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对于虎贲军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月份。金秋十月,正是丰收的时节。各行各业,都是捷报不断。在各地,都有连串的喜事生。除了鞑子无条件投降,最引人瞩目的捷报,就是来自虎贲军海军了。

    先,是在九月初,位于鹧鸪湾的第一造船厂的第五批剑牙舰下水,总共是十八艘。九月旬,同样是在鹧鸪湾的第一造船厂,第二批龙神舰下水,总共是十二艘。三十艘战舰,接连下水,的确让人兴奋不已。

    但是,这还不是最大的成绩,更大的成绩还在后面。在九月底,第二造船厂的第一批劳动成果,总共是五十艘的剑牙舰,下水完成了试航。一次就下水五十艘剑牙舰,这就是第二造船厂的辉煌所在。五十个大型船坞,同时开工建造五十艘大船,这样的造船能力,早就过以前的南京宝船厂了。

    有这批生力军的加入,虎贲军海军光是剑牙舰数量,就过了一百三十艘。这还是虎贲军海军的大型战舰,第一次突破一百艘的关口。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虎贲军海军的实力,又提升了至少一个档次。

    一百三十多艘的剑牙舰,十八艘的龙神舰,这样的组合,在东亚海面,绝对数得上号了。要是郑芝龙知道这一点,应该不会主动的来找虎贲军海军的麻烦了。同时,虎贲军海军,连续出动舰队,***日本的海岸线,也成为了可能。

    当然,和荷兰人的舰队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荷兰人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拥有了一万多艘的大型战船,这个数字,的确是很吓人的。但是,只要假以时日,虎贲军追上荷兰人的战舰数量,是完全有可能的。

    除了大量的战舰下水之外,在九月份,李岩军团也成功的攻克了开封。周王被流放,河南巡抚余应桂等人,被直接审判枪毙。开封收复以后,虎贲军对河南的控制,进一步增强。原腹地,已经处处都是虎贲军的身影了。

    在开封做短暂的休息以后,李岩军团准备顺着许州、临颍、郾城、舞阳这样的路线攻击前进,一路扫荡朝廷军队。这样一来,南阳等地的守军,就比较悲剧了。

    虎贲军要是进攻南阳的话,就有可能直接威胁到襄阳。襄阳是原偏西地区的重要门户,一旦襄阳失守,虎贲军从这里进入蜀,就会成为可能。因此,朝廷方面,立刻派遣孙传庭,亲自镇守襄阳。

    但是,以目前的湖广军的实力,能够阻挡虎贲军的进攻吗?很难。孙传庭的确是有能力的。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的朝廷,已经是山穷水尽,不可能给予孙传庭更多的帮助。因此,孙传庭的计划,只能是镜花,水月,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九月份,张准还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就是王时德成功的将自己的师傅,贺逢圣,拉入到了虎贲军的阵营。贺逢圣此人,在湖广一带,还是比较有名气的。他的投靠,极大的震动了江南一带。这对于其他士子的归心,非常有好处。

    事实上,随着虎贲军打败鞑子,虎贲军的正统地位,开始渐渐的得到承认。毕竟,原来的明国朝廷,真的是太糟糕了,给民众的印象,非常的不好。虎贲军以骄傲的战绩,向百姓们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大人,挥军西进的方案,已经搞好了。”

    王君宇进来,递给张准一份方案。

    虎贲军要挥军西进,目标当然是紫禁城了。

    夹着消灭鞑子的余威,虎贲军只要逼近京师,基本上可以不用战斗,就完成占领京师的任务。以京师三大营的实力,还有明国高层的心态,估计他们是绝对不会在京师死守的。

    磨刀霍霍向猪羊,虎贲军就要对京师动手了,不知道作为紫禁城的主人,崇祯皇帝,会有什么反应呢?他舍不舍得搬离这个家呢?

    ……

    京师,紫禁城,东暖阁。

    深夜的东暖阁,里面的灯光,非常的明亮,外面的灯光,却是一片的昏暗。不是皇宫为了节省开支,没有能力开这个多灯,而是东暖阁外面侍候的太监宫女,都愿意呆在黑暗,隐藏自己的身影,以免被崇祯皇帝不小心盯上,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随着虎贲军的不断胜利,鞑子的步步败退,特别是皇太极的投降,崇祯皇帝的脾气,变得非常古怪。他一会儿自怨自艾的,不知道在嘟囔什么。一会儿脸色铁青的坐在那里,也不管手上是什么奏章,心情不爽的他,朱笔一挥,就是大大的一个“杀”字。

    有的时候,甚至是连续“杀杀杀”几个打字,笔力直透纸背。前来拿奏章的王承恩看到,内心都情不自禁的一凛。这几个大红的杀字下去,只怕奏章送来的地方,又要掀起一番的腥风血雨了。

    “辽阳……”

    “建虏……”

    “皇太极……”

    崇祯皇帝无奈的回味着这几个字眼,一肚子的晦涩。在遥远的辽阳,皇太极正式向张准投降,这对于崇祯皇帝来说,的确是十分难受的。他感觉,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都好像是在嘲笑他一样。

    这份荣耀,本来应该是属于他崇祯皇帝的。他是大明国最高的主宰。建虏,是大明国的敌人。大明国和建虏,打了差不多二十年的仗,损失无数。崇祯有充足的理由认为,建虏投降,也应该是向他这个皇帝投降,而不是向张准投降。但是,这一切,都被张准抢走了。

    这对于联想力丰富的人来说,绝对不是好兆头。皇太极向张准投降,说明他认为,张准才是明国最高的统治者,最有权力的人。加上张准之前的一些言语,就算是白痴,都知道,张准有取代崇祯的狼子野心了。

    该死的张准!

    该死的虎贲军!

    崇祯皇帝在内心里悄悄的骂道。

    要是有能力的话,崇祯一定会将张准抓来,然后下令将他凌迟处死。要是张准在三天的时间里死去,他还要追究刽子手的责任。可是,崇祯没有这个能力,因此,他只好死死的忍着。

    张准在辽阳接受皇太极的投降,崇祯在紫禁城,却是屡屡接到令人沮丧的奏章。先,是来自江南的消息,说江南的士绅,已经相当的不可靠。他们极有可能要投靠虎贲军。随后,又有更大的噩耗传来,就是郑州失守了。

    没有了东南半壁的支持,朝廷是无法继续维持的。以蜀的能力,最多也就是满足蜀的需要而已。江南传来的消息,的确令人沮丧。至于郑州的失陷,已经不是沮丧,而是绝望了。

    “皇爷,杨嗣昌来了。”

    王承恩悄悄的出现在崇祯的背后,低声的说道。

    “杨嗣昌,朕问你,太原附近的马贼,到底是怎么回事?”

    崇祯皇帝开门见山的问道,脸色相当的晦暗。

    在前几天,晋王派人送来密报,说是太原的附近,马贼横行,劫掠财物,伤人性命,地方官军清剿不努力,让晋王深深的感觉到忧虑。晋王为了自身的安全起见,不得不请崇祯皇帝派兵围剿。

    看到这份奏章,崇祯皇帝的内心,情不自禁的咯噔一下。晋王的事情,他没有心思去理会。他和晋王的关系,一向都是很差的。但是,太原城,崇祯不能不管。因为,要撤往蜀,太原是必经之路。要是太原出现问题,京师的人,就算想走都走不了了。

    杨嗣昌无奈的说道:“皇上,只怕是虎贲军骑兵,已经渗透到了太原附近了。”

    在说话的时候,他悄悄的打量着崇祯皇帝的反应。因为,那些所谓的马贼,的确是有人假扮的。但是,假扮马贼的,并不是虎贲军,而是官兵自己。

    崇祯皇帝犹豫不决,朝廷的臣子,都十分的焦急。他们的身家性命,都维系在崇祯皇帝的身上,真的是皇帝不急急太监。崇祯皇帝如坐钓鱼台,纹丝不动,下面的大臣们,却是热锅上的蚂蚁了。

    现在,虎贲军就要大举入关了,崇祯皇帝还是没有下达最后的旨意,的确让大伙儿嘴唇上都冒泡泡了。既然所有的官员,都赞成尽快的迁徙到蜀,有人就献上一计,派人假扮马贼,冒充虎贲军,试图截断崇祯皇帝的退路。负责操纵这场好戏的,正是杨嗣昌本人。

    “虎贲军?”

    崇祯的说话,有点狐疑,又有点惊恐。

    他直觉里,觉得虎贲军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但是,事关紧要,他的确担心太原出什么幺蛾子。看来,紫禁城已经是岌岌可危,不走不行了。

    杨嗣昌说道:“地方巡抚,还有各位总兵官,都已经证实,太原周围,的确有大量的马贼。”

    崇祯皇帝看着杨嗣昌。

    他总是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可是,到底哪里不对,他一时间又无法准确的说上来。片刻之后,虎贲军到来的危险,让崇祯皇帝深感压力。要是自己行动迟缓,说不定,就要成为明国历史上,第二个被敌人活捉的皇帝了。这样的结果,崇祯皇帝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7963 57964 57965 57966 57967 57968 57969 57970 57971 57972 57973 57974 57975 57976 57977 57978 57979 57980 57981 57982 57983 57984 57985 57986 57987 57988 57989 57990 57991 57992 57993 57994 57995 57996 57997 57998 57999 58000 58001 58002 58003 58004 58005 58006 58007 58008 58009 58010 58011 58012 58013 58014 58015 58016 58017 58018 58019 58020 58021 58022 58023 58024 58025 58026 58027 58028 58029 58030 58031 58032 58033 58034 58035 58036 58037 58038 58039 58040 58041 58042 58043 58044 58045 58046 58047 58048 58049 58050 58051 58052 58053 58054 58055 58056 58057 58058 58059 58060 58061 58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