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7章 惺惺相惜

    大同南门,箭楼。

    已经熬了两夜的王朴正在迷迷糊糊地打盹时,耳边忽然响起了一把悦耳的娇音:“小婢奉夫人之命,前来军前侍候将军。”

    王朴闻声回头,只见嫩娘已经俏生生地站在他面前了。

    这小丫头由于从小习武的缘故,所以身体发育比较早,虽然才刚满十五虚岁,身材却已经长得很高挑了,穿在身上的那身白色戎装就像是为她量身定做的一般,尽显飒爽英姿,不过胸前那鼓鼓的两团却是不见了,看样子是让这小丫头用布带缠起来了。

    见王朴一个劲地往自己胸脯上瞧,嫩娘白生生的俏脸不由羞得通红,低声嗔道:“将军。”

    “呃。”王朴回过神来,赶紧避开眼神,没话找话道,“那个嫩娘,你穿上这套戎装很好看啊,是谁给你做的?”

    “是小婢自己做的,真的好看吗?”听到王朴夸张,嫩娘小脸上立刻露出了一丝喜色,扭动腰肢在王朴面前轻盈地转了个身,然后转到王朴身后一站,挺起娇躯喜孜孜地说道,“将军,小婢现在像不像你的一名贴身亲卫?”

    “唔,很像。”王朴点了点头,说道,“不过你现在是男儿身,不能再自称小婢了,嫩娘这个名字也要改掉。”

    嫩娘吐了吐可爱的小舌头,娇声说道:“那将军就给小的赐个名字吧?”

    王朴想了想,说道:“嫩娘你的轻功好,身轻如燕,就像能飞一样,不如就叫飞燕吧。”

    嫩娘柳眉轻蹙,说道:“可是飞燕这名字听起来还是像个女孩子呀?”

    王朴微笑道:“那就倒过来,叫燕飞,怎么样?”

    “燕飞?”嫩娘闻言喜道,“嘻嘻,这名字好听,那小婢以后就叫燕飞啦。”

    “将军,不好了。”嫩娘话音方落,吕六忽然疾步而入,看到一身戎的嫩娘时明显愣了一下,本能地伸手去腰间抽刀,可他很快就把嫩娘认了出来,惊叫道,“嫩娘是你?你这小丫头在这儿干吗?”

    嫩娘皱了皱可爱的小鼻子,娇声说道:“六哥,从今天开始小弟就是将军的贴身护卫了,而且再不叫什么嫩娘,小弟现在叫燕飞,是将军刚刚赐的名。”

    “燕飞?”吕六摇了摇头,转头对王朴说道,“将军,出事了。”

    王朴问道:“出什么事了?”

    吕六说道:“刚刚西门来报,今天早上城外忽然出现了好几万难民,全跪在外面哭着喊着要进城逃难哪。”

    王朴的心立刻就抽紧了,问道:“好几万难民,哪来的?”

    “不知道。”吕六摇头道,“不过这些百姓大多都是从西北方向逃过来的,因此小人估计是那边各卫、所、堡城的守军造的孽!因为流贼才刚到大同,他们根本没时间去西北各县祸害百姓。”

    大同镇的防御体系是针对西北方向的蒙古人设置的,所有的卫、所、堡城也全部分布在西北方向沿长城以内的那一带狭长的区域,所以事情已经是明摆着的了,抢劫百姓的只能是那里的边军,而不可能是流贼。

    “这些畜生!”王朴拍案而起,怒道,“本将军饶不了他们!”

    这时候,赵信、刀疤脸和大胡子也闻讯赶到了。

    刀疤脸人还没进门,就高声嚷道:“将军,这几万百姓救还是不救?”

    “当然得救。”旁边的大胡子道,“这天底下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

    赵信最后一个进来,沉声说道:“可谁又能保证这些百姓里没有流贼的歼细呢?要是让流贼的歼细趁机混进城来,那不是让更多的百姓遭殃了吗?将军,卑职以为小不忍则乱大谋,此时万万不能打开城门哪。”

    赵信的话不无道理,万一真让流贼的歼细混进城来并且趁乱打开了城门,那事情就麻烦了,就算官军最后能够打败流贼也势必会损失惨重,城外的流贼毕竟有十几万人哪,就是十个拼一个也足够把城里的官军拼光了。

    王朴凝思片刻,问道:“魏大本呢?”

    吕六道:“魏大人已经赶去西门了。”

    “走。”王朴回头向赵信等人道,“我们也去西门。”

    ■■■

    大同西门。

    魏大本正站在城楼上,向着城外的百姓大声喊话:“父老乡亲们,回去吧,你们快回去吧,流贼就要杀过来了,你们会没命的……”

    然而,城外哀鸿一片的百姓根本就听不到他的喊话声,仍旧跪在地上叩头不止,眼巴巴地哀求城楼上的守军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去,真所谓宁作太平犬,不作乱世人,那情景当真是惨不忍睹。

    “大人。”一名同知泄气道,“他们根本就听不到你的喊话。”

    “唉。”魏大本哀叹道,“这便如何是好?这便如何是好哇?”

    “大人快看!”另外一名通判忽然惊叫起来,“好像是流贼,流贼杀过来了!”

    “啊!流贼杀过来了?”

    魏大本闻言大吃一惊,急抬头看时,果然看到一大队人马已经从南边冲了过来,拥挤在西门外的百姓立刻搔乱起来,纷纷四散而逃,不过很快,百姓的搔乱就平息了下来,因为那队人马并没有亮出兵器追杀他们。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那队人马居然在西门外架起了几十口行军大锅,往锅里放了米和水,然后升火开始煮起粥来,不到一刻钟的功夫,粥的香味就开始飘散开来,四散奔走的百姓便纷纷被这粥的香味引了回来。

    城楼上,那个同知吃声说道:“大……大人,这……这是怎么回事?”

    另一个判官也难以置信地说:“大人,流贼好像在施粥,这……下官没有看花眼吧?”

    魏大本也吃惊地瞪大了双眼,满脸尽是不敢相信的表情,一直以来流贼在他们这些大明官员眼中都是洪水猛兽般的存在,他们干的不就是烧杀劫掠的营生?可是现在,他们居然在城外对逃难的百姓施起粥来了?

    怪事年年有,没有今年多,向逃难百姓施粥似乎应该是官府该干的事,怎么流贼也干起这事来了?这官军不像官军,流贼不像流贼,那不是全乱了套了?

    这时候,王朴带着大胡子等人也赶到了。

    魏大本急率大同府的大小官员抢前迎接,王朴阻止了众人见礼,大声说道:“魏大人,干的好,干的漂亮!没想到你办事如此利索,这么快就派人在城外架起粥棚并且开始向逃难的百姓施粥了,哈哈。”

    “驸马爷。”魏大本脸上不由得掠过一丝尴尬之色,讷讷地说道,“城外这粥棚并非下官派人所设。”

    “咦?”王朴愕然道,“不是魏大人你派人设的?那是谁设的粥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362 6363 6364 6365 6366 6367 6368 6369 6370 6371 6372 6373 6374 6375 6376 6377 6378 6379 6380 6381 6382 6383 6384 6385 6386 6387 6388 6389 6390 6391 6392 6393 6394 6395 6396 6397 6398 6399 6400 6401 6402 6403 6404 6405 6406 6407 6408 6409 6410 6411 6412 6413 6414 6415 6416 6417 6418 6419 6420 6421 6422 6423 6424 6425 6426 6427 6428 6429 6430 6431 6432 6433 6434 6435 6436 6437 6438 6439 6440 6441 6442 6443 6444 6445 6446 6447 6448 6449 6450 6451 6452 6453 6454 6455 6456 6457 6458 6459 6460 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