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督师大人,洪承畴,正站在古老的督师行辕滴水檐的前面,有气无力的看着外面的一切。他脸色晦暗,眼眶里面布满了血丝,的确和外人描述中的模样非常的相似。

    事实上,洪承畴也知道自己的形象,一定很不好看,和他的督师大人的形象,非常的不合衬,可是,他暂时没有心思收拾。洛阳被破的消息传来,洪承畴感觉自己,一夜之间,好像老了十岁。他的雄心壮志,他的踌躇满志,都全部化为乌有了。

    张准的这次袭击,的确是太狠了,刚好打在了官军的七寸上。可以说,中原地区所有的官军,都被全部打蒙了。本来,在陕西,官军已经对流寇组织了多次的围剿,每次都杀死不少的流寇,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洪承畴自我感觉,只要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彻底的消灭流寇了。可是,偏偏就在这时候,噩耗传来了。

    现在,对于追击陕西流寇,洪承畴已经没有丝毫的兴趣。在这个时候,他就算是将陕西流寇都全部杀了,崇祯皇帝也不会放过他的。对于这一点,洪承畴是非常清楚的。洛阳被打破,问题不大。但是,福王被杀了,问题就比天还大了。

    洪承畴从军十几年,还是第一次听闻这样的噩耗。他已经无法回忆清楚,到底是谁给了虎贲军这样的机会,到底是谁在调兵遣将的时候,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不过,在这个时候,追究这些事情,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

    要想不束手就擒的话,就要未雨绸缪了。这里面的未雨绸缪,包括很多的意思。首先,是要隐瞒福王的死讯,以免崇祯皇帝发怒。其次,是要将洛阳丢失的罪责,推到别人的身上。再次,是要想好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自己到底有什么退路。

    “很奇怪,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洪承畴忽然悄悄的问自己。

    以前的他,从来没有想过,会对朝廷,会对崇祯皇帝,有这样的想法。以前的他,对于朝廷的命令,对于崇祯的诏令,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执行的。可是现在,他居然在想,自己要怎么样,才能避免朝廷的责罚,又要如何才能避开崇祯皇帝的追究,甚至,一旦朝廷责罚自己,自己要怎么办。

    难道说,自己也觉得,朝廷已经无以为继了?是要改朝换代了?难道说,洛阳的被攻破,已经让他心头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悄然落下,压垮了他的心理防线?难道说,老天注定他以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这天下,终究是虎贲军的天下?

    “督师大人,刘兴国回来了。”

    侍卫忽然进来报告。

    “叫他进来!”

    洪承畴急忙说道。

    “都督大人!”

    刘兴国大踏步的进来,跪地行礼。

    “起来,快说,情况如何?”

    洪承畴有点迫不及待的说道。

    刘兴国详细的介绍了和杨嗣昌会面的经过,特别提到了杨嗣昌昏迷的事情。杨嗣昌出兵龙门关,想要去找张准的麻烦,他也如实的报告了。不过,杨嗣昌出发前往龙门关以后发生的事情,他就不清楚了。因为那时候,他已经向潼关返回了。

    “知道了。”

    “你下去吧。”

    洪承畴不动声色的说道。

    “是!”

    刘兴国急忙行礼告退。

    “嘘!”

    洪承畴情不自禁的舒了一口气。

    杨嗣昌的反应,果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这个家伙,果然是个志大才疏,目中无人,刚愎自用,目空一切,心理承受能力却很差的家伙。到来中原战区以后,这家伙整天要杀这个,要杀那个,壮怀激烈,比谁都积极,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

    开始的时候,洪承畴还以为杨嗣昌真的有几分本领呢,没想到,杨嗣昌听说福王被杀,马上就心理崩溃了。这样的家伙,怎么能担当大任?不过这样也好,只要他知道害怕,知道生命的宝贵,他就会谨慎的和自己合作,将福王的死讯掩盖下去的。

    对于串通掩盖福王的死讯,洪承畴最担心的,就是两个人。一个是杨嗣昌,另外一个则是史可法。杨嗣昌是崇祯皇帝重用的人,崇祯皇帝对杨嗣昌,屡屡越级提拔,简直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洪承畴怕他一时“深感皇恩浩荡”,又或者是分不清其中的厉害关系,就将事情的真相捅给了皇帝知道。

    史可法则是个愣头青,不懂得人情世故,直来直去的,一点都不懂得转圜。福王的死,只要是人,都知道不能轻易的捅出去,可是史可法不在其中。这家伙,从来不怕承担责任。

    现在,杨嗣昌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就差史可法了。好在,史可法的身边,有王坤这样的老狐狸在。对于事情的严重性,王坤肯定是清楚的。因此,除非是史可法单独上奏,否则,两人的联名上奏中,不可能明确的提到福王的死讯。

    难得啊,真是太难得了。大明朝的***,好像从来都没有这么齐心的时候。以前,他们几个,总是你拆我的台,我拆你的台,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但是,张准将福王给杀了,他们反而空前的团结起来了,真是一个怪胎。要是大家以前就这么团结的话,还会有今天吗?可是,如果福王不死,他们会团结吗?

    “笑话。”

    “天大的笑话。”

    洪承畴自嘲的对着滴水檐外面自言自语。

    相信张准这个时候,一定在旁边悄悄的偷笑吧。他打破了洛阳,杀了福王,抢走了无数的财富,可是朝廷官军的反应,却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仿佛是默许张准这样做似的。在暗自偷笑的张准面前,洪承畴感觉自己,简直就是一个小丑。

    可是,他有什么办法呢?他要是不这样做,就等于是将自己的脑袋,送到崇祯皇帝的屠刀之下。做小丑,总好过人头落地,还要背负一辈子的骂名吧。再说,要杀崇祯皇帝真的问斩自己,洪承畴感觉自己,实在是太冤枉了。

    福王的死,洪承畴自认,自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绝对不是主要的责任,更加没有到被逮捕下狱,甚至是满门抄斩的地步。可是,他的想法,有用吗?关键还是崇祯皇帝的想法。

    崇祯皇帝要是将责任都归咎于他,他也只能是无奈的被动挨刀。想要不被动的挨刀,只有脱离崇祯皇帝的控制。换言之,就是换一个新的东家。

    “不不不,我怎么能这样想呢?”

    脑海里蓦然冒出更换东家的想法,让洪承畴感觉大汗淋漓,心头沉重得几乎要喘不过气来。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可怕了。作为朝廷的重臣,他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呢?

    忽然间,洪承畴转过头来,看着深深的中堂。在中堂的正中,端端正正的摆放着一把古朴的长剑,剑穗是金黄色的。这就是崇祯皇帝一个月之前才赐给他的尚方宝剑。当日赐给尚方宝剑的情形,洪承畴还历历在目。

    当天,也是在潼关这里,洪承畴接到来自京城的诏书,他急匆匆的来到大门外时,送诏书的刘太监已经飞驰来到。按照通常惯例,皇帝的诏书交给内阁派官送来就行,用不着由宫中司礼监直接派太监送来。但崇祯对臣下一向多疑,纵然是对忠心耿耿、勋劳素著的洪承畴和孙传庭也不十分放心,所以他派了一名亲信太监捧诏前来,以便看一看将士们是否肯实力作战。

    洪承畴偕众文武分两行跪在大门外边,刘太监跳下马,从背上取下黄包袱,捧在手上,由中间甬道昂然而入,穿过仪门,走进大堂,站立在匆匆摆好的香案正中。洪承畴率领众文武赶快跟着进来,重新跪下。

    刘太监向众人说道:“洪承畴、孙传庭听旨,其余文武官员退下!”

    等众文武退出以后,他打开黄缎包袱,取出一个朱漆描金盘龙匣子。他打开匣子,取出一个黄绫暗龙封套,又从封套中取出诏书,朗朗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流贼祸国,九载于兹,万姓涂炭,陵寝震惊。凡我臣子,谁不切齿!逛来天心厌乱,运有转机。元凶巨恶,自相携贰,或次第授首于关中,或相继就抚于汉滨。革、左等观望徘徊于淮甸,老回回等铩羽局促于豫南,此皆待戮之囚,不足为朝廷大患。惟闯贼李自成,虽经屡败,凶焰未戢;孤军奔窜,仍思一逞。笼络有术,死党固结而不散;小惠惑人,愚民甘为之耳目。若不一鼓荡平,则国家腹心之祸,宁有底止!

    朕前已迭下手诏,谆谆告谕:务将闯逆一股,火速剿灭,尤须将闯逆本犯及贼妻高氏、巨贼刘宗敏、李过、高一功、田见秀等,一一擒获,或予阵斩,断勿使一人漏网。尔洪承畴、孙传庭一向实力剿贼,卓著劳绩,朕甚嘉慰。其剿贼出力诸将,已饬吏、兵二部从速***升赏。兹再赐尔洪承畴尚方剑一柄,阵前便宜行事。并赐内帑银三万两,红丝表里各二百匹,赏功银牌五百副,供阵前奖功之用。

    于戏!凯旋饮至,古有褒功之典;执馘献俘,朕所望于今日。但有殊勋,朝廷不吝封侯之赏;倘负重寄,国法自有处罚之款。一旦将该股逆贼扫清,尔等即星夜率师勤王,不得瞻顾逗留,贻误戎机。钦此!

    诏书宣读毕,洪承畴和孙传庭叩头谢恩,山呼万岁。等洪承畴刚站起来,双手接过诏书,放在香案上,刘太监已经从身边一名小太监的手里捧来尚方剑,说道:“钦赐尚方剑,洪承畴跪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9099 129100 129101 129102 129103 129104 129105 129106 129107 129108 129109 129110 129111 129112 129113 129114 129115 129116 129117 129118 129119 129120 129121 129122 129123 129124 129125 129126 129127 129128 129129 129130 129131 129132 129133 129134 129135 129136 129137 129138 129139 129140 129141 129142 129143 129144 129145 129146 129147 129148 129149 129150 129151 129152 129153 129154 129155 129156 129157 129158 129159 129160 129161 129162 129163 129164 129165 129166 129167 129168 129169 129170 129171 129172 129173 129174 129175 129176 129177 129178 129179 129180 129181 129182 129183 129184 129185 129186 129187 129188 129189 129190 129191 129192 129193 129194 129195 129196 129197 12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