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师爷上前两步,拿起案上的死囚名册和红笔,大步走到了第一名犯人身边,肃立犯人身边的郐子手从死囚颈后抽出木牌,大声念道:“罪员姜曰广,斩!”
师爷翻开死办花名册,在第一页重重打了个勾。
“罪员王铎,斩!”
“罪员张溥,斩!”
“罪员杨廷鉴,斩!”
……
“罪犯王云,斩!”
验明最后一名死囚,师爷捧着花名册回到监斩台,朗声道:“监斩官大人,两百八十一名死囚皆已验明正身,确凿无误。”
瞿式耜面无表情地说道:“行刑!”
师爷立定转身,面向刑场,朗声喝道:“时辰已经……行刑!”
霎时间,两百八十一柄明晃晃的鬼头刀先后举起,寒光闪过,两百八十一颗大好头颅已经滴溜溜滚落在地,一名年近百岁的老人失声惊呼道:“这个瞿式耜可真是个剃头匠,杀人就跟剃头一样。”
从此以后,瞿式耜就获得了瞿剃头的绰号。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酷吏瞿式耜的“剃头”生涯才刚刚开始。
(未完待续)
------------
第260章 人彘
砍完了两百八十一个死囚,又有三辆囚车缓缓拉进了刑场。
这三辆囚车里分别押着高弘图、范文程和潞王朱常芳,三人脸如死灰,目光呆滞,神情萎靡,尤其是朱常芳,早已经被即将面临的命运吓得神智不清了。
囚车在行刑台边停了下来,六名衙役上前打开囚车把三名犯人架到行刑凳上固定起来,三个犯人都被固定成了大字型,两手两脚都被分开强行固定。
围观百姓响起了一片吸气声,三名挺胸凸肚的郐子手已经艹着锋利的鬼头刀大步上了行刑台,这三名郐子手都已经上了年纪,而且个个面容冷酷,削人彘是个技术活,没有一定的行刑经验与毅力是很难胜任的。
除了三名经验丰富的郐子手,还有六名郎中拎着药箱在行刑台下严阵以待。
监斩官瞿式耜轻轻颔首,肃立台前的师爷就朗声喝道:“时辰已到,行刑!”
“沙沙沙沙!”
三名郐子手同时扬刀。
干净利落地四刀下去,三名犯人的双用双脚已经齐根削去,血光喷溅,行刑台上顿时响起无比凄厉的惨叫声,许多胆小的围观者纷纷闭上眼睛或者别开头去,再不敢看这可怕的一幕,台下的六名郎中已经拎着药箱飞奔上了行刑台,开始对犯人进行紧急救治。
刑场外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困惑地问道:“这是犯人,为何还要对他们进行救治?”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一名上了年纪的秀才得意地说道,“这人彘乃是天下头号酷刑,相传乃是汉代吕后因为妒嫉戚夫人所创,削去四脚只不过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还要剜去犯人双眼,割去犯人舌头,再毁去犯人嗓子,最后用锡灌进犯人耳孔,令其不能听,不能看,不能说,却又不会死,这削四脚才第一步而已,要是不对他们进行紧急救治就会失血而死,那就是削不诚仁彘了。”
“我的天,这么可怜?”
“这也太惨了点吧?”
“他们犯了什么罪啊,要受这样的酷刑?”
“没见布告上说吗?叛国投敌啊!”
旁边的百姓不禁议论纷纷,这时候行刑台上的郎中在简单包扎后已经帮犯人止住了血,又有六名衙役抬着三口大瓮上了行刑台,把三名只剩下脑袋和躯干的犯人塞进了瓮里,正好剩个脑袋无力地耷拉在瓮外。
郐子手先给犯人灌暗约毁去他们的嗓子,再用锋利的剔骨刀剜掉眼珠子,割去舌头,最后再往犯人的耳孔里灌锡,堵住耳孔,做完这一切,人彘就算大功告成了。
“堂!”
炸雷的锣响过后,一名大嗓门的衙役上了行刑台,大吼道:“乡亲们,你们都看见了吧,这就叫人彘!砍去手脚,挖掉眼睛,堵住耳朵,毁掉嗓子,让人不能看,不能说,不能听,生不如死哪……”
围观百姓响起一片嘶嘶的吸气声。
衙役又道:“不过大家用不着害怕,人彘虽然可怕,但这只会用来惩罚叛国贼,只要大伙不背叛国家,不背叛民族,就绝不会被官府削诚仁彘,只有那些数典望祖、卖国求荣、厚颜无耻、甘心给外族蛮夷做奴才的畜生,才会被削诚仁彘!”
■■■
兵部衙门,大堂。
史可法用一方红绫把那颗“兵部尚书”大印包好,打结,然后郑重地放在案头,最后看了眼熟悉的兵部大堂,史可法眸子里难免掠过一丝黯然,肃立旁边的左右侍郎、员外郎、主事等兵部官员个个神色戚然。
这些兵部属官虽然大多数都是东林党人,可人都有良心的,史可法是个真正的清官,就算他和孙传庭、王朴不和,也照样能获得这些兵部属官的尊敬。
一名兵部主事黯然道:“大人,你真的要辞官吗?”
史可法有些落寞地点了点头,不语。
此时此刻,史可法的心里充满了苦涩,倒不是因为王朴借他的手杀掉了高弘图一党近三百名官员,而是因为孙传庭、王朴一党已经彻底把持了朝政,就算是隆武帝也成了两人手中的傀儡,史可法虽然倾向心学,主张限制君权,却万万不能容忍孙传庭、王朴的做派。
史可法不愿意和孙传庭、王朴他们同流合污,他选择了辞官引退,不在其位不谋其事,只要离开了朝堂,孙传庭和王朴再怎么折腾,和他史可法也没什么关系了。
心神已定,史可法向周围的兵部属官团团一揖,淡然道:“诸位,就此别过。”
说罢,史可法再不理会众人,转身就走。
就在这个时候,兵部大常外的台阶下忽然走上了一道身影,史可法看清那人时不由面露愕然之色,迈出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史可法身后的兵部属官也愕然不已,因为走上台阶的人竟然是王朴。
王朴一挥手,两名卫兵已经各托一轴书卷疾步上前,先把手里的书卷高高举过头顶,再将系住书卷的红绳轻轻一扯,卷起的书卷便哗啦啦地展露开来,却是一幅对联:史鉴流芳真可法,洪恩浩荡反成仇。
那群兵部属官一时未解,史可法却一下子就读懂了这副对联的意思。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0598
20599
20600
20601
20602
20603
20604
20605
20606
20607
20608
20609
20610
20611
20612
20613
20614
20615
20616
20617
20618
20619
20620
20621
20622
20623
20624
20625
20626
20627
20628
20629
20630
20631
20632
20633
20634
20635
20636
20637
20638
20639
20640
20641
20642
20643
20644
20645
20646
20647
20648
20649
20650
20651
20652
20653
20654
20655
20656
20657
20658
20659
20660
20661
20662
20663
20664
20665
20666
20667
20668
20669
20670
20671
20672
20673
20674
20675
20676
20677
20678
20679
20680
20681
20682
20683
20684
20685
20686
20687
20688
20689
20690
20691
20692
20693
20694
20695
20696
20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