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蒋介石吃了一惊,问道:“他们到徐州来干什么?”

    何应钦道:“他们来拆铁路。”

    “拆铁路?”

    何应钦点了点头。

    心口更疼了,这是**裸的威胁,半晌,蒋介石轻轻摆了摆手,道:“让他们拆吧。”

    ――――蒋委员长急,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更急,尤其是得知黑神军开始拆铁路,他就更急,但他就是急死,也不敢匆匆忙忙进兵。

    松井石根之所以不敢急着进兵,是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

    这次进军华北,说是南北对进,但华北派遣军能否攻入长城,谁也没把握,而且即便攻入长城,面对那么多的壕沟,进兵的速度更是没有把握。

    这样一来,后勤补给就不能指望关外了,所以,他们南进,必须以自己一方单兵独进来做准备。

    华北的支那军队高达百万,进兵华北必将有恶战,而且,这次面对的主要敌手不是支那政斧的军队,而是黑神军,是[***]。

    硬拼,他们绝对不怕,怕就怕黑神军耍诡计,怕[***]打游击。所以,进入华北之后,后勤必会受到种种攻击原本,进入华北之后可以从青岛输送补给,但听到黑神军开始拆徐州的铁路之后,松井这老鬼子就更不敢匆忙进兵了。

    徐州的铁路都给拆了,山东的还能好吗?

    黑神军这次搞的比在平津更厉害,平津是减租减息,而山东干脆分地。虽然时间不长,但彻底破坏铁路公路,那还是不费劲的。所以,也就可想而知,不准备充足绝不能进兵。

    ―――――黑神军的太阳终于照到我们这疙瘩了。

    黑神军不仅分地,而且还承诺,只要不是曰本人和南京政斧占据山东,其他的任何势力,黑神军保证,三年之内,不收农民的一分钱赋税。

    分地,再加上这个承诺,威力不言而喻。

    为此,[***]对韩复榘的军队的整编工作异常顺利。现在,好家伙,打仗可是为了俺们自己,这和以前能一样吗?

    这次到徐州去扒铁路,黑神军一喊号,山东人民自驾车,自带工具,自带干粮,一个个争着抢着要去。

    在徐州,有陇海铁路和津浦铁路。

    陇海铁路东起连云港,与海运港口相接,西行经徐州、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天水至兰州,是横贯东西的大动脉。

    好家伙,黑神军带着山东人民,从连云港一直扒进了河南。每一根枕木,每一根铁轨,每一颗道钉,全被山东人民用自驾车给拉了回来。

    不过呢,黑神军扒铁路是扒铁路,但不是瞎扒。

    扒陇海铁路,那就是为了铁轨和枕木,但扒津浦铁路,连地基整个都给刨了。

    这一次,可是铁路史上前所未有的大破坏,陇海铁路扒了,津浦铁路扒了,平汉铁路也给扒了。

    河南省主席商震疼的都快掉泪了,但他没敢阻拦。

    江苏那儿都给扒了,也没见蒋委员长有什么脾气,他小小的河南省主席又多个啥?

    另外,商震确实是怕了黑神军。

    这要是把黑神军给惹着了,也给河南发一道黑神令,那他还过不过了?所以,爱扒就扒吧。

    ――――这边扒铁路,那边,阎锡山就是做梦都乐颠了。

    除了正在扒的陇海铁路和津浦铁路、平汉铁路,北宁铁路的关内段、平绥铁路、京张铁路、胶济铁路都要扒,而这些铁路的总长度加在一起将超过两千公里。

    从这两千多公里的铁路扒下来的铁轨和枕木都要运到山西来,要在山西建铁路。

    先不说钱不钱的,山西是他的家乡,这些铁路要是都建成了,就是看着也让人高兴啊。

    何况,有路就有钱。

    所以,韩立洪跟他一提这事儿,阎锡山全力支持,答应黑神军在新组建的铁路公司占了六成的股份。

    兵荒马乱的年月,山西却是一派繁荣的景象,先是建工厂,这紧跟着又开始建铁路,真是喜兴啊。

    ――――坎姆斯号停靠在了天津港。

    韩立洪亲自去迎接,总理、宋哲元等华北各界也都去了。

    看着谢晋元和二百二十九名将士走下军舰,韩立洪心头不由一酸,眼眶微微有些湿润。

    如果不是他,谢晋元将被刺身死,除了那几个败类,其他所有将士被小鬼子分散到各地关押,其中有一部分被送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集中营,最后大都魂断异国。

    中国没有亡国灭种,中国人没有变成亡国奴,就是这些将士舍死忘生,用血肉之躯拼出来的。

    (未完待续)
------------

二八一章 山东人民喜洋洋

    镇住蒋介石和国民党,让他们不敢打内战,建立一个新国家,这虽然也不容易,但还是可以做到的,可问题是在这个新国家建立之后。

    在这个新国家里,两大派的意识形态和利益都尖锐对立,而最要命的是蒋介石和国民党做事没有底线,为了一己之私,他们可以出卖一切。

    对这一点,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比韩立洪认识的更清楚。

    买办阶层是蒋介石和国民党最主要的统治基础之一,而买办阶层基本是洋奴的同义词。

    如果说百分之百的买办都是洋奴,那显然不客观,但百分之九十,却又绝对是少说了。

    对买办阶层而言,阶级对立在他们心中的分量要远远超过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甚至是两者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没有可比姓。

    如果没有西洋大人,只有东洋大人,那蒋介石可能连“抗曰”这两个字都不愿,或者是不敢说。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0423 80424 80425 80426 80427 80428 80429 80430 80431 80432 80433 80434 80435 80436 80437 80438 80439 80440 80441 80442 80443 80444 80445 80446 80447 80448 80449 80450 80451 80452 80453 80454 80455 80456 80457 80458 80459 80460 80461 80462 80463 80464 80465 80466 80467 80468 80469 80470 80471 80472 80473 80474 80475 80476 80477 80478 80479 80480 80481 80482 80483 80484 80485 80486 80487 80488 80489 80490 80491 80492 80493 80494 80495 80496 80497 80498 80499 80500 80501 80502 80503 80504 80505 80506 80507 80508 80509 80510 80511 80512 80513 80514 80515 80516 80517 80518 80519 80520 80521 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