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讷讷地说道:“我有这么好色吗。”

    马芸看着他一脸委屈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说道:“我看差不多,和刘宏那个昏君也有得一拼。行了,不和你说了,你继续守你的夜吧。我去看看巧儿,刚才说了她几句,别一时想不开,到时候你又要责怪我。”

    刘欣知道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听她说到这里,便晓得她没有真的生气,放下心来,一揖到地,朗声说道:“为夫恭送老婆大人!”

    马芸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娇嗔道:“贫嘴!”

    等马芸回到后宅,巧儿果然没有睡觉,正跪在马芸的房门前面。马芸内心还是比较喜欢巧儿这个女孩子,她虽然不识字,但做事勤快,从不多嘴,马芸还没像今天这样用如此严厉的口气同她说话。看到巧儿跪在地上,仍然一脸惊恐的模样,马芸不由有些心疼,走过去将她从地上拉起来,带进了房间。

    也不知道马芸在里面对巧儿说了些什么,只片刻功夫,便见巧儿从房间里出来,脸上虽然还挂着泪痕,却分明换了一副欢天喜地的神情。巧儿刚才真的有些吓懵了,从书房一直走回后宅,又在这里跪了半天,丝毫没有觉得身体有什么异样,现在心情放松下来,才走了两步便“啊”的痛呼出场声,旋即一瘸一拐地回自己房间去了。

    刘欣继续在书房守夜,竹简上的字他是一个也没看进去。他倒不担心马芸会为难巧儿,只是马芸刚才说的话在他脑子里不停地反复。马芸不同于卞玉、朱倩,她是和自己一起从另一个世界过来的女人,她能够放任自己男人胡搞,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对这个男人爱到了极致,要么就是对这个男人已经完全绝望了。从她刚才嫣然的回眸一笑,刘欣可以肯定她应该属于第一种情况。

    既然她已经放任自己胡搞,刚才又为什么要演那一出呢?规矩!刘欣突然明白了,马芸是在提醒他,不要忘乎所以。她在家里面要树立规矩,而刘欣也应当注意自己的形象,尤其他是要做大事的人,在书房这种处理公务的地方纵情声色,若是传出去那肯定是不良影响。刘欣不由笑了起来,这个马芸,有话却不肯明说,还要在这里考验我的智商。

    刘欣最近确实有些太过放松了,从长沙回来以后,他几乎没做过什么事,饱食终曰,游手好闲。俗话说饱暖思银欲,一大群莺莺燕燕整天在他面前晃来晃去,要他不想那事还真有些难。不过,凡事都应该有个度。刘欣隐约记得,历史上刘表初到襄阳时,情况比他还要艰难。刘表几乎是孤身一人来荆州赴任,然而没用多长时间,他便顺利地控制了荆州的军政大权,说明这个人还是很有些本事,结果却不思进取,白白地将大好江山拱手送给了曹艹。刘欣暗暗告诫自己,要想成就大事,就时刻不能松懈,是该收收心了。

    东方渐渐放白,天边现出了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州牧府的门前已经是车水马龙。刘欣早就宣布过了,今年过节不收礼,他在襄阳说话是一言九鼎,自然没有人敢违背他的意思。但拜年是传统的礼节,总是免不了的,为了省却大家的麻烦,刘欣提出了团拜的概念。于是,辰时三刻,住在襄阳城内的大小官吏以及自觉够资格的士族乡绅们便按照约定,准时来到了州牧府。回到襄阳城过春节的徐晃、张郃、蒯越、韩戏也在其中。

    偌大一座前厅早已经挤得满满当当,“恭喜!恭喜!”、“新年好!新年好!”的声音一阵阵传出去老远。彻夜未眠的刘欣此时依然精神抖擞,他和众人依次拱手,寒暄已毕,重新回到上首站定,便在大年初一的早上颁布了新年的第一项命令。

    刘欣看着众人,满面春风地大声说道:“诸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决定,从今天起,襄阳、南阳、南乡、南郡四郡的商税和长沙一样,调低为原来的一半。”

    他的话音一落,满座哗然,众人议论纷纷,除了负责荆州财政大事的沮授面有难色,其他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难言的喜悦。虽然东汉的商业十分发达,但商税的负担却并不轻松。今天能来到州牧府给刘欣拜年的,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谁家里没有开着三、五家铺子,商税减半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利好。

    这个消息一宣布,今天上午的这个团拜会顿时更加喜气洋洋起来,前来拜年的士族乡绅们象征姓地吃了些糕点、果品,便纷纷起身告辞,急着要将这个特大喜讯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

    等到大厅里剩下刘欣信得过的几个人,沮授终于忍不住,起身说道:“主公,商税减半,明年的收入可就少了一大截,这块缺口怎么才能补齐啊。”

    刘欣看着忧心忡忡的沮授,暗暗称赞,果然是个忠心为主的义士,不忍令人担心,耐心解释道:“公与先生放心,减半的只是税率,并不代表明年的税收就会有多大减少,到时候商业快速发展起来,税收会增加也说不定。”

    蒯良是坚决支持刘欣的减税政策的,他们蒯家在各地有不少商铺,他们也是直接受益者之一,倒有些担心刘欣会改变主意,连忙起身劝道:“公与,主公既然这样决定,自然有他的深意,我等只要静观其变就是了。”

    沮授无奈在摇了摇头,重新坐了下来,没有说话。

    刘欣朝蒯良摆了摆手,示意他也坐下,说道:“我再宣布今年的第二件事。从今天起任命韩戏为南阳太守,向朗为南乡太守。公明、儁乂,等过了春节,你们尽快做好各项交接事宜。研究院院正改由孔文担任。各地太守不再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今后只负责管理地方事务,当然了,也可以调动地方军。但正规军就不再由太守统领了。”

    这项命令来得太过突然,事先竟然没有一点征兆,在座的众人都是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还是徐晃、张郃一齐站起来,欲言又止。
------------

第100章 敬业的刘欣

    如果说商税减半的命令刘欣早的打算的话,这个命令却是他今天清晨才临时决定的。这就是马芸说的那个规矩给了他启发,各地太守为什么胆子越来越大,敢于不听朝廷的号令,就是因为他们的权势太重,既握有重兵,又掌控着地方钱粮。刘欣的目的就是要军政分开,这样管军的将领离不开地方上的钱粮支持,而地方官员又必须依靠军队的保护,相互制约,谁也不能一家独大。

    刘欣笑着说道:“你们且先坐下,我还要宣布第三项命令。新年过后,从各地再征召两万新兵,全部正规军编组成五大军团。徐晃为第一军团军团长,张飞为第二军团军团长,张郃为第三军团军团长,赵云为第四军团军团长,各统兵一万。黄忠为第五军团军团长,统兵一万五千人。征召的士兵不再按照地域编组,而要将他们分别打散了重新编入各支军团。”

    徐晃、张飞、张郃、赵云一齐起身拱手道:“谨遵大哥将令!”

    刘欣等他们坐下,继续说道:“我计划在襄阳城郊建一座训练中心,今后各军团轮流抽调部分士兵进入中心参加实战训练,这座训练中心就由文聘负责。”

    文聘前段时间负责秘密组建的特种部队训练,各项事务都做得中规中矩,终于得到了刘欣的赏识,能够独当一面了,听到这里,他赶紧起身道:“末将遵令!”

    刘欣又看向蔡瑁,说道:“下面我宣布第五项命令。荆州水军进行大的调整,分成三支船队,驻扎江夏、江陵、长沙三地。除江夏籍士兵外,其余士兵都打散了编入江陵、长沙两地水军中,分别由甘宁、张允统领。蔡瑁仍为水军都尉,带领江夏籍士兵原地驻扎。德珪,那里的情况比较复杂,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蔡瑁虽有些不情愿,却也只得欠身说道:“末将一定不辱使命。”

    众人见已经说到了水军,估计他的命令已经颁布得差不多了,谁知刘欣又看向孔文,说道:“孔文,你现在负责研究院,担子也不轻。过了年,你挑选些能工巧匠,去趟江陵,考察下那里的地势,如果合适的话,就在那里建一座船厂,建造一批新式战船,具体的设想回头我再跟你详谈。”

    孔文也是连连应诺。谁也没想到,新年伊始,刘欣就连颁五道政令,显然前段时间他并没有在家休息,不由都对他肃然起敬,却哪里知道这些都是他早上才想出来的。

    刘欣见大家的脸上都严肃起来,笑了笑,说道:“刚才说的,等过了春节大家就分头抓紧去办吧。下面,我再说两件事。”

    众人听他还有吩咐,心里都“咯噔”一下,看样子今年这个春节过不安逸了。

    却听刘欣缓缓说道:“正月十五,我准备艹办两件喜事。田丰、黄忠、甘宁都不能离开长沙,就由他们为许褚艹办一场婚礼。翼德,你和夏侯姑娘的婚事也在这一天办了吧。”

    众人顿时轻松起来,齐声向张飞贺喜。

    刘欣在前面忙着发号施令,马芸在后宅也没闲着,她将前段时间经常在刘欣面前搔姿弄首那些个丫鬟,全发配到了一些偏僻的院落里,去干些粗杂活计。又将灵儿、秀儿姐妹俩调到了自己身边。卞玉、朱倩身边也换了些大户人家出身的夫人小姐做丫鬟,毕竟这些人受过教养,礼仪方面会注重一些。

    过去,马芸对内外有别并不太重视,但昨天晚上的一幕给她敲响了警钟,今天特别重申,前院的家奴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内宅,违者当场杖毙。就边刘欣的书房里也换了几个伶俐的小厮担任书僮,不再用丫鬟服侍。

    马芸这样一番大动作下来,那些各怀心思想要上位的丫鬟们,希望更加渺茫了,但是谁又敢说个“不”字?

    正月十五,长沙城中张灯结彩,许褚披红挂绿,骑着高头大马,抬了花娇,前往宋家迎亲,一路上鼓乐喧天,热闹非凡。婚礼所需的一切,就连宾仪、酒宴都是由宋家置办的,宋纲这次是花了血本,嫁妆整整装了十辆大车,陪嫁的丫鬟更是多达二十个。刘欣虽然没有亲自前来道贺,却也派人送来厚礼,还请蔡邕亲笔写了贺词。许老爹从早上起来,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逢人便夸耀自己找了个好媳妇。

    美中不足的是,许褚生姓好酒,在婚宴上来者不拒,竟致喝得酩酊大醉,被人架着送进洞房,在床上一觉睡到大天亮,害得宋祺枯坐了一夜。从此,夫妻两个闲话,这件事总被宋祺拿来笑话许褚,许褚常常让她弄得哑口无言。

    襄阳城内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张飞与夏侯涓本来就住在一起,双方又没有父母长辈在跟前,自然省了许多麻烦。婚宴也没有扩大范围,只有刘欣带了一帮亲信上门道贺。

    蔡邕坐在酒桌上,心中五味杂陈。去年这时候,他在新野为女儿行及笄之礼,因为蔡琰提出要退掉与卫家的亲事,盛怒之下,他差点烧毁了新野县衙。转眼一年过去了,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现在与卫家的亲事也退掉了,女儿又大了一岁,可她的终身反而没了着落。

    知女莫如父,蔡琰想些什么,蔡邕心里一肚子的数。去年她要退亲的时候,就是拿得卫仲道和刘欣比较,最近这丫头往刘欣家跑得更勤了。要说对刘欣,虽然有过误会,不过蔡邕现在对他已经很有好感了。不说别的,单单大年初一就连颁五道政令,这份敬业精神,在蔡邕见过的官员,尤其是年轻人当中就是绝无仅有的。

    但是要让蔡邕把女儿嫁给刘欣,他就有些左右为难了。且不论刘欣自己有没有这个意思,单单蔡琰如果嫁过去这个身份就让蔡邕难以释怀。如果当初女儿想要退亲的时候,就把她许给刘欣倒也罢了,毕竟刘欣当时只有马芸一个夫人。现在刘欣不仅有了卞玉、朱倩,就连新年那天见到马芸身边那个叫巧儿的丫头,也已经换了一身妇人的装束。他蔡邕的女儿给人作妾也就算了,还要排在一个丫头的后面,说出去叫他怎么见人。

    蔡琰这个丫头现在明显有主见了,如果嫁个寻常人家,她是万万瞧不上眼的,可又去哪里找个能和刘欣不相上下的人来呢?

    蔡邕坐在婚宴上,满腹心思。他是书院的院正,谁家都会有三两个子弟要去读书的,参加婚宴的人对他都格外尊敬,谁都要过来敬他一两杯酒。蔡邕竟也来者不拒,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个一向矜持的老先生,不知不觉已经喝得大醉。

    过了正月,年气也渐渐消散了,大家按照刘欣的布置,开始如火如荼地忙碌起来。

    徐晃、张郃已经将郡里的事务交割完毕,和张飞、赵云一道展开了征召新兵的工作。刘欣对这次征召新兵的工作尤其重视,他知道要将一个农民训练成合格的战士,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十分巨大的。

    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别,北方的游牧民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只要能拿起弓箭,就是一名合格的战士。而农民则不同,他们中间的许多人不要说骑马射箭,甚至连刀枪都没有使用过,这从黄巾军对抗朝廷精兵的战斗中就可以看出差距来。

    刘欣想要走的是精兵路线,他希望能够培养出一群职业军人。所以在兵源的选择上,他首先强调年龄必须在十八岁至二十岁之间,这样可以使这支军队经过长期训练,至少能够保持十五年以上的战斗力。

    既然是职业军人,刘欣设定的待遇就比较高了,甚至高到可以让一名普通的士兵,单单凭军饷就可以养活自己的妻子儿女。由于新的军队不再按照籍贯划分,而是将各地的新兵打散了进行重新编组的,势必有许多人会远离家乡。刘欣规定每名士兵一年可能享受两次探亲假期,每次假期都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另一方面,为了稳定军心,刘欣还规定,凡有胆敢歼污军**子或者与军**子通歼者,一律处以死刑,还起了个罪名叫破坏军婚罪,。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457 2458 2459 2460 2461 2462 2463 2464 2465 2466 2467 2468 2469 2470 2471 2472 2473 2474 2475 2476 2477 2478 2479 2480 2481 2482 2483 2484 2485 2486 2487 2488 2489 2490 2491 2492 2493 2494 2495 2496 2497 2498 2499 2500 2501 2502 2503 2504 2505 2506 2507 2508 2509 2510 2511 2512 2513 2514 2515 2516 2517 2518 2519 2520 2521 2522 2523 2524 2525 2526 2527 2528 2529 2530 2531 2532 2533 2534 2535 2536 2537 2538 2539 2540 2541 2542 2543 2544 2545 2546 2547 2548 2549 2550 2551 2552 2553 2554 2555 2556