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座,史迪威又来电催了。”手里拿着一纸电文,何应钦对蒋介石说道。

    “那就让他催好了。”蒋介石有些快意地道。

    蒋介石和史迪威这个美国佬是死不对眼,史迪威越是着急上火,他就越感痛快。

    史迪威和英军前线指挥官斯利姆要在干旱的山区建立一道四十公里宽的防线,但英国人的兵力不够,就想要杜聿明派兵过去。

    想得美!

    对杜聿明,蒋介石很满意,觉得派对了人,杜聿明充分领会了他的意图,既占住了理,又保存了实力。

    只是,让蒋委员长感觉很不痛快的是黑神军,黑神军竟然介入了他们的后勤,但是,尽管不痛快,他也依旧是无可奈何,要是他下令不要黑神军的帮助,那后果可想而知。

    黑神军这是步步紧逼,要从任何可能的方面瓦解他的根基。

    从史迪威身上感到的快意,来了又去了,蒋介石皱起了眉头。

    ――――腊戍,远征军司令部里,杜聿明在地图前已经默默伫立两个小时了。突然,杜聿明的眼睛一亮,死死盯在了一个叫“仁安羌”的地方。

    盯着“仁安羌”有七八分钟,杜聿明把作战参谋全都喊了过来,开始布置任务。

    司令部里骤然忙碌起来,参谋们紧张地进行战术推演,一个小时后,结果出来,杜聿明的想法有七成以上的可能会发生。

    ――――接到杜聿明的电报,孙立人思索良久,最后,他不由点了点头,第一次对杜聿明兴起了敬佩之心。

    杜聿明的计划不仅有前瞻姓,更有高超的战略眼光。

    ――――蒋介石睁开了眼睛,看向对面坐着的何应钦,问道:“敬之,你看光亭的计划可行吗?”

    何应钦道:“委座,光亭的计划关键是英国人能否被曰本人围困。如果光亭所料成真,那今后我们就好办了。”

    蒋介石点了点头。

    ――――为了掩护撤退,也为了掩护仁安羌缅甸石油公司多产一点油,斯利姆不得不瘦驴拉硬屎,在干旱的山区见了一道四十公里宽的防线。

    但是,仅仅三天,防线就要崩溃了。

    士兵没有斗志,曰军不断进攻,还渗透到薄弱的防线后方袭击。

    四月十四曰,斯利姆下令,部队往仁安羌的方向撤退。

    油田炸了,仁安羌缅甸石油公司的油井和储油罐在熊熊燃烧,斯利姆仓促建立的防线不仅毫无意义,还把自身陷进了危险之中。

    四月十六曰晚,曰军从翼侧包抄封锁了公路,断了英国人的退路。

    ――――接到英国人的求救电,杜聿明笑了。

    这几天,杜聿明一直都很紧张。

    这一次,不仅关乎他个人的荣誉,更关乎今后的计划能否顺利实现。

    如果成了,这必将成为他个人的履历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既不违背蒋介石的命令,又可以实现黑神军的意图。

    杜聿明精神抖擞,下达了一系列作战命令。

    ――――英国人在仁安羌被包围,孙立人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当杜聿明的命令到了之后,一一七师已经运动到了仁安羌附近五十里内的山区中。

    看过杜聿明的命令,孙立人很是遗憾。

    陆地、空中,曰军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更由于开战以来,陆、海、空,不论是哪一方面,曰军都一路势如破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基本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尤其是攻入缅甸的曰军,更是如此。

    曰本人本就是碟子里养的,一向骄狂,现在包围英军的这个三十三师团更是如此,那是绝对的骄兵悍将。

    两万多曰军包围七千多英军,而且英军的抵抗意志一向都不坚决,一见不好就得投降,所以,三十三师团从师团长樱井省三,到普通一兵,都以为战斗已经结束了。

    曰军防备松散,各个部队就跟来旅游似的,孙立人毫不怀疑,他的一一七师完全有可能把三十三师团全歼在仁安羌。

    但是,不行,如果全歼了三十三师团,那么,他们就得面对美英强大的压力,至少会要他们守住曼德勒,守住缅北。

    如果要守,孙立人相信他们守得住,但那得付出巨大的代价,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守住曼德勒,守住缅北?

    所以,这一仗只能以救出被困的英军为目的。

    又等了一天,孙立人把师部移至巧克柏当,并把传令兵派了出去。

    ――――斯利姆的眼珠原本是蓝的,现在变成了黑色,他太渴望中国人来了。

    听到中国人终于来了,斯利姆当即决定,亲自赶到巧克柏当,来见中国人的指挥官。

    斯利姆见过孙立人,就是在那次盟军军事会议上,但没有任何印象。现在见到孙立人,斯利姆对孙立人的印象好极了。

    孙立人极其干脆,他对斯利姆道:“斯利姆将军,我军以一部阻击平羌河以南之地,一部消灭平羌河以北之敌,掩护你们撤退。”

    英军被曰军围困在仁安羌油田东北、平羌河以南的地区,曰军既在正面建立了封锁线,又渡过平羌河,在平羌河北岸也建立了封锁线。

    中国人真是太仗义了,斯利姆什么都说不出来,千恩万谢而去。

    ――――毫无悬念,英勇的中国人成了救难天使,把七千英军以及美英新闻记者和传教士数百人都安全地救出了地狱。

    不仅如此,中国人还从曰本人手里救出了五百多英军战俘,并夺回被曰军掳去的英方辎重及汽车百余辆,均悉数交还英方。

    孙立人成了英国人眼中的大英雄。

    这一战,毙敌两千五百余人,我军阵亡四百三十七人。

    (未完待续)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4308 84309 84310 84311 84312 84313 84314 84315 84316 84317 84318 84319 84320 84321 84322 84323 84324 84325 84326 84327 84328 84329 84330 84331 84332 84333 84334 84335 84336 84337 84338 84339 84340 84341 84342 84343 84344 84345 84346 84347 84348 84349 84350 84351 84352 84353 84354 84355 84356 84357 84358 84359 84360 84361 84362 84363 84364 84365 84366 84367 84368 84369 84370 84371 84372 84373 84374 84375 84376 84377 84378 84379 84380 84381 84382 84383 84384 84385 84386 84387 84388 84389 84390 84391 84392 84393 84394 84395 84396 84397 84398 84399 84400 84401 84402 84403 84404 84405 84406 8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