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敏?”甄有才道,“将军,这家伙好像是李自成手下的头号大将,看来闯贼已经对李岩起了疑心,要真是这样,那我们之前给李岩的好处岂不是全白给了?这个刘宗敏未必就会认我们的好哇。”
“无所谓。”王朴淡然道,“既然是养贼,养谁不是养?”
甄有才道:“将军,你说李岩会不会乖乖地交出兵权?”
“这个还真不好说。”王朴摇头道,“不过,只要他们回了陕西,最后谁掌兵权都无所谓,我现在最担心的还是京师的安危,京师要有个什么闪失,万岁爷要是有个好歹,咱大明朝只怕立刻就要天下大乱了。”
甄有才凝声说道:“将军的意思……是要出兵解京师之围?”
王朴长长地舒了口气,答非所问地说道:“现在还不到天下大乱的时候哪……”
“这……”
甄有才听了个满头雾水。
他隐隐听出王朴似乎有出兵解京师之围的念头,却不知道王朴为什么要这么做?更不知道王朴刚才说的那句“现在还不到天下大乱的时候哪”话是什么意思?
甄有才看不明白,现在王朴的根基还是太浅了,要是大明朝现在就陷入天下大乱、四五五裂的局面,以王朴的实力是很难有什么作为的,固守大同一隅最后不是被建奴吃掉,就是被李自成灭掉,要想在夹缝中求存,可能姓微乎其微。
王朴想了想,霍然说道:“有才,现在有两件事必须马上去办。”
甄有才道:“请将军吩咐。”
王朴道:“第一件事,大同镇各卫、各所、各堡全部裁撤,所驻卫所军也就地裁撤,这些垃圾对外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对内却只会祸害当地百姓,裁撤了反倒省心,隶属各卫所的军户一律转为当地百姓,归入大同府辖下!”
甄有才道:“卫所军裁撤不难,可撤下来的那些守备、千总和把总要怎么安置?”
王朴道:“先让他们回大同,在赵六斤那里呆着。”
甄有才点了点头,问道:“那客兵和募兵呢?”
王朴道:“这正是本将军要说的第二件事,那些客兵想回原藉的就发给路费打发他们回去,愿意留下就挑选其中的精壮敢战之士转为募兵,再从大同民壮中招募壮丁,凑足八千人组建长枪营和辎重营,作为火器营的辅助兵种。”
“是。”甄有才应了一声,又问道,“卑职这就去办。”
“唉。”
望着甄有才匆匆离去的瘦削身影,王朴忍不住摇头长叹一声,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正困拢着他,那就是他手下堪可一用的人才太少了,甄有才既要打理兵器作坊,火药局,又要负责裁撤卫所军以及招募民壮的事情,实在是太难为他了。
可急切间,王朴也不知道上哪去延揽人才,因为大同本来就是文人的贫瘠之地。
■■■
榆河河畔,洪承畴正率领五百亲骑如风驰电掣般往前疾驰。
此去天寿山可以说是迫不得已,因为崇祯帝下了圣旨,洪承畴身为臣子就只能遵旨,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就是有悖臣子之礼,但洪承畴也不是傻瓜,他知道这是建奴的圈套,所以只带了五百亲骑飞身前往,九千京营精骑却在宛平按兵不动。
其实,洪承畴也抱有侥幸心理。
五百轻骑目标小,速度快,就算建奴在通往天寿山的路上埋下了天罗地网,也未必网得住他洪承畴,只要到天寿山附近兜一圈再回宛平,就算最后建奴真的毁了帝陵,洪承畴也能向崇祯帝交待了。
但洪承畴还是小觑了范文程这个铁杆汉歼,更低估了他自己在建奴心中的份量!
就在洪承畴刚刚离开宛平没多久,建奴的歼细就已经把消息传到了广渠门外的建奴大营,多尔衮当即飞骑传檄,让在清河店、大榆河、小榆河、玉泉山一带掳掠的建奴各部做好准备,张网以待。
洪承畴的五百轻骑刚刚赶到榆河河畔,还没来得及渡河北去,闻风而至的建奴铁骑就已经从十几个方向同时压了过来。
(未完待续)
------------
第154章 还有孙传庭
紫禁城,建极殿。
崇祯帝正在宴请国丈周奎、国舅田弘遇、成国公朱纯臣、保国公朱国弼等皇亲国戚,建奴大军压境,燕京城危如累卵,正是急需京营将士卖命之时,要想让京营将士卖命就得有足够的赏银,可崇祯帝把内府司钥库翻了个底朝天也只找出三万两银子。
至于国库,早在半年前就已经空了,甚至连京师官员的禄米也已经三月未发了。
不得已,崇祯帝只能召集这些皇亲国戚,以九五之尊恳求他们慷慨解囊,扶助国难,所有皇亲国戚中最富的当数成国公朱纯臣、国丈周奎还有国舅田弘遇三人,其中成国公朱纯臣的家资数以百万计,可这位国公爷却只是象征姓地捐了五千两银子。
国丈周奎和国舅田弘遇各捐了三千两,其余的皇亲国戚有捐两千的,也有捐一千两的,更有甚至只捐了五百两,最后王承恩实在看不去了捐了一万两,加上内库的三万两,才勉强凑足了十万之数。
望着面前好不容易才凑足的十万两纹银,崇祯帝神情阴郁。
想他九王之尊,富有四海,却居然要为了区区十万两银子厚颜求人,更可叹的是,就算他厚颜相求了居然还是求不来银子,国势艰危一至如斯!遥想太平年景,朝廷每年得拿出多少银子养着这些皇亲国戚?
可到了国难当头,这些皇亲国戚却一个个吝啬至此!
崇祯帝神情阴郁,朱纯臣等人却显得心安理得。
这些被俸禄滋养得脑满肠肥的皇亲国戚们认为保卫京师是朝廷的事,是大明朝的事,和他们个人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们个人愿意捐出几千两银子就已经算是识大体了、顾大局了。
崇祯帝幽幽说道:“王承恩。”
王承恩上前应道:“奴婢在。”
崇祯帝道:“把这十万两银子拿去给京营将士分了,告诉将士们,只要击退了建奴,朕还有重赏!”
“奴婢遵旨。”王承恩应了一声,赶紧向身后的小太监道,“快去叫人套车,把这十万两银子拉去大营,交给高公公。”
“是。”
那小太监应了一声匆匆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京营监军高起潜却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跪地惶然道:“万岁爷,不好了,出事了,出大事了。”
崇祯帝皱眉道:“出什么事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671
6672
6673
6674
6675
6676
6677
6678
6679
6680
6681
6682
6683
6684
6685
6686
6687
6688
6689
6690
6691
6692
6693
6694
6695
6696
6697
6698
6699
6700
6701
6702
6703
6704
6705
6706
6707
6708
6709
6710
6711
6712
6713
6714
6715
6716
6717
6718
6719
6720
6721
6722
6723
6724
6725
6726
6727
6728
6729
6730
6731
6732
6733
6734
6735
6736
6737
6738
6739
6740
6741
6742
6743
6744
6745
6746
6747
6748
6749
6750
6751
6752
6753
6754
6755
6756
6757
6758
6759
6760
6761
6762
6763
6764
6765
6766
6767
6768
6769
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