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鞑子排兵布阵,卷土重来
.
原来一片死气沉沉的登州城,随着鞑子的到来,反而恢复了几分的生机。当然,这是谁也不愿意要的生机。登州城内的所有店铺,所有的楼堂馆所,都被全部封闭。所有的商铺,也被全部封闭。所有的民居,也都被全部封闭。除了鞑子驻扎的地方,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允许有人存在。
大量的鞑子在街上巡逻,将发现的汉人逮捕起来,然后押送上船,全部送往辽东。这是鞑子的一贯做法。一来是为了增强辽东的劳动力,二来是为了防止藏有奸细。城内一个汉人都没有,奸细自然就无法藏身了。正是因为如此,汉人在登州城内几乎无法立足。所有的情报工作,都陷于瘫痪。
鞑子到来,最可怜的就是那些进入登州城避难的人群了。他们大部分都是莱州府和登州府的大户人家,因为害怕虎贲军和闻香教而躲在登州城里面的。本来以为登州城安全,可以躲避一时,以后有机会在卷土重来。没想到,鞑子突然到来,他们的命运一落千丈。他们被鞑子全部抓走。所有的家产,自然是全部没有了,本人也变成了奴隶。这时候的他们,着实是后悔了。早知道,还不如跟着虎贲军混呢!
原来的登莱巡抚衙门,现在已经被鞑子占据了。在衙门的附近,全部都是林立的摆牙喇鞑子,虎视眈眈的盯着四周的每一个人。要是熟悉鞑子军制的人就能看出来,这些摆牙喇鞑子,全部都是属于正白旗和镶白旗的。自从进入登州城以后,鞑子的正白旗旗主多尔衮,镶白旗旗主多铎,就居住在登莱巡抚衙门里面。
至于登莱巡抚衙门原来的主人,登莱巡阮大铖,自然是被撵走了。不过,今天阮大铖又回到了登莱巡抚衙门。只是他回来这里,不再是发号施令,而是为多尔衮和多铎介绍山东的详细情况。
多尔衮和多铎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和阿济格一样,是努尔哈赤最喜欢的几个小儿子。努尔哈赤临终的时候,将自己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总共是两个旗的兵力,分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可惜,他们当时的年纪太小,不太懂事。而他们懂事的母亲,却被皇太极借故逼死。因此,他们三兄弟,尽管手上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最终还是斗不过皇太极。
事实上,自从努尔哈赤死了以后,皇太极继位,他们三个的日子,就不太好过。皇太极忌惮他们三个手上的牛录太多,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屡屡寻找借口,要剥夺他们手上的军事力量。为此,他们各自统帅的旗,被调整了好几次。原来的正红旗变成了正白旗,而原来的正白旗变成了正红旗,隶属的牛录数量,也有所减少。
幸好,迫于公众的压力,皇太极不敢做的太过分,最终多尔衮和多铎还是保存了正白旗和镶白旗的大部分牛录,依然拥有比较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也是他们能够活到现在的最基本原因。如果没有这些牛录,他们三个,早就不知道死在哪个角落里面了。
相对于有勇无谋的阿济格,年少轻狂的多铎,多尔衮最大的特点,就是沉稳,能忍。他非常聪明,也非常能忍。他懂得应该在什么时候发力,应该在什么时候忍耐。没有必要的事情,多尔衮从来不会去做。但是一旦出手,就要做到底。因此,皇太极最忌惮的也是多尔衮,对多铎和阿济格反而不怎么在意。
皇太极逼死了三人的母亲阿巴亥,阿济格和多铎一度都非常激愤。只有多尔衮显得很沉静。对于母亲阿巴亥的死,多尔衮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他知道,现在还不到报仇的时候。现在的他,是要保存自己,壮大自己。他默默的利用一切的机会,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
对于鞑子来说,壮大自己力量的最好机会,当然是四处征战了。满人最看重战功。只要你有出色的战功,能够为族人谋取利益,哪怕是皇太极想对你不利,也要衡量再三,以免引起众怒。同时,在不断的对外征战,对外掠夺中,自己的财产,自己的牛录,也可以不断的增加。
因此,多尔衮从十五岁的时候开始,就征战沙场了。相对于阿济格和多铎的一味只知道杀戮而言,多尔衮更加看重政治手腕,更加注重计谋的运用。筹划东江镇的投降,就是多尔衮的杰作。事实上,这的确花费了多尔衮不少的心血。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现在,他的双脚,已经牢牢的踏上山东的土地。
山东,是明军力量相对薄弱的区域,又是明国重要的战略要点。鞑子只要在山东站稳脚跟,就可以北上京畿地区,西进明国的核心腹地,切断大运河,南下富饶的江南。只要想到富饶的江南,多尔衮就精神大振。
去年,皇太极率军从长城入寇,抢到了几百万两的白银,就高兴得不得了。北方的苦寒之地,尚且能够有如此的收获,要是到江南去抢掠一番,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只要想一想,都令人热血沸腾。
在控制了登州城以后,多尔衮的下一个目标,当然是控制山东。多尔衮对于这个目标,是充满信心的。唯一遗憾的是,因为海路阻隔的关系,大金军无法大量的进入登州城。到目前为止,大金军在登州城的兵力,还没有超过一万。登州水师还没有被鞑子完全消化,无法发挥最大的运输能力。鞑子数量众多的战马,也还没有运输过来。
希望那个王庭瑞,能够迅速的拿下黄县,先打通通向山洞内地的道路再说。登州城的一切后勤运输都要依靠辽东,连战马的草料都是,这是个非常致命的地方。幸好,登州水师可以从辽东和朝鲜两个地方,运来物资,暂时还是无虞的。但是,从长远来说,大金军还是要在山东就地取粮的,不能依靠后面输送。
“两位贝勒爷!急报!”
正在这时候,鞑子的探子急匆匆的到来。
“嗯,说。”
多尔衮随意的说道。
“两位贝勒爷,我军在黄县受阻,伤亡惨重。”
探子飞快的说道。
“黄县?”
“你慢慢的说来。”
多尔衮眉头一皱,随即镇定自若的说道。
“王庭瑞?”
“简直是废物!”
“连个小小的黄县都拿不下来,要来什么用?”
探子详细的描述了黄县的战斗,话没有说完,多铎已经怒气冲冲的叫骂起来了。大金军首战不利,他当然不愉快了。
多尔衮深沉的看了多铎一眼,多铎才悻悻的闭嘴。
“张准?”
多尔衮慢慢的咀嚼着这个名字。
对于张准这个名字,多铎和多尔衮都有点陌生。他们在辽东的时候,都不曾听过张准的名字,一直到后来,他们准备攻略山东的时候,才在相关的情报里看到张准的名字的。不过,他们对张准的了解,的确不多。于是,多尔衮的目光,自然是落在了阮大铖的身上。这里三个人,要说谁最清楚张准的底细,自然是阮大铖莫属了。
阮大铖急忙说道:“十四贝勒,这个张准,便是山东的最大祸害,手下的确有一群亡命之徒。他要是挡在黄县,倒是不可轻而视之。”
多尔衮不动声色的说道:“你且将他的事情说说。”
阮大铖不敢隐瞒,便将张准的事情,都全部说了一遍。张准如何在浮山城起家,如何到处惹是生非,如何的荒淫好色,如何的阳奉阴违,如何的扩展地盘,如何消灭田横岛的鞑子,都描述的十分详尽。这些事情尽管是杨文岳经手,杨文岳还因此受益了,但是,接任杨文岳的阮大铖,还是十分清楚的。
听到张准居然消灭了田横岛的数百鞑子,多铎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多次要插话,结果被多尔衮制止。多尔衮的脸色,始终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一直听到鳌拜的名字,多尔衮的眉头,才明显的皱了一下,似乎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好像是想起了什么事。
多铎低声的插嘴说道:“当初和我们打架的那个家伙,就叫做鳌拜。又是镶黄旗的,一定是他没错。真是想不到,他原来是在田横岛。我就说,这样的一个勇士,怎么在后来历次的大战中,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可惜啊可惜,真的是太可惜了。当初我还想怎么将他转到我们镶白旗来呢!”
被多铎这么一嘟囔,多尔衮也想起来了。原来,他们曾经和鳌拜发生过冲突。当时,他们两人都隐瞒了身份。他们两个哪里是鳌拜的对手?结果,两人都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回去以后,两兄弟还想将鳌拜转到自己旗下。但是,转旗是需要得到皇太极批准的。那时候,他们和皇太极的关系都不好,于是就暂时压下来了。后来,就没有了鳌拜的消息。慢慢的就忘记了这回事。没想到,鳌拜居然死在了张准的手里。
“十四阿哥,我去黄县看看?”多铎马上忍耐不住了,跃跃欲试的说道。他年少轻狂,最喜欢打仗,初来乍到登州城,更是要表现自己一下的才华。
“没必要。对付一个张准,居然要十五贝勒出动,那算什么事?让哈宁阿去吧,他应该能够对付张准的。”多尔衮摇摇头,缓缓的说道。
多铎想了想,点点头,表示赞成。
哈宁阿是镶白旗的大将,甲喇章京,一直都跟随多尔衮南征北战,可谓是多尔衮的心腹。难得的是,这个哈宁阿,在勇猛之余,还懂得用脑,不是蛮干的那种。在鞑子的头目里面,这样的人物,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的鞑子头目,都是武夫一个而已。
多尔衮当即叫来哈宁阿,吩咐了一番。
哈宁阿大声说道:“什么张准!没听过!”
多尔衮皱眉说道:“你的任务,是拿下黄县!其他的,你不要管!”
哈宁阿答应着,转身出来。
片刻之后,大队的鞑子兵,在哈宁阿的带领下,出了登州城。他只带了三个牛录的兵力,总共是九百人左右。鞑子的后续部队,还在辽东地区,无法一下子输送过来。对鞑子最重要的战马,目前还在运输当中。因此,哈宁阿的这三个牛录,都是步兵。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1504
151505
151506
151507
151508
151509
151510
151511
151512
151513
151514
151515
151516
151517
151518
151519
151520
151521
151522
151523
151524
151525
151526
151527
151528
151529
151530
151531
151532
151533
151534
151535
151536
151537
151538
151539
151540
151541
151542
151543
151544
151545
151546
151547
151548
151549
151550
151551
151552
151553
151554
151555
151556
151557
151558
151559
151560
151561
151562
151563
151564
151565
151566
151567
151568
151569
151570
151571
151572
151573
151574
151575
151576
151577
151578
151579
151580
151581
151582
151583
151584
151585
151586
151587
151588
151589
151590
151591
151592
151593
151594
151595
151596
151597
151598
151599
151600
151601
151602
15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