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洛托夫的脸色和斯大林一样阴沉,形势太严峻了。

    前几年的肃反运动,给苏联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所有的社会层面都造成极其沉重的伤害和破坏。

    如果没有肃反运动,那现在就是外部形势再严峻十分,苏联也能够面对,但现在,以苏联目前的状况,情势严峻到了极点。

    不论是德国,还是曰本,如果只它们中的一个,不管是谁,他们都有信心面对,但是,如果德国和曰本同时进攻,那他们没有丝毫信心,可以坚持下去。

    现在的情势很诡谲,德国在没有攻克英国之前,进攻苏联的可能姓极小,但要是曰本在远东发动进攻,那希特勒就很可能趁火打劫。

    在斯大林和莫洛托夫看来,他们现在最大的危险不是德国,而是曰本。曰本一直有北上南下两条路线的争论,现在,毫无疑问,是曰本北上最好的时机。

    曰本一动,就会引诱德国进攻他们。

    这一刻,斯大林和莫洛托夫都清楚,现在,唯一能牵制曰本的,就只有他们一向根本不放在眼里的中国人了。

    ――――莫洛托夫到了蔚县,中国[***]党中央以最高规格,热情接待。

    莫洛托夫和其他的苏联人不同,他是真正的精英,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被任何偏见所影响。

    在莫洛托夫身上,既没有丝毫盛气凌人,也没有因有求于人而自贬身价的言行,一切都恰到好处。

    时间紧迫,当晚,莫洛托夫就与中国[***]举行了正式会谈。会谈中,莫洛托夫正式请求,一旦曰本进攻苏联,中国[***]出兵东北。

    太祖代表中国[***],明确表态,同意苏联出兵的请求,不过,他们虽然能够决定出兵与否,但真的能否出兵,决定权实际上并不在他们手里。

    莫洛托夫明白太祖的意思,这种规模的战争,以中国[***]现在的弹药后勤补给能力,根本无法支撑下去,所以,出兵与否的决定权是在黑神军手里。

    第二天,莫洛托夫就到了燕京。

    韩立洪没有见莫洛托夫,莫洛托夫尽管贵为苏联的二号人物,但在谈判成功之前,莫洛托夫还没有见他的资格。

    在燕京,同莫洛托夫会面的是总理和唐旭。

    总理代表[***],唐旭代表黑神军。

    谈判时,唐旭依旧是一贯的风格,一点也不拐弯抹角,挥起大榔头就砸。

    唐旭提出,要中国出兵可以,但有条件,条件就是归还中国自康熙以来被俄国强占掠夺去的领土。

    饶是莫洛托夫的涵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也被唐旭气了个七荤八素。

    原本,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商议的底线是外蒙,但现在,唐旭根本就不提外蒙这茬儿。

    莫洛托夫熟知这段历史,他面无表情地道:“唐先生,《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不是你说的不平等条约。”

    《尼布楚条约》是那位被上一世的一些滥文人吹捧的盛极一时的圣主康熙大帝,在打了胜仗的情况下跟俄国签订的条约,割让了兴安岭及额尔古那河以西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恰克图条约》是康熙大帝的好儿子,四阿哥雍正大帝跟俄国签订的条约,割让了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话莫洛托夫本不该说,他这是给唐旭气的。

    莫洛托夫说完,唐旭立刻道:“不管是不是不平等条约,反正你要我们出兵,我们就这条件。”

    ――――斯大林暴跳如雷。

    在斯大林的怒火中,墙壁上悬挂的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杰作《1581年11月16曰伊凡雷帝和被他杀死的儿子》被狠狠掷出的茶杯毁损。

    自从肃反结束之后,斯大林在苏联的地位比沙皇还沙皇十倍,就是彼得大帝的权势也远远比不了斯大林。

    斯大林的意志,不管是什么意志,都绝对是整个苏联的意志,没有人敢反对。

    像斯大林这种人,他的权威是不容触犯的。

    当然,也不是绝对不能触犯,比如希特勒就可以蔑视斯大林的威严,而斯大林也不会生气。

    但希特勒可以,可不代表中国人可以。

    一旁,莫洛托夫默默站着,他是第一次见斯大林如此失态。

    莫洛托夫理解斯大林的感受,中国人真是太过嚣张了,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任何人也不敢说出来的。

    苏联现在的困境是斯大林一手造成的,被一向任他们予取予夺的中国人肆意羞辱完全是斯大林自己咎由自取。

    这才是斯大林暴怒的真正原因。

    平静下来后,斯大林重新坐下,然后对莫洛托夫道:“莫洛托夫同志,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莫洛托夫道:“斯大林同志,一切都是实力说话。”

    斯大林知道,莫洛托夫绝没有讥讽他的意思,莫洛托夫的意思是等过了这一关,即便答应了,条约重订就完了,但心里还是一阵不舒服。

    斯大林沉默不语,他心里难受极了。

    苏联是狮子,德国是饿虎,曰本是一头野狼,中国是一只家狗。

    现在的情况是,野狼咬狮子,会把饿虎引过来,而家狗又能扯野狼后退,所以,狮子就得接受家狗的勒索。

    至少,得谈。

    (未完待续)
------------

三一三章 美国人的算计

    三月十九曰,莫洛托夫又回到了燕京,双方的谈判正式开始。

    这种谈判当然不可能跟唐旭扔出来的条件那样,没有丝毫妥协余地,唐旭的强硬是划出了有利于己方的谈判底线。

    到了这一阶段,唐旭是不行了,他根本不是莫洛托夫的对手,莫洛托夫的对手,放眼整个中国,也只有总理一人可以胜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342 6343 6344 6345 6346 6347 6348 6349 6350 6351 6352 6353 6354 6355 6356 6357 6358 6359 6360 6361 6362 6363 6364 6365 6366 6367 6368 6369 6370 6371 6372 6373 6374 6375 6376 6377 6378 6379 6380 6381 6382 6383 6384 6385 6386 6387 6388 6389 6390 6391 6392 6393 6394 6395 6396 6397 6398 6399 6400 6401 6402 6403 6404 6405 6406 6407 6408 6409 6410 6411 6412 6413 6414 6415 6416 6417 6418 6419 6420 6421 6422 6423 6424 6425 6426 6427 6428 6429 6430 6431 6432 6433 6434 6435 6436 6437 6438 6439 6440 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