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幕府的海军力量,说真的,不是张准藐视他们,实在是不咋的。当初进攻朝鲜的时候,日本人的战船,就垃圾得不行,连朝鲜的龟船都打不掉。再被大明水师的战舰一冲,就溃不成军了。

    龟船是什么东西?就是一个木板做成的乌龟壳。要是换成飞龙炮的实心弹,早就将它砸开了。可是,日本人的战船,就是无法打破这层乌龟壳。由此说明,日本战船的攻击力,是根本不能摆到台面上来的。更不要说和拥有红衣大炮的虎贲军大型战舰相比了。

    估计,德川幕府的依仗,就是郑家舰队。德川家光应该是和郑芝龙牢牢的穿同一条裤子了。为了垄断日本的市场,郑芝龙不惜怂恿德川家光向虎贲军宣战,这家伙的确是满疯狂的。

    不过,这样也好。虎贲军正好光明正大的向日本发起进攻了。你丫的不是宣战了吗?那我就来打你了!剑牙舰、龙神舰、金刚舰之类的,有事没事,你们就去日本的沿海,给我样耀武扬威一下吧。

    近代日本的国门,是怎么打开?还不是被美国人佩里带着几艘大型战舰打开的?可见,日本的本质,就是欺软怕硬。到时候,虎贲军调集一百几十艘的剑牙舰,几十艘的龙神舰,再加上几十艘的金刚舰,非得将小日本吓坏不可。

    现在,还是先做点准备工作吧。先将大型战舰的数量,提升到两百艘以上再说。大型运输船的数量,最好也有个三四百艘的。至于军队的人数,倒是可以慢慢考虑。

    “把杨廷麟请来。”

    张准错开话题说道。

    王君宇答应着转身去了。

    很快,杨廷麟就神色匆匆的来到了。

    杨廷麟是新任的辽阳知府。之前,因为辽南尚未收复,他就给卢象升临时充当军机参赞,现在,辽南的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被虎贲军控制,他这个辽阳知府,就要上马上任了。

    张准开门见山的说道:“伯祥先生,我请你来,是有要事的。”

    杨廷麟肃穆说道:“大人请讲。”

    张准含笑说道:“首要的,还是木材的问题。”

    杨廷麟谨慎的说道:“大人请放心,我已经组织了三万的壮年奴隶,大规模的砍伐树木,然后顺着鸭绿江放下去。现在,是造船厂的接收能力问题,不是我们提供木材的问题了。”

    张准满意的点点头。

    只要有足够的木材,虎贲军海军的两个造船厂,就能日夜开工,源源不断的制造各色战舰。只要有足够的战舰,就可以傲视大海。什么日本人,荷兰人,英国人,全部都是浮云。

    张准目光熠熠的盯着杨廷麟,缓缓的说道:“除了保证木材的供应之外,其他的事情,我都托付给伯祥先生了。”

    杨廷麟急忙行礼说道:“不敢有负大人所托。”

    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的内心,很是感叹,感觉自己的后半身,总算是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张准的确是一个舍得放权的人,除了军事上的权力,其他的权力,基本都下放了。有张准的榜样在,政务部的各位大佬,自然也是大方的将权力下放。

    杨廷麟感觉,自己在朝廷,做了二十年的官员,都没有掌握过如此实实在在的权力。知府尽管是地方官,掌控的权力,着实不少。辽阳府所辖的田地,还有人口,都全部在他的掌握之中。这一份成就感,是以前根本就没有的。

    张准含笑说道:“你要是有时间,就说说你的计划吧!”

    杨廷麟谨慎的说道:“首要的工作,是清点人口、物资、房屋等,掌握确切的数据。其次,是要恢复交通、水利、通信等。再次,是要推行均田令,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属下觉得,灵山卫的大型农庄,是很不错的例子。或许,在辽南也可以推行。”

    张准好奇的说道:“伯祥先生,请讲。”

    杨廷麟于是娓娓的讲述起来。

    这位新任辽阳知府的意思,是准备在辽东,先搞好像灵山卫那样的大型农庄,先将所有的田地,都全部开发出来再说。说真的,他对那些农庄很有兴趣。他去过灵山卫的农庄考察过,对那些农庄的印象很深。这一次,是准备学以致用了。

    灵山卫的第一农庄,尽管只有不足三万亩的田地,每年上缴的粮食,却相当于上万户农户。而他本身的屯丁,收入也相当的不错。这一点,让杨廷麟记忆犹新。作为官员,他当然要为虎贲军着想。在任何时候,囤积粮食,都是官员获得政绩的最直接途径。官府可以获得大量的粮食,民众的收入也不错,这样的模式,杨廷麟要是没有兴趣才怪了。

    大型农庄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体劳动,可以充分的发挥人员和农具上的优势。很多大型的机械农具,都可以投入使用。不要以为明末就没有大型农具,其实是有的,只是没有推广而已。好像宋应星自己,就发明了多样的大型农具。

    东北的土地,更加的平坦,更加的利于大型机械的操作。杨廷麟设想,要是这些大型农庄真的兴办起来,生产效率应该是相当高的。在未来的三五年时间里,就可以将辽南的农业生产,恢复到万历中期的水平。嗯,甚至有可能超过。

    当然,均田令也是要执行的。因为张准的特别恩赐,东北每个人的均田令上限,可以得到一百亩。这样一来,大型农庄的出现,就更加的容易了。只要一百个人联合起来,就有可能形成一个上万亩的大型农庄啊!

    张准点点头,缓缓的说道:“这是不错的思路。在刚开始的时候,集中劳动,集中生产,集中资源,集中农具,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人员的积极性。不过,你也要有长远的打算,大型农庄,不是万能的。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大型农庄的优点,之前已经说过了。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大锅饭在开始的时候,可能很新鲜,能够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但是,人都是狡猾的,都是有惰性的。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出工不出力的现象。钻空子的现象,会越来越严重的。因此,最终的结果,还是要分田到户,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不过,只要有三到五年的时间,大型农庄就可以将东北地区的农业,都发展起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依靠大型农庄,将辽东的农业基础,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非常关键的。当初,新中国建立,不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将基础都基本打好的吗?

    “伯祥先生,你的想法,我是积极支持的!”

    张准明确表态。

    对于朝廷过来的官员,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事比较瞻前顾后,思前想后的多。他们放不开手脚,害怕犯错误,害怕受到别人的攻击。这一点,在张慎言他们的身上都存在。和王铭宇、侯山平、刘航他们比起来,这些老字辈的确是缺乏冲劲。

    得到张准的明确支持,杨廷麟就放心的去了。他这一去,辽南地区的大型农庄,果然好像以后的春笋,蓬蓬勃勃的发展起来了。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

    在鼓励杨廷麟放手做事以后,张准就来到了鞍山驿。他到鞍山驿来做什么?当然是冲着这里的铁矿来的。鞍钢这个词语,想要不知道都不行。

    其实,辽东的矿藏,的确是很丰富的。要说按照省一级的行政区域来说,矿藏门类最齐全的,除了山东省,估计就是辽宁省了。鞍山的铁矿,本溪的煤矿,都是超大型的。特别是铁矿。鞍山、辽阳、本溪这个大三角范围内的铁矿,张准估计自己一辈子都用不完。此外,金矿、银矿的数量,好像也不少。

    虎贲军目前最需要的,还是铁矿。鞍山的铁矿,正好满足了虎贲军的需要。张准都已经规划好了,在鞍山附近,就地建立一个大型的工业基地,将炼铁厂、铸炮厂、匠作坊等都糅合到一起来。

    “李叔,情况如何?”

    张准问李奉来。

    虎贲军进入辽南以后,张准就将李奉来叫来了。山东那边的铁矿,感觉有点不太够,开采的成本高,不利于虎贲军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军队的扩张,还有控制地盘的扩大,对于钢铁的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加。鞍钢这么响当当的名字,张准自然不会忘却的,只要自己的统治地盘上,有鞍钢万分之一的产量,那都是不得了的事情。鞍钢一年的产量,可是三千万吨啊!

    “好得很!”

    李奉来兴奋的回应。

    他简单的汇报说,从目前勘探到的情况来看,这些铁矿的含铁量,都要比山东的铁矿高得多。只要在这里修建大型的工业基地,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都可以得到较大的改善。换言之,就是虎贲军的军工生产,在未来的时间里,可以大幅度的提升。

    张准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有人,有钱,有钢铁,有地盘,这个世界,还不轮到我发飙?

    【求***!】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3600 143601 143602 143603 143604 143605 143606 143607 143608 143609 143610 143611 143612 143613 143614 143615 143616 143617 143618 143619 143620 143621 143622 143623 143624 143625 143626 143627 143628 143629 143630 143631 143632 143633 143634 143635 143636 143637 143638 143639 143640 143641 143642 143643 143644 143645 143646 143647 143648 143649 143650 143651 143652 143653 143654 143655 143656 143657 143658 143659 143660 143661 143662 143663 143664 143665 143666 143667 143668 143669 143670 143671 143672 143673 143674 143675 143676 143677 143678 143679 143680 143681 143682 143683 143684 143685 143686 143687 143688 143689 143690 143691 143692 143693 143694 143695 143696 143697 143698 14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