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来回急走两回,霍然问道:“曹总兵,你觉得此事有几分可信?”
曹变蛟道:“末将以为至少可以相信七分,要不然建奴怎么会突然撤兵?”
洪承畴道:“可这毕竟未经证实啊。”
白广恩道:“大人,末将以为还是应该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尽快传回京师,至于是真是假,大人可以在塘报中特别说明此事未经最终确认,可以让朝廷通过朝鲜和蒙古方面想办法加以确认。”
“好。”洪承畴击节道,“就这么办!”
;
------------
第二十三章 松山塘报
当洪承畴以八百里加急向京师发塘报时,王朴率领的八百多家丁已经进至九连城,再往前不远就是鸭绿江,过了鸭绿江就是朝鲜国界了。
【九连城也就是镇江,大明帝国东江镇总兵毛文龙曾经在这里与建奴血战一场,这一仗也是毛文龙的成名之战,不过后来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建奴也从贫瘠的长白山区迁到了肥沃的辽河平原上,这九连城也就废弃了,现在已经和辽阳一样成了一片废墟。
再简单介绍一下朝鲜。
1392年李成桂废掉最后一代高丽王,建立朝鲜王朝,又称李氏王朝,朝鲜王朝鼎盛时期的人口总数曾达百万以上,但是经过曰本侵略以及清兵两次屠戮之后,朝鲜元气大伤,人口总数从百余万锐减至不足30万,首都汉阳的人口更是从10万锐减至不足3万。】
王朴用马鞭指了指前面破败的城廓,问身后的甄有才道:“有才,前面到哪里了?”
甄有才道:“将军,前面就是九连城了,城南边那条河就是鸭绿江了,过了鸭绿江就进了朝鲜王国的国界了,建奴没兴起之前,这九连城是我大明与朝鲜进行边境贸易的集镇,小人也来这里进过高丽参。”
王朴眼看天色将晚,就吩咐身边的刀疤脸道:“刀疤脸,传令下去,今夜就在这九连城扎营,明天一早过江。”
“是。”
刀疤脸答应一声,领命而去。
王朴翻身下马,活动了一下因为长时间骑马而有些麻木的双腿,回头向甄有才道:“有才,如果我们就这样开进朝鲜王国的国界,会不会遭到朝鲜人的刁难?毕竟朝鲜已经被建奴打怕了,现在又是建奴的属国。”
甄有才道:“小人一路上也在想这个问题,小人觉得应该小心行事。”
王朴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甄有才道:“假扮建奴。”
“假扮建奴?”王朴道点头,“嗯,这倒是个好主意,而且服装铠甲都是现成的,为了必要的时候乔妆打扮,迷惑建奴,在长勇堡缴获的一百多套正红旗铠甲还有一千多套建奴马褂都还没扔掉呢。”
甄有才道:“为了谨慎起见,小人觉得应该把头发也剃成建奴的样式。”
“这个也不是问题。”王朴道,“大不了上船之后弟兄们再把头顶那一摄剃掉,一个个都变成光头就是了。”
【注:满清的发式一开始并不像大家在清宫戏中看到的那样剃半头,脑后拖根大辫子,最初只准留金钱大那么一小摄头发,并结成小辫,美其名曰:金钱鼠尾。】
甄有才眸子一转,接着说道:“将军,让弟兄们假扮建奴还有额外的好处。”
王朴道:“哦,说说看?”
甄有才道:“让弟兄们假扮建奴,就可以在朝鲜境内肆无忌惮地烧杀劫掠,而且朝鲜人会把这笔帐记到建奴的头上,将军和弟兄们又能快活又能得到好处,完了还能让建奴背黑锅,又何乐而不为呢?”
“好你个甄有才,你的脑子就是好使。”王朴歼笑道,“就这么办,小七你过来。”
王小七屁颠屁颠地跑到王朴面前,问道:“将军,您找小人?”
王朴道:“传令,所有弟兄剃发,把发式剃成建奴的样式,再挑选百余人换上建奴正红旗骑兵的铠甲,剩下的弟兄全部换上建奴的战袍。”
“啊,剃成建奴发式?”王小七皱眉道,“将军,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不能随便乱剃呀,而且剃成了建奴的发式,万一回到大明以后别人诬蔑我们已经投降了建奴,岂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少罗嗦。”王朴不耐烦道,“你去跟弟兄们说,只要他们肯剃头,进了朝鲜之后他们想干什么都行,我就不信这群兔崽子还有不肯剃头的。”
“干啥都行?”王小七的眼珠子亮了起来,“那朝鲜的女人……”
“可以。”王朴道,“快活可以,但不能带上女人行军。”
“行行行,这没问题。”王小七银笑道,“小人这就去传令,嘿嘿。”
■■■
再说满清豫亲王多铎率领五千铁骑昼夜急进,赶到连云岛之后才知道根本没有明军来过这里,多铎认为郑亲王济尔哈朗不可能骗他,明军既然没来连云岛,那就一定是中途改变了行军方向,往别的方向去了。
多铎不敢怠慢,急忙派出侦骑四出查探,终于探听到有一支明军大张旗鼓向九连城方向去了,获知消息的多铎正欲率军追击时,多尔衮谴快马送来了密信,信中说盛京将有大变,让多铎火速率军赶回盛京。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的关系,阿济格是奴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多尔衮是奴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多铎是奴尔哈赤的第十五个儿子,三人都是大妃阿巴亥所生,多尔衮是正白旗旗主,阿济格、多铎则是镶白旗旗主。】
多尔衮让多铎火速率领五千镶白旗铁骑赶回盛京,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即将上演的帝位争夺战做好准备。
多尔衮的最大对手是肃亲王豪格,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正黄、镶黄两旗都效忠于他,豪格本身又是正蓝旗的旗主,势力十分强大,在这种关键时刻,多铎和他手下的五千铁骑当然不能远离盛京。
没有任何犹豫,多铎就决定放弃继续追杀明军,现在最重要的是率军回京帮助十四哥多尔衮夺得帝位。
多铎的想法和济尔哈朗等人如出一辙,这些人虽然嘴上喊着要不惜一切价救回皇太极,其实谁都明白要救回皇太极已经根本不可能了,说些漂亮话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一个个内心里其实已经开始盘算,在即将上演的皇位争夺战中自己该站在哪个阵营?
■■■
紫金城,乾清宫。
天才麻麻亮,百官排着长队在内侍引领下缓缓进入乾清宫大殿,跟平时一样,崇祯皇帝已经早早地坐在龙椅上了,有明一代十六位皇帝,崇祯皇帝是最勤政的一个,甚至比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还要勤政。
甚至有些史学家说崇祯皇帝自登基到吊死煤山从未缺席一天早朝,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到两小时,这种说法不太可信,但崇祯皇帝是华夏两千余年封建史上罕有的勤政皇帝,却是确凿无疑的。
百官三跪九叩,三呼万岁之后各自退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然后就一个个低下头来不再说话了,大明朝流年不利啊,北边建奴猖獗,中原流贼肆虐,湖广、浙江、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各省又连续几年大旱,赤地千里,蝗虫成灾,许多州府已经开始人吃人了。
国势艰危,大有无力回天之势,这种非常时期能不说话就装哑巴吧。
崇祯皇帝的眉头逐渐皱紧,百官们的表现让他很不满意,食君禄,忠君事,现在天下有难,这些官员们却一个个装聋作哑,算怎么回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692
5693
5694
5695
5696
5697
5698
5699
5700
5701
5702
5703
5704
5705
5706
5707
5708
5709
5710
5711
5712
5713
5714
5715
5716
5717
5718
5719
5720
5721
5722
5723
5724
5725
5726
5727
5728
5729
5730
5731
5732
5733
5734
5735
5736
5737
5738
5739
5740
5741
5742
5743
5744
5745
5746
5747
5748
5749
5750
5751
5752
5753
5754
5755
5756
5757
5758
5759
5760
5761
5762
5763
5764
5765
5766
5767
5768
5769
5770
5771
5772
5773
5774
5775
5776
5777
5778
5779
5780
5781
5782
5783
5784
5785
5786
5787
5788
5789
5790
5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