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忍不住转过头去,看着顾炎武注视的墙壁。只看到在辽东都司衙门堂左边的大圆柱上,刻印着好些蓥金的大字。鞑子占领辽阳以后,估计是附庸风雅,并没有将这些字体铲除。因此,上面的大部分字体,还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这些蓥金字体的落款,正是前辽东经略袁应泰。

    再看堂的其他地方,还有不少前任辽东经略又或者是辽东巡抚的手迹。作为明朝最高级别的官,他们个个都是书法家,留下的笔迹”自然是相当出sè的。只可惜,在张准看来,他们的身份,和这里的功能,颇有些不般配。他们的笔迹,不应该留在这里。相反的”这里应该摆放十八般武器。

    这个大厅,曾经是昔日辽东都司的权力枢,是掌控辽东的最高所在。站在这里”就等于是控制了辽东。镇守这里的,不应该是一位官”而应该是一位武将。就好像是当初的李成粱。只有出sè的武将,才能镇住这片富饶却又充满杀气的地方。

    明朝的辽东控制区域,面积只相当于今天辽宁省的三分之二左右,和原的土地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出sè的地方。但是,明朝上下,都很注意辽东的存在。因为,这是汉人正统王朝,第一次将辽东真正纳入自己的版图。大量的迁徙汉人到来,也是从明朝开始的。

    在朱元璋之前,没有人有能力,又或者是有心思,控制辽东。因此,这份沉甸甸的功劳,是必须记在朱元璋身上的。无论别人怎么污蔑朱元璋的残暴,他为汉人建立的不世功业,是谁也不能抹杀的。没有朱元璋,就没有属于汉人的辽东。

    汉代的时候,辽阳又叫做襄平,是公孙家的地盘。但是,公孙家的势力,显然是最弱的。唐代的时候,这里基本上都是羁縻州,是契丹人的地盘。宋代的时候,这里一直都是异族的源地。一直到明朝,汉人才在这里设置了真正的统治机构。这个统治机构,就是张准现在所在的地方,辽东都司衙门。

    “大人,你要说点什么?”

    王君宇低声的问道。

    他现张准站在堂的间,目光熠熠的盯着前面,神sè有异,xiong膛微微的起伏,显然是情难自制,好像是有什么东西要宣泄出来。王君宇的xìng子,和王时德相差很远,他比较喜欢拍张准的马屁,喜欢察言观sè,现张准内心jī动,他立刻识趣的问道。

    张准的确想要说些什么。站在辽东都司衙门的堂里面,张准感觉到,自己浑身的血液,都有种往上涌的感觉。他感觉自己的身体,有种膨胀的yù望。他能感觉到,自己是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豪情万丈。

    从天启元年(公元6年)辽阳陷落,到今年崇祯十年(公元67年),已经足足十六年的时间过去了。在这漫长的时间长河里,辽东都司这个名字,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站在这里,他仿佛能够“看”到,在十七年前,鞑子是如何攻占这里的。

    辽阳的陷落,是一场惨烈的战斗。明朝在辽东的高层,几乎全军覆没。辽东明军的精锐,也丧失大半。光是总兵官,就战死了十个以上。要追究责任,当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十六年的时间过去,很多事情,都已经被遗忘了。但是,有一点是不能遗忘的,那就是袁应泰的责任。

    袁应泰是典型的人,对于治理民政,还算有一手,可是,将他放到军事指挥的位置上,他就完蛋了。以他的能力,根本无法应对鞑子的凶残进攻。这不是袁应泰一个人的悲剧,是整个大明王朝的悲剧。

    畸形的用人政策,自然导致了畸形的战果。

    说几句话”已经无法表达张准这时候的心情。他决定写几个字。他要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都完全写出来。他要将大明王朝畸形的用人政策,都深深的刻印在历史的长河。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笔墨!”

    王君宇急忙准备笔墨纸砚去了。

    很快”笔墨纸砚就准备好。

    张准走到书桌的前面,拿起狼牙大毫,手腕一转,笔走龙蛇,在宣纸上写下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人领军,痛哉!”

    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将他内心的愤慨”都全部表现出来了。

    如果当时辽东,不是人治政,相信鞑子绝对不会有出头的机会。辽东,本来就是军事管理区,应该派遣一员得力的武将驻守。要是有戚继光、李成粱这样的猛人在,辽东又怎么会出事?这一切,都是因为明国的官集团”太自我了,太腐朽了,太贪恋权力了。

    张准不反对国防部长之类的,由人担任,毕竟”国家的统治,还是应该由人主导的,军政府带来的,更多的负面的影响。后世证明,军政府的副作用,的确是太大了。但是”指挥作战,上前线之类的,不应该是人”特别是根本不知兵的人。

    具体的来说,兵部尚书可以是官”辽东经略之类的,则必须是武将。或者说,指挥打仗的权力,不应该交给袁应泰。袁应泰就是被放错了位置。放在内地,他必然是一个很好的巡抚之类,但是放在辽东,他就悲剧了。

    “裱起来。”

    王君宇急忙叫来几个虎贲军士兵,将墨迹未干的宣纸拿走。他是拍马屁的好手,准备将张准的题词,装裱得溧溧亮亮的,然后挂在堂的正,流传万世。

    张准身边的人,看到张准写出这样的题词,自然也跟着有些感慨。但是,他们对于张准的题词,并不是完全赞成的。毕竟,他们基本上都是人。他们认为,那不是官的错,只是袁应泰一个人的错。要是换了熊廷弼之类的,辽阳肯定不会轻易的陷落的。

    阶层之间的矛盾,的确是太难调和了。即使是对张准有些仰慕的顾炎武和黄宗羲,对于张准的观点,也是不敢芶同的。张准反对人领军,有张准的理由。可是,顾炎武和黄宗羲都觉得,不给武人领军,同样有充分的理由。

    五代十国,都是武将治国,结果,天下大乱,这样的教训,难道还不深刻吗?如果这时候明国各地,都是武将领军,朝廷根本就无法掌控啊!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军阀混战,一塌糊涂。当然,这样的想法,两人是不会向张准表1ù出来的。

    有人忽然问道:“都督大人,消灭鞑子以后,你是不是要进去京师,坐镇紫禁城了?”

    全场的声音,顿时安静下来。

    进入京师?

    封王?

    称帝?

    虎贲军收复了辽阳,声望已经是如日天,鞑子也已经没有什么反抗的能力了。接下来的战斗,应该没有太多的悬念。张准在这个时候,进入京师,入主紫禁城,想必也是众望所归。

    张准微微一笑,不动声sè的说道:“暂时还没有这样的安排。”

    有人紧追着说道:“都督大人,朝廷已经撤往蜀了,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得,这些人都将自己当做是后世的记者了。

    张准轻描淡写的说道:“蜀是不错的地方,适合养老。”

    他的回答,看起来很直白,其实,都没有直接踩在点子上。这让提问的人,有点不太甘心。可是,以他们的勇气,又不敢问得更加好直接。

    毕竟,这里是虎贲军的地头呢。

    有人尖锐的问道:“都督大人,据说倭寇向你宣战宾”

    张准点头说道:“的确如此。我军正准备反击。”

    那人继续说道:“据说倭寇和郑芝龙有联系,是不是这样呢?”

    张准淡淡的说道:“这个问题,我觉得你去问郑芝龙更合适。”

    男人微微愕然,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好说的。

    顾横bo直言不讳的问道:“张准,你会当皇帝吗?”

    张准直言不讳的回答:“别人可以当,为什么我不可以?”

    全场顿时一片的沉默,诸人神sè各异。

    张准亲口承认,他有问鼎九五之尊的野心。这就意味着,朝廷在蜀的偏安,只怕也是要昙ua一现了。以虎贲军的实力,必定是要统治全国,不给别的势力生存的机会的。

    更令他们感觉到不安的是,张准的回答,充满了霸气。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已经不适用于虎贲军了。通过对鞑子的战争,虎贲军的霸气,已经充分的外1ù。

    无论虎贲军多么的低调,都不会有人再对虎贲军粗心大意。这个时候,虎贲军就要充分的显1ù出自己的霸气来。未来,将是虎贲军的天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5437 85438 85439 85440 85441 85442 85443 85444 85445 85446 85447 85448 85449 85450 85451 85452 85453 85454 85455 85456 85457 85458 85459 85460 85461 85462 85463 85464 85465 85466 85467 85468 85469 85470 85471 85472 85473 85474 85475 85476 85477 85478 85479 85480 85481 85482 85483 85484 85485 85486 85487 85488 85489 85490 85491 85492 85493 85494 85495 85496 85497 85498 85499 85500 85501 85502 85503 85504 85505 85506 85507 85508 85509 85510 85511 85512 85513 85514 85515 85516 85517 85518 85519 85520 85521 85522 85523 85524 85525 85526 85527 85528 85529 85530 85531 85532 85533 85534 85535 8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