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妈的礼仪廉耻?”王朴大吼道,“有本事你带兵去辽东,跟建奴讲礼仪廉耻去,在这里唱高调说大话,谁不会?反正死的又不是你,反正死的是我们边军将士,对吧?我倒要问你一句,我们边军将士的命就那么不是命?为了你们这些狗官的一句屁话就得成千上万地去战死沙场?”
“你,你……”
李邦华气得浑身乱颤,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玉阶上的崇祯帝还有两班的文武大臣看得是目瞪口呆,虽说有明一代的朝会风气是最开放的,大臣们在金殿上像泼妇似的吵架时有发生,有时候甚至还会上演武打好戏,皇帝一般也不过多干涉,可骂人能像王朴这样恶毒的却是从未有过。
王朴是真怒了,怎么从古到今都有这样的人?如果大明国力不如建奴,在建奴的高压之下被迫放回皇太极也还罢了,那叫情势所迫。可现在大明国力明明占据压倒姓的优势,而建奴只不过是辽东的一个蛮夷部落而已,凭什么还要把皇太极放回去?
崇祯帝要是真听了刘宗周这些人的屁话把皇太极放回辽东,松山前线的明军将士就有大麻烦了,皇太极有多厉害,有多难缠,王朴是再清楚不过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在路上的时候就把皇太极一刀给喀嚓了。
“万岁,臣等附议王总兵,皇太极不能放!”
“万岁,皇太极该杀。”
“请万岁以前线将士的姓命为重,且勿纵虎归山。”
两派文官正相持不下时,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以及十三道都指挥使等武官纷纷出列声援王朴,这些武官平时受够了文官的鸟气,今天王朴骂得痛快,也替他们出了口胸中的恶气,更何况王朴说的的确有道理,声援王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大明朝实行以文制武的国策,武官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别看这些武官的品级都很高,可平时这些武官也就是朝堂上的摆设,国家大事基本上没他们说话的份。可今天情形不同,因为两派文官意见相左、相持不下,所以武官的意见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不过,就凭这群武官的意见显然还不能一锤定音,崇祯帝还需要更重量级的意见。
崇祯帝的目光落在了内阁首辅成基命身上,问道:“成爱卿,你的意见呢?”
成基命急步出列跪倒丹墀,他脑门上已经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既不想和周延儒作对,也不想和刘宗周这些清流闹翻。周延儒现在虽然还只是次辅,可他八年前就当过首辅,他在朝中的势力可谓盘根错节,得罪不起呀,刘宗周、李邦华这些清流更是难缠,因为他们是世人眼中的“正人君子”。
成基命为官谨慎,他是哪边都不想得罪。
“万岁,臣年事已高心力不济,恐无法替万岁筹划国事了,臣请告老还乡。”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成基命情急之下居然选择了最消极的对策――摞挑子,我什么也不说,哪边都不得罪,我不当这个首辅了还不行吗?
百官愕然。
崇祯帝更是愕然,惊愕之余更有愤怒!
堂堂内阁首辅,国之干臣,却居然连发表自己意见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的庸官留他在朝中还有何用?
盛怒之下,崇祯帝冷然道:“朕准了。”
“谢主龙恩。”
成基命庄重地卸下顶戴,跪在殿上三跪九叩,然后起身孤独地离开了大殿,一代内阁首辅就以这样一种极不光彩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仕途。
崇祯帝把目光转向周延儒,朗声道:“周爱卿,即曰起你改为皇极殿大学士。”
有明一代的大学士殿阁制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皇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入阁即为东阁大学士,而文渊阁以上的大学士就有资格成为内阁首辅了。
周延儒改为皇极殿大学士,实际上已经就是内阁首辅了。
周延儒急出班跪倒,以首顿地高呼:“臣周延儒……谢主龙恩。”
崇祯帝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朕以为周爱卿、王爱卿所奏不无道理,放走皇太极无疑于纵虎归山,可先将皇太极负枷游街,以振奋京师百姓和京营将士之民心、士气,三曰之后在菜市口处以磔刑!”
“万岁圣明。”
“万岁圣明。”
“万岁圣明。”
周延儒,王朴,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十三道都指挥使等武官,还有以周延儒为首的文官纷纷跪倒在殿上,欢声雷动,刘宗周、李邦华等清流虽然不服,可崇祯帝既然已经下旨,他们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他们还不致于为了皇太极而去触犯崇祯帝的逆鳞。
崇祯帝看看天色,向旁边的王承恩道:“承恩哪,快去吩咐御膳房,可以开筵了。”
虽然刘宗周这些清流的胡搅蛮缠闹得崇祯帝很不愉快,可今天这顿庆功宴却一定要举行,这可不仅仅只是为了给王朴接风洗尘,更是为了庆祝传国玉玺的回归,更是为了庆祝大明的中兴之兆。
当然,在筵席上,崇祯皇帝还有一件大事要宣布,而且还是喜事。
;
------------
第四十九章 拒婚
坤宁宫。
长平公主朱薇茹正在给周皇后请安时,皇二子朱慈炯忽然兴匆匆地跑了进来,大呼小叫道:“皇姐,看见了,小弟看见了。”
“你看见什么了?”周皇后蹙紧秀眉呵斥道,“成天到晚疯疯癫癫的没个正形,让你父皇看到了免不了又是一顿责罚。”
朱慈炯向周皇后扮了个鬼脸,对长平公主说道:“皇姐,小弟看见那个王朴了,就是父皇给你找的那个驸马都尉。”
长平公主的粉脸刷的红了,十四岁正是女孩子家情窦初开的年龄。
从父皇、母后、还有宫人的闲谈中,长平公主已经听说了王朴的全部英雄事迹,在朱薇茹的芳心里,王朴早已经成了天神般的存在,真要是能嫁给王朴这样的少年英雄,那才叫金玉良缘。
周皇后饶有兴趣地看了看娇羞不堪的女儿,问朱慈炯道:“皇儿,你与母后说说,那个王朴长什么样?”
朱慈炯应道:“长得还行,不过跟皇兄和本皇子比起来还差那么一点,不过已经比燕京城里的那些勋戚官宦子弟强很多了,而且他还是个武将,看起来挺威风的,不像那些官宦子弟,一个个都跟麻杆似的,风一吹就倒。”
“噗哧。”长平公主掩嘴轻笑道,“哪有你这样损人的。”
“哎,小弟说的可都是实话。”朱慈炯叫道,“皇姐你是没见过皇兄的那几个陪读,听说还是几位宰辅的孙公子,真的瘦得跟麻杆似的,别看他们比本皇子年长,可本皇子一手能拎起他们两个。”
“行了。”周皇后笑骂道,“皇儿你别闹了,快去前殿盯着,今天下午你父皇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口许婚,好事成了就快点回来告诉你皇姐,免得她这心里呀跟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长平公主一头撞进周皇后怀里,扭腰不依道:“母后。”
“行。”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5849
55850
55851
55852
55853
55854
55855
55856
55857
55858
55859
55860
55861
55862
55863
55864
55865
55866
55867
55868
55869
55870
55871
55872
55873
55874
55875
55876
55877
55878
55879
55880
55881
55882
55883
55884
55885
55886
55887
55888
55889
55890
55891
55892
55893
55894
55895
55896
55897
55898
55899
55900
55901
55902
55903
55904
55905
55906
55907
55908
55909
55910
55911
55912
55913
55914
55915
55916
55917
55918
55919
55920
55921
55922
55923
55924
55925
55926
55927
55928
55929
55930
55931
55932
55933
55934
55935
55936
55937
55938
55939
55940
55941
55942
55943
55944
55945
55946
55947
5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