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以前,藐山公自然可以袖手旁观。因为藐山公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是,现在,藐山公有这样的机会,却继续袖手旁观,是不是要置登州府三十万的百姓于不顾,只顾自己的名声清誉呢?若是如此,晚辈还真的不想和前辈的道谋相同。”
张慎言被张准说得哑口无言,脸色悠然剧变。张准的每句话,都深深的打在他的心房上。对于他和高弘图等人来说,民众,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所谓民为重,君为轻。明朝的士大夫,一直都有这样的思想。否则,内阁就不会极力限制皇帝的权力了。
不错,他是的确不会跟着张准造反的。他的信念让他毫不犹豫的拒绝造反这样的字眼。但是,眼睁睁的看着登州府的三十万百姓,先后遭受闻香教、叛军、鞑子的荼毒,民不聊生,赤地千里,绝不是他张慎言能够做到的。放任百姓苦难于不顾,和那些误国殃民的酒囊饭袋有什么区别?
要是以前,他鞭长莫及,心有余而力不足,良心上或许还过得去。然而,现在,张准将这个机会,抛到他的面前,要是他拒绝的话,他的良心,就要受到强烈的谴责。他对不起的不是张准,而是登州府的百姓。即使是午夜梦回,都要承受无比的煎熬。
如果他是温体仁、吴宗达这样的官员,只要能够荣华富贵,只要能够获得权力,根本不需要管百姓的死活,他的确可以完全不理会张准的说法。然而,他不是。他是忧国忧民的,他是想真的做事的,他的想真的拯救国家,拯救黎民百姓的。
张准正是看中这一点,才会直接抛出这样的选择。对于张准来说,只要张慎言答应出任登州府知府,他上了这条大船,就不会再下去了。当一个人在清风拂面的地方呆惯了,想要再回去腐臭不堪的茅厕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对于这一点,张准有绝对的自信。
张慎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冷冷的说道:“张玉麟,你告诉我,你到底要做什么?”
张准毫不掩饰的说道:“均田地,免徭役,兴华夏,建大同!”
张慎言冷峻的说道:“你这是造反!”
张准直言不讳的说道:“没错!我的确是要造反!”
张慎言脸色铁青,一言不发的盯着张准。
到这个时候,两人终于要正面交锋了。
张准走了两步,一字一顿的说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生下来就想要造反的。要是朝廷能让我们活下去,我肯定不会起来造反。只要有一碗饭吃,没有人愿意起来造反。但是,我没有。我在造反之前,连一碗饱饭都没有吃过!”
“藐山公,你是否想过,为什么陕西的乱民,杀了一批还有一批,无论怎么都杀不完?为什么起义军每次遭受打击,只剩下几百人甚至是几十人,但是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却又可以迅速的聚集几千人,几万人,甚至是几十万人?你以为从众的那些百姓,都是傻子吗?不是!就是因为大家都活不下去了!不得不起来造反!”
“我在鳌山卫造反,跟随我的军户很多!难道他们都不怕死吗?不是!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怕死!难道老百姓拿自己的性命不当命?当然不是!谁都爱惜自己的性命!谁都知道,造反是要抄家灭族的!但是,明知道抄家灭族,他们还是加入了造反的大军!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不造反必然是死,造反还有一条活路!”
“是谁将他们逼到这样的程度的?是鞑子吗?当然不是!鞑子还没有这样的能耐!不是鞑子,那是谁?是朝廷!是朝廷各个大大小小的官员!是各个地方上的豪强地主!朝廷不断的加派苛捐杂税,一会儿辽饷,一会儿剿饷,一会儿练饷,将老百姓土地上出产的所有收获,都全部拿走!老百姓土地里出产的粮食,根本不够上缴赋税的!甚至,即使是卖儿卖女都不够!”
“藐山公你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吗?在你看来,加派的三饷,数量都是很少的,不会影响到百姓的生活。可是,你有没有真正知道,老百姓有多少自己的田地。现在全天下的田地,都集中在豪强地主手上,他们是不需要缴税的!要缴税的,只是那些无依无靠的老百姓而已!九成五以上的田地,不需要缴税,只有不足五分的田地承担全国所有的赋税,这就是现状!富人富得流油,穷人穷的只剩骨头!这就是现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就是现状!”
“藐山公,我问你,作为一个朝廷,导致全天下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根本活不下去,这个朝廷,要来做什么?我们凭什么要养着一群的酒囊饭袋!我们凭什么要养着一群只懂得欺压百姓的官员!我们凭什么要养着一群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军队!我们老百姓为什么要一群人骑在老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
“藐山公,你是一个好官。但是,看看你的身边,都是些什么官员。朝廷是什么?朝廷就是由一个个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形成的。官员的形象,就是朝廷的形象。你看看现在的官员,都是什么样的形象?为什么你这样的官员无法占据高位,因为这个朝廷,已经毁掉了!现在的朝廷,只知道搜刮剥夺,只知道醉生梦死,只知道纸醉金迷,根本没想过百姓的死活!既然如此,我们要这样的朝廷做什么?”
“我没有说,我造反一定要当皇帝!古语有云,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只有高材捷足者先得之。要是有谁做得比我好,我可以退位让贤的!但是,有吗?没有!我斗胆说一句,在目前这个阶段,没有人做得比我好!没有哪个地方的普通百姓,能够比莱州府的百姓得到的好处多!没有哪个地方的老百姓,能生活得比莱州府的百姓幸福!安全!有尊严!”
------------
第475章 敢杀鞑子的,我们都欢迎!
第475章 敢杀鞑子的,我们都欢迎!
.
其实,他是完全有语言反驳的。张准的话,要从理论上驳倒,那是一点难度都没有。明朝的士大夫,有几个是不善于言辞的?张慎言和人辩论起来的时候,同样是滔滔不绝的。只是,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的语言反驳很苍白无力,纯粹是为了反驳而反驳,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
要是他没有亲自到莱州府来走一趟,或许这时候已经引经据典的反驳了。只可惜,他亲自到莱州府看过了。莱州府的变化,绝对是张慎言之前没想过的。在莱州府的一个月,张慎言的感觉,只有一个,就是惊叹。惊叹张准的敢于创新,惊叹当地人干活的积极,惊叹当地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神情。
如果说大明朝的北方、西北方,就是人间地狱的话,莱州府就是生机盎然的希望所在。当西北地区大量的民众,饥寒交迫,不得不起来对抗官府的话,莱州府的百姓,却是吃得饱,穿得暖,日子过得很充实。这里的民众,都有属于自己的田地。只需要缴纳很少的赋税,其他的收成,就全部是他们自己的。
做人要厚道,他不能抹着自己的良心说话。他不能抹杀张准的努力和功绩。他不能抹杀自己亲眼看到的一切。他衷心的为这里百姓的生活感到欣然。要是能够在自己的努力下,登州府的百姓,也能变得好像莱州府那样幸福……
情不自禁的,张慎言竟然难得的悄悄的握了握拳头。士大夫最讲究的就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是能够在登州城干出一番成绩来,不正好还是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吗?以前,自己是没有这样的机会,没有那样的条件。现在,自己有这样的机会,有这样的条件,还要拒绝吗?
张准注意到这个细微的变化,知道张慎言已经开始行动,便朝张慎言微微一躬身,神色凝重的说道:“登州府三十万百姓,等待藐山公的答复。晚辈就告辞了。”
说罢,不待张慎言的回应,转身大踏步的去了。
回到正厅的外面,看到刘守铸还跪在地上呢,张准皱皱眉头,漠然的说道:“起来吧!”
刘守铸这才松了一口气,急忙站起来,神色有点怪怪的。张准刚才的话,刘守铸都听到了。他对张准了解不多,怎么都想不到,张准居然敢公开造反。造反,这绝对是死罪。作为锦衣卫,更是要第一时间将试图造反的人抓起来。但是,他的小命,现在捏在张准的手里,他哪里有抓人的胆量?只好是当做什么都没有听到。
张准也不怕朝廷的锦衣卫知道自己要造反,这已经是街知巷闻的事情了,皇帝知道,内阁知道,六部大臣都知道,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更是知道。他缓缓的说道:“我会放你们安全的回去。但是,在此之前,你们要帮我办一件事。办得好,马上就可以回去京师。办得不好,就不好说了啊!”
刘守铸急忙说道:“都督大人请吩咐,小的一定努力去办。”
张准就将张慎言的计划,简单的说了。
得知是传口谕,刘守铸急忙答应了。这种事情,自然是一点难度都没有。锦衣卫除了抓人,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传口谕了。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就能换取平安的回去京师,傻子才不愿意呢?
张准便叫人过来,安排这些锦衣卫下去休息,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清水和食物。刘守铸等人都饿坏了,困坏了,急忙跟着去了。原本拥挤的庭院,立刻变得空荡荡的。
“这个老头……”
张准回头看看走廊,发现张慎言还在那里发愣,想必是脑海里正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显然是没有睡觉的意思,便摇摇头,自个儿休息去了。
早上醒来,张准觉得四周都非常的安静。听不到轻炮的声音,也没有人来报告自己说鞑子出现。看来,鞑子选择了沉默。鞑子选择沉默,对虎贲军来说,其实不是好事。
如果鞑子好像疯子一样,不断的涌上来,虎贲军的大炮、火铳、地雷、**包,全部都可以派上用场。鞑子越是两眼发红,越是失去理智,越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来攻打黄县,虎贲军的战果就越大。但是现在看来,鞑子似乎是在极力忍耐啊!
这个多尔衮,果然是非常人。
对手,这家伙的确是对手。
张准看看四周,没有看到高弘图,也没有看到张慎言,知道两人昨晚很晚才睡,肯定不会这么早起来,于是便自己一个人出去吃早饭了。早饭以后,张准正准备出门,在门口看到了李昭辉。
李昭辉带着自己的五个同伴,好像在门口等了张准一段时间。看到张准出来,李昭辉立刻行礼说道:“都督大人,我们想跟你一起杀鞑子!”
张准上下扫了一眼,不动声色的说道:“为什么?”
李昭辉有些憋屈的说道:“在东江镇,我们一个鞑子都没有杀到,东江镇还投降了鞑子,简直是我大明军人的耻辱。我们来到登州府,本来想跟阮大铖一起杀鞑子的,没想到,阮大铖又投降了鞑子。鞑子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们要和鞑子死战!即使要死,也要死在沙场之上!”
张准点点头,随口说道:“你的马术生疏没有?”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049
14050
14051
14052
14053
14054
14055
14056
14057
14058
14059
14060
14061
14062
14063
14064
14065
14066
14067
14068
14069
14070
14071
14072
14073
14074
14075
14076
14077
14078
14079
14080
14081
14082
14083
14084
14085
14086
14087
14088
14089
14090
14091
14092
14093
14094
14095
14096
14097
14098
14099
14100
14101
14102
14103
14104
14105
14106
14107
14108
14109
14110
14111
14112
14113
14114
14115
14116
14117
14118
14119
14120
14121
14122
14123
14124
14125
14126
14127
14128
14129
14130
14131
14132
14133
14134
14135
14136
14137
14138
14139
14140
14141
14142
14143
14144
14145
14146
14147
1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