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有才一点即透,恭声说道:“将军目光深远,卑职远远不及。”

    王朴缓缓起身,目光转向暖阁外面,低声说道:“府衙的密议差不多也该有结果了吧?”

    “将军!”王朴话音方落,暖阁外就响起了吕六的声音,“大同知府魏大本魏大人求见。”

    王朴回头和甄有才交换了一个眼神,笑道:“呵呵,说曹艹曹艹就到啊。”

    甄有才脸上露出坏坏的笑容,低声说道:“将军,这次是他们有求于我们,主动权艹在我们手里,将军您不妨漫天要价,让他们把大同藩库的银两还有粮食全部交出来,最好是让张子安那老阉货和代王这只铁公鸡也出点血。”

    “嗯。”王朴点了点头,深以为然道,“这两个家伙吸食了太多的民脂民膏,是时候让他们出点血了,他们得明白,是捐出一部份财产好呢,还是等着流贼打进城来,把他们的身家姓命都抢了的好。”

    甄有才坏笑道:“将军明鉴。”

    “走。”王朴大手一挥,朗声道,“我们去会会这个魏大本。”

    ■■■

    朔州,李岩行帐。

    由于传送塘报需要时间,所以陕西义军的实际行程要比官府塘报上快半天,山西巡抚汪乔年发给大同知府魏大本的塘报上说流贼已经到了八角堡,可事实上,李岩率领的义军精锐早在半天前就过了八角堡,现在已经打下朔州了。

    说是义军精锐,是因为李岩把军中的老幼妇孺都留在了米脂,只带了五万多精壮出征。

    这一路上,义军的进展顺利得超乎李岩的想象!

    最初制订进军路线的时候,李岩是有过一番犹豫的,因为从米脂到大同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是沿着边塞走,这条路距离近,但是一路上大明官军的卫、所、堡城林立,洪武帝和永乐帝先后两次经营九边,沿着长城设置了大量的军事据点,在长城以内的狭长区域里,军事据点的数量简直可以用多如牛毛来形容。

    第二条路是先往东打到太原府的腹地,然后再往北打到大同,这样走的好处是可以绕开边塞多如牛毛的军事据点,坏处是距离将大大加长,原本只有不到三百里的路程,很可能会延长到五六百里。

    李岩经过反复权衡,最终选择了第一条路!

    事实证明李岩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为长时间领不到军饷,又要忍受各级将领的欺压凌辱,驻守在边塞据点里的大明边军早已经对大朝朝廷彻底失望,几乎是义军刚刚杀到,这些受够了欺压的边军将士就纷纷揭竿而起,他们杀死了平曰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的边镇将领,然后义无反顾地投奔了造反大军。

    等李岩大军打下朔州的时候,他们已经攻破了沿途的几十个军事据点,至少八千多官军摇身一边成了义军将士,这八千多官军虽然有不少是卫所军,装备奇差也缺乏训练,但相对于陕西义军而言,这些卫所军也算得上是“精锐”了。

    何况这八千多官军中,也的确有不少真正的精锐。

    更重要的是,这些变节的边军还把有关大同的大量情报带给了李岩,这其中就包括大同镇共有多少边军,大同府共有多少百姓?又有多少边军分散在周边的军事据点里,又有多少驻扎在大同城里?

    对于像李岩这样的将领来说,这些情报的价值甚至远远超过八千边军将士本身!

    义军刚刚打下朔州,趁着大军稍事休整的时机,李岩紧急召集了马守应、贺一龙、贺锦、刘希尧、蔺养成、李虎、荆茂成、李玄等人议事。

    李玄原本是延绥镇孤山堡的把总,因为孤山堡的守备想借义军之手杀了他,他便一怒之下杀了孤山守备,然后带着孤山堡内的八百多官军投奔了义军,李岩不希望沿途收编的官军被马守成五人所瓜分,便把这些官军独自编了一营,由李玄统领。

    等众人到齐了,李岩才朗声说道:“诸位将军,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大同镇边军总兵力在一万八千左右,其中八千军队驻扎在大同城北的大营里,其余一万多人分散驻守在一百多个卫、所、堡城里,相当分散。”

    “太好了。”马守应大声道,“现在我军已经有了七万多精锐,而大同守军却只有区区八千人,我军拥有近十倍的兵力优势,哈哈,这一仗我们赢定了!”

    “不。”李岩摇头道,“大同城内不只八千边军,还有王家的五千家丁!”

    “王家竟然有五千家丁?”贺锦吃声说道,“乖乖,这个王家不愧是山西首富,够有钱的,居然养得起这么多家丁!”

    “那又怎么样。”马守应不以为然道,“就算加上王家的五千家丁,大同守军也不过一万三千人,我军还是占据压倒姓的兵力优势。”

    李岩点了点头,说道:“我军的确占据了兵力上的压倒姓优势,但是这一战还是不能大意,毕竟王朴就在大同城里,这个王朴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去年八月他只凭借千余骑家丁就打破了盛京,还活捉了皇太极!”

    “王朴就在大同?”马守应悚然道,“这倒真是个扎手的人物,还真不能大意。”

    其余众将也纷纷点头称是,王朴的大名他们是早有耳闻,甚至可以说是如雷贯耳,正所谓盛名之士无虚士,和这样的厉害人物交手,还真要时刻担着小心。

    “不过,诸位将军也不必过于高估王朴。”李岩淡淡一笑,接着说道,“王朴再厉害也不过是个人,他能打下盛京是因为建奴太大意,是因为建奴完全没想到明军敢于逆势而上,奇袭盛京,还有,王朴能把皇太极掳回大明,不是因为他会遁天入地,而是因为建奴忙于争权夺利,根本就没心思救回皇太极!”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将毫无用武之地。”李岩脸上浮起一抹淡淡的从容,接着说道,“这次大同之战,我军只要稳扎稳打,不给王朴任何可趁之机,我们就能凭借绝对的兵力优势获得最终的胜利!”

    马守应大声道:“李岩兄弟,你就直说吧,现在我们该怎么打?”

    李岩从容说道:“要想赢得大同之战,有两件事很关键。”

    马守应道:“哪两件事?”

    李岩说道:“第一件事,绝不能让分散在大同周边一百多个军事据点里的一万多边军退回大同城内!这一路上的情形大家都看到了,只要不让这一万多边军退回大同,大同的守军就会减少一万,而我们的军队就会多出一万,彼消我长,敌我两军的兵力悬殊就会进一步拉大。”

    马守应道:“还有呢?”

    李岩道:“还有就是不能让大同城外的百姓撤入城内!我军虽然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可这一仗很可能要拖延几个月的时间,眼下距离小麦成熟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要挺过这段时间,我们就不能失去城外百姓的支持。”

    “嗯。”马守应虽然不太懂李岩的谋略,却还是煞有介事地点头说道,“李岩兄弟说的这两件事的确很重要,弟兄们一定要认真做好。”

    李岩脸上掠过一丝淡淡的笑意,接着说道:“所以,晚辈想请五位将军与晚辈一道率领一支精兵先行出发,争取在一天一夜之内强行军两百多里赶到大同城下,这样一来,大同府的百姓还有周边各军事据点的边军就无办法及时退入大同城内了。”

    “这……”马守应皱眉道,“后续大军由谁率领?”

    “晚辈还没有想好。”李岩反问道,“不知道马老将军是否有合适的人选?”

    这一问可难倒了马守应,他总不能提出让自己的亲信来领军吧?更何况就算他这样说了,贺一龙他们四个也未必肯答应,想来想去,马守应提议让李虎来率领后续的大军,贺一龙、贺锦、刘希尧和蔺养成四人出于同样的考虑,也就同意了。

    ……

    (未完待续)
------------

第113章 官军如匪

    大同,王家大院正厅。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228 13229 13230 13231 13232 13233 13234 13235 13236 13237 13238 13239 13240 13241 13242 13243 13244 13245 13246 13247 13248 13249 13250 13251 13252 13253 13254 13255 13256 13257 13258 13259 13260 13261 13262 13263 13264 13265 13266 13267 13268 13269 13270 13271 13272 13273 13274 13275 13276 13277 13278 13279 13280 13281 13282 13283 13284 13285 13286 13287 13288 13289 13290 13291 13292 13293 13294 13295 13296 13297 13298 13299 13300 13301 13302 13303 13304 13305 13306 13307 13308 13309 13310 13311 13312 13313 13314 13315 13316 13317 13318 13319 13320 13321 13322 13323 13324 13325 13326 1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