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偏安江南的王朝,几乎没有善始善终的。成祖当初迁都***,隐隐约约也提到这方面的意思。成祖朱棣不想大明王朝太短命,于是决心迁都***。难道说,要在自己的手里,给未来的历史,创造一个叫做“南明”的名词吗?这个南明,又能坚持多久呢?
历朝历代,偏安江南的王朝,最大的依靠,就是水军。依靠长江天险,只要江南王朝,有战斗力比较强的水军,一般都能支撑一段时间。因为,在北方建立起来的王朝,水军的战斗力,一般不会很强的。他们可以在北方纵横驰骋,到了长江边,就有可能腿软了。但是,要命的是,张准却不在其中。
别人没有水军,张准有!而且还相当的强大!这就是崇祯最郁闷的。张准在羽翼未丰的时候,就敢带着战船去挑衅南京,将南京的文武官员,都吓出了一身冷汗。现在,羽翼丰满的张准,还有什么事情是干不出来的?
具体的来说,虎贲军已经控制了淮安府、扬州府等地,和南京,只有一水之隔。渡江南下,简直是轻而易举。历朝历代,谁的政权,水军有虎贲军这么强大的?有这么强大的水军,虎贲军要渡江南下,南京又有什么反抗的能力?
要是在南京阻挡不住虎贲军的进攻,那么,继续迁都?迁都到临安?或者是一直向南,一直迁都到广州?然而,就算是迁都到广州,就能避开虎贲军的攻击了吗?根本不可能啊!气势汹汹的虎贲军,肯定会好像疯狗一样追上来的。
既然迁都也是死,不迁都也是死,那又何必迁都呢?何必自己折腾自己呢?死在京师,名声总要比死在南京好听一点。最起码,到了地下,也可以跟列祖列宗说,自己已经努力了,可惜还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或许,列祖列宗也不会见怪吧?
但是,话说回来,迁都,还有一丝丝的希望。要是不迁都,那就一丝丝的希望都没有。谁也不知道,在迁都以后,会不会发生什么别的事情。或许,张准突然暴毙?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最好还是迁都。到底怎么办?
“陈新甲呢?”
崇祯忽然问道。
“回皇爷,陈新甲亲自到山海关指挥部队撤退了。”
王承恩在崇祯的后面回答。
“这个陈新甲!”
崇祯皇帝嘟囔两句。
对于陈新甲去山海关的真正目的,崇祯是一无所知,他还以为陈新甲真的是去监督残余部队的撤退了,内心里就有几分的欣慰。这年头,能真心做事的人已经不多了。幸好,自己看重的杨嗣昌和陈新甲,都是认真做事的人。
“杨嗣昌呢?”
“传他来!”
陈新甲既然不在,那就将杨嗣昌叫来好了。
因为虎贲军占据了洛阳,郑州又被一个叫做李岩的家伙围攻,河南基本上要失控了。崇祯的心,要说没有一点烦躁,那是不可能的。福王的下落,还是不明不白的。他已经有一点心理准备了,就等着最悲惨的结果,什么时候才会被捅出来。
福王的事情,暂时不要去管,还是关注于迁都的事情吧。大臣们送来的奏章,都说迁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要是眼下不迁都,以后就算有迁都的意思,只怕都无法进行了。就算不迁都,是不是也要派一个皇子到南京去?
崇祯目前有三个儿子,朱慈烺、朱慈炯、朱慈诏,大的才十来岁,小的才几岁。其中,大儿子朱慈烺是他和周皇后的孩子,是名正言顺的长子,也是大家公认的未来太子。不过,因为朱慈烺的年纪还小,崇祯自己也还年轻,因此,崇祯还没有给他太子的名分。
很多大臣们的意思,都是请崇祯先将朱慈烺派遣到南京坐镇,以防止不测。父子本为一体,这样的安排,是最妥当的。万一京师发生什么意外……嗯,是万一啊,也好有个照应。目前南京方面主持大小事务的刘宗周,在奏章里面,也隐晦的提到,要是没有一个皇族在,他也不好处事。
可是,每次当崇祯准备将朱慈烺派往南京的时候,他又犹豫了。他总是自己安慰自己,不要着急,不要着急,南京那边,有刘宗周等人,就算没有皇子去,也没有关系的,没有关系的……
说到底,还是崇祯自己的多疑心理在作怪。崇祯不好女色,对吃喝不讲究,对穿着不讲究,对权力却是非常的迷恋。他舍不得将自己的权力,哪怕是分出一点点来给别人。哪怕是屁大的事情,他都要亲自处理,否则,总感觉别人会欺骗他似的。
他的勤政,通宵达旦,自己累死,与其说是他的勤奋,不如说是他从来不相信人的恶果。他自己太勤奋了,太积极了,以致将内阁的作用,都全部架空了。内阁本来是大明朝权力平衡的关键所在,被他架空了以后,大明朝自然就要摇摇晃晃,摇摇欲坠了。
崇祯不信任自己的大臣,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相信。他担心,一旦将皇子派去南京,万一,万一,万一那啥,京城没事了,太子却又在南京城开了一个摊子,那自己岂不是成了李隆基?对于这一段历史,崇祯是很忌讳。无论是谁,想要分他的权力,他都是不会同意的。
可是,万一,万一,万一,京师被攻克了呢?那又怎么办?要是京师被攻克,那就真的是全部都死在一块了,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虎贲军要是进入京师,他的三个儿子,逃得掉就怪了。到底要不要派太子前往南京?崇祯想来想去,始终都没有决定好。
“皇爷,杨嗣昌来了。”
王承恩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叫他进来!”
崇祯威严的说道。
“臣杨嗣昌叩见皇上。”
杨嗣昌急忙进来,规规矩矩的行礼。
虎贲军攻克洛阳以后,杨嗣昌就被解除了军职,接替一副死人脸的侯恂,出任户部尚书,同时加封建极殿大学士,算是正式入了内阁。他在内阁的***,暂时在刘宇亮之后。不过,刘宇亮很识趣,明白崇祯皇帝是要重用杨嗣昌,因此,自己就自动自觉的退后,将杨嗣昌推到了前面。杨嗣昌也当仁不让,成了实实在在的首辅。
“南京方面,你觉得还要派人过去吗?”
崇祯有点隐晦的问道。
“这个……”
杨嗣昌犹豫着,没有立刻回答。
对于这件事,杨嗣昌还真是不敢多言。崇祯嘴里的派人过去,显然是指要不要派一个皇子。而两个小皇子,根本就是娃娃,因此,要派的话,只能是派准太子朱慈烺过去。这里面的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水深着呢!
这涉及到天家贵胄,涉及到最顶层的权力分配,杨嗣昌哪里敢多言?他是聪明人,早就察觉到崇祯对权力的痴迷。朝廷中的其他大臣,可以胡言乱语,甚至直言不讳的点出要朱慈烺前往南京,他却不行。要是他也像其他的大臣那样,肯定会失去崇祯的信任的。
“皇上,南京方面的事情,还请圣心独断。”
杨嗣昌乖巧的说道。
“爱卿,你说,京师真的守不住吗?”
崇祯有点幽怨的说道。
“皇上,京营的事情,臣难以回答,何不问问曹公公?”
杨嗣昌轻松的卸责。
“朕已经问过了。他说,要是朕亲自巡城的话,京营将士的士气,必然会大大的提升,镇守京城,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崇祯无奈的说道。
“亲自巡城?”
杨嗣昌脑海里转过一丝丝诧异的念头。
曹化淳的胆子,还真是不小啊,居然怂恿崇祯在这个时候巡城。巡城的事情,是那么容易办的吗?在大明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巡城的先例,不过是三宗而已,而且都是在和平年代。在这个时候巡城,简直是找死啊!万一从哪里飞来一枚暗箭,就要了崇祯的小命!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4458
174459
174460
174461
174462
174463
174464
174465
174466
174467
174468
174469
174470
174471
174472
174473
174474
174475
174476
174477
174478
174479
174480
174481
174482
174483
174484
174485
174486
174487
174488
174489
174490
174491
174492
174493
174494
174495
174496
174497
174498
174499
174500
174501
174502
174503
174504
174505
174506
174507
174508
174509
174510
174511
174512
174513
174514
174515
174516
174517
174518
174519
174520
174521
174522
174523
174524
174525
174526
174527
174528
174529
174530
174531
174532
174533
174534
174535
174536
174537
174538
174539
174540
174541
174542
174543
174544
174545
174546
174547
174548
174549
174550
174551
174552
174553
174554
174555
174556
17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