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就是要让阿济格继续担任正红旗的旗主,继续让大金国的每个人,都看到阿济格的失败。这对于阿济格来说,是非常难堪的。要是阿济格突然躲起来,逃避现实,逃过大家的口诛笔伐,反而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济尔哈朗很快明白了皇太极的意思,详细的解释说道:“茂巴礼,你听清楚了,汗王不答应阿济格的请辞。他是正红旗的旗主,他要承担起战败的责任。要是每个人打了败仗,就撒手不管,大金国岂不是成了一盘散沙?”

    这话非常不客气,直接就批评阿济格撂挑子了。满族人说话本来就比较直,野猪皮以前就最讨厌汉人的兜圈子,绕了大半天,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事实上,济尔哈朗也有资格说这样的话。撇开他和皇太极的关系不说,他还是阿敏的亲弟弟。但是,济尔哈朗连阿敏都不买账,更不要说你阿济格了。批评你就是批评你,哪怕是阿济格在此,也不敢反驳什么。

    可是,对于茂巴礼来说,让阿济格继续担任正红旗的旗主,的确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等于是将阿济格悬挂起来示众。会让阿济格打了败仗的消息,让更多的人都知道。这对于爱好面子的阿济格来说,比杀了他还难受。而打了败仗以后的一连串处理程序,也会让阿济格颜面尽失。

    事实上,皇太极就是要阿济格比死了还难受。他不能公开的处死阿济格,否则,会引起其他满洲贵族的不安。但是,让阿济格挂着战败的标牌,在大金国内部游街示众,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大金国上下,对于打败仗的人,也的确没有什么同情心。

    茂巴礼也不是笨蛋,逐渐的想清楚了其中的关键,委婉的说道:“大汗,十二贝勒身心疲惫,恐怕是不能担任旗主的职务了。为了正红旗的未来,还请大汗另选贤能。”

    皇太极温和的说道:“我会派巫医给他治疗的。”

    茂巴礼又说道:“正红旗损失惨重,以十二贝勒的能力,恐怕是没有能力恢复了。请大汗开恩,允许正红旗返回辽东休整,补充缺损。”

    皇太极依然是不动声色的说道:“对于正红旗的损失,还有下一步的行动安排,旗主会议自然会有妥善的安排。”

    茂巴礼就不敢再说什么了。再说,皇太极就没有什么好话了。他是阿济格的心腹没错,要为阿济格说话也没错,但是,如果因为阿济格的原因,要将自己的小命也搭上,那就真的是太糟糕了。

    要论耍手段,耍心眼,十个阿济格都不是皇太极的对手。这次阿济格打了败仗,反而被皇太极留用,大家在感受皇太极“仁爱博大”的胸怀时,一定会狠狠的将阿济格踩在脚下。多尔衮、多铎被困山东,阿济格又打了败仗,多尔衮三兄弟,可谓是大势已去矣。

    当茂巴礼和其他人离开以后,营帐内,只剩下济尔哈朗和皇太极两人。济尔哈朗用力的揉着自己的眼皮,无奈的苦笑。他就知道自己的眼皮跳的如此厉害,肯定没有什么好事。结果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噩耗。十个牛录的损失,哪怕是皇太极,也难以承受啊!大金国就两三百个牛录,一次十个,一次十个,一会儿就折腾完了。

    皇太极则木然的站立在案桌的前面,一动也不动。这个动作,是皇太极思考问题的习惯性动作。有人思考问题,喜欢走来走去的踱步。皇太极喜欢的,却是静静的肃立。在这个时候,任何人都不会打扰皇太极的。否则,就是找罪受。

    “又是张准!”

    蓦然间,皇太极狠狠的骂了一声。

    皇太极既然出声,就表示他已经结束了思考,回到现实中来了。

    济尔哈朗疑惑的说道:“这个张准,怎么突然跑到河间府来了?”

    皇太极恼怒的说道:“鬼知道!我也是刚知道,张准居然在河间府!”

    济尔哈朗皱眉说道:“阿济格也是粗心大意,上了张准的当。我总是感觉,这件事有些奇怪,不太合常理。张准为什么会到北直隶来?为什么又能够诱使阿济格上当受骗?阿济格手上有二十个牛录,兵力不算弱,居然一口气就被打掉十个牛录,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啊?正红旗都是骑兵,就算打不过,难道还跑不了?”

    皇太极怒气难消,悻悻的说道:“多尔衮还想不到自己会被困死在山东呢!结果怎么样?我怀疑他都要被饿死了!这个张准,忒也狡猾。阿济格平时打仗还不错,怎么一遇到张准,就变成了猪头似的。”

    济尔哈朗皱眉说道:“阿浑,当今之计,还是先想办法搞清楚张准的底细再说。我就想不明白了,张准不呆在山东,到来北直隶做什么?是冲着明国朝廷去的?还是冲着我们来的?”

    皇太极也是暗自苦恼。济尔哈朗的疑问,其实也是他的疑问。他也搞不懂,张准不好好的呆在山东,跑到北直隶的河间府来,到底有什么目的?要说是冲着大金军来着,那也太诡异了。这件事,怎么看就怎么怪,也难怪阿济格会中计,当真是太邪门了。

    想到这里,皇太极忍不住暗自庆幸,幸好是阿济格率先南下,结果一头撞到了张准的枪口下。要是豪格率先南下,搞不好撞枪口的就是豪格了。要是豪格战败,皇太极肯定要更加的心痛。阿济格战败,皇太极自身的地位,反而更加稳固。要是豪格战败,那就适得其反了。

    大金国的细作系统,在京城是非常发达的。明国朝廷的大部分机密情报,皇太极都能准确的知道。但是在虎贲军这边,就很不完善。到目前为止,皇太极所掌握的有关张准的资料,并不是很多。对于张准的准确行踪,更是无法迅速的掌握。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皇太极非常相信这句话。因此,他一直都很重视细作系统的完善。大金军每次南略,其实都是建立在对明国内部了如指掌的情报上的。明国内部有多少的军队,都驻扎在哪里,统帅是哪个,有什么长处和短处,有没有劝降的可能,皇太极都非常的清楚。

    唯独对上虎贲军,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但是,他不能怪罪细作不力。张准和虎贲军的崛起,都太快了,太古怪了,太出人意料了。饶是皇太极自己亲手来抓细作,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虎贲军的控制地盘建立完善的细作系统。

    此外,虎贲军控制区内,也有一点让皇太极很恼火。大金国的细作,很难用金钱收买到有价值的情报。虎贲军的官员,对收钱都很忌惮。不是他们不想收钱,而是不敢收钱。要是细作送钱给他们,十有**会被虎贲军的反间谍系统抓起来,连相关的官员也会被严肃处理。久而久之,虎贲军的人,根本不敢和大金国的细作接触。

    虎贲军专门建立了猫眼司、情报司之类的情报机构,不但负责刺探情报,还负责清除大金国的细作。他们渗透到大金国细作的内部,引诱大金国的细作上钩。这种行动,让潜伏进去的细作非常危险。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永远的失踪掉。

    在黄县大战以后,皇太极通过多种的渠道,向张准的控制区,派去了至少三四百名的细作。结果,幸存下来的,可能还不到一成。每个月能按时送回来的情报,数量极少,有价值的更少。这样的结果,当然导致皇太极对张准的情况,掌握得比较粗疏。

    比如说,张准在河间府的行动,皇太极就完全不知道。济尔哈朗说得没错,张准一定是在河间府早有预谋了。否则,以阿济格的本事,就算打不过,那也逃得出来的。结果,阿济格偏偏损失了一半的兵力。可想而知,张准的陷阱,会是多么的毒辣。

    沉吟片刻,济尔哈朗试探着说道:“要不,让豪格去河间府看看?”

    皇太极斜眼看着他,神色古怪的说道:“你对豪格有信心?”

    济尔哈朗无奈的笑了笑,不敢答话。

    哪怕是关系最亲密的人,有些话也是不能说的,尤其是涉及到汗位继承人的问题,济尔哈朗除了表示支持皇太极的任何决定之外,其他方面不会多说。汗位继承人这个话题太敏感,济尔哈朗可不想自己陷入其中。从汉人的经验来看,无论多大的功臣,一旦涉及这个敏感的问题,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其实,皇太极的确很喜欢豪格,百年之后,铁定会将汗位传给他的。但是,对于豪格的军事指挥能力,皇太极也很清楚。和多尔衮、阿济格、岳托等人比起来,豪格还差得太远。阿济格都被张准打得这么惨,豪格再去,继续挨揍吗?

    沉吟片刻以后,济尔哈朗说道:“那,让岳托和阿巴泰一起去?他们两个一个勇猛,一个沉稳,互相调剂,就算张准有什么陷阱,也奈何不了他们两个。”

    皇太极凛然说道:“不用了。过完年以后,我亲自率军南下去对付张准。”

    济尔哈朗吃了一惊,疑惑的说道:“需要你亲自去吗?”

    皇太极肃然说道:“需要!非常需要!不但我的正黄旗要去,还要动用全部八旗的力量!”

    济尔哈朗有些担心的说道:“这……还让岳托统军就好了吧?京师这边……你不在这里坐镇……”

    皇太极忽然深沉的一笑,不屑的说道:“京师?你多虑了。你觉得,要是我大举南下对付张准,崇祯会有什么反应?”

    济尔哈朗若有所思的说道:“坐山观虎斗。”

    张准和明国朝廷不和的消息,从来都不是秘密,虎贲军更是高喊要造反的口号,不断的宣扬要推翻明国朝廷的理念,大金国的高层,当然也知道了。明国朝廷也试图千方百计的打压张准,收拾张准,只是没有足够的力量而已。

    皇太极点点头,冷冷的说道:“没错,崇祯肯定会坐山观虎斗的!”

    济尔哈朗皱眉说道:“那……也不需要你亲自出马啊!”

    皇太极痛心疾首的说道:“张准对我们大金国的威胁太大了,他的海军,完全勒死了我们的咽喉,还严重的威胁到朝鲜的稳定。他的实力又增长的特别快,要是我们不尽快的消灭他,以后他对我们的威胁会更大!必须,马上,立刻,消灭敌人!”

    他一连用了三个定语,显示消灭张准的迫切。事实上,皇太极绝不是轻易说着玩的。这次大金军南略,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将张准彻底的消灭掉。这个祸患,对大金国的威胁太大了。张准的出手是越来越凶残,每次都歼灭大金军十个牛录以上。这样的损失速度,人口本来就不多的大金军,哪里承受得起?

    济尔哈朗谨慎的说道:“那……要不要我找人修书一封,悄悄的送给明国朝廷?就说这是我们大金国和张准之间的恩怨,要他们不要干涉。甚至是在某些地方,悄悄的给予我们一点方便?”

    皇太极肯定的说道:“要!最好明天信件就能发出!你可以说得更加深入一点,就说我们大金军愿意帮助明国朝廷,铲除张准这个祸害。但是,在粮草和其他物资方面,我们需要一定的帮助。”

    济尔哈朗缓缓的说道:“我想明国朝廷应该会很高兴听到我们的建议。”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1322 111323 111324 111325 111326 111327 111328 111329 111330 111331 111332 111333 111334 111335 111336 111337 111338 111339 111340 111341 111342 111343 111344 111345 111346 111347 111348 111349 111350 111351 111352 111353 111354 111355 111356 111357 111358 111359 111360 111361 111362 111363 111364 111365 111366 111367 111368 111369 111370 111371 111372 111373 111374 111375 111376 111377 111378 111379 111380 111381 111382 111383 111384 111385 111386 111387 111388 111389 111390 111391 111392 111393 111394 111395 111396 111397 111398 111399 111400 111401 111402 111403 111404 111405 111406 111407 111408 111409 111410 111411 111412 111413 111414 111415 111416 111417 111418 111419 111420 11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