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因宋献策才从江南回来,原想今日同他在后乐堂中畅谈天下大事。后因晚上陈子山同几位社友去找他一定要在今天来禹王台补行登高”他不好拒绝,只好同意。这几个社友除陈子山是个举人外”还有两个秀才和三个没有功名的人。

    这班朋友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深感到国事不可收拾但又无计可施,在一起谈到国事时徒然慷慨悲歌甚至常有人在酒后痛哭流涕。李信喜欢同他们亲近,加入他们的诗社。但有时心中也厌烦这班人的空谈无用。当李信随着仆人走进玉泉书院时,社友们已经等候不耐停止高谈阔论,开始作诗填词。

    陈子山一见他就抱怨说道:“伯言汤府里什么事把你拖住了?你看,已经快近中午,我们等不着你,已经点上香,开始作诗。今日不命题,不限韵,不愿作诗的填词也行,可必须有所寄托,有兼济天下之怀,不可空赋登高,徒吟黄”寄情闲适。目今天下溃决,沧海横流,岂悠然见南山之时耶?,快坐下作诗!什么事竟使你姗姗来迟?”

    李信赔笑说道:“汤母偶感不适,弟前去问安。谁知她老人家因官军两月前在罗猴山给张献忠打得大败,总兵张任学已经问罪。左良玉削职任事,戴罪图功。熊文灿也受了严旨切责,怕迟早会逮京治罪。舍内弟在襄阳〖总〗理衙门做官,也算是熊文灿的一个亲信。”

    “汤母很担心他也会牵连获罪,十分忧虑,所以弟不能不在汤府多留一时”设法劝慰。来的时候,在宋门外又被一群逃荒的饥民围住”其中有不少是咱们陈留、杞县同乡,少不得又耽搁一刻。劳诸兄久候,恕罪恕罪!”

    陈子山不以为然的说道:,“以你我之力”如何能拯救得了这么多的灾民?你快坐下来作诗,一炷香三停已经灼去一停了。”

    李信苦笑着说道:“子山别催我急着作诗,先让我同宋先生谈几句话。怎么”宋先生何在?”

    陈子山说道:“宋先生同我们谈了些江南情形,令人感慨万端。他过于谦虚,不肯作诗,找老道士闲谈去了。”

    李信立刻去禹王台找到来宋献策。两人相交,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相互倒也十分的熟稔了。两人携手登九仙堂,凭栏眺望一阵,李信意味深长的说道:“献策兄,我本来想同足下畅谈天下大事,恭聆高见,可惜请社友诗兴正浓,且此间亦非议论国事地方,只好下午请移驾寒斋赐教。昨日兄云有一事须弟帮忙,可否趁此言明,以便效劳?”

    宋献策笑着说道:“大公子有一乡试同年,姓牛,名金星,字启东,可还记得?”

    李信点头说道:“自然记得。只是,自从天启七年乡试之后”十二年来我们没再见面。去年弟来开封,遇到一个卢氏县人,听说他同人打官司”坐了牢,把举人功名也弄丢了。上月听说他怎么投了李自成,下在卢氏狱中,判了死刑”详情却不知道。一个读书人,尽管郁郁不得志,受了贪官豪绅欺压”也不应该去投流贼。足下可知道他犯的是不赦之罪么?”

    宋献策说道:“弟知道得很倩楚。牛启东从北京回来,绕道西安访友不遇”转回卢氏。李自成对他十分仰慕”且对他的遭遇十分不平,趁他从商州境内经过,出其不意”强邀而去。牛启东费了许多舌,才得脱身回家。地方士绅对启东素怀忌恨”知县白楹又想以此案立功”遂将启东下狱,判成死罪,家产充公。可惜启东一肚子真学问,抱经邦济世之志”具良、平、萧、曹之才,落得这样下场!”

    李信有些担心的说道:“我也知道他很有才学,抱负不凡,不过我听说他确实投了李自成,回来窃取家,因而被获。”

    宋献策笑一笑,不以为然的说道:,“且不论公子所听说的未必可信”即令确实如此”弟也要设法相救。目今四海鼎沸,群雄角逐”安知启东的路子不是走对了?”

    李信大吃一惊,急忙说道:“老兄何出此言?”

    宋献策冷静地回答说:,“公子不必吃惊。弟细观天意人事”本朝的日子不会久了。”

    李信急忙问道:“天意云何?”

    宋献策高深莫测的说道:,“天意本身人心,公子何必下问?”,李岩诚恳的说道:“不,此处并无外人,请兄直言相告。”,宋献策娓娓说道:“弟只知近几年山崩地震、蝗旱风霾,接连不断。加之二日摩g,赤气经天”白虹入于紫微垣,帝星经常昏暗不明。凡此种种”岂是国运中兴之兆?况百姓水深火热”已乱者不可复止,未乱者人心思乱。大势如此,公子岂不明白?”

    李信心思沉重地说:“弟浏览往史,像山崩地震之类灾害,在盛世也是有的,不足为怪。弟从人事上看,也确实处处尽是亡国之象,看不出有一点转机。不过,今上宵衣旰食,似非亡国之君。”

    宋献策说道:,“这是气运”非一二人之力可以挽回。

    况今上猜忌多端,刚愎自恃,信任宦官”不用直臣,苛捐重敛”不惜民命。国事日非”他也不能辞其咎。如今国家大势就像一盘残棋,近处有卧槽马,远处有肋车和当头炮,处处受制,走一着错一着。今上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心中无主,步法已乱。所以败局已定,不过拖延时日耳。”

    李信毕竟是世家公子,尽管他不满现实”同地方当权派有深刻矛盾,但是他和他的家族以及亲戚、朋友,同朱明皇朝的关系错综复杂,血Rou相连。因此,他每次同朋友谈到国事,谈到一些亡国现象”心中有愤慨”有失望,有痛苦,又抱着一线希望”十分矛盾。现在听了宋献策说出明朝亡国已成定局的话,他的情绪很受震动,默然无言。

    过了一阵,他才深深地叹口气,无奈的说道:“天文,星变,五行之理,弟不很懂,也不十分信。古人说天道远,人道迩”弟纵观时事,国势危如累卵。诚如老兄所言,目前朝廷走一着错一着,全盘棋越走越坏。”

    “国家本来已民怨沸腾,救死不暇,最近朝廷偏又加征练饷七百三十万两”这不是饮鸩止渴么?目前大势,如同在山坡上放一石磙,只有往下滚”愈滚愈下,势不可遏”直滚至深渊而后已。”

    “皇上种种用心,不过想拖住石磙不再往下滚,然而不惟力与愿违,有时还用错了力,将石磙推了一把。石磙之所以愈滚愈下者,势所必然也。以弟看来,所谓气运,也就是一个积渐而成的必然之势,非人力所能抵拒。老兄以为然否?”

    宋献策点头说道:“公子说气运即是一个必然之势,此言最为通解。但星变地震,五行灾异,确实关乎国运”公子也不可不信。弟与公子以肝胆相照,互相知心”故敢以实言相告。倘若泛泛之交,弟就不敢乱说了。”

    李信虽然也看清楚明朝已经如“大厦将倾”,但是他的出身和宋献策不同,既害怕也不愿亲眼看见明朝灭亡。沉默片刻,他忧心忡忡地说道:“献策兄,虽然先父晚年有罪受罚,但舍下世受国恩”非寒门可比。眼看国家败亡,无力回天,言之痛心。……就拿弟在敝县赈济饥民一事说,也竟然不见谅于乡邦士绅,背后颇有闲言。”

    宋献策有些奇怪的说道:“这倒是咄咄怪事!弟近两三年萍踪无定”对中州情形有些不大清楚。大公子在贵县赈济饥民的事”虽略有所闻,却不知有人在背后说了什么闲话。”

    李信勉强一笑,无奈的说道:“弟之所以出粮救灾”有时向大户劝赈,不过一则不忍见百姓流离失所,饿死道路,二则也怕穷百姓为饥寒所迫”铤而走险。如今世界”好比遍地堆着干柴,只要有一人放火,马上处处皆燃,不易扑灭。”

    “可恨乡邦士绅大户,都是鼠目寸光,只知敲录民,不知大难将至,反说弟故意沽名钓誉,笼络人心”好像有不可告人的心思。可笑!可笑!从朝廷官府到乡绅大户,诸般行事都是逼迫民造反,正如古人所说的,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可悲!可叹!”

    宋献策低声说道:“是的,朝野上下”无处不是亡国之象。目前这局面也只是拖延时日而已。”

    李信叹口长气,深锁眉头”俯下头,苦涩的问道:“你看,最多还可以拖延几年?”

    宋献策肯定的说道:“不出十年”必有大变。”

    李信打量一下宋献策的自信神sè,然后凭栏沉思。国事和身家前途,种种问题”一古脑儿涌上心头”使他的心头更加纷乱”更加沉重。过了一阵,他重新望着献策,感慨地说:“既然本朝国运将终,百姓涂炭如此”弟倒愿早出圣人,救斯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想到这里,他把声音压得很低,凑近宋献策的耳朵问道:“那么,新圣人是否已经出世?”

    宋献策微微一笑,高深莫测的说道:“天机深奥,弟亦不敢乱说,到时自然知道。”

    李信就没有否问。但是”一个决心已经在他的内心,快的形成,那就是游历天下,寻找这个新圣人。结果,在曹县地面,他遇到了张准。从此,他的命运,就完全的改变了。

    “圣人,已经出了……”

    李岩对着开封城,默默的自言自语。

    对于张准给予自己的任务”李岩是非常在乎的。这不单单是为自己的家人报仇雪恨的问题,还是改变整个河南现状的问题。虎贲军已经拿下了洛阳,他只要拿下开封”就可以将半个河南,都掌控在虎贲军的手里。到时候,开仓放粮,穷苦百姓就能吃饱饭了。

    然而,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人物,就必须有人,有军队,有装备。这些东西”都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张准既然说不会调给自己,一切就得自己想办法。一路上”李岩已经将自己要做的事情,都仔细的梳理了一遍,确定了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先,是要有人。这个有人的意思,不是振臂一呼,将附近的难民都招收过来。河南遍地的难民,只要有人振臂一呼,集结几千人甚至是几万人,真的是不成问题的。这也是张准放手让李岩去自己组建军团的基本原因。只要有兵员,其他都好办。

    但是,李岩目前需要的,并不是难民,而是人才,实实在在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懂得方略,必须懂得基本的带兵之道,还要对天下大势”有一定的了解。至认字,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几乎是不假思索的,李岩就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同乡牛金星”一个是好朋友宋献策。这两个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不是泛泛空谈之辈。难得的是”他们两个,对朝廷,都已经死心了。他们两个,也都在寻找新的圣人。

    牛金星被关在了卢氏县的监狱里,只要给张准请求一下,虎贲军派兵将牛金星救出来,问题不大。卢氏县距离洛阳不远,这么一座县城,交战的双方几乎都没有注意到的。

    不好办的是宋献策。一直以来,宋献策都是一个孤hún野鬼,经常在别人想不到的地方出现。不知道宋献策眼下在哪里?当务之急,是要将这个鬼才找到。只要有宋献策帮忙,拿下开封城,问题不大。

    “公子,宋献策有消息。”

    忽然间,有打探消息的随从急匆匆的赶来报告。

    “哦?宋献策?”

    李岩又惊又喜,急忙问蒸自己正要找宋献策呢,这么快就有他的消息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9674 49675 49676 49677 49678 49679 49680 49681 49682 49683 49684 49685 49686 49687 49688 49689 49690 49691 49692 49693 49694 49695 49696 49697 49698 49699 49700 49701 49702 49703 49704 49705 49706 49707 49708 49709 49710 49711 49712 49713 49714 49715 49716 49717 49718 49719 49720 49721 49722 49723 49724 49725 49726 49727 49728 49729 49730 49731 49732 49733 49734 49735 49736 49737 49738 49739 49740 49741 49742 49743 49744 49745 49746 49747 49748 49749 49750 49751 49752 49753 49754 49755 49756 49757 49758 49759 49760 49761 49762 49763 49764 49765 49766 49767 49768 49769 49770 49771 49772 49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