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
章印答应着去了。
离开堡垒以后,海军陆战队的战士,继续向附近的加茂郡和羽茂郡进发,追杀零星的***守军。那些***守军根本不知道是在和什么人作战,眼看没有活路了,只好举手投降。到当天晚上,虎贲军就完全控制了佐渡岛。
虎贲军控制了整个佐渡岛以后,沈坤山带来的人,迅速出动,仔细统计了岛上的矿坑数量。总共是三个金矿洞,五个银矿洞。根据现场得到的情报,这些矿洞,每个月大概出产三千两的金子,五千两的银子,距离张准描述的每年八万两,还有很大的距离。
“老沈,这可是太少了。”
“你们必须努力,增加产量。”
周正宇神色凝重的说道。
“我知道。”
“我会努力的!”
沈坤山急忙保证说道。
他到来佐渡岛的任务,就是要拼命的将这里的金子银子都挖出来,然后运回去内地。现在的张准,可是非常需要金子银子的,要不然,也不会大老远的派遣舰队跑到佐渡岛来了。
晚上,虎贲军举行了简单的庆功宴,庆祝虎贲军夺取佐渡岛。多尔衮当然没有参加。他暂时还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他一个人坐在相川城后面的山丘上,默默的看着港口的灯火出神。
今天的战斗,给多尔衮的印象很深,他算是进一步认识到了虎贲军海军的实力。他估计,在明国附近的海面上,除了福建的郑芝龙,其他人都应该不是张准的对手。一旦张准打败了郑芝龙,明国附近海面,就完全是张准的天下了。
“真是强人啊!”
多尔衮不得不悄悄的感慨一声。
拿下佐渡岛以后,多尔衮还联想到了很多。佐渡岛的金子银子,固然是张准需要的。但是,张准需要的,恐怕不仅仅是金子银子吧。这里距离长崎比较远,郑芝龙的视线,可能不会注意到这里。幕府的实力,也主要是在***的西部,要是虎贲军在佐渡岛建立基地,然后向***的东部渗透的话,只要打着天皇的名义,或许可以收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比如说,本州岛北部的出羽、陆奥两国,就是比较容易渗透和颠覆的对象。这两国本来和幕府的关系就不是很好。只要打着天皇名号,要他们和幕府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等幕府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后院起火了。
“这个张准,目光的确很长远啊!小小的佐渡岛,可以撬动整个***的局势!自己败在他的手里,也算不上冤枉!”
多尔衮不得不再次悄悄的感慨一声。
【求***!】
------------
第861章 衍圣公的麻烦(上)
第861章 衍圣公的麻烦(上)
(0861)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先给大家道歉,第859章的数学算错了,40吨应该是80万两,.80万两金子,兑换成银子,就是1000万两左右了。】
辽东,宁远卫。
张准站在宁远卫的城头上,举着千里镜仔细的打量四周,良久不语。海风不断的从海边吹来,带来清新的气息。然而,笼罩在宁远卫城头上的那种历史的沧桑感,却是始终都无法吹散。
在明末的历史上,宁远这个名字,真的是太熟悉不过了。这个名字,和一个叫做袁崇焕的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当初袁崇焕就是在这里,给了努尔哈赤当头一棒,直接将努尔哈赤打残废的。遗憾的是,努尔哈赤最后死了,却出现了一个更加厉害的皇太极。
如果说锦州和山海关之间,就好像是一条细长的扁担,那么,宁远城就是这根扁担的最中间。只要在这里轻轻一敲,这根扁担就有可能折断。因此,后来的明军督师,无论是谁接任,都会拼命的增强锦州、宁远、三海关等三地的防务,以防止出现意外。
放眼看出去,宁远城的周围,真的是太难看了。到处都是林立的碉堡,到处都是障碍物,到处都是空荡荡的炮台。要说风景,这里绝对没有,就连脚下的土地,都好像冒着死亡的气息。随便往哪个地方的土地上抓一把,抓出来的泥土,都好像带着血腥味。
“轰隆隆!”
“轰隆隆!”
“轰隆隆!”
一阵阵的爆破声,不断的传来。
随着一声声的巨响,一条条的黑色烟柱,不断的冲天而起,让难看的宁远城,变得更加的难看。空气中夹杂着火药呛鼻的味道,又有大量的粉尘,要是没有海风的吹散,简直要令人窒息。
那一阵阵的巨响,一条条的黑色烟柱,都是虎贲军爆破组引爆**造成的。虎贲军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人,驻守这么多的碉堡,为了防止这些碉堡为敌所用,只好全部都炸掉。
“若城,什么时候能完成任务?”
张准放下千里镜,回头关切的问道。
“回禀都督大人,至少还要五天的时间。”
在张准的后方,肃然站立着一个神情彪悍,脸上有一道深深伤疤的年轻人。听到张准的问话,他立刻挺直身躯,肃穆回答。
他叫凌若城,以前是青龙军团的协领,现在是虎贲军陆军信字营指挥使。他脸上的伤疤,就是在北直隶的时候和鞑子激战留下的。鞑子的一枚箭镞,擦着他的脸过去,抠掉了至少三两肉。
信字营乃是最新成立的陆军四个营之一,不含军官,总共有1250名士兵。他们是张准专门从山东调过来,专门负责驻守宁远城的。因为虎贲军控制区域的不断扩大,需要的兵力越来越多,他们的战斗训练其实还没有完全结束,就被拉到战场上来了。
在新建了四个步兵营以后,虎贲军陆军目前总共有十八个步兵营,五个骑兵营,四个炮兵营,三个新兵训练营,总兵力已经超过五万人。加上海军、海军陆战队,虎贲军的总兵力,已经接近八万人。下一步的扩军计划,就是超过十万人了。
其实,从军事地理上来说,宁远城基本不需要驻守。因为,鞑子和蒙古人,现在都已经不可能进攻宁远,眼下的他们,自顾不暇呢,哪里还有时间来反攻虎贲军?信字营需要防备的,乃是驻守山海关的明军残留部队。
按照崇祯皇帝的诏书,虎贲军是要将山海关也接管的。然而,由于时间上的关系,山海关的明军,还没有全部撤退。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信字营就被调了过来,一边训练,一边监视山海关的明军,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抓紧时间!”
张准叮嘱着说道。
“明白!”
凌若城立正答应。
辽东军的撤退步伐,一直都比较缓慢,三个月的时间过去,还只是撤退了宁远城以东的部队。期间还发生了不少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导致大量的辽东军不愿意撤往内地。很多辽东军就地逃跑出来,参加了虎贲军。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9319
69320
69321
69322
69323
69324
69325
69326
69327
69328
69329
69330
69331
69332
69333
69334
69335
69336
69337
69338
69339
69340
69341
69342
69343
69344
69345
69346
69347
69348
69349
69350
69351
69352
69353
69354
69355
69356
69357
69358
69359
69360
69361
69362
69363
69364
69365
69366
69367
69368
69369
69370
69371
69372
69373
69374
69375
69376
69377
69378
69379
69380
69381
69382
69383
69384
69385
69386
69387
69388
69389
69390
69391
69392
69393
69394
69395
69396
69397
69398
69399
69400
69401
69402
69403
69404
69405
69406
69407
69408
69409
69410
69411
69412
69413
69414
69415
69416
69417
69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