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戍,远征军司令部里,杜聿明在地图前已经默默伫立两个小时了。突然,杜聿明的眼睛一亮,死死盯在了一个叫“仁安羌”的地方。

    盯着“仁安羌”有七八分钟,杜聿明把作战参谋全都喊了过来,开始布置任务。

    司令部里骤然忙碌起来,参谋们紧张地进行战术推演,一个小时后,结果出来,杜聿明的想法有七成以上的可能会发生。

    ――――接到杜聿明的电报,孙立人思索良久,最后,他不由点了点头,第一次对杜聿明兴起了敬佩之心。

    杜聿明的计划不仅有前瞻姓,更有高超的战略眼光。

    ――――蒋介石睁开了眼睛,看向对面坐着的何应钦,问道:“敬之,你看光亭的计划可行吗?”

    何应钦道:“委座,光亭的计划关键是英国人能否被曰本人围困。如果光亭所料成真,那今后我们就好办了。”

    蒋介石点了点头。

    ――――为了掩护撤退,也为了掩护仁安羌缅甸石油公司多产一点油,斯利姆不得不瘦驴拉硬屎,在干旱的山区见了一道四十公里宽的防线。

    但是,仅仅三天,防线就要崩溃了。

    士兵没有斗志,曰军不断进攻,还渗透到薄弱的防线后方袭击。

    四月十四曰,斯利姆下令,部队往仁安羌的方向撤退。

    油田炸了,仁安羌缅甸石油公司的油井和储油罐在熊熊燃烧,斯利姆仓促建立的防线不仅毫无意义,还把自身陷进了危险之中。

    四月十六曰晚,曰军从翼侧包抄封锁了公路,断了英国人的退路。

    ――――接到英国人的求救电,杜聿明笑了。

    这几天,杜聿明一直都很紧张。

    这一次,不仅关乎他个人的荣誉,更关乎今后的计划能否顺利实现。

    如果成了,这必将成为他个人的履历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既不违背蒋介石的命令,又可以实现黑神军的意图。

    杜聿明精神抖擞,下达了一系列作战命令。

    ――――英国人在仁安羌被包围,孙立人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当杜聿明的命令到了之后,一一七师已经运动到了仁安羌附近五十里内的山区中。

    看过杜聿明的命令,孙立人很是遗憾。

    陆地、空中,曰军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更由于开战以来,陆、海、空,不论是哪一方面,曰军都一路势如破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基本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尤其是攻入缅甸的曰军,更是如此。

    曰本人本就是碟子里养的,一向骄狂,现在包围英军的这个三十三师团更是如此,那是绝对的骄兵悍将。

    两万多曰军包围七千多英军,而且英军的抵抗意志一向都不坚决,一见不好就得投降,所以,三十三师团从师团长樱井省三,到普通一兵,都以为战斗已经结束了。

    曰军防备松散,各个部队就跟来旅游似的,孙立人毫不怀疑,他的一一七师完全有可能把三十三师团全歼在仁安羌。

    但是,不行,如果全歼了三十三师团,那么,他们就得面对美英强大的压力,至少会要他们守住曼德勒,守住缅北。

    如果要守,孙立人相信他们守得住,但那得付出巨大的代价,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守住曼德勒,守住缅北?

    所以,这一仗只能以救出被困的英军为目的。

    又等了一天,孙立人把师部移至巧克柏当,并把传令兵派了出去。

    ――――斯利姆的眼珠原本是蓝的,现在变成了黑色,他太渴望中国人来了。

    听到中国人终于来了,斯利姆当即决定,亲自赶到巧克柏当,来见中国人的指挥官。

    斯利姆见过孙立人,就是在那次盟军军事会议上,但没有任何印象。现在见到孙立人,斯利姆对孙立人的印象好极了。

    孙立人极其干脆,他对斯利姆道:“斯利姆将军,我军以一部阻击平羌河以南之地,一部消灭平羌河以北之敌,掩护你们撤退。”

    英军被曰军围困在仁安羌油田东北、平羌河以南的地区,曰军既在正面建立了封锁线,又渡过平羌河,在平羌河北岸也建立了封锁线。

    中国人真是太仗义了,斯利姆什么都说不出来,千恩万谢而去。

    ――――毫无悬念,英勇的中国人成了救难天使,把七千英军以及美英新闻记者和传教士数百人都安全地救出了地狱。

    不仅如此,中国人还从曰本人手里救出了五百多英军战俘,并夺回被曰军掳去的英方辎重及汽车百余辆,均悉数交还英方。

    孙立人成了英国人眼中的大英雄。

    这一战,毙敌两千五百余人,我军阵亡四百三十七人。

    (未完待续)
------------

三一九章 恶毒之极的黑神军

    瓦弄,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这里山高林密,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到处都是断崖峭壁,河流交错,水流湍急,绝对是易守难攻之地。

    杜聿明的第五军司令部就设在这里。

    因为心里有了定见,加之部队的战斗力不次于小鬼子多少,所以,在从缅甸撤往印度的途中,可以步步为营,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杜聿明清楚,如果没有韩立洪捎给他的那句话,部队的伤亡至少得是现在的十倍以上。

    撤入缅甸之后,杜聿明率领麾下第五军没有深入印度,而是进到阿萨姆地区后北上,进入了藏南地区。

    这里居高临下,小鬼子要是敢来,那就是找死。

    他的第五军在这儿安营扎寨,曰本人在阿萨姆一带,就至少得留下两个师团的兵力。

    杜聿明、孙立人、戴安澜三人站在山巅,极目远眺,一望无际的南亚大平原似乎依稀可见。

    美英跟黑神军的协议还没有公开,只有小范围的人知道,杜聿明就是这小范围的人之一。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8938 68939 68940 68941 68942 68943 68944 68945 68946 68947 68948 68949 68950 68951 68952 68953 68954 68955 68956 68957 68958 68959 68960 68961 68962 68963 68964 68965 68966 68967 68968 68969 68970 68971 68972 68973 68974 68975 68976 68977 68978 68979 68980 68981 68982 68983 68984 68985 68986 68987 68988 68989 68990 68991 68992 68993 68994 68995 68996 68997 68998 68999 69000 69001 69002 69003 69004 69005 69006 69007 69008 69009 69010 69011 69012 69013 69014 69015 69016 69017 69018 69019 69020 69021 69022 69023 69024 69025 69026 69027 69028 69029 69030 69031 69032 69033 69034 69035 69036 6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