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知蝶自信的说道。

    她谨慎的说道,同时开工的,有三艘苍山船,现在已经完成了龙骨结构,接下来的建造,速度会快很多。但是,造船是系统的工程,很多环节是不能求快的,否则,质量就要受到影响。比如说,刷桐油。一艘船要反反复复的刷三次桐油。必须等前面刷的桐油干透,然后继续刷。如果前面的桐油不干透,即使新的桐油刷上去,也不会有任何的效果。

    张准说道:“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快造船的进度?”

    薛知蝶微微一笑,简短的说道:“扩建船坞,同时开工建造更多的船。”

    张准沉吟着说道:“扩建一个船坞,大概需要多少资金?”

    薛知蝶说道:“一千六百两左右吧。”

    张准略微思忖,果断的说道:“那就先扩建六个船坞!”

    六个船坞,就是一万两左右……自然没有任何问题。在洗掠了田横岛以后,现在的张准,的确可以用财大气粗来形容。扩建六个船坞以后,就可以同时开工建造九艘船。三个月一艘,一年下来,有三十六艘。基本上可以组成一个小型的近海舰队了。

    薛知蝶目光熠熠的说道:“没问题!只要有钱有粮,你要多少战船有多少战船!”

    离开造船厂以后,张准来到黑龙湾。

    骑着战马站在岸边,张准果然看到港口的外面,的确有船只在排队,可见黄四郎和郭明泰所言非虚。目前的黑龙湾,的确不能满足船只装货、卸货的要求了。好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扩建!

    “刘瞻呢?”

    “叫他过来。”

    张准沉声说道。

    刘吉祥答应着去了。

    很快,刘瞻就来到了。

    负责黑龙湾建设的,叫做刘瞻,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年人。浮山城目前还是人才太少,张准能抓到一个是一个。只要能做点事情,都被张准给抓出来了。这个刘瞻,其实是很普通的军户,胜在老实,手脚干净,勤劳,张准就让他来主管黑龙湾的建设。

    “说说情况。”

    张准沉吟着说道。

    “好!”

    刘瞻简短的介绍了目前港口的情况。

    黑龙湾目前有五个泊位,可以同时停泊五艘船。每艘船的停泊时间,大约要六个时辰,也就是半天。此外,晚上不能装货,卸货,因此,基本上,一艘船要停泊一整天的时间。换言之,黑龙湾每天只能接纳五艘船。这样的吞吐量,显然是无法满足曰益增长的货运需求,难怪后面的船只要排队。

    张准沉思着说道:“将泊位增加到二十个,需要多少银子?”

    刘瞻摇摇头,表示自己无法计算。

    张准只好皱眉说道:“一万两,够不够?”

    刘瞻有些木讷的说道:“我先用着。”

    张准忽然说道:“你把刘一平叫来!”

    刘瞻于是派人去了。

    很快,刘一平到来了。

    张准和刘一平也是老熟人了,在王世新还没死的时候,刘一平曾经作为王世新的代表,在毛家屯和张准举行过谈判,结果不欢而散。当然,现在已经时过境迁。王世新死了,浮山城也换了主人。刘一平懂得写字,懂得算数,在张准的眼里,就是人才,因此,刘一平被雇佣了,就在黑龙湾干活。

    张准问道:“刘一平,扩建一个泊位,需要多少银子?”

    刘一平显然对这个问题有所准备,谨慎的说道:“大人,要是白天卸货的话,每个泊位五百两银子足够。但是,如果夜间也要卸货,就要六百两银子左右。”

    张准点头说道:“行!我拨付一万两银子!扩建十五个夜间也能装货卸货的泊位。”

    从田横岛那里捞到了一笔银子,张准毫不犹豫的挥霍下去了。

    钱要用出去,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他可不是守财奴。

    刘一平急忙表示感谢。

    张准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说道:“叫几个工人来!”

    刘瞻急忙叫来几个工人。

    张准说道:“你们的装货卸货,效率太低,尤其是大宗的货物。我看,你们有必要做几个滑轮组和龙门架。”

    一众工人面面相觑。

    滑轮组?

    龙门架?

    张准不理会他们的神色,将滑轮组和龙门架的基本情况,给他们描述了一遍。这是后世非常常见的工具,在明朝却是没有。如果能够在明朝推广开来,装货、卸货的效率,无疑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这些工人听完以后,豁然开朗。天底下,原来还有这样的东西。龙门架也就罢了,那个滑轮组,着实是奇妙。几个轮子,一根绳子,一个支撑架,居然可以发挥这么大的效应,将沉重的货物,轻松的拖上来。要是张准不说,他们就算是想破脑袋,恐怕也难以想出来。

    在黑龙湾,装货卸货,最麻烦的,的确是大宗的货物了。必须几个人一起抬下来,小心翼翼的,很浪费时间。大部分时间,都被消耗在这里。现在,有了这个滑轮组和龙门架,直接将货物吊上去,不但可以节省人手,还可以加快货物的流转速度。

    张准说道:“滑轮组和龙门架的基本原理,就是这样,你们自己琢磨着,看看能不能进一步改进。你们都是有技术的工匠,其中的一些细节,需要你们自己去完善。”

    顿了顿,张准慷慨的说道:“相信大家也有耳闻,我对技术创新的奖励,是从来不吝啬的。你要是有好的建议和想法,不妨做出来,给我看看。只要确实是改进了,白花花的银子,马上落入你的口袋!”

    一众工匠闻言,顿时大受鼓舞。

    张准的话,是有现实的例子的。匠作坊的那些工匠,不少人都因为改良技术,获得了额外的奖励,现在的曰子,过的非常的滋润。

    果然,被张准用白花花的银子激励一番以后,那些工匠果然努力钻研技术,不断提升滑轮组和龙门架的工作效率。结果,黑龙湾的吞吐量,不断的翻番,加上泊位的扩建,船只进港,再也不需要排队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1219 161220 161221 161222 161223 161224 161225 161226 161227 161228 161229 161230 161231 161232 161233 161234 161235 161236 161237 161238 161239 161240 161241 161242 161243 161244 161245 161246 161247 161248 161249 161250 161251 161252 161253 161254 161255 161256 161257 161258 161259 161260 161261 161262 161263 161264 161265 161266 161267 161268 161269 161270 161271 161272 161273 161274 161275 161276 161277 161278 161279 161280 161281 161282 161283 161284 161285 161286 161287 161288 161289 161290 161291 161292 161293 161294 161295 161296 161297 161298 161299 161300 161301 161302 161303 161304 161305 161306 161307 161308 161309 161310 161311 161312 161313 161314 161315 161316 161317 16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