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行动,都是自的,没有组织的。生夏宗的行动”当然就不是这样了。接到皇太极投降的消息,生夏宗的各个骨干,马上行动起来,组织慰问团,前往辽阳。

    生夏宗的很多骨干”都是当年从辽东侥幸回来的人,他们的同袍,亲人,朋友,不知道有多少死在了辽东这块土地上。现在,鞑子投降了”他们当然要去亲自观礼。只要是能爬得动的,都要去。

    就连德王和衡王,都决定亲自前往辽阳”参加受降仪式。东虏祸害了明国二十年,明国一直都没有能力消灭他们。现在”他们终于是败在了虎贲军的手里。他俩要亲自看看,这些鞑子,到底是多么的凶残,怎么就可以将明国祸害得如此的严重呢?

    “鞑子投降了……”

    在紫禁城里面,崇祯皇帝也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个消息。他默默的坐在书桌的背后,整个人蜷缩在龙椅里面,一声不吭。周围的太监,都死劲儿的屏住自己的呼吸,生怕刺jī到了崇祯。

    这是崇祯皇帝得到的最快的捷报。驻守涿州的虎贲军白虎军团,军团长郝林勇收到信息以后,立刻派遣骑兵,将有英的喜讯,绑在箭镞上,然后射入了京师里面。这样的消息,当然没有人敢隐瞒,急急忙忙的上报给了崇祯。

    当然,没有人会天真的觉得,崇祯看到这个捷报,会笑容满面。事实上,自从上次义州卫的事情以后,虎贲军每次有捷报到来,崇祯身边的人,都情不自禁的内心一紧。他们悄悄的送上相关的信息,就急急忙忙的退走了。

    谁愿意重蹈高起潜的覆辙?当然没有人愿意。因此,虎贲军收复广宁城的时候,再也没有人兴冲冲的报捷了。果然,崇祯看到虎贲军收复广宁城的信息,也是一脸的黑sè,一声不吭。虎贲军越是厉害,越是衬托朝廷的无能,作为皇帝,他能有好脸sè吗?

    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崇祯皇帝这时候的内心,当真是打翻了黄连坛子,内心只有一片片的苦涩了。他努力了十年,都做不到的事情,虎贲军用短短四年的时间,就做到了。连他自己都不禁要问,自己这个皇帝,到底有什么脸面存在这个世界上?

    为什么明军会被鞑子打得那么惨?崇祯皇帝一直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鞑子会被虎贲军打得那么惨,崇祯皇帝同样想不明白。他看到的,只有相差天与地的结果。

    现在,鞑子居然投降了。崇祯皇帝感觉,自己的脸面,都已经完全被丢光了。他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这样的打击,的确是有点难受。好在,接下来的事情,慢慢的将崇祯拉回到现实来。

    鞑子投降了,虎贲军的兵力,就腾出来了。张准会将虎贲军用在什么地方呢?是攻打京师,还是攻打江南,又或者是投放在其他的地方?崇祯越想越觉得京师危险万分。

    要是虎贲军的主力,迅入关,和已经在涿州的白虎军团一起,合击京师的话,京师只怕是顶不住的。看来,自己呆在紫禁城的日子,屈指可数了。

    “真是想不到啊!”

    在内阁里面,杨嗣昌和刘宇亮面面相觑,无奈的长叹一晃要是在以前,听到这样的消息,他俩估计会高兴得在地上打滚。迫使鞑子投降,那得是多大的战功啊?按照明朝的爵位标准,至少得封一个异姓的亲王。没错,就是异姓的亲王,连国公都无法褒奖这样的丰功伟绩。

    但是现在……唉,高兴是高兴了,可是高兴过后,却有点惊悚的感觉。鞑子投降了,对虎贲军大有好处,对张准大有好处,就是对朝廷没有丝毫的好处。因为,鞑子投降了,虎贲军的兵力,就要调回来了。京师,就要完蛋了。

    目前,朝廷迁都蜀的动作,还是有点慢了。要是不加快的话,只怕虎贲军一个长途奔袭,他们想走都走不掉了。看来,是有必要和曹化淳商讨一下,怎么才可以让崇祯皇帝尽快的撤走了。

    和紫禁城内外的一片死气沉沉相比,在京师的其他地方,却是异常的高兴。眼下的京师,只有为数不多的百姓了。听到这个消息”一般的百姓,都显得非常的高兴。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的确是大好事。

    打败了鞑子,意味着以后京师,再也不会受到异族的干扰了。打败了鞑子,意味着虎贲军很快就要到来京师,接管他们。与其跟着朝廷一起死,还不如尽快的投靠虎贲军。

    更多的人,则是开始热切的期盼着,期盼着新王朝的建立。只要虎贲军入主京师,就意味着新王朝的开始。无论这个王朝,有没有正式的国号,有没有皇帝的称号,它都是一个新的王朝。

    朝廷要迁徙到什么地方去,已经没有百姓关心了。他们关心的,乃是虎贲军什么时候能够进入京师,均鼻令又什么时候能够颁布执行。因为这一切,都关系着他们的幸福。不过,这一切,都要等到受降仪式结束。

    -\*360118*COM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

第947章 皇太极!出来投降!

    \请到,360118,com六*九*中*文*阅读最新章节/

    (o947)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沈阳,南门外。

    在一般的情况下,皇帝都是坐北朝南的。为了表示大金国大汗坐北朝南的气势,沈阳的南门外,被修整得非常的整齐。即使是在这个兵荒马乱,大军压境的时候,也看不到杂草丛生的情形。一眼看过去,土地非常的平整,给人一种隐约的萧杀的气氛。

    沈阳的南门,向来都是夹金国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它的地位,有点相当于紫禁城外面的金水桥。清宁宫的外面,地方不够空旷,必须出城以后,才有大面积的空地。比如说,当初皇太极登基,迎接孔有德来归,都是在南门外举行盛大阅兵式的。今天,沈阳的南门外,显得静悄悄的,鸦雀无声。但是,静悄悄并不代表没有人。事实上,这时候的南门外,就有很多人。只是,所有人都悄然肃立,不出声音而已。沉静的紧张的,略带压抑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沈阳城。

    在沈阳的南门外,虎贲军青龙军团的五千人马,还有炮兵部队,还有三个骑兵营的代表,足足过千人聚集在这里。一个个的方阵,一门门的火炮,一匹匹的战马,排列整齐,如同一个个的巨人,正在肆无忌惮的沈阳城展示着自己的武力。

    皇太极宣布投降的消息,已经传遍了这个辽东,辽东各地的人们,只要是条件允许的,都纷纷跑来”想要亲眼见证历史性的一刻。很多人选择去了辽阳”也有很多人选择了沈阳。此时此刻,在沈阳城的周围,围观的民众”至少有两三万人。

    在众目睽睽之下,虎贲军自然是要表现出最刚劲的一面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杨致远甚至准备搞一个阅兵式,向周围的民众,包括鞑子在内,充分的展现虎贲军的武力。可惜,条件不允许。退求其次”只好摆出一个个的方阵来了。

    事实上,虎贲军摆出的这些方阵,对残存的大金军,的确产生了很大的震慑力。驻守沈阳的大金军主力,乃是皇太极的亲兵前锋营,无论兵员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是一等一的。但是”到了这个份上,前锋营的士气,也已经是相当的低落了。

    人的心理,总是会转变的。以前,大金军百战百胜”横扫天下,自然是眼高于顶,不将一切的敌人放在眼里。但是,在被虎贲军66续续反反复复的打败以后,他们的信心,已经完全丧失了。只要是虎贲军出现”他们都情不自禁的惊悚起来。

    对于大金国的高层来说,虎贲军的这些方阵,还有非常特殊的含义。为什么明军打不过大金军?不是因为兵员素质”不是因为武器装备,而是因为纪律的问题。明军的纪律,和大金军相比,的确是太糟糕了。奖惩不公,赏罚不明,导致纪律严重败坏。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一旦进入相持战斗,就很容易崩溃。

    可是虎贲军的纪律呢?已经通过这一个个的方阵,无声无息的展现出来了。这些方阵,已经在沈阳城的外面,矗立了足足一个时辰的时间。期间,没有任何的多余动作。虎贲军的每个士兵,都好像是麻木了似的,根本感觉不到辛苦。试问,这样的训练水平,这样严格纪律,有什么军队是他们打不败的……,在方阵的最前面,就是杨致远、卢象升、李觉等人。接到张准的命令以后,他们用了三天的时间准备,才来到沈阳的外面,正式和大金国的高层会面,代表张准正式接受皇太极的投降。

    一行人刚刚到达沈阳,就有人从沈阳城里面出来,急匆匆的向杨致远等人拱手为礼,语调尽量平静的说道:“各位,大汗已经做好投降的准备,不知道都督大人什么时候到来?”

    代表大金国迎接虎贲军到来的,正是皇太极的心腹济尔哈朗。在他的身边,则是专职的使者范程。济尔哈朗的心情,是有些麻木的,脸色有点苍白,脚步有点踉跄,感觉这些天,应该是压力很大,根本没有休息好的样子。

    其实,这些都是废话。在这个时候,大金国的高层,要是能够睡得着,那才是怪事了。他们每个人,都在经历人生最痛苦的时刻。死亡,其实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等待死亡降临的过程。大金国的高层,其实都很清楚,张准是不会放过他们的。无论过程如何,最终的结果,他们都是难逃一死。

    杨致远骄傲的挺直身躯,目光锐利的盯着对方,肃然说道:“都督大人将在辽阳接受你们的投降你们必须从沈阳到辽阳去。赫图阿拉方面,也要派人到辽阳去。”

    济尔哈朗微微苦笑一下,年轻的身躯,显得一下子苍老了很多。看来,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的确走到了极限。他无奈的点点头,酸涩的说道:“明白。”

    在辽阳受降…………要皇太极从沈阳到辽阳去……这个张准,还真是会挑时间,挑地点啊!皇太极想要保存自己的最后一点体面,只怕都做不到了。本来皇太极的意思,是在沈阳投降,将一切都结束。这样一来,就能避免让太多的人看到他的窘境。

    可是,张准这样要求,他要做的事情,就多了很多。最起码,在沈阳前往辽阳的路上,皇太极就要接受无数人的围观。沿途的群众,一定会疯狂的涌到道路的两旁,围观他皇太极的落败的。脱毛的凤凰不如鸡,失败者的待遇,从来都是最悲惨的。

    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面对张准提出的苛刻条件,大金国的高层,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拒绝。毕竟,这样的投降条件,的确是太霸道了。然而,他们要是不接受张准的条件,建州女真,又或者说是满洲人,就要全部灭绝了。孰轻孰重,相信大部分人都明白。

    正是因为如此,无论张准提出什么样的要求,皇太极都必须执行。否则,整个满族,都要全部灭绝。大金国的未来,都操纵在张准的手上,就算张准说,他要在山东受降,皇太极也只有紧巴巴的赶到山东去,一路接受无数人的围观。

    “耳皇太极出来!”

    杨致远看看天色,现吉时已到,便沉声说道。

    这受降的仪式,的磉是有些讲究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434 17435 17436 17437 17438 17439 17440 17441 17442 17443 17444 17445 17446 17447 17448 17449 17450 17451 17452 17453 17454 17455 17456 17457 17458 17459 17460 17461 17462 17463 17464 17465 17466 17467 17468 17469 17470 17471 17472 17473 17474 17475 17476 17477 17478 17479 17480 17481 17482 17483 17484 17485 17486 17487 17488 17489 17490 17491 17492 17493 17494 17495 17496 17497 17498 17499 17500 17501 17502 17503 17504 17505 17506 17507 17508 17509 17510 17511 17512 17513 17514 17515 17516 17517 17518 17519 17520 17521 17522 17523 17524 17525 17526 17527 17528 17529 17530 17531 17532 17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