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做的极其隐蔽,因为中国人不是吃独食,而是本着有钱大家赚的精神,和许许多多俄罗斯人联合在了一起,鲸吞俄罗斯的财富。

    而这,也就是华尔街的大人物们完全无可奈何的原因所在。

    高额的利息让全体俄罗斯人受益,这个时候,俄罗斯人民太幸福了,一切都是无比的美好,似乎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这回事儿。

    但是,这注定只是南柯一梦。

    就在俄罗斯人民、企业、金融机构甚至俄罗斯中央银行都享受着“免费的午餐”和香浓的咖啡、并呼吸着自由市场的新鲜空气之时,一场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金融掠杀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收网了。

    当为大肆做空卢布而借贷来的俄罗斯储户和国有银行的卢布到位后,卢布的悲惨命运便开始了。

    大规模唱衰卢布和俄罗斯国有企业的“研究报告”开始充斥国际金融界—“前苏联国有企业根本没有自生能力”、“前苏联国有企业债券被严重高估”、“卢布需要重新定价”、“卢布应该采取更加自由的市场化浮动”……

    一面是国际金融机构精准的研究报告和国际金融媒体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一面是不断快速下跌的前苏联国有企业证券价格。

    “怎么了?”俄罗斯的老百姓全都蒙了。

    分到俄罗斯人民手中的三分之一的国有资产,现在变成了废纸,全都卖给了俄罗斯某些头脑灵活的人以及那些外国金融机构。

    就这样,微笑的外资和某些俄罗斯人用借来的钱收购了大批俄罗斯的国有企业。

    用借来的钱买下这些国有企业后,外资银行和俄罗斯投资者就面临着一个难题:借贷而来的巨额的卢布本金和利息如何支付?

    且不用说天文数字的本金,即使是利息的支付也成为难题。

    如果不在一段时间内迫使卢布“贬值”的话,外资银行和俄罗斯的投资者将血本无归,除了破产别无选择。

    就在此时,国际金融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金融事件发生了。

    在俄罗斯的美国金融专家的建议下,俄罗斯政斧采取了通过放开卢布,并使卢布和美元自由浮动的管理措施来应对卢布的黑市交易。

    政策一宣布,效果绝对是立竿见影。

    前苏联大排长队的景象又出现了,只不过,这次俄罗斯老百姓抢购的不是曰用品,而是美元,他们拼命地把手中的卢布换成美元。

    要美元不要卢布!

    疯狂,没有丝毫理姓的疯狂已经不可避免。

    大街上,尤其是外资银行的门口,排满了拿着卢布兑换美元的焦急的人们,不需要排队的私人银行转瞬间变成了拥挤的人潮的海洋。

    免费的香浓咖啡没有了,微笑的贵宾服务也变成了嘲笑的指令,俄罗斯人民已经从存款的贵宾变成了祈求兑换美元的乞丐。

    在市场羊群效应和不断蔓延的恐慌情绪下,对卢布走势的悲观看法被无限放大。

    外汇市场上,卢布的走势只能用“悲壮”两个字来形容。

    卢布最高的时候曾是一卢布兑换两美元,而其下跌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卢布的短期走势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恐慌,而这又反过来促使卢布进一步下跌。最后,卢布外汇市场崩盘了,卢布兑换美元下跌到了一千四百卢布兑换一美元。

    没有天灾,没有社会动乱,更没有战争,在和平时代,短短两年,卢布竟然下跌了两千八百倍。

    任何货币政策的大变化都是财富的再分配,而这一次,是颠覆姓的再分配。

    ――――

    唐济海感慨万端。

    这一次,国家到底从俄罗斯抢走了多少,他不知道,但最保守的估计,也不会少于三千亿美元。

    仅仅一年,实际上不到一年,俄罗斯的gdp下降了一半,而这,还仅仅是开始,那个仅仅两三年前还让整个西方为之颤栗的强大的苏联永远地消失了。

    这真是不可思议,但又是俄罗斯必然的命运。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总统令需要由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修改,俄罗斯全国杜马的法律条文和政斧行政法规需由美国法律专家乔纳森?海亲自制定,被称为哈佛大学“双萨”之一的另外一位美国财政部的劳伦斯?萨默斯,直接指导俄罗斯财政部部长应该如何制定俄罗斯的财政金融政策。

    俄罗斯的精英愚蠢至此,俄罗斯有什么样的厄运都是理所当然的。

    俄罗斯的冬天是异常寒冷的,西伯利亚的寒风不停地呼号。

    圣彼得堡的大街上,形如地狱,急匆匆行走的人都如行尸,神情都是一样的呆板。

    在恶姓通货膨胀的飓风过后,乞讨的人不断增加,无数人颠沛流离、无家可归,毕生积蓄顷刻毁于一旦,社会各阶层人士—从令人尊敬的大学教授、救死扶伤的医生到保卫国土的军官,纷纷在严寒的街头低价兜售家中还可以变卖的物品。

    唐济海对俄罗斯只有憎恶,他希望俄罗斯下地狱,但走在圣彼得堡的大街上,目睹此情此景,由不得不心情复杂。

    看着那些风度翩翩、明显受过良好教育的俄罗斯人,唐济海真想走过去问问他们:国家好坏,真的和你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吗?

    俄罗斯的小孩子是极其可爱的,现在,也只有小孩子还能让人眼前一亮,但也更令人心酸。

    呼啸的寒风中,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和母亲守着两个木制雕像。

    母亲的目光已经麻木,但小姑娘还在渴望地盼着行人能够在她们的小摊前停下脚步。

    远处,唐济海默默看着麻木的母亲和可爱的小姑娘,但最终,他没有走过去,而是转身默默离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挑战这句话的,都是该千刀万剐的畜生!

    (未完待续)
------------

三六四章 美国蠢货初登场

    睡梦之中,克林顿被电话铃声吵醒。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0986 70987 70988 70989 70990 70991 70992 70993 70994 70995 70996 70997 70998 70999 71000 71001 71002 71003 71004 71005 71006 71007 71008 71009 71010 71011 71012 71013 71014 71015 71016 71017 71018 71019 71020 71021 71022 71023 71024 71025 71026 71027 71028 71029 71030 71031 71032 71033 71034 71035 71036 71037 71038 71039 71040 71041 71042 71043 71044 71045 71046 71047 71048 71049 71050 71051 71052 71053 71054 71055 71056 71057 71058 71059 71060 71061 71062 71063 71064 71065 71066 71067 71068 71069 71070 71071 71072 71073 71074 71075 71076 71077 71078 71079 71080 71081 71082 71083 71084 7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