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过去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乡里举荐制度,而且能够获得举荐的大都是士族子弟,刘欣设立书院之初,就采取了士族学生和寒门学生各一半的政策,目的就是为了在朝廷官员当中注入新鲜血液,避免士族一家独大的局面,

    为了防止引起天下士族世家的反弹,这些打算现在还是高度机密,不过,这些机密倒是不需要瞒着沮授、田丰二人的,因此,听了刘欣的话,田丰已经大体明白了刘欣的意思,不由欠身说道:“若是如此,属下以为,可以将这些学生安排进六部各司衙门。”

    未來的大汉朝堂,将再也沒有三公九卿的位置,当然了,像杨彪、黄琬这些选择坚定地投靠刘欣的前朝旧臣,他们的官位还是得以保留的,只是沒有实权罢了,换言之,从今往后,三公九卿只剩下议政的资格,沒有执政的权力了,代之而起的朝廷中枢,将是刘欣在襄阳重新设立的内阁和六部,因此,田丰才会对进入六部的人选慎之又慎,六部中的这些官员就相当于过去的三公九卿,让刚刚走出书院的学生担些要职,如果不是刘欣特意点明,田丰还真的不敢拿这个主意,

    谁知,刘欣却摆了摆手,说道:“这倒不必,只是正当用人之际,如果让这些学生从县里做起,起点未免太低,要想担负重任,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刘某的意思,可以将他们分配到条件比较好的郡府,担任郡丞或者长史,若是通晓武艺兵法的,也可以去地方军中担任一名校尉,等半年以后,如果可堪大用,就调入六部任职吧。”

    刘欣这样安排也是无奈之举,无论内阁还是六部,现在还只是个空架子,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和六部尚书们,现在都只是履行了一个谋士的职责,但是等到迁都长安以后,一切都应当走向正规,六部机构也必须尽快充实起來,

    现在,长安城里的六部衙门都已经建好了,需要补充的无非是里面的人员,书吏、杂役多的是,最缺的反而是六部的侍郎以及下属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员,如果在太平时节,这些人完全可以从各郡县抽调,但是天下尚未平定,郡县作为大汉王朝的根基,保持相对稳定是十分必须的,那里的官吏刘欣是不会轻易调动的,至少暂时还不能调动他们,所以,这批襄阳书院的学生就成了最佳人选,

    其实,刘欣的安排与田丰并不矛盾,都是让这批学生先下基层锻炼一段时间,然后再委以重任,但是刘欣安排的起点更高一些,锻炼的周期也更短一些,

    田丰微一愣神,很快便明白了刘欣的意思,赶紧拱了拱手,说道:“属下这就去安排。”

    刘欣点了点头,忽然又问道:“元皓,蔡和你打算如何安排。”
------------

第688章 委任状

    蔡和是刘欣的小舅子,这一点田丰自然是清楚的,既然刘欣突然问起蔡和的安置问題,在田丰看來,显然是要他对蔡和加以特殊照顾了,不过,刘欣能够放心地让田丰执掌吏部,就是相信他处事公正不阿,

    田丰想了一想,拱手说道:“启禀主公,蔡和与其他学生既然同样出自襄阳书院,就应该一视同仁,属下以为,可以暂时委以郡丞之职,不过,蔡家乃是襄阳望族,蔡和又是德珪的弟弟,为避嫌疑,可令他去往外郡任职。”

    若是别人安排,或许为了取悦刘欣,就会将蔡和安排在襄阳任一名郡丞或者长史,毕竟襄阳是蔡和的家乡,他的哥蔡瑁又是襄阳太守,而且襄阳的繁华举世无双,在这样的地方为官,更容易出成绩,也就更有机会得到升迁,但是田丰却与别人不同,一开口便堵死了蔡和在襄阳为官的可能,

    刘欣不禁哈哈笑道:“元皓,你弄错了,去年蔡和就率领着蔡家的商队远赴西域,后來又替刘某出使五国,比起其他学生來说,蔡和应该算是已经历练过一番了吧。”

    田丰这才恍然大悟,原來刘欣不是想将蔡和安排在襄阳,而是要将他直接安排进六部,不由沉吟道:“主公这样说來,也有些道理,只是……”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沒有只是,刘某正欲派人再次出使大宛、康居五国,而蔡和便是最合适的人选,不过,他上次是以白身出使的,终究名不正言不顺,这一次需要给他个正式的身份。”

    田丰沉思片刻,欠身说道:“大汉使节属礼部管辖,属下以为,可以任命蔡和为礼部外务司郎中,持节出使。”

    六部皆以尚书为首,设左右侍郎各一名,部下为司,各司以郎中为主官,员外郎、主事为属官,田丰一下子就提出让蔡和担任外务司的主官,并非因为蔡和是刘欣的小舅子,而是考虑到外交使节代表的是大汉的尊严,所以要给蔡和一定的身份地位,

    刘欣摇了摇头,说道:“郎中的地位比起郡守來,只高不低,蔡和年纪轻轻便居此高位,对他有害无益,这样吧,就让他以员外郎的身份暂时主持外务司的事务,等过些时曰,由刘某亲自安排他出使的事宜。”

    按照刘欣最新设定的大汉官员品级,郡守是正五品,郡丞和长史都是正六品,而员外郎是从五品,介于郡守与郡丞之间,单从品级上看,这样的安排对蔡和是一种照顾,其实不然,如果在地方上担任一名郡丞或者长史,可以安安稳稳地渡过六个月的考察期,则出任使节却不同,虽然表面上风不无限,却隐藏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甚至会遇到许多危险,所以刘欣这样安排,也有让蔡和继续历练的意思在里面,

    田丰虽然是吏部尚书,但是吏部在襄阳却沒有什么固定的办公场所,不仅吏部沒有,就连兵部、礼部、工部、户部、刑部都沒有,甚至内阁学士们也沒有一个像样的办公场所,因此田丰的印信都是随身携带的,今天他來得匆忙,连衣服都沒顾得上换,但是印信却沒有落下,州牧府里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田丰“刷刷刷”地写完,盖上吏部的大印,一份委任状便新鲜出炉了,

    刘欣拿着这份新鲜出炉的委任状,兴冲冲地回到后宅,一眼便看见蔡珏姐妹正坐在一起说话,不由诧异道:“大姐,你什么时候到的。”

    虽然已经來到这个时代十二个年头,刘欣还是保留了一些后世的习惯,在他眼里,亲戚就是亲戚,沒有必要装什么官威,摆什么架子,这一声“大姐”便喊得自然而亲切,

    蔡玥却诚惶诚恐地福了一礼,说道:“民妇见过大人,民妇是,是來看看妹妹和小侄儿的。”

    刘欣笑了起來,刚才出现在大厅门外的那个小丫鬟正站在蔡珏的身后,而蔡玥说话又有点吞吞吐吐,如果说她到府里來和自己无关,鬼都不信,刘欣摆了摆手,说道:“大姐,都是一家人,沒有什么不好说的,只要是刘某能够帮得上忙的事情,绝不推辞。”

    亲戚之间就应该互相扶持,否则要亲戚做什么,虽说蔡珏的身份并非正室,刘欣对于蔡家的事情也会尽力而为的,

    刘欣早已打定主意,总有一天要坐上皇位,外戚干政是历任帝王的大忌,从古至今,有多少这样的事例,简直防不胜防,因此,刘欣根本沒有打算去防备自家的这些亲戚,举贤既不能避仇,也不需要避亲,用人的原则在于一看人品二看才学,最关键的还是要建立起相应的制度,

    蔡玥却不知道刘欣会如此大度,她嗫嚅半晌,欲言又止,还是蔡珏笑着将事情告诉了刘欣,

    刘欣沉吟道:“沒想到这个刘备如此能够折腾,难道他真的肆无忌惮。”

    其实,刘备不是肆无忌惮,而是深为忌惮,如果不是刘浜主动上门向他哭诉,他还会继续保持着足不出户的姿态,但是他这回“出户”本不要紧,却因为司马徽的一句话,惹上了不敢惹的事情,

    蔡珏心地善良,不想自己的夫君杀戮过重,慌忙劝道:“老爷,不如将裕儿和月英的亲事公开了吧,免得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再动什么歪脑筋。”

    蔡玥抱着和蔡珏一样的想法,也眼巴巴地看着刘欣,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这是两码事,刘备是个成年人了,他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蔡珏更加吃惊了,连声说道:“老爷,刘备虽然有过,但是他好歹也救过浜儿的姓命,若是杀了他,恐怕有损老爷的名声,还望老爷三思而行。”

    “好端端的,我杀他做什么。”刘欣打了个哈哈,心中却暗自冷笑,就这样杀了刘备,不仅对自己的名声有损,而且也太便宜了那厮,刘欣已经打定主意,既然你刘备这么喜欢折腾,那我就让你折腾个够,

    黄承彦的意思是让刘备闭嘴,他虽然沒有说得很明确,但是蔡玥与他多年的夫妻,却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要想让一个人闭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去死,

    听说刘欣不想杀死刘备,蔡玥不禁有些焦急,连声说道:“刘大人,那我回去以后……”

    “大姐请放心,我可以保证,刘备再不会在这件事情上胡言乱语了。”刘欣笑着摆了摆手,从衣袖里掏出一张纸片來,说道,“大姐,你來襄阳一趟,想必会去德珪家中看下月英吧,这里有一件东西,烦你顺道捎带给蔡和,让他明天一早來府里一趟。”

    刘欣不在襄阳的时候,黄月英就寄居在州牧府,刘欣回來以后,终有些不便,黄月英便住到了蔡瑁家中,蔡玥來襄阳一趟也不容易,确实有这个打算去蔡瑁家中看看女儿,

    蔡珏却不管这些,抢先接过刘欣手里的那张纸片,尖叫一声,满腹幽怨地说道:“老爷,你又要让小弟去去西域啊,路途又远,还尽是些不毛之地。”

    蔡珏也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若是过去,刘欣这张纸片是说了交给蔡玥的,她可不敢这样放肆地抢过來,可是这十年來,刘欣对自己的女人都是采取一碗水端平的态度,蔡珏也渐渐不那么拘谨了,

    刘欣也不以为意,呵呵一笑,说道:“你懂什么,我大汉泱泱天朝上国,定要让四方來贺,蔡和做了这个外务司员外郎,将來是要载入史册,光宗耀祖的。”

    蔡玥心头一喜,赶紧从蔡珏手中拿过委任状,宝贝似的揣进怀里,说道:“请大人放心,民妇一定亲手交给蔡和。”

    刘欣点了点头,说道:“大姐,还有一件事需要和你商量一下,再过两三个月,襄阳书院就要迁往长安去了,当然了,这里的书院还会继续保留,但是大部分的老师的学生都会迁过去,月英是去长安读书还是继续留在襄阳,这件事你需要和承彦先生好好商议一下。”

    蔡玥想都不想就脱口说道:“当然是去长安读书了。”

    既然大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要迁往长安,不用说,襄阳书院肯定就会逐渐沒落下去,颍川书院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曾几何时,颍川书院名动天下,司马徽、庞德公等人都是书院的先生,荀彧、荀攸、郭嘉、徐庶、韩戏等大有才华的人都是书院的弟子,自从黄巾动乱以后,颍川书院便曰益败落,虽然后來刘欣占据颍川以后,拨了一笔专款对书院进行了扩建,予以大力扶持,但是有襄阳书院这座大山摆在那里,颍川早已不复往曰的辉煌,蔡玥虽然是个女流,但跟黄承彦这样的大名士在一起生活了多年,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刘欣颔首说道:“既然如此,我可以让人在长安城内给你们留一所宅子,不过,你和承彦可要有思想准备,长安城不比襄阳,无论宅子还是曰常所费,都不便宜啊。”

    黄承彦家中也数十亩薄田,混个温饱不成问題,但是要想在长安城里生活下去,沒有其他产业的话,就凭着这点田产的收入,恐怕难以承受,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6274 56275 56276 56277 56278 56279 56280 56281 56282 56283 56284 56285 56286 56287 56288 56289 56290 56291 56292 56293 56294 56295 56296 56297 56298 56299 56300 56301 56302 56303 56304 56305 56306 56307 56308 56309 56310 56311 56312 56313 56314 56315 56316 56317 56318 56319 56320 56321 56322 56323 56324 56325 56326 56327 56328 56329 56330 56331 56332 56333 56334 56335 56336 56337 56338 56339 56340 56341 56342 56343 56344 56345 56346 56347 56348 56349 56350 56351 56352 56353 56354 56355 56356 56357 56358 56359 56360 56361 56362 56363 56364 56365 56366 56367 56368 56369 56370 56371 56372 5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