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阅兵仪式
“解释?”孙传庭皱眉道,“怎么解释,你让老夫挨家挨户登门去向他们解释吗?”
“这样当然不行。”王朴摇头道,“得找个机会把南京城内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和勋戚豪强请到一起,再当面向他们保证绝不在浙直两省推行新政!只有这样才可能挽回影响,才可能在南京真正站稳脚跟。”
“说的容易。”孙传庭道,“让哪找这样的机会?”
“等吧。”王朴道,“机会总会来的。”
■■■
孙传庭和王朴并没有等太久,机会很快就来了。
崇祯十五年九月,白莲教在滁州再次揭竿造反,五里桥一战,史可法派去征剿的三千建阳卫官军全军覆灭,紧接着白莲贼兵又攻陷了滁州,知州阎石被杀,白莲贼兵声势大振,挟裹十万贼兵直扑浦子口,摆出了过江进攻南京的架势。
消息传来,南京城里的大小官员和勋戚豪强们顿时慌了神。
危急关头,他们终于想起了王朴,想起了驻扎在南京城外的那支百战精兵。
第二天,由建安王朱统钷、魏国公徐宏基、忻城伯赵之龙、诚意伯刘孔昭以及南京礼部尚书何熊祥、兵部尚书史可法等人挑头,再加上南京城内大大小小的官员和士林缙绅共两百余人来到了王朴大营。
随行的还有几百坛绍兴老酒和几百头肥猪。
说起来真是过份,孙传庭、王朴带着大军赶到南京城外已经整整三天了,却一直没人和他们交割公文,两人也一直没能走马上任,不要说属于自己的行辕了,两人到现在还只能窝在临时搭建的帐蓬里。
这么多官员和勋戚豪强同时来探营,大帐里是坐不下了,孙传庭和王朴就把所有人都请到了临时辟出来的校场上,因为没有足够的椅子,除了建安王朱统钷等勋戚和三品以上的大员,其余的芝麻小官和士林缙绅就只能站着了。
听完众人遮遮掩掩地说明了来意,王朴心中冷笑不已。
这些家伙不怕他王朴和手下的万余精兵,却被区区几万白莲毛贼吓成这样,这就是典型的窝里横啊,不过现在还不到和这些家伙算帐的时候,现在还得倚重他们的支持,至于以后,有的是机会和时间。
建安王朱统钷最后总结了大家的意思:总之一句话,只要孙传庭和王朴能够打退白莲妖孽的进犯,推行新政的事情就好商量。
孙传庭微微一笑,起身说道:“王爷,诸位侯爷、公爷还有伯爷,以及在场的所有南京同僚们,不知道你们是从哪里听说老夫要在浙直两省推行新政?吏部发给南京的公文里有说这事吗?”
“怎么?”朱统钷愕然道,“难道孙部堂并不打算在浙直两省推行新政?”
“当然不会!”孙传庭大声道,“老夫来南京是为了替万岁爷替大明朝练兵的,可不是为了推行什么新政,老夫可以拍着胸脯向大家保证,只要老夫还在浙直总督任上,就绝不在浙直两省推行新政!”
“啊?”
“什么?”
“这是怎么说的?”
朱统钷愣了片刻,释然道:“闹了半天,敢情大伙都误会了孙部堂?这么说起来还是我们的不是了,哎呀呀,之前几天真是失礼了,本王谨代南京所有的勋戚和大小官员向孙部堂和王将军赔礼了。”
朱统钷倒也光棍,当场就舍下脸来向孙传庭和王朴赔礼。
“这也不能怪王爷和诸位。”孙传庭淡然道,“要怪也只能怪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他们企图挑拨本部堂和整个江南官场的关系,他们这是要把本部堂逼上绝路,是要刻意阻挠本部堂在南京练兵哪,再说重一点,他们这是要把大明朝逼上绝路!”
在场的南京官员们,霎时就有不少人变了脸色。
说孙传庭要在浙直两省推行新政的消息最早是从京师传过来的,但没有正式的公文,只是私底下的传言。
负责刑案的南京按察使赶紧出列表态道:“这事下官一定会彻查到底,看究竟是谁从中造谣滋事。”
“行了,这事以后再说。”南京礼部尚书兼吏部尚书何熊祥起身说道,“当务之急还是赶紧与孙部堂、王将军交割了公文,兵部也要抓紧时间安置王将军的大军,总是这样驻扎在城外也不是个办法,还有户部,该拨的粮饷一定要及时拨给,绝不能拖欠。”
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和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赶紧起身应了声是。
大明六部以礼部居首,何熊祥身兼礼、吏两部尚书,俨然是南京官场的龙头老大,何熊祥发话了,史可法和高弘图当然不敢怠慢。
王朴忽然起身说道:“卑职有个提议,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建安王朱统钷应道:“王将军有话尽管直说。”
王朴虽然已经和长平公主订了婚,可两人毕竟还没有正式完婚,张子安、魏大本等人为了讨好王朴才会尊其为驸马爷,像建安王朱统钷这样的皇亲国戚当然不可能为了讨好王朴而称呼他为驸马爷。
王朴道:“白莲妖孽最擅长制造流言,蛊惑人心,据卑职所知,眼下的南京城内已经流言四起,人心慌慌,市井百姓大白天不敢上街,商铺店肆很早就关门打烊,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只怕没等白莲贼兵打上门来,南京城就已经先乱了套了。”
“是啊,的确是这样。”朱统钷忧心冲冲地说道,“南京城现在已经乱套了,难道王将军有办法挽回局面?”
“要想安定人心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王朴微笑道,“卑职打算搞一次阅兵仪式,让全城百姓都来观看,百姓们只要目睹了我军军威,自然就不惧怕白莲妖孽了,到时候南京城就会自然而然地恢复以往的秩序。”
“好。”朱统钷击节道,“这提议好,本王也要看这样的阅兵仪式。”
阅兵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时间是第二天的下午,地点就在太平门外。
当天下午,史可法就把三面临江,南接江岸的燕子矶划给王朴的大军作为驻地,王朴的提督行辕也设在了燕子矶,孙传庭的浙直总督行辕则设在了皇城内的千步廊,就在六部衙门的旁边,与五军都督府相对。
应天府的官员表现出了少有的效率,当天下午就在南京城内贴满了告示,城内的百姓很快就知道了王朴要在太平门外阅兵的事,对于王朴南京城的百姓可不陌生,他们几乎都还记得去年十月王朴押着建奴奴酋游街时的英姿。
第二天下午,南京城内万人空巷,太平门外则是人山人海。
临时搭建的阅兵台上,孙传庭高居帅位,王朴身披铠甲昂然而立,两人身后,建安王朱统钷,魏国公徐宏基,何熊祥、史可法、高弘图等勋戚豪强和六部官员赫然在座,更多三品以下的芝麻小官则只能在后面站着。
紧挨阅兵台后面是专门划出来的观礼区,四千名长枪营官军筑成一道人墙,把阅兵区和观礼区生生隔绝开来,蜂拥而至的南京百姓只能隔着人墙翘首相望,好在观礼区内有几座小山包,百姓们可以爬上山包居高临下观赏阅兵仪式。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阅兵仪式是个新鲜玩意儿,可对于王朴来说,却绝不是什么新奇事物。
作为穿越过来的未来人士,王朴深知阅兵所能带来的好处。
一次成功的阅兵仪式,可以极大地振奋军威国威,可以有效改善军队在全体国民心目中的形象,王朴之所以要搞阅兵仪式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不但要向南京百姓展示军威,更要改善大明官军在百姓心目中的负面形象。
一直以来,大明官军留给士绅百姓的印象实在是太恶劣了,王朴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局面,否则,他就很难获得士绅百姓的鼎力支持,假如没有士绅百姓的支持,王朴是不可能练成精兵的。
急促的脚步声中,赵信疾步登上阅兵台,来到王朴面前叭地并拢双腿,同时右拳撞胸朗声喝道:“将军阁下,阅兵仪式准备就绪,请训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625
9626
9627
9628
9629
9630
9631
9632
9633
9634
9635
9636
9637
9638
9639
9640
9641
9642
9643
9644
9645
9646
9647
9648
9649
9650
9651
9652
9653
9654
9655
9656
9657
9658
9659
9660
9661
9662
9663
9664
9665
9666
9667
9668
9669
9670
9671
9672
9673
9674
9675
9676
9677
9678
9679
9680
9681
9682
9683
9684
9685
9686
9687
9688
9689
9690
9691
9692
9693
9694
9695
9696
9697
9698
9699
9700
9701
9702
9703
9704
9705
9706
9707
9708
9709
9710
9711
9712
9713
9714
9715
9716
9717
9718
9719
9720
9721
9722
9723
9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