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极力的挖掘辽东的资源以外,改变国人对辽东的普遍想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明朝的辽东,总的来说,和原地区,还是有太多的不同。辽东和原内地,并不是完全融合的。在心理上,更多的人,都认为辽东,乃是蛮荒之地。无论是迁徙到辽东,又或者是到辽东服役,都是受罪。
明国的朝廷,对于辽东,政策也是摇摆不定的。更多的重臣,之所以重视辽东,仅仅是将其当做是不可或缺的领土,不可或缺的荣耀的象征。他们保住这块土地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这块土地上的利益,而是为了保持国家的尊严。至于从这块土地上,获取什么利益,从来都没有认真的考虑过。
事实上,明朝从辽东地区,并没有得到什么像样的利益。辽东的木材以及矿产资源,基本上都是处于封闭的状态,没有得到任何的开。相反的,明国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保持辽东的稳定,对抗鞑子的攻击。这导致明朝的国力,有相当的部分,是被消耗在了辽东。
张准不同。张准是很现实的。他将辽东控制在自己的手上,是要尽快让辽东产出战斗力的。除了源源不断的供应木材和铁矿、煤矿资源外,张准还要辽东,出产更多的战马,更多的骑手,更多的勇士。
广宁府、辽阳府、沈阳府三府的设置,就充分的体现了张准的野心。西面的广宁府,资源略微缺乏一些,耕地面积也比较少,张准准备在这里大力的展战马产业,兴建大量的牧场,培训大量的骑手。
这里靠近蒙古大草原,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虎贲军的政策鼓励下,应该会有大量的蒙古人被汉化,又或者是出现大量的混血儿。这些人,都是虎贲军骑兵的重要来源。
南面的辽阳府,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里地势平坦,河流众多,适合展大型农庄。在杨廷麟的努力下,这里以及组建了相当数量的大型农庄。农庄的管理者,模仿灵山卫的经验教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至于北面的沈阳府,则是准备大量的吸引外来的土著民族,到这里定居。沈阳府龙蛇混杂,是典型的多民族杂居点。将土著民族,从深山老林里引诱出来,让他们处于虎贲军的控制下,这要比让他们继续留在深山老林里面安全得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最可靠的。将脑袋所在沙堆里的事情,张准向来都是不做的。
皇太极被人民委员会带着离开辽阳以后,张准又开始沉浸到新的事务当。因为辽阳战斗的胜利,还有皇太极的投降仪式,在张准的面前,积压了相当数量的捷报。这些捷报,要是单独送来,都会引起张准的特别关注。不过,在皇太极投降仪式的掩盖下,它们只能是暂时靠边站了。
九月份,对于虎贲军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月份。金秋十月,正是丰收的时节。各行各业,都是捷报不断。在各地,都有连串的喜事生。除了鞑子无条件投降,最引人瞩目的捷报,就是来自虎贲军海军了。
先,是在九月初,位于鹧鸪湾的第一造船厂的第五批剑牙舰下水,总共是十八艘。九月旬,同样是在鹧鸪湾的第一造船厂,第二批龙神舰下水,总共是十二艘。三十艘战舰,接连下水,的确让人兴奋不已。
但是,这还不是最大的成绩,更大的成绩还在后面。在九月底,第二造船厂的第一批劳动成果,总共是五十艘的剑牙舰,下水完成了试航。一次就下水五十艘剑牙舰,这就是第二造船厂的辉煌所在。五十个大型船坞,同时开工建造五十艘大船,这样的造船能力,早就过以前的南京宝船厂了。
有这批生力军的加入,虎贲军海军光是剑牙舰数量,就过了一百三十艘。这还是虎贲军海军的大型战舰,第一次突破一百艘的关口。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虎贲军海军的实力,又提升了至少一个档次。
一百三十多艘的剑牙舰,十八艘的龙神舰,这样的组合,在东亚海面,绝对数得上号了。要是郑芝龙知道这一点,应该不会主动的来找虎贲军海军的麻烦了。同时,虎贲军海军,连续出动舰队,***日本的海岸线,也成为了可能。
当然,和荷兰人的舰队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荷兰人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拥有了一万多艘的大型战船,这个数字,的确是很吓人的。但是,只要假以时日,虎贲军追上荷兰人的战舰数量,是完全有可能的。
除了大量的战舰下水之外,在九月份,李岩军团也成功的攻克了开封。周王被流放,河南巡抚余应桂等人,被直接审判枪毙。开封收复以后,虎贲军对河南的控制,进一步增强。原腹地,已经处处都是虎贲军的身影了。
在开封做短暂的休息以后,李岩军团准备顺着许州、临颍、郾城、舞阳这样的路线攻击前进,一路扫荡朝廷军队。这样一来,南阳等地的守军,就比较悲剧了。
虎贲军要是进攻南阳的话,就有可能直接威胁到襄阳。襄阳是原偏西地区的重要门户,一旦襄阳失守,虎贲军从这里进入蜀,就会成为可能。因此,朝廷方面,立刻派遣孙传庭,亲自镇守襄阳。
但是,以目前的湖广军的实力,能够阻挡虎贲军的进攻吗?很难。孙传庭的确是有能力的。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的朝廷,已经是山穷水尽,不可能给予孙传庭更多的帮助。因此,孙传庭的计划,只能是镜花,水月,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九月份,张准还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就是王时德成功的将自己的师傅,贺逢圣,拉入到了虎贲军的阵营。贺逢圣此人,在湖广一带,还是比较有名气的。他的投靠,极大的震动了江南一带。这对于其他士子的归心,非常有好处。
事实上,随着虎贲军打败鞑子,虎贲军的正统地位,开始渐渐的得到承认。毕竟,原来的明国朝廷,真的是太糟糕了,给民众的印象,非常的不好。虎贲军以骄傲的战绩,向百姓们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大人,挥军西进的方案,已经搞好了。”
王君宇进来,递给张准一份方案。
虎贲军要挥军西进,目标当然是紫禁城了。
夹着消灭鞑子的余威,虎贲军只要逼近京师,基本上可以不用战斗,就完成占领京师的任务。以京师三大营的实力,还有明国高层的心态,估计他们是绝对不会在京师死守的。
磨刀霍霍向猪羊,虎贲军就要对京师动手了,不知道作为紫禁城的主人,崇祯皇帝,会有什么反应呢?他舍不舍得搬离这个家呢?
……
京师,紫禁城,东暖阁。
深夜的东暖阁,里面的灯光,非常的明亮,外面的灯光,却是一片的昏暗。不是皇宫为了节省开支,没有能力开这个多灯,而是东暖阁外面侍候的太监宫女,都愿意呆在黑暗,隐藏自己的身影,以免被崇祯皇帝不小心盯上,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随着虎贲军的不断胜利,鞑子的步步败退,特别是皇太极的投降,崇祯皇帝的脾气,变得非常古怪。他一会儿自怨自艾的,不知道在嘟囔什么。一会儿脸色铁青的坐在那里,也不管手上是什么奏章,心情不爽的他,朱笔一挥,就是大大的一个“杀”字。
有的时候,甚至是连续“杀杀杀”几个打字,笔力直透纸背。前来拿奏章的王承恩看到,内心都情不自禁的一凛。这几个大红的杀字下去,只怕奏章送来的地方,又要掀起一番的腥风血雨了。
“辽阳……”
“建虏……”
“皇太极……”
崇祯皇帝无奈的回味着这几个字眼,一肚子的晦涩。在遥远的辽阳,皇太极正式向张准投降,这对于崇祯皇帝来说,的确是十分难受的。他感觉,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都好像是在嘲笑他一样。
这份荣耀,本来应该是属于他崇祯皇帝的。他是大明国最高的主宰。建虏,是大明国的敌人。大明国和建虏,打了差不多二十年的仗,损失无数。崇祯有充足的理由认为,建虏投降,也应该是向他这个皇帝投降,而不是向张准投降。但是,这一切,都被张准抢走了。
这对于联想力丰富的人来说,绝对不是好兆头。皇太极向张准投降,说明他认为,张准才是明国最高的统治者,最有权力的人。加上张准之前的一些言语,就算是白痴,都知道,张准有取代崇祯的狼子野心了。
该死的张准!
该死的虎贲军!
崇祯皇帝在内心里悄悄的骂道。
要是有能力的话,崇祯一定会将张准抓来,然后下令将他凌迟处死。要是张准在三天的时间里死去,他还要追究刽子手的责任。可是,崇祯没有这个能力,因此,他只好死死的忍着。
张准在辽阳接受皇太极的投降,崇祯在紫禁城,却是屡屡接到令人沮丧的奏章。先,是来自江南的消息,说江南的士绅,已经相当的不可靠。他们极有可能要投靠虎贲军。随后,又有更大的噩耗传来,就是郑州失守了。
没有了东南半壁的支持,朝廷是无法继续维持的。以蜀的能力,最多也就是满足蜀的需要而已。江南传来的消息,的确令人沮丧。至于郑州的失陷,已经不是沮丧,而是绝望了。
“皇爷,杨嗣昌来了。”
王承恩悄悄的出现在崇祯的背后,低声的说道。
“杨嗣昌,朕问你,太原附近的马贼,到底是怎么回事?”
崇祯皇帝开门见山的问道,脸色相当的晦暗。
在前几天,晋王派人送来密报,说是太原的附近,马贼横行,劫掠财物,伤人性命,地方官军清剿不努力,让晋王深深的感觉到忧虑。晋王为了自身的安全起见,不得不请崇祯皇帝派兵围剿。
看到这份奏章,崇祯皇帝的内心,情不自禁的咯噔一下。晋王的事情,他没有心思去理会。他和晋王的关系,一向都是很差的。但是,太原城,崇祯不能不管。因为,要撤往蜀,太原是必经之路。要是太原出现问题,京师的人,就算想走都走不了了。
杨嗣昌无奈的说道:“皇上,只怕是虎贲军骑兵,已经渗透到了太原附近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2878
162879
162880
162881
162882
162883
162884
162885
162886
162887
162888
162889
162890
162891
162892
162893
162894
162895
162896
162897
162898
162899
162900
162901
162902
162903
162904
162905
162906
162907
162908
162909
162910
162911
162912
162913
162914
162915
162916
162917
162918
162919
162920
162921
162922
162923
162924
162925
162926
162927
162928
162929
162930
162931
162932
162933
162934
162935
162936
162937
162938
162939
162940
162941
162942
162943
162944
162945
162946
162947
162948
162949
162950
162951
162952
162953
162954
162955
162956
162957
162958
162959
162960
162961
162962
162963
162964
162965
162966
162967
162968
162969
162970
162971
162972
162973
162974
162975
162976
162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