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袁绍答话,刘欣已经继续说道:“我想各位大人也是为了解百姓于水火之中而來的吧,既然大家志同道合,还请袁大人帮忙引见引见。”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所以袁绍才被推举为盟主,一向受诸侯推崇,从來沒有人出言顶撞,谁知刘欣开口便说他讲得不对,刚要出言反驳,却被刘欣岔开了话題,只得强按下怒火,帮他介绍起來,

    刘欣听着袁绍的介绍,心里却跟明镜似的,不要看他们现在个个神气活现的样子,可是要不了多久,这里面的许多人都将命丧黄泉,当然了,这些话刘欣可不会说破,只是随意地与他们寒暄几句,

    介绍到冀州牧韩馥时,却是刘欣的老相识,刘欣任河间太守时,韩馥是冀州刺史,还曾经帮他上书向刘宏请过功,刘欣想起他过去对自己还不错,可惜过不了多久,他的冀州就会被袁绍占领,不禁生了恻隐之心,拱手说道:“刘某自从离了河间,已有五六年沒有见过韩大人了,沒想到大人风采依旧,可喜可贺啊。”

    当年刘欣初到河间时还很年轻,韩馥对他也颇有轻视,后來因为他治理有方,这才替他上书请赏,这几年冀州一带常有客商往來襄阳,韩馥也知道刘欣将荆州治理得富庶平安,再也不敢托大,赶紧拱手说道:“哪里哪里,韩某老矣,怎比得了刘大人年轻有为。”

    袁绍以为他们这也只是普通的客套话,哪知道刘欣话锋一转,说道:“刘某在荆州得高人传授相面之术,我观韩大人印堂有些发暗,今后需谨防小人,不可引狼入室,切记,切记。”

    韩馥听了心头一紧,刚想再问个明白,刘欣已经笑着策也向前了,袁绍在一旁却听得暗暗心惊,他早已经作好打算,要取冀州为根基之地,韩馥也算是袁氏故吏,袁绍打定的主意就是利用这一点取而代之,刘欣虽然沒有明说,但他话里的意思,袁绍这个当事人又怎么能听不出來,

    袁绍想要取韩馥而代之的计划只有几个心腹才知道,难道刘欣真有未卜先知之能,还是自己身边有他的歼细,袁绍这个人本來就是外宽内忌,不由将自己的几个谋士在头脑中匆匆过了一遍,一时拿不定主意,究竟是谁泄露了机密,袁绍满腹狐疑地看了眼刘欣,继续为他介绍下去,

    刘欣只是按照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提醒一下韩馥,令他想不到的是,韩馥还是一头雾水,袁绍已经做贼心虚了,刘欣并不管袁绍怎么想,只是微笑着同一个接一个诸侯打着招呼,眼看已经到了最后一个人,却沒有见到曹艹的身影,忍不住回头问道:“袁大人,孟德怎么沒有來。”

    袁绍叹了口气,说道:“唉,孟德追击董贼,中了埋伏,又感了风寒,已经回陈留养病去了。”

    刘欣冷笑道:“诸侯不齐心,孟德再有本事,也只能徒叹奈何了,孟德大概患得是心病吧。”

    袁绍身后一将大怒,喝道:“大胆,你算什么东西,怎敢在我家主公面前如此放肆。”

    刘欣闻声看去,却见一个大汉,长得奇丑无比,提了条铁枪,正朝他怒目而视,不由冷冷地说道:“这里有十几镇诸侯,也轮得到你在这里嚣张,我听说袁大人手下有颜良、文丑二将,不知道你是哪一个,长得丑不是你的错,缺少教养就怪不得旁人了。”

    那个大汉碍于袁绍在眼前,又不好动手,只气得哇哇怪叫,袁绍虽然心中也憋了一肚子的火,但今天约刘欣前來的重点不是和他交战,而是讨论洛阳的归属,现在还不是翻脸的时候,只得耐住姓子,对刘欣说道:“这是我的部将文丑,他不懂礼仪,倒叫刘大人见笑了,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一位是刘备刘玄德,现任平原县令,他与大人一样,也是汉室宗亲。”
------------

第192章 螳臂挡车

    其实不用袁绍说,刘欣也知道他是刘备了,其他人都介绍完了,剩下的不是刘备还有哪一个,古书上讲,刘备身长七尺五寸,面如冠玉、唇如涂脂,两耳垂肩,目能自顾其耳,双手过膝,刘欣看到这段话时,一直想不明白,如果刘备真长成这个样子,那也太夸张了吧,整个一猪头加长臂猿的综合体,很难想像吴国太是怎么看上刘备,而答应将孙尚香嫁给他的,现在看來,书上的记载太过失实了,刘备的耳朵虽然大一点,手臂虽然长一点,便离垂肩过膝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刘欣又看向他的身后,一员大将手提长刀,面如重枣,凤眼长髯,倒和画像上的关二爷有几分神似,只是他脸色黯然,情绪不高,想必差点死在吕布的戟下,对他的打击不小,不过,凡事皆有利有弊,也许这一次失败能够让刚愎自用的关二爷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或许反倒是一件好事,

    刘备见刘欣只是看着他们,沒有说话,赶紧主动开口道:“刘大人,若是论起來,你我还是同族兄弟。”

    刘欣对刘备向來沒有好感,始终认为他就是靠着眼泪,骗取了关、张、赵云等人的忠心,这才弄到了三分天下,现在张飞、赵云都在自己身后,做了自己的兄弟,刘备再怎么哭也骗不走了,刘欣早就怀疑刘备并不是什么汉室宗亲,于是略带玩味地说道:“玄德公既是汉室宗亲,不知可曾带得族谱在身边,我们也好叙一叙长幼。”

    刘备不由的一怔,所谓汉室宗亲是他借着自己姓刘而说起來的,这些话是不是真的,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不过,从來也沒有人对他的话提出过质疑,更不要说想看他的族谱了,刘欣这句话正戳在了他的软肋,不过,刘备不仅是一代枭雄,还是一个出色的演员,他的眼泪说來就來,都不用药水刺激,扯起谎更是张口就來:“刘备家道中落,多逢变故,族谱早就散失,无从寻找了,如果刘大人手边有族谱,倒不妨借我一观,我也好抄录抄录,留着将來祭拜祖先。”

    说到族谱,刘欣可不担心,他手里现在有两份族谱,一份是义父刘健传给他的,上面自然有他的大名,还有一份是前天刚刚从东观里面抢救出來的,那是皇家专用的族谱,董卓走得匆忙,竟然连皇家的族谱都沒來得及带走,在这份族谱上,刘欣的名字也早就被刘宏添了上去,刘欣沒有想到,刘备的反应还真够快的,寥寥数语就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竟然还要倒过來将他一军,

    刘欣知道,不能够在这件事上与他过分纠缠,于是淡淡地说道:“族谱我自然是有的,只是不能借与外人观看,如果上面有你的名字,我自然可以借你抄录,如果沒有,那就要恕我得罪了。”

    刘备却是神色不变,拱手说道:“那是自然,在下可不敢强人所难。”

    他这话是一语双关,暗讽刘欣也拿不出族谱,不过,刘欣今天來赴会可不是为了揭穿他的假身份,于是也不和他争论,转头对袁绍说道:“袁大人,现在各位大人我都已经认识了,咱们也该转入正題了,袁大人邀刘某前來,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袁绍沒想到刘欣会这样直接,他本來准备了许多说辞,然后再慢慢切入正題,结果被他这么一弄,一个都用不上了,今天约刘欣前來,是诸侯们商量好的,他作为盟主可不能退缩,袁绍硬起头皮说道:“既然如此,袁某和刘大人一样,都是爽快人,有话就直说了,今天请刘大人前來,就是想请刘大人退出洛阳,将洛阳城交与诸侯联军共管。”

    刘欣不由暗暗翘起了大拇指,看來陈宫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将袁绍的打算猜了个**不离十,刘欣沒有急于回答,只是冷冷地看着袁绍,过了半天才慢慢地说道:“如果我不答应呢。”

    袁绍突然哈哈大笑,脸色也是一沉,说道:“我想刘大人是和我开玩笑的吧,你看这里,十七路诸侯,四十万大军,刘大人难道想螳臂挡车。”

    刘欣冷笑连连,说道:“人再多又有什么用,在我看來,不过是一盘散沙,个个有如插标卖首。”

    此话一出,诸侯队中一片哗然,许多人已经搔动起來,袁绍身后的颜良、文丑更是刀枪并举,便欲动手,一直耷拉着脑袋的关羽也突然睁开双眼,紧盯着刘欣,若有所思,

    袁术已经按捺不住跳了出來,说道:“刘欣,你莫非想以一己之力,挑战天下群雄不成。”

    刘欣不为所动,仍然慢条斯理地说道:“洛阳城是我荆州子弟兵用生命夺下來的,怎么能说让就让,而且城中的三十万百姓也是我荆州将士从董贼手上救下來的,刘某又怎能丢下他们不管。”

    袁绍虽然不知道荆州军的真实战力,但想到刘欣既然敢孤军前來洛阳,一定有所依仗,万一开战,自己这个盟主肯定首当其冲,反让其他诸侯受益,这样的傻事他是不会做的,于是忍了又忍,说道:“刘大人,我知道你受先帝遗诏辅佐少帝,奈何天不从人愿,如今董贼已经挟持帝后去了长安,刘大人一心要另立明君,袁某答应你,只要你让出洛阳,我便设法召集众臣,另立明君。”

    刘欣沒想到袁绍把这个都拿出來当条件,不由对他一阵鄙视,刘欣想立的明君当然是他自己了,你袁绍现在立个明君,那还有刘欣什么事,刘欣摇了摇头,断然地说道:“不错,刘某是要另立明君,但要等到天下太平,现在董贼未除,立得什么明君,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要战便战,我绝对不会退让。”

    刘欣身后的黄忠、赵云等一众将领听了这话,都兴奋起來,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袁绍刚要开口,北海太守孔融说道:“刘大人,孔某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欣知道孔融为人刚正不阿,颇有才华,而且从小就听过他让梨的故事,对他还是有几分敬意的,于是拱手说道:“孔大人有话,但讲无妨。”

    孔融正色说道:“孔某知道刘大人身为汉室宗亲,兴兵讨伐董卓,绝对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拯救洛阳的百姓,刘大人兴的是义兵,各位大人兴的也是义兵,如果双方大打出手,岂不为天下人耻笑。”

    刘欣冷哼一声,沒有说话,他当然也不希望与诸侯的军队大战一场,不管胜负如何,总归会让董卓坐收渔翁之利,

    孔融见他沒有说话,继续道:“刘大人也知道,十七路诸侯各持己见,大家兴兵前來,就是为了洛阳,如果大人坚持不肯退让,那么一场大战就在所难免了。”

    刘欣见他语气虽然沒带威胁,却也沒有什么新意,不禁傲然说道:“那又如何,刘某又岂惧一战。”

    孔融突然话锋一转,说道:“可是洛阳现在并非一座空城,城中有刘大人费尽千辛万苦解救回來的三十万百姓,刘大人可曾想过,如果战端一开,他们又将如何呢。”

    刘欣听了孔融的话,不由冷静下來,一直以來他打的都是亲民牌,如果真的为了争夺洛阳而与诸侯大打出手,那自己和这些诸侯又有什么两样呢,刘欣沉吟半晌,方才说道:“让我退兵也可以,不过,你们要答应我一件事,任何人不得在洛阳烧杀抢掠,欺压百姓。”

    袁绍一听刘欣松了口,心头大喜,说道:“刘大人请放心,我等举的也是义旗,怎会做出这等不法之事,只要刘大人退出洛阳,我保证各位大人不会伤害一个百姓,不会抢夺百姓的一粒粮食。”

    刘欣见袁绍答应得爽快,也不再多说,回身吩咐道:“通知公明他们,收拾行装,明天一早退往伊阙关。”

    黄忠等人虽然不愿让出洛阳,却不敢违背刘欣的命令,唯有张辽不服,大叫道:“主公,洛阳城得來不易,怎能轻易相让。”

    刘欣安抚道:“如果沒有诸侯大军牵制董卓,我们也不会这样轻松便拿下洛阳,孔大人说得不错,我兴兵前來是为了洛阳百姓,百姓们已经受够了董卓的荼毒,困苦不堪,怎么能够再让他们受到伤害,听我命令,退兵吧。”

    袁术见刘欣口气软了下來,突然高声叫道:“光退出洛阳还不行,你们要一直退出伊阙关。”

    刘欣之所以答应退出洛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进城后忙于救火,沒有能够及时控制住城门,现在东门在联军的手里,城内也有不少联军驻扎,只要开战,必定会殃及城中的百姓,如果当初控制住了城门,刘欣是不会轻易退让的,洛阳墙高池深,在荆州军的固守之下,单凭这些乌合之众是攻不下來的,

    可是,伊阙关就不一样了,那里是洛阳南下,颍汝北上的重要通道,既然到了刘欣手里,他就沒想过要放弃,就算打起來,也不用担心会伤及无辜的百姓,所以,袁术的话才一出口,刘欣就毫不犹豫地说道:“既然袁大人一心想要伊阙关,那就把你的人马拉出來试试,省得到了关下再动手,岂不误了功夫。”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2888 62889 62890 62891 62892 62893 62894 62895 62896 62897 62898 62899 62900 62901 62902 62903 62904 62905 62906 62907 62908 62909 62910 62911 62912 62913 62914 62915 62916 62917 62918 62919 62920 62921 62922 62923 62924 62925 62926 62927 62928 62929 62930 62931 62932 62933 62934 62935 62936 62937 62938 62939 62940 62941 62942 62943 62944 62945 62946 62947 62948 62949 62950 62951 62952 62953 62954 62955 62956 62957 62958 62959 62960 62961 62962 62963 62964 62965 62966 62967 62968 62969 62970 62971 62972 62973 62974 62975 62976 62977 62978 62979 62980 62981 62982 62983 62984 62985 62986 62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