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甲脸色大变,不敢再吭声了。

    崇祯帝也很怀疑阎璁带回来的这个消息的真实姓,他更担心这是建奴设下的专门针对洪承畴的圈套。

    可崇祯帝并没有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因为他对自己的推断也没有太大的把握,万一他强行否定了大臣们的意见,最后的结果却证明大臣们的意见是正确的,这势必会损及他作为皇帝的威信。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有大臣站出来反对,崇祯帝就能顺坡下驴否定这个提议,这样就算最后崇祯帝错了,他也能把责任推到这个反对的大臣头上,而他崇祯帝却不会有任何责任,皇帝的威信也丝毫不会受损。

    可遗憾的是,这次并没有大臣站出来反对,刚刚勉强说了一句的陈新甲也很快缩了回去,内阁首辅周延儒眼睑低垂,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可就在片刻之前,这厮还是两眼灼灼,一副精神饱满的样子。

    崇祯帝无奈,只能同意了大臣们的联名上奏,当廷下旨让洪承畴带兵去万寿山护陵。

    归根到底,崇祯帝还是更看重自己的名声,更看重皇帝的威信,为了不损及自己的颜面,他也就只能让洪承畴去冒险了。

    ■■■

    宛平,洪承畴大营。

    前面不远就是燕京城了,三十万建奴(多尔衮号称)就驻扎在广渠门外,横戈待旦。

    洪承畴也不敢靠得太近,率领九千骑兵在宛平县驻扎下来,他之所以带着九千骑兵匆匆赶来,目的不是为了与建奴拼命,而是为了让崇祯帝和京师百姓安心,也是为了给牵制建奴,让他们不敢肆无忌惮地进攻燕京城。

    洪承畴用兵素来谨慎,早在刚刚接到崇祯帝勤王诏书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好了对抗建奴的全盘计划,洪承畴认为建奴兵精器利,急战难胜,只有深沟高垒,与之对峙,才可能在旷曰持久的消耗战中拖垮建奴。

    所以大军一到宛平,洪承畴就立刻下令征集粮草,准备长期坚守。

    洪承畴正与宛平县令商议征集粮草事宜,忽见一名身披红袍的太监在一队大汉将军的簇拥下进了行辕,那太监手里举着一封圣旨,尖声大喊道:“万岁有旨,蓟辽督师加太子太保加兵部尚书加左都御史师洪承畴接旨……”

    (未完待续)
------------

第153章 洪承畴被俘

    传旨太监已经离开好半天了,洪承畴却还是神情木然地跪在堂上没有起来的意思,心腹家将唐士杰赶紧抢上前来把洪承畴搀扶起来。

    “唉。”

    洪承畴轻轻挣脱唐士杰的搀扶,长长地叹了口气。

    “大帅,不能去天寿山哪。”唐士杰皱着眉头劝道,“这其中必定有诈。”

    洪承畴是什么人,哪里用得着唐士杰提醒?

    建奴如果真的要去天寿山挖什么皇陵,肯定会偷偷的去,等到真的挖开皇陵断了大明朝的龙脉,才会大张旗鼓地宣扬,可现在却一反常态在行动之前就开始大肆宣扬,这里面当然另有文章。

    事情已经明摆着,这肯定是建奴设下的圈套,用意无非是要对付洪承畴和他手下的九千京营骑兵。

    九千京营骑兵可以按兵不动,反正崇祯帝也没说带多少兵去护陵。

    可洪承畴能不去吗?

    不能,崇祯帝已经下了圣旨了,就算明知此去必死无疑洪承畴也只能去,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哪……

    “行了,什么都别说了。”洪承畴摆了摆手,低声说道,“你去把孙将军和卢监军请来。”

    “是。”

    唐士杰应了一声,领命去了。

    很快,京营总兵孙应元和监军卢九德就来到了洪承畴的行辕。

    在前来行辕的路上两人已经知道了崇祯帝的旨意,京营总兵孙应元大声道:“大帅,不能去天寿山哪。”

    监军卢九德却皱眉说道:“咱家也以为去天寿山不妥,可这毕竟是万岁爷的旨意呀。”

    洪承畴摆了摆手,说道:“天寿山一定要去,不过本帅只带五百亲骑去,九千京营精骑仍旧驻防宛平不动,在曹变蛟、白广恩、刘泽清三镇大军赶到之前,绝不可轻举妄劝!还望孙将军和卢公公以国事为重,共赴国难。”

    “大帅!”孙应元急道,“你身系大明安危,可不能轻身犯险哪。”

    “对呀。”卢九德也道,“只带五百亲骑去天寿山护陵,洪大人这是不是太冒险了?”

    “本帅心意已决。”洪承畴断然道,“孙将军和卢公公就不必再劝了。”

    孙应元急道:“大帅……”

    “孙应元!”洪承畴霍然起身,瞠目大喝道,“你是想要陷本帅于不忠不孝之地,留下万世骂名吗?”

    “这……”

    孙应元与卢九德对视一眼,再不敢劝。

    ■■■

    大同,雷公山。

    李岩挥手屏退了荆茂成、李虎、李玄等人,真诚地对刘宗敏说道:“将军,你刚来大同,还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如果你知道了事情的始末,末将深信以将军您的睿智,是绝不会再去攻打大同的。”

    “哦?”刘宗敏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李岩然道:“就在半个多月前,将近二十万建奴毁关而入大举进攻大同!”

    “啥?”刘宗敏吃了一惊,失声道,“二十万建奴?”

    对于建奴刘宗敏可不陌生,对建奴的深刻印象来自于共同的敌人――大明边军。

    李自成、刘宗敏率领的义军可是吃足了大明边军的苦头,可就是这支把义军打得落花流水的大明边军,却被关外的建奴打得溃不成军。

    由此可见,关外的建奴那是相当厉害的,远要比大明边军厉害。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6395 36396 36397 36398 36399 36400 36401 36402 36403 36404 36405 36406 36407 36408 36409 36410 36411 36412 36413 36414 36415 36416 36417 36418 36419 36420 36421 36422 36423 36424 36425 36426 36427 36428 36429 36430 36431 36432 36433 36434 36435 36436 36437 36438 36439 36440 36441 36442 36443 36444 36445 36446 36447 36448 36449 36450 36451 36452 36453 36454 36455 36456 36457 36458 36459 36460 36461 36462 36463 36464 36465 36466 36467 36468 36469 36470 36471 36472 36473 36474 36475 36476 36477 36478 36479 36480 36481 36482 36483 36484 36485 36486 36487 36488 36489 36490 36491 36492 36493 36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