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这人竟然被李淏一枪打死了。当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能死在李淏的手里,也算是有福了。好吧,李淏只是打中了对方,并没有一枪致命。但是,将战功算在李淏的头上,别人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

    张准将虎贲铳收回来,鼓励说道:“世子的表现不错,一枪就杀了冯高宝,回去以后,肯定要受到父王的夸赞了。其实,贼军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鞑子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们都是人,都是可以打死的。”

    李淏用力的点点头,兴奋的说道:“你说得对!”

    张准微微一笑,语重心长的说道:“只要我们自己有信心,有勇气,有决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李淏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在张准说话的时候,耳边的枪声,其实一直都不曾停过。冯高宝的死,似乎并没有导致贼军的溃败。在这之后,依然大量的贼军想要冲上来,结果遭受到虎贲军海军陆战队和狙击手们的迎头痛击。

    战场是如此开阔的田野,月色又是如此的明亮,让虎贲铳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威力。在密集的米尼弹射击下,贼军不断的倒下。原本空旷的原野,很快就多了很多贼军的尸体。

    “当!”

    “当!”

    “当!”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贼军就不得不敲响了撤退的锣声。残存的贼军,急忙转身撤退下来。要是他们不撤退的话,他们就要全部挂在这里了。从发起进攻到撤退,他们的前锋,距离虎贲军的防线,最少还有二十丈的距离。

    不过,即使他们撤退,虎贲军的狙击手,依然不会放过他们。在一声一声的单调的枪声中,一个个的贼军,依然不断的倒下。直到所有幸存的贼军,都全部消失在黑暗中,枪声才慢慢的平息下来。

    站在制高点看出去,只看到外面的原野,横七竖八都是贼军的尸体。贼军是来得快,退的也快。高宇等人出去统计战功,顺便将没死的贼军抓回来审问。不过,基本上没有审问的必要了。因为,被李淏打中的冯高宝的尸体,很快被拖了回来。

    经过朝鲜方面的仔细辨认,确信就是沈器远身边的四大金刚之一。冯高宝既然出现在这里,这些贼军,当然全部都是沈器远的部下了。于是,朴安成下令将他的首级割下来,准备带回去汉城,作为罪证。

    根据保守的估计,贼军的伤亡,应该超过了八百人。贼军来了三千人左右,被打死八百人才溃散,这样的战斗力,应该是沈器远部下的精锐了。一般的朝鲜军队,显然不能支撑到这样的伤亡。

    “大人,贼军撤退了,我们要不要追击?”

    刘栋上来请示。

    “没必要。”

    张准轻轻的摇摇头。

    这些贼军被打败,必然是撤回去平壤,撤回去沈器远的军营里。虎贲军要斩草除根,只有将沈器远的全部军队都消灭掉。显然,目前还不到那个时候。

    “安排警戒,注意零星的贼军。”

    张准叮嘱着说道。

    刘栋答应着去了。

    张准看看身边的人,慢悠悠的说道:“贼军已经退走了,罪证也拿到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朝汉城进发了?”


------------

第590章 来到了汉城

    第590章 来到了汉城

    崇祯八年十二月十五,.

    一路上,世子李淏和张准的关系,密切了很多。他很有兴趣的向张准打听明国的大小事务,尤其关心明军和鞑子交战的情况。他年纪不大,汉语却是相当的准确。一问之下,才得知他的老师,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对于李淏的问题,张准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李淏想知道的,张准基本上都详细的解说了。

    当然,在其中夹带一些私货,用点小心思,那是必然的。有关明国朝廷的黑暗和**,张准也是直言不讳。李淏这个年纪,对于**现象,还是非常痛恨的。没有哪个有作为的君主,能容忍这样的大面积的**行为。加上张准的有心诱导,李淏免不了暗暗发誓,等立志自己长大,继承王位以后,一定要将那些贪官污吏,都全部清除出去。

    从仁川港到汉城,有笔直宽敞的道路连接。张准等人骑马,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来到了汉城的外面。这时候的汉城,自然已经接到尹思明连夜派人送回来的相关情报了。尽管张准和李倧尚未见面,双方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尤其是冯高宝的人头送上去,主战派的信心,应该会振奋不少。

    “欢迎都督大人来到汉城。”

    “欢迎都督大人来到汉城。”

    在汉城外面,张准免不了接受朝鲜人的第二次欢迎。

    前来迎接张准的朝鲜大员有两个。一个是凤坪君李觉。一个是嘉善大夫吴达济。李觉是王室宗亲,自然是穿着紫色的衣服。吴达济是从二品的大员,当然是穿着红色的官服。在两人的身后,则是身穿蓝色官服的随从。

    李觉是很干练的青年人,年纪大约在二十七八岁,眼神很锐利,眼眶很深沉,肤色却是非常的白皙,好像是女人一样。他对张准不冷不热的,好像还有些抵触情绪,只是礼节性的表示问候,过于热情的动作,完全欠奉。对此,张准是可以理解的。李觉的表现,与其说是抵触,不如说是失望更加准确。

    其实,在朝鲜国内,最积极的主战派,正是凤坪君李觉。当初,就是他和毛文龙并肩作战,共同对抗鞑子的。他和毛文龙联手,一度打败过鞑子的小部队,斩首几十级。这样的战绩,在朝鲜方面,已经是无人能及了。要说到军事指挥能力,此人绝对是朝鲜人中最出色的。

    但是,明军的战败,让李觉很是伤心,很是失望。没有了明军的帮助,单独依靠朝鲜军队,根本不可能打败鞑子。事实上,为了避免过分的刺激鞑子,早在三年前,他的军权就被解除了。要是他的军权没有被解除的话,也轮不到沈器远和郑泰杰嚣张。

    朝鲜国内都猜测,要是选择皇太极最恼恨的几个朝鲜人,李觉必然是榜上有名。由于遭受到鞑子的压力,李觉被解除军权以后,一直都未能再次领军。李倧担心刺激到鞑子,还主动的将李觉给软禁起来了。没有李倧的批准,李觉根本不可能离开汉城。

    至于吴达济,从情报上来说,他也是主战派的中坚。不过,他对于张准的热情,也是很谨慎的。具体的原因是什么,暂时还不明了。或许是他们觉得,张准还要仔细观察,现在还不能下结论。

    毕竟,和鞑子的战斗,是长期而艰苦的,绝不是一朝一夕,一两场战斗就能够解决的。现在明国内部的大环境,始终不是很好。张准即使异军突起,铸造辉煌,但是,张准能够坚持多久,现在还是未知数。为了自身的安全,朝鲜人不可能轻易的投入张准的怀抱。

    “请。”

    “请。”

    在相互礼让的客气中,一行人缓缓的进入汉城。

    汉城,也就是日后的首尔,绝对不像后世那么热闹。整个汉城,看起来冷冷清清的。除了来往巡逻的朝鲜士兵,基本上很少看到人。街道上倒是一尘不染,干净得不像话。但是,这样的一座城市,更像是摆设,而不像是一座真正有灵气的城市。

    事实上,对于朝鲜来说,汉城绝对是一座相当年轻的城市。大明洪武初年,朝鲜太祖李成桂从威化岛回军,击败高丽王朝建立了朝鲜王朝。但他认为还没有完全掌握民心。为了摆脱高丽王朝的阴影,李成桂决定迁都。按当时风靡一时的风水地理说,定汉阳的北岳山前面为首都。

    太祖随后迁都到了汉阳,并修建了宗庙社稷和景福宫,还设了首尔府作为管理首都地区的行政和治安的机关。而且沿着北岳山、仁王山、南山、骆山的山脊修筑了约18公里长的城墙。数年后,太宗确定了骨干公路的规划。又在二十年后,世宗即位后修建了城墙,还结束了清溪川的治理工程。

    朝鲜初期的汉城是经过周密的城市规划建设的。它把北岳山做为背景,安排了宫殿社稷和宗庙,并以光化门和钟路、南大门为中心修了路。张准看到的汉城,面积其实非常的广阔。它的管辖区域是被四座山围起来的城市,总面积超过五十平方公里。在朝鲜半岛,汉城绝对是最大的城市了。

    由于朝鲜本国的人口并不是很多,汉城又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因此,汉城的人口,一直不是很多。汉城的人口增加速度很慢。从朝鲜初期至壬辰倭乱,总共是两百年的时间,首尔人口增加到十万到十五万左右。但经受壬辰倭乱以后,首尔的人口曾经减少到四万人以下,难怪现在街道看起来空荡荡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317 15318 15319 15320 15321 15322 15323 15324 15325 15326 15327 15328 15329 15330 15331 15332 15333 15334 15335 15336 15337 15338 15339 15340 15341 15342 15343 15344 15345 15346 15347 15348 15349 15350 15351 15352 15353 15354 15355 15356 15357 15358 15359 15360 15361 15362 15363 15364 15365 15366 15367 15368 15369 15370 15371 15372 15373 15374 15375 15376 15377 15378 15379 15380 15381 15382 15383 15384 15385 15386 15387 15388 15389 15390 15391 15392 15393 15394 15395 15396 15397 15398 15399 15400 15401 15402 15403 15404 15405 15406 15407 15408 15409 15410 15411 15412 15413 15414 15415 1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