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间,有人冷冷的在他耳边回答。

    “郸”

    喀拉急忙回头,却发现身边空无一人。

    “谁?”

    “谁跟我说话?”

    喀拉顿时全身骇然,额头上仿佛有冷汗冒出来。

    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只有遍地的尸体,还有零星的尚未断气的伤员,在痛苦的呻吟。好奇怪,在这一瞬间,虎贲军的枪炮声,都全部消失了。喀拉的耳边,反反复复的只有这句话在回响:他们不想死。

    “不想死?”

    “他们都不想死?”

    “这里的每个人都不想死?”

    好久好久,喀拉才感觉自己的思维,慢慢的回到现实中来。他艰难的反问自己,试图寻找真正的〖答〗案。难道说,曾经悍不畏死的大金国勇士,已经开始畏战了?难道说,从来不知道害怕是何物的大金军勇士,已经开始害怕了?难道说,曾经坚不可摧的大金国,已经开始崩溃了?

    忽然间,喀拉感觉自己的身体,微微一震。他忽然想起来,刚才有个刚补充进来的大金军士兵,只有十四岁不到,还带着满脸的稚气。他从自己身边跑过的时候,曾经犹豫了一下,下意识的伸出手来,好像是要拉自己一把。但是,他朝外面看了一眼以后,就悄悄的缩回了双手,急匆匆的走开了。

    当时,喀拉从这今年轻的士兵眼睛里,看到了一些自己没有看过的东西。当时,他不明白,这今年轻士兵的眼神蕴含着什么样的含义。但是现在,他领悟到了那是害怕。

    他害怕因为救了自己,耽误了自己逃生的时间。他害怕自己逃不出虎贲军的手掌心。他害怕战死在这里。他害怕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他害怕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是的,他是看着实实的害怕了。从不畏惧的大金军士兵,这次是真的害怕了。

    是的,没有人想死。

    贪生怕死的汉奸,被人鄙视的汉军旗士兵,不想死。那些永远都是被大金军当做是炮灰的朝鲜人,地位要比汉军旗还要低的朝鲜人,从来都是干最苦最累的活的朝鲜人,同样不想死。蒙古人,当然不想死。但是大金军自己,为什么也没有了赴死的勇气?

    曾经何时,大金军是依靠悍不畏死的勇气,才到了今天。在萨尔浒大战的时候,明军的数量,是大金军的好几倍,武器装备更是比明军差得远。然而,他们就是依靠一往无前的勇气,悍不畏死的作战风格,最终打败了明军,最终建立了大金国。

    只可惜,这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的大金国,已经不走过去的大金国。过去的大金国,从不害怕,从不恐惧,从不逃避。现在的大金国,是一个会害怕,会恐惧,会逃避的大金国。

    喀拉几乎可以感觉到,虎贲军的脚步声,正越来越近。最后,好像有人进入了城门洞里面,然后又急匆匆的离开。要是没有猜错的话,他们应该是在城门洞里面堆放了大量的火药。而他所在的位置,刚好就在这些火药的上面。

    忽然间,喀拉自己的内心,也产生了一点点的恐惧。因为,有小道消息说,被火器打死的大金军勇士,是无法轮回的,长生天不接收。大金国向来都是以骑射立国,火器乃是歪门邪道,长生天不喜欢被火器打死的人。

    坦白说,喀拉不怕死。但是,喀拉害怕,自己死了以后,无法听到长生天的召唤,无法回长生天的身边。他害怕永远的堕入黑暗,他害怕永远的沉沦,永世不得超生。

    “谁来救救我?”

    这位从来不曾感觉到畏惧的大金国勇士,第一次用哀求的语气,发出了生命的最后一次请求。只可惜,他身边的人,都已经全部跑光了,再也没有人听得到了。

    “轰隆隆!”

    忽然间,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传来。瞬间,喀拉感觉,自己一下子就从地下来到了天上。他拼命的想要寻找长生天,想要回到长生天的身边,但是,迎接他的,乃是无边无际的的彻底的黑暗……,…

    “大人!拿下来了!”

    王时德用力的一拍手掌。

    义州卫已经拿下来了,广宁城还远吗?


------------

第849章 可怜堂堂大国君,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849章 可怜堂堂大国君,不问苍生问鬼神

    (0849)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

    北直隶,京师,.

    自从将辽东的军队撤回来以后,崇祯天天盼望着湖广和陕西两方面的官军,在他的严旨切责下会有所振作,不日就会有捷奏到京。以前,朝廷的军队,是没有集中足够的主力,没有给流寇足够的压力,才使得流寇有逃窜的可能。

    现在,朝廷的全部军队,都已经压在了陕西流寇的身上,所有的钱粮,都集中在中原战区。新加入战场的辽东军,战斗力的确不赖。在和曹***、南霸天之类的刚刚接触,一个冲锋,就打垮了对方。但是一直到了八月中旬,只知道各处都在“进剿”,正式的捷报仍然渺茫。

    因为没有正式的战报,锦衣卫和东厂通传的,都是小道消息。崇祯对这些消息,是又爱又恨。听不到吧,感觉内心里不安。要是听到了,又要怀疑这些小道消息的真伪。他天天怀着希望和恐惧,心情焦灼,夜不成寐。

    中秋节过后两天,他在平台召对阁臣,刘宇亮、陈新甲、傅宗龙等大臣都全部在场。谈到用兵遣将,事事失望,不禁深深地叹口气,怀着一腔愤懑说:“朕不意以今日中国之大,竟没有如关云长、岳武穆一流将才!”

    没等到阁臣回话,他又接着说:“朕早已看出来熊文灿没有作为,剿抚无方,敷衍时日,致使张献忠盘踞谷城,势如养虎。但以封疆事重,朕不肯轻易易人。谷城之变,朕还是不肯治他的罪,仍望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没想到因循至今,三月有余,军事尚无转机,深负朕望!”

    阁臣们见崇祯怒形于色,一个个十分惶恐,不敢抬头。其实,在场的大臣,基本上都觉得,熊文灿是很冤枉的。本来,熊文灿在福建做的好好的,成功的将郑芝龙舰队招安了。这对于当时的大明帝国来说,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郑芝龙当时就暗示,他完全是看在熊文灿的一片诚意上,才最终接受招抚的。要是福建巡抚换人,他未必还听朝廷的话。结果,崇祯皇帝顾忌熊文灿和郑芝龙有什么勾结,愣是不顾众人的反对,就是要将他调到了中原前线。

    结果,熊文灿到了中原前线,受到各方的掣肘,非但陕西流寇没有搞定,反而导致郑芝龙舰队也和朝廷生分了,再也不接受朝廷的调动了。现在,崇祯皇帝又要追究熊文灿的责任,要将熊文灿待罪下狱。崇祯皇帝的用人方略,真可谓是鸡飞蛋打,什么都没有留下,难怪最近想要投靠虎贲军的人越来越多。眼看着,朝廷是不太行了,只要崇祯皇帝还是这样子用人,就不可能有起色的。

    首辅刘宇亮赶快跪下说:“熊文灿剿抚乖方,致有谷城之变,贻误封疆,辜负圣上倚畀之深。臣当时无知人之明,贸然***,实亦罪不容诛。但目前鄂西与商州两处大军云集,正在进剿,日内想可有捷报到来。恳陛下宽心等待,不必过于忧虑。”

    崇祯沉默片刻,皱眉说道:“好吧,且等着两处捷报。”

    对于刘宇亮的回奏,崇祯是非常不满的。回到乾清宫,他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他已经决定惩办熊文灿,展示自己的铁腕手段。但是差谁去襄阳主持“剿贼”军事呢?遍想满朝大臣,竟没有一个适当的人。

    他自我感觉,从才干说,杨嗣昌要比熊文灿高出许多倍,但中枢也不能缺少他这样的人。在部队南下湖广之前,杨嗣昌已经被调到了户部,先挂户部尚书衔,准备接替老是死人脸一样的侯恂。一旦接替了实职,加上崇祯的辅助,就可以进入内阁了。

    崇祯左思右想,竟然没有主意。他忽然发现,自己的身边,竟然已经没有多少可用的人才。杨鹤倒霉了,陈奇瑜倒霉了,卢象升倒霉了,熊文灿也即将倒霉。再看看其他人,愣是没有一个进入他老人家法眼的。他怎么都不明白,自己不要的那些垃圾,虎贲军为什么都愿意接收过去呢?

    张慎言、乔允升、杨廷麟、李琏、倪鸿宝、黄道周、卢象升……崇祯皇帝叫锦衣卫和东厂,分别罗列了一份名单,统计投靠到虎贲军的人选。对着一串长长的名字,崇祯忽然有种想要撞墙的***。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原来已经送给张准这么多人!

    足足想了半天,崇祯还是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最后只好无奈的决定:“何不到大光明殿抽个签问一问军事顺利与否,再做决定?或许能够从佛祖那里得到什么灵感也说不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3664 63665 63666 63667 63668 63669 63670 63671 63672 63673 63674 63675 63676 63677 63678 63679 63680 63681 63682 63683 63684 63685 63686 63687 63688 63689 63690 63691 63692 63693 63694 63695 63696 63697 63698 63699 63700 63701 63702 63703 63704 63705 63706 63707 63708 63709 63710 63711 63712 63713 63714 63715 63716 63717 63718 63719 63720 63721 63722 63723 63724 63725 63726 63727 63728 63729 63730 63731 63732 63733 63734 63735 63736 63737 63738 63739 63740 63741 63742 63743 63744 63745 63746 63747 63748 63749 63750 63751 63752 63753 63754 63755 63756 63757 63758 63759 63760 63761 63762 63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