颜思齐临死的时候,将大部分的权力,都转交给了郑芝龙,还叮嘱其他人要好好的配合郑芝龙,不要让荷兰人占据台湾。郑芝龙的强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接受了颜思齐的大部分手下。在颜思齐死后,郑芝龙一直和荷兰人作战,坚决守卫台湾岛。
因为郑芝龙的坚决抗击,到目前为止,荷兰人在台湾岛的据点,规模还不是特别大,拥有的战船数量,兵员数量都不是特别多。郑芝龙还计划着,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发起全面的反击,要将台湾岛上面的所有荷兰人,都全部杀死,警告荷兰人从此不要再谗图进犯台湾。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张准沉吟片刻,脸色冷峻的问道。
“是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7564
137565
137566
137567
137568
137569
137570
137571
137572
137573
137574
137575
137576
137577
137578
137579
137580
137581
137582
137583
137584
137585
137586
137587
137588
137589
137590
137591
137592
137593
137594
137595
137596
137597
137598
137599
137600
137601
137602
137603
137604
137605
137606
137607
137608
137609
137610
137611
137612
137613
137614
137615
137616
137617
137618
137619
137620
137621
137622
137623
137624
137625
137626
137627
137628
137629
137630
137631
137632
137633
137634
137635
137636
137637
137638
137639
137640
137641
137642
137643
137644
137645
137646
137647
137648
137649
137650
137651
137652
137653
137654
137655
137656
137657
137658
137659
137660
137661
137662
137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