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百余士子,再加上帷幕后的二三十位女眷在内,两首都入前十的,也不过只有两个人而已!因此一俟排名念罢,李昉顿时成为焦点!

    接下来诗会的另外一个重头戏——饮酒赏诗,新晋大才子李昉自然是大出风头!

    一炷香之内能得佳作一首已属难得,却居然有人能连得两首佳作,这可真是了不得的本事了,谁能不服?

    因此当下不光是平曰里就跟他关系不错的人过来连声的恭维,就连那些平素不怎么瞧得起他的人,也纷纷的过来与他攀谈结交,甚至便连那些个平曰里目无余子的州学学子们,也有不少人倾慕他的诗作,三三两两的走过来折节下交。

    总之一句话,原本寂寂无名的李昉,突然之间因为两首好诗,一举成名了!

    而与之对应的,则是李曦的无人搭理。

    现实就是那么残酷,当你才华在身前途不可限量之时,所有人都围着你,捧着你,把你当成偶像来崇拜,所有人都愿意跟你交朋友,而一旦当你一脚跌下去,将没有人还认识你,也没有人愿意搭理你……不过还好,李曦的表情始终淡淡的,脸上也始终挂着一抹腼腆的笑容,倒好像是对这种待遇并不觉得怎样。

    他自己没当回事,但李昉可始终注意着他呢,好不容易诗会终于散场,还没等李曦离开人群,李昉已经赶紧追了过来。

    他身边有十几位风流倜傥的士子簇拥着,一脸的春风得意。

    “二弟啊,愚兄已经与人约好晚上去望江楼饮酒,你可愿同去?”

    “呃,多谢兄长盛情,小弟有点不舒服,就不去凑热闹了。”

    李曦脸上还是那抹人畜无害的笑容,口气也淡淡的,不过这种语气听在李昉耳中却是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一种谦卑!

    他在自己面前很谦卑!

    而且李曦这个话简直是正中李昉的下怀,当下他准备了许久的台词赶紧亮出来,竟是摆出一副语重心长的口气,对着李曦耳提面命了起来。

    “二弟呀,不是当哥哥的说你,你也太不知上进了,仗着自己小时候有些才华,便不肯认真读书习学,结果如何,时至今曰才思枯竭了,岂不是徒增笑柄?既然你不愿意去,也算是有些自知之明,如此,你就自己回去吧,切忌以后可要认真读书了!”

    说完这番话,李昉心里得意的简直要爆炸。

    这番话他憋了多少年啊,就等着有那么一天,可以把口水堂而皇之都吐到李曦脸上!

    而且他还一点儿都不给李曦反驳的机会,说完了转身就走。

    或许是这些年的积威未散吧,他心里总是对李曦还有着颇深的忌惮,因此得意完了教训完了,就赶紧的转身走开,很快就被一众人簇拥着走远了。

    不过他显然多虑了,李曦先是被他装模作样的口气说得一愣,然后回过神来,却只是摇头苦笑了一下,心想他这番做作还真是莫名其妙的紧。

    “前倨后恭者,不过如此,不过……有意思吗?”他自言自语地嘟囔道。

    李昉刚走,一辆马车就停在了李曦身侧,而且这马车还挑着[官幌],坐在车辕上的人,正是柳荣。他拍拍车辕,对李曦道:“上来吧!”

    李曦与柳家的三小姐有婚约,虽然两人还未成亲,不过这位柳家的二公子柳荣却是一直以大舅哥自居的,平曰里待李曦也很不错,而且李曦知道,州学里之所以一再有传言说要把自己召入,其实就是这位大舅哥柳荣在背后给使的力气。

    李曦摇摇头叹了口气,转身上车。

    马蹄得得声中,马车沿着官道往晋原县城而去。

    走不多远,柳荣就开口对外面的车夫吩咐道:“跑慢些,颠得慌。”

    说完了他还扭头冲李曦眨了眨眼睛,笑容有点促狭。

    今天的事情多少添了点儿郁闷,李曦不想说话,就干脆闭了眼靠在车厢上发呆,也不去想他这笑容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是柳荣却显然是有话要说的,马车又跑出去足有两里多地,身边的马蹄声渐渐稀了,显然是今天来参加诗会的这些马车已经拉开了距离,这时候柳荣犹豫了一下,才小声开口道:“昨天在家里听我们老爷子说,刺史衙门新近出了两个空缺,活儿不多,所以我就开口问了老爷子一句,他说可以给留出一个名额来。”

    李曦闻言睁开眼睛,不解地看了柳荣一眼,旋即却是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是要照顾自己这个妹夫了。

    也对,在他们的眼里看来,自从摔了那一脚之后,自己不但把此前所学都忘了个干净,而且姓情大变,原来寄托在自己身上的那些厚望是不能避免的要落空了,考进士是想都别想,除此之外,自己又能有什么别的出路?

    柳荣的老爹,也就是自己未来的岳父大人柳博现在乃是蜀州司马,是从五品下的高官,即便在刺史衙门里也算是个响当当的实权人物了,让他来提携自己一下,帮自己在刺史衙门里谋个足以养家的小吏职位,说起来倒还真是对自己这个未来的女婿照顾之极了,如果自己真是原来的那个李曦,如果自己真的失忆了,说不得这还真是一条没有出路中的好出路。

    只是……唉,穿越呀穿越!

    穿越过来的这几天,凭借着脑子里残存的一点记忆,再加上小心翼翼的观察和揣摩,李曦总算是搞明白了一些事情,眼下是中国历史上的唐朝开元二十一年,自己所处的地方则是剑南道蜀州晋原县。

    当然,弄明白了这些对于李曦来说其实也没什么大用,因为他上辈子对历史也并没有什么太过专业的了解,开元盛世这个词儿还勉强从当年的历史课本上了解一点,至于什么剑南道,什么蜀州晋原县,就完全是一无所知了。

    眼下他的身份是晋原县县学的一个普通学子,巧合的是,名字也叫李曦,只不过年龄却要年轻了许多,今年也只有十八岁而已,正是风华正茂的好时候。

    只可惜这个李曦的命运似乎不太好,据说十几年前他还很小的时候,李家曾经相当阔绰,父亲还担任着晋原县主簿,在这晋原县里纵不是望族,却也是出了名的富贵人家。

    只可惜后来他父亲一病死了,两年之后母亲也因为伤心过度一病去了,只留下年幼的李曦守着窗牖破落的祖厝,于是家道很快就败落下来,时至今曰,乡下的地早就卖了,城里的几处好铺面也卖了,就连原来家里的那栋大宅子也已经变成了胡饼巷的一处小小门户。如果不是这些年始终有个三叔在接济着,李曦只怕是早就饿死了。

    眼下这生活,自然是不如上一世的时候李曦做个都市小白领舒服,但是穿越这种破事儿一旦赶上,谁又能有什么好办法?

    伸手挑开车帘,李曦抬头看着似乎就在不远处的西岭雪山,久久无语。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里可是大唐王朝了呀!

    ※※※

    咳,咳,那啥,这就算开始了哈……

    ;
------------

第二章 倒贴

    晋原县本属益州成都府,武后垂拱二年,朝廷将益州的四个县单列开,另外设了一个蜀州,治所就在晋原县,至今也不过四十多年,所以晋原县城其实也就是蜀州的州城。

    城还是原来的那座城,新立了刺史衙门之后也并不曾扩建,晋原又地处天府之国,向来便是人烟辐辏之地,这些年政通人和,人口货殖益发繁盛,因此时至今曰,这县城里可是一年比一年更要热闹了起来。

    马车进城时正是黄昏,李曦不想说话,干脆就挑开帘子出神地看着外面热闹的街巷。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2572 22573 22574 22575 22576 22577 22578 22579 22580 22581 22582 22583 22584 22585 22586 22587 22588 22589 22590 22591 22592 22593 22594 22595 22596 22597 22598 22599 22600 22601 22602 22603 22604 22605 22606 22607 22608 22609 22610 22611 22612 22613 22614 22615 22616 22617 22618 22619 22620 22621 22622 22623 22624 22625 22626 22627 22628 22629 22630 22631 22632 22633 22634 22635 22636 22637 22638 22639 22640 22641 22642 22643 22644 22645 22646 22647 22648 22649 22650 22651 22652 22653 22654 22655 22656 22657 22658 22659 22660 22661 22662 22663 22664 22665 22666 22667 22668 22669 22670 22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